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百年 上海(中英文版)
定价:68.00元
售价:49.6元,便宜18.4元,折扣72
作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郭常明文,梁财国等 摄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322901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上海位置在长江南岸的河口三角洲上,总面积6340 5平方公里,陆海岸线长172公里,6000年的文化积淀,700年的城市发展,近百年的勃然兴起,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化起步早、程度高的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开放为上海带来了的发展契机,短短20年,被世人津津乐道了半个多世纪的“十里洋场”革故鼎新,上海演绎成为一座充满传奇的1700万市民的快乐家园。正当人们惊呼快速推进的市政改造难以留存祖辈生活方式与痕迹时,一本;阵摄影镜头聚焦百多年来新、老上海城市面貌变迁的《百年·上海》适时面世。 《百年·上海》不再仅仅热衷对老上海风花雪月的怀旧叹息,而是记录至今犹存的近代建筑、眺望城市区域、寻踪街头即景、展现历史风貌,抚今追昔,以同一视角纪实历史痕迹和当代风貌,缀以释文,细细品味,风韵。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们前辈所熟悉的建筑和社区在视野中渐渐消失,我们要借助另一种方式来延伸, 《百年·上海》就是修复我们对上海城市文脉记忆和想象的延伸。世界上能真实传真历史的是图影, 《百年·上海》承载的数百帧历史图影和当代摄影作品,为人们提供了开启解读上海城市历史发展奥秘的钥匙。
序Preface
区域远眺Looking far into the Distance in the Area
建筑 Famous Buildings
街头即景 Street Sights
我是一名在外求学的学生,对故乡上海的思念总是萦绕心头。每次回家,看到日新月异的变化,总会想起小时候熟悉的一切。《百年上海》这本书,对我而言,可能是一份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我希望它能带我回顾那些我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上海岁月,比如那个被誉为“东方巴黎”的黄金年代,是怎样的景象?在动荡的年代,上海又是如何凭借其独特的韧性生存下来的?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描绘一些与我童年记忆相关的场景,也许是某个曾经热闹的集市,也许是某个充满故事的老建筑。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上海方言、传统习俗或者特色小吃的介绍,那就更好了,这些都是构成上海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根的追溯。
评分作为一个对时尚和潮流敏感的年轻人,我对上海的印象总是与繁华、摩登、国际化紧密相连。所以,《百年上海》这个书名,对于我来说,似乎蕴含着一种穿越时空的魔力。我想知道,在一百年前的上海,就已经有了怎样的时尚气息?是穿着旗袍摇曳在南京路的风姿,还是在舞厅里彻夜狂欢的喧嚣?书中是否会描绘出当时上海的城市景观,那些如今只能在老电影里看到的异国建筑,那些穿梭于街巷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又是怎样的?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那些展现上海在艺术、音乐、电影等领域独特魅力的篇章。上海这座城市,总是在不断地创新和引领潮流,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理解,这种特质究竟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和发展的。如果书中能加入一些插画或者复刻版的广告海报,那就更能勾起我的兴趣了。
评分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尤其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上海,无疑是这段历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百年上海》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不同于教科书的视角,或许可以深入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比如在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上海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普通市民的生活又是如何受到影响的?书中是否会提及那些在上海留下了深刻印记的时代人物,不仅仅是那些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也包括那些默默无闻却推动了城市发展的普通人?我期待能够从中读出历史的脉络,感受到时代的变迁,甚至能够窥见那个时代上海人的精神风貌。如果书中能够引用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或者采访一些亲历者,那将大大增加这本书的可信度和可读性。我对书中中英文对照的编排方式也很感兴趣,这或许意味着它不仅面向国内读者,也希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上海。
评分我是一名对城市规划和建筑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研究者。上海这座城市,在我的眼中,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活体博物馆。《百年上海》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上海在一百年间城市格局的演变,从租界时代的规划布局,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扩张,再到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值得研究的课题。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上海不同建筑风格的演变,比如那些具有代表性的Art Deco风格建筑,或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它们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是怎样的?我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详细资料,比如码头、铁路、电力系统等,这些是如何一步步支撑起这座巨型都市的?如果书中能够加入一些城市规划图、建筑剖面图或者历史地图,那将极大地提升其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
评分作为一个在上海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市民,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是复杂而深沉的。它见证了我童年的嬉戏,青年的奋斗,以及中年后的沉淀。所以,《百年上海》这本书,从名字开始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尤其期待它能描绘出我记忆深处那些模糊却又真实的老上海的街景,那些如今已消失在时光洪流中的弄堂、石库门,以及在这些建筑里上演的,一代代上海人的悲欢离合。书中如果能穿插一些老照片,那就更好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往往能唤醒更深层的情感共鸣。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上海经济变迁的叙述,不仅仅是宏观的数字,而是那些具体到一家老字号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或者一个小市民在时代浪潮中的起起落落。当然,文化也是上海的灵魂,从海派文化的形成到现代的多元融合,书中如果能触及这些,我会觉得非常满意。我还会关注作者是否能用一种温情而又不失客观的笔调来叙述,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些留在人们心中的,永远是那些鲜活的故事和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