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企业传播力: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个案
定价:48.00元
作者:陈友军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043684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全球汽车企业逐鹿当代中国的紧张激烈格局中,如何看待中国车企扮演的世界角色?中国车企,它在世界观众的眼里是怎样的一种形象?东风汽车公司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它的企业文化优势从历史的形成来看,既包含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也蕴涵着社会转型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成功重塑等方面的内涵。以什么样的产品格局和组织调整来应对市场的变化,是对车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极大考验,也是东风“传播力”的核心要素。
目录
章东风企业形象
第二章东风品牌
第三章东风危机公关
第四章东风营销力
第五章东风治理
第六章东风人才
第七章东风传媒
第八章东风文化
第九章 东风传播力
附录
后记
作者介绍
陈友军,198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影视艺术史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教学科研成果颇丰,著有《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等多部著作;在多家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所涵盖的“传播力”这个概念所吸引的。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高效、准确地将企业价值传递出去,是决定生存的关键。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界定和量化“传播力”。它会侧重于媒体曝光度、社会美誉度,还是更偏向于对销售转化和员工凝聚力的影响?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套可供衡量的指标体系来评估东风汽车传播的有效性,那就太棒了。此外,我预感书中可能会涉及到大量的组织内部协调工作。一个庞大的汽车集团,从研发、生产到市场营销,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流转和口径统一,对外部传播的连贯性至关重要。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揭示这种“内功”如何转化为强大的“外功”。这种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分析,往往比零散的公关技巧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那种沉稳的蓝色调和充满力量感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当时在书店里翻阅,就被它所散发出的那种专业气息给吸引住了。虽然我不是直接从事汽车行业的,但我对企业管理和品牌建设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标题《企业传播力》,听起来就充满了深度和实操性,让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看看一个大型企业是如何构建和维护自己的“声音”与“形象”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传播挑战,比如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应对危机公关,如何有效地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市场认知。书名中的“东风汽车公司”作为个案,也让我感到非常具体和可信,毕竟这是一个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民族品牌,它的传播实践一定蕴含着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整体来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企业传播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零散的案例分享。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背景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有很高的信赖感。他们似乎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行业洞察,这通常意味着书中的论述会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成功的经验,也包括那些不那么顺利的尝试和失败的教训。因为真正的学习往往来自于对错误的复盘和修正。我猜想,书中可能会详细描述东风汽车在重大市场变革时期,例如电动化转型初期,其传播策略是如何进行调整和迭代的。是积极主动地引导舆论,还是采取了保守的观望态度?这种关键时刻的战略选择,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企业领导层的远见和魄力。如果能看到这种动态调整的过程,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停留在“企业史”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企业战略演进”的教科书级别。
评分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应该很广,不只是汽车行业的人会受益。任何致力于提升组织影响力、渴望在复杂环境中塑造清晰品牌形象的管理者,都应该从中找到共鸣。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企业文化与传播”如何融合的部分。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不能通过日常的传播活动有效地渗透到员工心中并外化为外部形象,那么再华丽的公关辞令也只是空中楼阁。我猜测,书中可能会通过东风的内部沟通案例,来展示如何将“工匠精神”或“创新基因”这些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故事,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品牌特质。这种从“内化”到“外显”的完整闭环的探讨,是我认为一本优秀的传播力书籍所必须具备的深度。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可复制的、关于如何塑造有灵魂的企业形象的方法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着实不错,纸张的手感很舒服,内页的排版也显得十分清爽、专业,阅读起来眼睛不太容易疲劳。我个人对这种聚焦于特定行业巨头的研究型著作情有独钟,因为它往往能提供一个微观的、高清晰度的视角来观察宏观的管理现象。我希望作者在分析东风汽车的传播策略时,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描述“做了什么”,更能深挖“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效果如何”。比如,在品牌年轻化这一大命题上,东风这样根基深厚的企业,在与Z世代沟通时必然会遇到代沟问题,书中是否详细阐述了他们是如何巧妙地跨越这道鸿沟的?是采用了哪些创新的内容形式,还是在渠道选择上做出了颠覆性的调整?一个好的个案分析,应该能像一把精密的解剖刀,将企业的传播脉络层层剥开,让我们看到支撑其外部形象的内在逻辑和组织结构。我对这种深度挖掘组织行为与传播效果之间关联性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