| 商品名称: 游泳突破 提速秘诀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7-01 |
| 作者:希拉.陶米娜 | 译者:潘蔚琳 | 开本: 16开 |
| 定价: 55.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115483195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游泳突破系列图书共有3册,分别从游泳提速秘诀、精进技术以及精准训练3个方面全面讲解了自由泳的技术及训练。 本书为第1册,主要介绍了自由泳的姿势动作及提速秘诀,是核心也是关键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9章,包括泳池里的80/20法则,决定速度的游泳方程式,提高速度的关键要素,流体力学和推进理论,水下核心技术动作讲解及训练,力量、柔韧性和水感训练,科学的划水次数与周期讲解,以及游泳运动经历的变化等内容。 本书适合广大游泳爱好者、铁人三项爱好者阅读。
序言 i 前言 iii 第1章 帕累托法则:在泳池中应用80/20法则 1 第2章 宏观的框架:了解游泳方程式 7 第3章 关键要素:举例证明 15 第4章 流体力学和推进理论:挑战与美妙 31 第5章 水下的拉水动作:重中之重 39 第6章 发展水下拉水技术:提高力量、柔韧性和水感的 练习 71 第7章 游泳方程式的应用:**游泳选手的划水次数和划水周期 105 第8章 总结篇:结论与“呼唤神衣” 121 第9章 陶米娜的20条总结:游泳这项运动自1924年以来经历的变化 131 附录A 初学者指南:理解游泳术语和训练方案 137 附录B 请教奥运会选手:常见问题解答 143 作者简介 152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秘诀”类的书籍抱持着怀疑态度,总觉得市面上这类书太多,内容大同小异,没什么新意。但是《游泳突破 提速秘诀》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叙事逻辑非常清晰,作者似乎对不同水平游泳者的困惑有着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欣赏它对“呼吸节奏”的剖析。我以前总是急于换气,导致节奏一乱,全身肌肉马上就紧绷了,游不了多久就大喘气。书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在转头吸气和吐气之间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甚至提到了某些高手会采用的“间歇性憋气”技巧来保持身体稳定。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让我这个游泳多年的“业余爱好者”也仿佛重新学习了一遍基础。读完之后我感觉,原来游泳不只是体力活,更是一门精妙的物理学和节奏艺术。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苦于自己的蛙泳总是无法突破平台期,动作总感觉僵硬不自然,每次下水都像在跟水搏斗,游完一身疲惫却没看到速度提升。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直观,尤其是关于身体流线型和核心力量运用的部分,我以前只知道要“蹬腿打水”,但这本书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身体的微调来减少水阻,那种感觉就像有人在我耳边细心地指点你如何找到“水中的平衡点”。特别是书里提到的一些针对性练习,比如如何在水中模拟“拉伸”的感觉,我尝试了几次,虽然一开始很不适应,但坚持下来后,我明显感觉到蹬腿的效率提高了,水流过身体时那种阻力感真的小了很多。这本书没有过多深奥的理论,全是实实在在能操作的技巧,让我对下一次下水充满了期待,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通往更高水平的“钥匙”。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如果一本书给出的指导含糊不清,我宁愿自己去池边琢磨。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手部入水和抓水”的精细描述。它不像有些书只是简单地说“手掌朝下”,而是详细拆解了手指并拢、前臂的“抱水”角度以及推水至身体后方时手掌的微小翻转。我按照书中的指示,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了岸上模仿动作,然后下水实践,那种抓到水的“实感”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手臂像划动了一块厚实的垫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空抓水花。书里还提供了一些常见错误姿势的“反面教材”分析,让我立刻对照出了自己一直以来忽视的小毛病。可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般的建议,而是一整套精密的“动作校准系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风格非常“有活力”,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技术手册的枯燥感。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在旁边,用一种激励人心的方式跟你交流心得。其中关于“心理建设”和“赛前准备”的那几章,虽然篇幅不长,但对我这个有轻微比赛焦虑的人来说,简直是定心丸。作者没有回避游泳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沮丧感,而是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应对策略,比如如何通过调整训练量来消除“平台期恐惧症”,以及如何在比赛前通过特定的“激活训练”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这种全方位的关怀,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本陪伴选手成长的“精神伙伴”。我感觉作者是真正热爱游泳这项运动,并希望所有读者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并取得进步,而不是单纯地堆砌知识点。
评分坦白讲,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提高自由泳速度”去的,但让我意外的是,书中对“蝶泳打腿”的讲解也极其到位。我一直觉得蝶泳的打腿是所有泳姿里最难掌握的,总感觉不是“波浪感”不足,就是力量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像在水里“打水漂”。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枯燥的理论,而是把蝶泳的打腿描述成一个“鞭梢效应”——从核心开始,力量如何层层传递到脚尖。书中的插图清晰地展示了核心收紧和放松的时机,这对于理解蝶泳的“收腹”和“挺胸”的交替应用至关重要。我尝试在水中加入“两次打腿一次划水”的节奏练习,效果立竿见影,那种流畅的推进力让我对蝶泳这项我曾一度想放弃的泳姿重拾信心。它真正做到了“解构”复杂技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