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SMT物料種類與標準
定價:25.00元
售價:18.3元,便宜6.7元,摺扣73
作者:王海峰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21317408
字數:
頁碼:100
版次:0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是“現代學徒製教學標準”***教學改革項目的建設成果。全書分為SMT物料基礎、SMT物料的編碼管理規則、SMT物料管理係統和MINI音箱物料管理實訓,共計4章,前3章係統地講述瞭各種物料的識彆與檢測、SMT物料管理編碼管理規則和SMT物料管理係統,第4章為綜閤實訓部分,完整地闡述瞭電子産品物料按照生産計劃進行的物料采購、倉庫管理、物料的領用等過程。
章 SMT物料基礎t(1)
1.1 電阻器t(1)
1.1.1 電阻的分類t(2)
1.1.2 電阻的參數t(5)
1.1.3 電阻的標識方法t(5)
1.2 電容器t(7)
1.2.1 電容器的外形t(7)
1.2.2 電容的分類t(7)
1.2.3 電容的容量單位和耐壓t(8)
1.2.4 電容的標注方法和容量誤差t(8)
1.2.5 電容的正負極區分t(8)
1.3 電感器t(9)
1.3.1 電感器的外形t(9)
1.3.2 電感器的參數t(9)
1.3.3 電感器基本單位t(10)
1.4 二極管t(11)
1.4.1 二極管基礎t(11)
1.4.2 二極管的分類t(12)
1.4.3 二極管的極性識彆t(14)
1.5 三極管t(14)
1.5.1 三極管的分類t(14)
1.5.2 三極管的外形t(15)
1.6 集成電路t(16)
1.6.1 功能結構t(17)
1.6.2 幾種常用的IC封裝t(17)
1.7 锡膏t(21)
1.8 紅膠t(26)
1.8.1 什麼是紅膠t(26)
1.8.2 紅膠組成與分類t(26)
1.8.3 紅膠的固化t(28)
1.8.4 紅膠的保存與使用t(29)
第2章 SMT物料的編碼管理規則t(31)
2.1 物料分類及編碼規則t(31)
2.2 物料大分類及其代碼t(31)
2.3 物料小分類及其代碼t(33)
2.4 物料品種類型及其代碼t(35)
2.5 物料規格型號編碼規則t(43)
第3章 SMT物料管理係統t(58)
3.1 物料倉庫管理的概念t(58)
3.2 倉庫管理係統組成t(59)
3.2.1 倉庫管理係統結構圖t(59)
3.2.2 倉庫管理係統基本功能t(59)
3.2.3 倉庫管理相關單據t(60)
3.3 倉庫管理的整體流程t(61)
3.3.1 入庫業務t(61)
3.3.2 入庫流程t(61)
3.3.3 齣庫流程t(69)
3.4 倉庫調撥t(75)
3.5 庫存數據備份t(76)
3.6 盤點數據錄入和編製盤點報告t(77)
3.7 盤盈和盤虧數據錄入t(78)
第4章 MINI音箱物料管理實訓t(79)
4.1 MINI音箱物料清單t(79)
4.2 物料編碼t(80)
4.3 貼片元器件符號歸類t(81)
4.4 貼片元器件料盤的讀法t(82)
4.5 係統管理界麵t(83)
參考文獻t(92)
王海峰,男,副教授,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機電學院,具備多年的企業工作經驗和教學經驗,是“錶麵組裝技術及工藝管理”***精品課程的主要負責人,是現代學徒製***試點專業的主要參與人員。
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完全不是那種浮於錶麵的“速成指南”。我特彆留意瞭它在引用參考資料和技術規範時的處理方式,標注得異常詳盡和規範,每一項關鍵數據和公式推導後麵都有明確的齣處指嚮,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進行內部審計和閤規性審查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安全感。我花瞭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去驗證其中一個關於良率預測模型的參數設定,發現它所依據的是最近五年行業內的統計平均值,並且還貼心地說明瞭模型在麵對突發性設備故障時的局限性。這種對“邊界條件”的清晰界定,比那些把自己的方法吹噓得無懈可擊的書籍要靠譜得多。它教會我的不隻是“怎麼做”,更是“在什麼條件下可以這樣做”,這種深度思考的引導,纔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評分我最近在嘗試對工作流程進行一次全麵的梳理和優化,說實話,很多工具書讀起來都像是在啃乾澀的說明書,枯燥乏味,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卻展現齣一種令人驚喜的“人情味”。作者在引入一些復雜的概念時,總能穿插一些來自實際工廠一綫的案例分析,這些小故事,盡管簡短,卻極大地增強瞭理論的可操作性和說服力。我尤其欣賞它對於“靈活性”這一主題的處理,它沒有簡單地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探討瞭在不同生産環境下,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理有據的調整和變通。例如,在討論快速換模(SMED)的幾個步驟時,作者用瞭大量篇幅去描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準備工作,正是這些被許多手冊忽略的細節,纔是真正決定效率高下的關鍵所在。讀完相關章節後,我立刻在自己的團隊裏推行瞭幾項基於這些理念的小改進,效果立竿見影,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深信不疑。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它對供應鏈管理與生産現場的集成化思考。很多同類書籍往往隻聚焦於車間內部的優化,但這本書的視野明顯更開闊。它有一整章詳細討論瞭供應商來料檢驗標準如何直接影響到我們産綫上的首次通過率,這種跨部門的視角非常寶貴。我記得書中提到一個關於“來料波動容忍度”的討論,作者指齣,過分苛刻的進料標準反而會增加供應鏈的總體成本和交貨周期,而適度的容忍區間反而能帶來更穩定、更快速的交付。這種超越傳統思維定式的洞察,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關於係統性思維和全局成本優化的哲學指南,深刻地影響瞭我對“標準化”與“彈性”之間平衡點的理解。
評分從學習體驗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結構組織簡直堪稱典範。它采用瞭非常清晰的螺鏇上升式的知識構建方法。一開始的基礎概念介紹得非常平實,幾乎沒有術語障礙,即便是剛接觸這個領域的新手也能順利入門。但隨著章節的深入,它會自然而然地引入更高級的統計分析和過程控製工具,每一次的知識迭代都建立在前一章節堅實的基礎上,過渡得毫不突兀。我特彆喜歡它在每個大章節末尾設置的“自檢清單”和“知識點串聯圖”,這迫使我必須在進入下一階段學習之前,先迴顧和消化前麵學到的東西,有效避免瞭“隻看不記”的無效閱讀。這種設計非常符閤成年人學習的認知規律,讓學習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有反饋、有成就感的路徑。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低飽和度的藍色調,配上簡約的白色標題字體,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翻開內頁,紙張的質感非常棒,不是那種廉價的、反光的紙張,而是帶著微微啞光的紋理,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排版布局也做得極其用心,行距和字間距把握得恰到好處,讓整個頁麵的呼吸感很強,即便是像我這種對視覺要求比較高的人,也能看得非常舒服。尤其是章節標題和正文內容的過渡部分,設計師似乎很懂得如何引導讀者的視綫,不會讓信息堆疊得過於壓抑。我記得其中一個關於修訂曆史的章節,它用瞭一種非常巧妙的圖錶形式來展示關鍵節點的變動,這種圖形化的錶達方式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高效得多,讓人能迅速抓住重點,這種細節上的打磨,體現齣齣版方對讀者體驗的重視,絕對是市麵上少有的精品之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