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民國時期的科學計劃與計劃科學
:69.00元
售價:50.4元,便宜18.6元,摺扣73
作者:付邦紅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04669810
字數:414
頁碼:25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分析和探討瞭中央研究院從建立到其主要機構並入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之前20年發展曆史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作者認真考察瞭中央研究院的體製淵源和模式選擇,對中研院的評議會、院士製度等重要體製都做齣瞭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作者重點從“計劃科學”的角度,對中研院的機構和學術發展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和分析,揭示齣一些饒有意味的現象。作者在搜羅翔實史料的基礎上,以包括“計劃科學”乃至計劃經濟等東西方科技、社會發展背景為參照,通過層層剖析而提齣自己的看法,細心的讀者都會從作者提供的史料和闡述的論點中獲得新的啓示和認識。
更多好書詳見奇趣科學館
href='#' target='_blank'>
href='#' target='_blank'>《有趣的科學》(平裝全9冊,DK*經典*熱銷的少兒科普叢書,榮獲中國童書金奬,新聞齣版總署嚮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圖書)
href='#' target='_blank'>《DK科普典藏·禮品套裝》(星空 海洋 人體 恐龍全4冊)
《 href='#' target='_blank'>有趣的透視立體書 機械篇(全8冊)》直觀的機械透視感,通透的整體構造展現,每個分頁即剖析一個獨立的部件,更添加AR互動技術,手機平闆等安卓係統就能展現3D立體的虛擬現實效果
《 href='#' target='_blank'>中國古老文化尋蹤(全七冊)》 用影像探尋文化形態,以文字揭示內在價值,搶救中國傳統文化的“活的基因”
《 href='#' target='_blank'>檀島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記》()(全三冊)(附精美書簽 植物旅行示意圖)一套屬於你的**。
《 href='#' target='_blank'>徵程 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中英對照)英國自然雜誌傾力推薦圖書,帶你探索中國的“侏羅紀公園”!
《 href='#' target='_blank'>矽榖啓示錄》驚世狂潮 怦然心動(全2冊)
《 href='#' target='_blank'>爆笑科學漫畫》物理探秘 化學妙想 環保超人(中英文雙語版)(漫畫傢——繆印堂,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阿諾 彭齊亞斯,鼎力推介)
《 href='#' target='_blank'>輕鬆自降三高》(套裝共3冊)全圖解、超簡單、特實用——讓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刷刷刷地降下來!
《 href='#' target='_blank'>生態文明決策者必讀叢書--生態農場紀實》
《 href='#' target='_blank'>創新的啓示——關於百年科技創新的若乾思考》(榮膺第九屆文津圖書奬)
《 href='#' target='_blank'>3D打印 打印未來》
付邦紅,女,碩士,講師。
1972年生於閤肥,1996年7月畢業於安徽大學曆史係,獲史學學士學位。1996年7月-1999年8月在銅陵化學工業集團工作。1999年9月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係,從事中西科技交流史和物理學史研究。2002年4月-10月,受德國國傢學術交流中心資助,在德國Erlangen-Nuremberg大學漢學係進行閤作研究,同年10月獲理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民國時期的科學計劃與計劃科學》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瞭一段充滿激情與探索的曆史時期。那個時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和國傢領導人,在麵對西方列強的挑戰時,深刻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並開始積極謀劃發展。我猜想,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可能在於揭示那個時期中國如何在國傢層麵,嘗試性地對科學研究和發展進行“規劃”和“組織”,即“計劃”的提齣。而“計劃科學”這個概念,則可能意味著,人們在那個時期,已經開始對科學活動本身進行係統性的思考,試圖建立一種更有效率、更有方嚮的科學發展模式。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具體的科學計劃,比如圍繞工業化、國防、教育等領域製定的發展目標和科研方嚮?它是否會分析這些計劃的提齣者是誰,他們的思想淵源是什麼,以及這些計劃在當時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下,是如何被討論、被采納或被擱置的?我非常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關於中國科學如何“站起來”的早期探索,以及那些“計劃”背後所蘊含的民族復興的宏大理想。
評分這本《民國時期的科學計劃與計劃科學》從書名來看,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與學術的深度。我一直對民國時期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深感興趣,那是一個中西文化交匯、舊思想與新思潮激烈碰撞的年代。尤其是知識分子們,他們在民族危亡之際,肩負起瞭救亡圖存的重擔,科學的引進與發展無疑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特彆好奇,在那樣的背景下,國傢的科學“計劃”是如何被構想和推行的?是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還是自下而上的需求驅動?又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計劃科學”這個概念本身就引人遐想,它是否意味著一種更係統、更有組織性的科學研究模式的齣現?書中是否會探討這些計劃的製定過程、執行力度,以及最終達成的成效?那些參與其中的科學傢、教育傢、政治傢,他們的決策背後是怎樣的考量?他們的遠見卓識又留下瞭怎樣的遺産?我期待書中能有紮實的史料支撐,通過具體的案例和數據,還原那個時代科學發展的真實圖景,揭示其麯摺探索的軌跡。
評分坦白講,《民國時期的科學計劃與計劃科學》這個書名,一開始就帶給我一種沉甸甸的曆史感和一種深入探索的期待。民國時期,國傢積貧積弱,但也是一批有識之士奮起直追,將科學視為強國之路的時代。我一直很好奇,在那樣的曆史條件下,所謂的“科學計劃”究竟是如何從理念變為行動的?是如同蘇聯那樣有明確的五年計劃,還是更具中國特色的摸索?“計劃科學”這個概念,讓我覺得這本書不隻是在講述科學成就,更是在探討一種關於科學發展本身的“方法論”或“哲學”。它是否會分析,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和決策者,是如何理解和運用“計劃”這個概念來推動科學發展的?書中會不會齣現具體的案例,比如圍繞某個特定學科或某個重大科研項目而展開的計劃,以及這些計劃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取得的突破?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深入的分析,不迴避其中的睏難與局限,展現那個時代科學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著探索、爭議和前行的勇氣。
評分《民國時期的科學計劃與計劃科學》這個標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學術研究的興趣點。民國時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極其關鍵的轉型期,科學技術的引進和發展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一直對那個時期國傢層麵的科學決策和戰略規劃感到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和思想在驅動著這些“計劃”的誕生?“計劃科學”這個詞組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它暗示瞭在那個時代,人們對於科學發展可能不僅僅是放任自流,而是開始思考如何通過某種係統性的框架來引導和促進。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這些科學計劃的製定背景,例如當時的國際科技格局、國內的社會經濟狀況,以及政治意圖等?它會不會細緻地梳理齣不同時期、不同政府所提齣的具體科學計劃,例如關於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應用技術開發的重點,或是人纔培養的方略?我特彆希望看到書中能夠提供詳實的史料,例如相關的政策文件、專傢會議記錄,甚至是參與者的一手迴憶,來支撐其論述,從而勾勒齣那個時代科學發展的脈絡和邏輯。
評分當我看到《民國時期的科學計劃與計劃科學》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湧現齣無數關於那個時代的影像:蔡元培先生倡導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理念,陳省身先生等數學大師迴國報效的壯舉,以及各種科研機構、大學的建立與發展。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民國時期科學發展的“宏觀圖景”。我猜想,它可能不僅僅是羅列一些科學成就,更在於分析“計劃”這個行為本身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在那個物質條件極其匱乏,人纔流失嚴重的年代,如果沒有某種程度的“計劃”和“規劃”,科學研究能否獲得有效的資源配置和持續的動力?“計劃科學”是不是那個時代對科學發展的一種反思,一種探索如何更有效地組織和管理科學活動的嘗試?書中是否會對比不同時期、不同派彆的科學計劃,分析其異同,以及它們對中國科學獨立自主發展的長期影響?我尤其期待能看到書中對那些未曾實現的科學計劃的探討,或許它們更能體現那個時代的睏境與抱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