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公安标准化及社会公共安全行业产品质量监督年鉴(2015年)
:100.00元
售价:75.0元,便宜25.0元,折扣75
作者: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01456406
字数:
页码:1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公安标准化及社会公共安全行业产品质量监督年鉴(2015年)》内容涵盖了2015年公安信息化、刑事技术、装备、治安管理、消防、安全防范、交通管理、通信、信息安全、基层基础建设等公安各业务领域中的标准化及质量监督方面的主要内容,记录了一年内的重要事件和文献,梳理了截至2015年的现行公安标准,列举了增加了公安标准实践应用方面的相关内容,结构科学合理,内容翔实准确,是一部全面展示公安标准化及社会公共安全行业产品质量监督年度工作情况的书籍。
篇 综述
节 标准化工作
第二节 检验检测工作
第三节 产品认证工作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标准篇
节 标准化各专业领域发展情况
第二节 标准制修订情况
第三节 2015年标准概览
第四节 2015年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第五节 标准宣贯与培训
第六节 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
第七节 获奖情况介绍
第八节 国际标准化活动
第四篇 合格评定篇
节 2015年产品检验检测情况
第二节 2015年产品认证情况
第三节 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及工作情况
第四节 认证机构建设及工作情况
附录1 2015年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发布公告
关于发布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的公告(2015年度)
附录2 标准化重要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
(2015—2016年)的通知
附录3 标准实践应用案例
灭火剂、防火涂料、泡沫塑料产品现场快速检验技术的应用前景
《功能性战训服(执勤服)面料》标准实践应用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全面覆盖”与“时间维度”的结合。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个时间点的快照记录,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行业发展史。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年鉴(虽然我只拿到了2015年这一本,但可以推断其系列化价值),读者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公安标准化体系是如何在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驱动下,一步步演进和完善的。这种纵向的观察视角,对于理解现有政策背后的逻辑尤为重要。它让我们明白,今天的标准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过去无数次的实践、错误和修正之上的。因此,这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是一份珍贵的行业记忆档案,为我们理解并参与到未来的标准制定与行业发展中,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参照系和理论基础。
评分我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在那些关于行业产品质量监督的章节上,那部分的内容简直可以说是干货满满,直击行业痛点。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空泛地谈论“重要性”,而是深入到了具体的产品检测指标、不合格案例的剖析,以及后续的整改措施。通过这些详实的数据和实际案例,我得以清晰地看到过去一年中,本领域内哪些环节是薄弱点,哪些技术路径是主流发展方向。这种基于事实的深度分析,对于我们制定内部风险控制策略、优化采购流程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我感觉自己仿佛参与了一次全面的行业体检,通过书中的记录,能够精准地预判未来的监管趋势和市场准入门槛的变化,这种前瞻性价值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引人注目,配色沉稳大气,很有专业书籍的质感。我拿到书后,首先被它厚实的份量所吸引,这立刻让我对其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总让人觉得里面装载了大量经过精心整理和提炼的行业信息。整体装帧质量看起来相当不错,印刷清晰,纸张的触感也比较考究,翻阅起来是一种享受,即便是这样一本专业性极强的年鉴,也能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从外观上看,它无疑是一本值得收藏和长期参考的工具书,体现了出版方对专业内容的尊重和对读者体验的重视。我特别喜欢那种严谨的排版风格,每一个图表和文字都显得井井有条,即使是首次接触这个领域的人,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秩序和专业性,为接下来的深入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评分初翻阅这本年鉴时,我立刻被其结构体系的完整性所折服。它不仅仅是一堆资料的简单堆砌,更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行业蓝图。目录的设计就显示出编撰者对公安标准化工作脉络的深刻理解,条分缕析地将各个关键领域进行了划分和梳理。这种系统性的编排方式,极大地便利了读者快速定位自己感兴趣或需要查阅的具体标准和监督案例。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进行跨部门协作或进行项目合规性审查的人来说,这种结构简直是福音,节省了大量在浩瀚信息中摸索的时间。我个人认为,一本优秀的年鉴,其价值一半在于内容,另一半就在于如何高效地呈现这些内容,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近乎完美,它的组织逻辑本身就传递出一种高度的专业素养。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技术规范和法律条文打交道的专业人士,我对书籍的语言风格和术语的准确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本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它保持了一种高度的客观和严谨,用词精准,表述清晰有力,完全没有那种为凑字数而进行的华丽辞藻堆砌。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再确认和巩固。特别是那些引用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部分,引用的精确度让人信服,这对于需要进行法律文书撰写或对外提供专业意见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安全阀。这种不卑不亢、直指核心的写作笔触,体现了编纂团队深厚的专业底蕴和对信息准确性的极致追求,让人在阅读时倍感踏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