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独自去野:在路上,遇见心中的世界
定价:28.00元
作者:丽江贱公子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2140838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独自去野,是我们嵌入世界的**方式
去吧,哪怕一个人。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让无数背包客热血沸腾的旅行故事
让千万年轻人看清世界的行走纪实
图文版精彩呈现一段不寻常的旅程:131次陌路搭车,20000公里特立独行,192天冒险旅程,24岁男孩用自己的方式触摸世界。
内容提要
2011年6月,只因突然冒出来一个“想上路”的念头,24岁的“丽江贱公子”辞去了高薪工作,怀揣1000块钱出发了。192天的旅行,从温暖如春的南国徒步搭车到冰天雪地的北疆,他一路上获得了无数人的帮助。走一段路,收获一段自由的时光,美满一段叛逆的青春,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那个懵懂幼稚的男孩终于成长。
在路上,他经历了各种惊奇、刺激和彪悍事;在路上,他结识了带给他温暖的陌生人;在路上,他搭过了路上跑的各种车……
目录
章 去野,为流浪而歌
第二章 去野,来一场华丽的冒险
第三章 去野,品一段寂寞的苦旅
第四章 去野,在路上成长
作者介绍
丽江贱公子,原名粟健,24岁单身男孩,他*的梦想就是用脚步丈量世界。
他总是说:“当我认真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老天也会眷顾我。”于是,他认真地踏出了漫游世界的步。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心灵的洗涤剂,文字的流动如同山间的清泉,带着一种自然的韵律和力量。它不是那种急于告诉你答案的指南书,更像是一个老朋友,在你迷茫时,轻轻拍拍你的肩膀,然后带着你一起走向未知的风景。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动声色的观察力,每一个细微的场景、每一次不经意的对话,都被捕捉得精准而富有诗意。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在书页间被温柔地摊开,却又奇妙地让人感到踏实和被理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那种急于证明自己的冲动被一种更深层的平静所取代。仿佛在喧嚣的世界里,作者为我凿开了一方宁静的角落,让我得以听清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征服世界,而是如何与世界和解,以及更重要的是,如何与那个一直活在心底的“我”重新建立联系。那种“独自”前行的勇气,并非是孤立无援的逞强,而是一种内在力量的觉醒,是与自我深度对话的开始。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线性的时间推进,而是像一幅被打散又精心重组的拼图,每一块碎片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作者的笔触时而细腻得如同描摹一滴露珠的凝结,时而又变得宏大,仿佛在俯瞰一片广袤的荒野。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到那些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内心挣扎之中,去感受那种既要前行又必须停下来审视周遭的矛盾状态。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在描述“遇见”这个主题时,那种克制而又饱满的情感表达。那些萍水相逢的人,那些短暂的交集,都被赋予了近乎宿命般的重量感。这不是关于旅游攻略的记录,而是关于生命轨迹如何被不期而遇的缘分轻轻拨动轨迹的深刻反思。我合上书本时,脑海中不是浮现出具体的路线图,而是那些鲜活的面孔和环境所带来的情绪共振,久久不能散去。
评分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次文字的冒险,充满了新鲜的组合和出人意料的比喻。它就像是把哲学思考用诗歌的韵脚重新包装,然后用最朴实的散文笔调讲述出来。读起来,你会感觉到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运动感,仿佛带着读者一起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奔跑,又在深夜的星空下静默沉思。作者对内心世界的剖析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深度,他似乎能精准地捕捉到那些我们平时用“忙碌”和“日常”掩盖起来的微弱情绪波动。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读到某一句,会猛地停下来,反复品味,因为它精准地道出了我过去某个时刻的感受,那种“原来有人也这样想”的共鸣,是阅读体验中最令人上瘾的部分。这种体验是高度私密的,好像作者是在为你个人定制了一本心灵的秘密日记,但最终,却发现这日记的内容恰恰是所有“在路上”的人共同的密码。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带有一点“挑战性”的,但这种挑战恰恰是它最宝贵的地方。它拒绝给你任何廉价的安慰剂,你必须真正地、沉浸式地去体验那种在路上可能发生的迷失、自我怀疑和对既有观念的颠覆。作者没有美化“独自”这件事,而是将其展现为一场艰苦卓绝的精神磨砺。那些关于选择、关于放弃、关于定义的思考,如同锋利的冰锥,直插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尤其喜欢其中几次对自然环境的描绘,那种对广袤无垠的敬畏感,让人立刻意识到个体的渺小和存在的珍贵。这种“渺小”不是自卑,而是一种回归本源的清醒——我们都是宇宙中短暂的闪光点,但正是这种短暂,赋予了每一次呼吸和每一步脚印以非凡的意义。这本书读起来需要慢下来,需要留白,需要允许自己被那些晦涩但真实的感受所占据。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将“外在的行走”与“内在的构建”编织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探讨的“世界”并非地图上标注的地理坐标,而是一种由个人体验、历史印记和瞬间感悟共同构建的精神疆域。作者在描述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时,那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度令人印象深刻。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收获往往不在于到达了哪里,而是在于你必须做出取舍,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并最终接纳那个在不断变化和修正中的自我形象。这种接纳的力量,比任何征服感都来得更为持久和深远。它鼓励的不是盲目的逃离,而是带着觉知去面对,去感受每一次选择带来的震颤。读完此书,我感到自己对“家”的概念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而更像是一种在不断探索中被重新定义和确认的内心锚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