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
定价:26.00元
售价:19.0元,便宜7.0元,折扣73
作者:徐潜,张克,崔博华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47215029
字数:
页码: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内容提要
在这本以知识点为话题的《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中,编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目录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作者介绍
徐潜,1957年1月生于北京,1976年高中毕业,在新疆兵团农一师五团六连屯垦戍边。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班。从事出版20年,现为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长。
文摘
这种“磁石”其实是一种磁铁矿的矿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而它具备的这种吸引铁一类物质的性质就是磁性,所有具备磁性的物体我们都称之为磁体。
序言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老实说,我对历史和科学的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半吊子,但《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这本书,却让我爱不释手。它的内容讲解得非常到位,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懂。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充满了好奇,总是想象着那些先辈们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上,依靠着简陋的工具,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简直就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详细地介绍了古代的造船技术,从船体的结构到帆的运用,再到罗盘的出现,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非常清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篇章,它不仅描述了当时船队的规模和航行的距离,更分析了支撑这样一次壮举的科技实力,让我对中国古代海军的强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也跟着那些古代的航海家们,一起扬帆远航,去感受那份勇往直前的豪情。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书籍并没有抱有特别高的期待,总觉得可能只是枯燥的技术描述和历史年份的堆砌。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时,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它并没有直接抛出大量专业术语,而是将复杂的科技原理,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古代工具和器械时,那种细致入微的描绘。比如,在介绍古代的织布机时,作者不仅列举了其结构特点,还详细阐述了它如何通过巧妙的联动,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让我不禁惊叹于古人的巧思。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将科技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紧密结合起来。它告诉我,一项项发明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根植于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这种将科技置于历史长河中,审视其孕育、发展和影响的视角,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深度。我仿佛能够看到,在古代的工坊里,工匠们如何挥汗如雨,在农田里,农民们如何辛勤耕耘,而这一切背后,都闪耀着科技的光芒。这种人文与科技的交融,让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赞歌。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上那一抹古朴的暗红色吸引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好奇,总觉得在那些古籍泛黄的字里行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辉煌。这本书的名字——《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就像一把钥匙,预示着我将要开启一段探索之旅。翻开扉页,印刷质量相当不错,纸张厚实,触感温润,这让我对阅读体验有了初步的好感。我尤其喜欢它那种略带复古的排版风格,让我在翻阅的时候,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智慧的年代,空气中都弥漫着墨香和探索的气息。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内容本身。我一直觉得,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四大发明”的认知层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远不止于此。从精巧的农业工具,到宏伟的水利工程,再到神秘的古代冶炼技术,这些都曾是支撑起一个辉煌文明的基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深入了解这些发明背后的原理,感受古人的智慧是如何在实践中一步步实现的。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或者被我们忽视的科技成就,拓展我对中国古代科技认知的边界。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科技的书,它更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荣耀,是我对中华文明的一次深度回望。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我们民族历史的读物。《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不仅仅是罗列那些早已耳熟能详的名字,它更深层次地挖掘了那些鲜为人知却同样令人惊叹的科技成果。我一直觉得,我们在谈论中国古代文明时,往往容易被其哲学、文学、艺术的光辉所掩盖,而忽略了它在物质创造力上的辉煌。这本书成功地将这一点弥补了,它用扎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考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的中国古代。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古代建筑技术的部分所吸引,那些宏伟的宫殿、坚固的城墙,它们是如何在没有现代起重设备和材料的情况下建造起来的?书中详细地解释了古代工匠们如何利用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原理,如何通过精密的计算和测绘,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建筑材料,最终筑就了那些流传千古的建筑奇迹。读到这里,我不仅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到由衷的赞叹,也为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们付出的艰辛努力而感动。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的文明背后,是无数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而科技,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评分读完《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智慧,可能还停留在非常表面化的认知上。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系统和深入的方式,为我展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科技图景。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古代机械和工程学的论述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介绍一些零散的发明,而是将这些发明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工程体系中去理解。比如,书中关于古代都江堰的介绍,让我对古人如何利用自然之力,如何通过精密的工程设计,来达到防洪和灌溉的目的有了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的体现。读到这里,我仿佛能够看到,在千年前的四川盆地,古人们是如何运用他们的智慧,将奔腾的江水驯服,为一方百姓带来了安宁和富足。这种对古代工程学的深入解读,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创造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钦佩那些默默奉献的古代工程师们。
评分这本书的风格是如此的独特,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家中,他一边缓缓地品着茶,一边娓娓道来。没有那种生硬的学术腔调,也没有过多的卖弄,而是以一种非常自然、非常舒服的方式,将中国古代的科技之光娓娓道来。《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发明”只是冰山一角,在这之下,还有无数默默无闻却同样伟大的科技成就,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的科技史。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古代农业技术的描述,它不仅仅停留在介绍犁、耙、耧车这些农具,更是深入地分析了这些工具是如何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地形和作物进行改良的。比如,书中详细介绍了曲辕犁的发明,它如何比直辕犁更适合江南水乡的稻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这种对技术细节的关注,以及对技术进步背后原因的探究,让这本书充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历史的厚重感,但又丝毫不显得枯燥。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农民们,他们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如何将经验转化为知识,最终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本古老的藏宝图上,一点点地揭开那些尘封的宝藏。《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吸引力,它没有那种照本宣科的枯燥感,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步步走进中国古代科技的殿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古代工艺美术和生活用品的描述。那些精美的陶瓷、玉器、丝绸,以及那些巧妙设计的家具和生活器具,都让我看到了古人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也毫不妥协地追求艺术的美感。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古代纺织技术的介绍,从蚕桑的养殖,到丝绸的织造,再到各种精美的印染工艺,都让我叹为观止。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美的追求,一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读到这里,我仿佛能够想象到,在古代的江南水乡,女工们在灯火阑珊处,一丝不苟地劳作,她们的双手,不仅创造了精美的器物,更传承了一种古老的智慧和技艺。
评分我一直对古代的医药和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这些领域最能体现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生命奥秘的追求。《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好奇心。它在介绍医药方面,不仅涉及了传统的草药学和针灸,更深入地探讨了古代的药物提炼技术和疾病诊断方法,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关于天文的部分,书中详细描述了古代的观星台、浑天仪等精密仪器,以及它们在制定历法、预测天象方面的作用,让我对古人如何认识宇宙、如何计算时间的智慧感到敬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古代天文学与农业的联系的论述。它清晰地阐释了,古代的农耕文明是如何依赖于精确的历法,而这些历法又是如何通过对天象的长期观测和科学计算而形成的。这种跨领域的联系,让我看到了古代科技是如何紧密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支撑起整个社会的运转。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更加坚信,科技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最直接的体现,《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这本书,就像一部生动的史诗,为我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在科技领域的非凡创造力。书中对古代军事科技的阐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那些精妙的攻城器械、独特的战术运用、以及那些曾经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武器,都让我对古代战争的智慧有了新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这些军事科技时,会同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例如,在介绍诸葛连弩时,书中不仅阐述了其结构原理和连射的优势,还分析了当时三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以及为何这种武器在当时能够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这种将技术置于宏大历史叙事中的方式,让我在阅读时,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在思考技术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战场,硝烟弥漫,而在这背后,是无数工程师和发明家们,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那些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武器。
评分拿到《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这本书,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其丰富的插图。我一直认为,对于科技类书籍而言,直观的图解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抽象的原理和复杂的结构。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每一项发明,无论是古代的测量仪器,还是战争器械,都有清晰、精美的插图,甚至还有一些复原图和结构示意图,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古代航海技术的插图,那些古老的船只模型,罗盘的原理图,以及天文学知识在航海中的应用,都让我对古代中国人驾驭海洋的勇气和智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除了插图,书中的文字也十分考究,作者在引用史料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保持了语言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它并没有回避一些专业性的词汇,但会通过上下文的解释或者简单的类比,让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述某些发明时,会追溯其演变过程,介绍不同时期技术上的改进和发展,这种纵向的梳理,让我对一项科技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比如,在讲到古代的冶金技术时,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朝代的炼铁方法,还对比了其优缺点,以及对当时社会生产力带来的影响,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材料科学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