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臨近海麵空間內多智能體協同任務優化
定價:48.00元
作者:崔亞妮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21329920
字數:
頁碼:16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形成海洋區域信息化、精細化、立體化管理,提高我國海洋安全保障、應急處置、環境監測和海上智能化作業能力,是實現海上絲綢之路經濟繁榮穩定的重要保障,是我國建設成為海洋強國,提升負責任大國形象的強大助力。本書是編者在多年從事多智能體協同控製和海洋通信技術研究基礎上整理而成,重點介紹瞭臨近海麵空間內多智能體通信組網優化方法以及臨近海麵空間內多智能體協同任務規劃方法,為相關領域研究者提供理論指導。
目錄
目 錄
目 錄 I
圖目錄 I
錶目錄 I
第1章 臨近海麵空間多智能體協同技術 1
1.1 海洋智能裝備應用前景 1
1.2 多智能體協同技術研究進展 3
1.2.1 海洋智能裝備 3
1.2.2 多智能體協同任務規劃 6
1.2.3 多智能體通信組網優化 12
1.3 臨近海麵空間內多智能體協同關鍵問題 13
1.4 本書主要內容 16
1.4.1 海上多智能體編隊編成 16
1.4.2 海上多智能體通信網絡拓撲優化控製 16
1.4.3 基於時間窗口機製的集中式任務規劃 17
1.4.4 基於任務一緻性的分布式任務規劃 17
1.5 本書組織結構 18
第2章 無人水麵艇技術 20
2.1 引言 20
2.2 早期USV的應用 20
2.3 現代USV的原型-貓頭鷹係列 23
2.4 現代USV技術發展 25
2.4.1 軍用USV技術發展 25
2.4.2 民用USV技術發展 37
2.5 本章小結 42
第3章 海上多智能體編隊編成 43
3.1 引言 43
3.2 編隊編成問題描述 43
3.2.1 編隊編成基本原則 43
3.2.2 編隊編成問題描述 44
3.3 海上多智能體編隊編成模型 44
3.3.1 編隊任務執行效能 44
3.3.2 編隊編成模型 47
3.4 基於DNBPSO的海上多智能體編隊編成算法 48
3.4.1 粒子群優化算法描述 48
3.4.2 DNBPSO算法描述 51
3.4.3 基於DNBPSO的海上多智能體編隊編成算法描述 53
3.4.4 基於DNBPSO的海上多智能體編隊編成算法實現 55
3.5 仿真實驗與分析 56
3.5.1 實驗環境與條件假設 56
3.5.2 仿真實驗與結果分析 58
3.6 本章小結 60
第4章 海上多智能體通信網絡拓撲優化控製 61
4.1 引言 61
4.2 海上無綫電波傳播模型 61
4.2.1 海上無綫電波傳播環境 62
4.2.2 海上無綫電波傳播損耗預測模型 62
4.3 網絡拓撲優化控製模型 65
4.3.1 鏈路通信質量模型 66
4.3.2 網絡連接收益模型 66
4.3.3 網絡連接成本模型 67
4.4 基於DPSO的海上多智能體通信網絡拓撲優化控製算法 68
4.4.1 基於DPSO的海上多智能體通信網絡拓撲優化控製算法描述 68
4.4.2 基於DPSO的海上多智能體通信網絡拓撲優化控製算法實現 70
4.5 基於EM-DPSO的海上多智能體通信網絡拓撲優化控製算法 72
4.5.1 基於EM-DPSO的海上多智能體通信網絡拓撲優化控製算法描述 72
4.5.2 基於EM-DPSO的海上多智能體通信網絡拓撲優化控製算法實現 74
4.5.3 基於EM-DPSO的海上多智能體通信網絡拓撲優化控製算法復雜度分析 76
4.6 仿真實驗與分析 77
4.6.1 實驗環境與條件假設 77
4.6.2 仿真實驗與結果分析 78
4.7 本章小結 81
第5章 海上多智能體協同打擊時敏目標集中式任務規劃 82
5.1 引言 82
5.2 協同打擊時敏目標問題描述 82
5.3 協同打擊時敏目標集中式任務規劃算法 83
5.3.1 集中式任務分配 83
5.3.2 在綫路徑規劃 87
5.3.3 集中式任務規劃算法實現 89
5.4 仿真實驗與分析 91
5.4.1 實驗環境與條件假設 91
5.4.2 仿真與分析 92
5.5 本章小結 97
第6章 海上多智能體協同目標跟蹤分布式任務規劃 98
6.1 引言 98
6.2 協同目標跟蹤問題描述 99
6.2.1 通信決策 99
6.2.2 動態任務分配 100
6.2.3 跟蹤路徑規劃 100
6.3 通信決策機製 100
6.4 協同目標跟蹤分布式任務規劃算法 101
6.4.1 分布式動態任務分配 101
6.4.2 跟蹤路徑在綫規劃 104
6.4.3 分布式任務規劃算法實現 105
6.5 仿真實驗與分析 107
6.5.1 實驗環境與條件假設 107
6.5.2 仿真與分析 107
6.6 本章小結 115
參考文獻 117
作者介紹
任佳簡介:男 漢族 34歲,中員。海南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在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嚮包括人工智能技術和海洋通信技術。研究成果獲得海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1次,發錶論文25篇,SCI/EI索引16篇,齣版專著2部,申報國傢發明10項,軟件著作權4項。目前承擔國傢科技閤作專項1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2項。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對這類偏重於係統優化和控製理論的書籍通常抱持著一絲敬畏,擔心內容過於晦澀。然而,這本書在對復雜數學模型的展示上,采取瞭一種漸進式的講解方式。它不像某些著作那樣,上來就拋齣滿頁的矩陣運算,而是先用直觀的文字描述其物理意義和數學目標,然後再逐步引入符號錶達。這種“先知其意,後解其形”的編排,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我發現自己能夠相對輕鬆地跟上作者的思路,即使在涉及高階隨機微分方程的部分,作者也通過增加大量的腳注來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補充。這錶明作者對讀者的學習麯綫考慮得非常周到,體現齣一種高度的教學智慧,使得這本書不僅是研究的參考,更是一部優秀的自學教材。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廣度著實令人印象深刻。我花瞭好幾天時間纔啃完前三章,發現作者在基礎理論的構建上非常紮實,絲毫沒有為瞭追求新穎而犧牲嚴謹性。特彆是它對“分布式優化算法在非閤作環境下的魯棒性分析”那一節的論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作者不僅清晰地闡述瞭經典算法的局限性,還引入瞭幾種前沿的博弈論模型來剖析多智能體間的動態交互過程,邏輯鏈條環環相扣,推導過程詳略得當。對於我這種偏嚮應用層的研究者來說,這種從底層原理到高級模型的係統梳理,無疑是一座寶庫。它沒有那種為瞭湊字數而堆砌概念的通病,每一段文字似乎都承載著實質性的知識密度,讀完之後感覺思維都被拓寬瞭不少,仿佛打通瞭睏擾我許久的某條技術瓶頸。
評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在探討實際應用場景時,展現齣瞭極強的工程思維。書裏討論的幾個案例,比如海上無人船隊的編隊、水下探測器的協同路徑規劃等,都非常貼近當前科研和工業界的熱點需求。書中不僅停留在理論推演,還穿插瞭一些基於仿真環境的性能評估結果,那些關於收斂速度、資源消耗的量化數據,對於評估不同算法的實際效能至關重要。我特彆注意到瞭其中關於通信延遲對協同效率影響的敏感性分析,這在實際的海洋環境中是無法避免的挑戰。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務實,沒有迴避復雜性,而是提齣瞭針對性的容錯機製設計思路,這使得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遠超一般純理論專著的範疇,更像是一本兼具理論深度與工程指導意義的工具書。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呈現齣一種冷靜而剋製的學術氣質,但同時又蘊含著一種引導讀者深入探索的內在熱情。行文流暢,術語的引入和解釋都恰到好處,避免瞭晦澀難懂的“學術腔”。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總結章節時所使用的對比手法,他總能用一種清晰的框架將前文復雜的論證脈絡重新梳理一遍,讓人豁然開朗。例如,在對比“集中式控製”與“去中心化協同”的優劣時,那種鞭闢入裏的分析,使讀者能夠迅速把握不同範式的核心差異和適用邊界。對於初次接觸這一領域的新手來說,這本書提供瞭極佳的入門路徑,但對於資深專傢而言,其中提及的某些新穎的優化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設定,也足夠引發深入的思考和批判性討論,它成功地在“科普性”和“專業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很吸引人,封麵那一抹深邃的藍色,讓人聯想到廣闊無垠的大海,與書名中的“海麵空間”形成瞭很好的視覺呼應。我是在一個科技書展上偶然翻到的,當時就被它的排版風格吸引瞭。內頁的紙張質量上乘,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使長時間盯著那些復雜的公式和圖錶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而且,書中的插圖和示意圖繪製得非常精細,那些關於多智能體網絡拓撲結構的圖示,綫條流暢,層次分明,對於理解抽象的協同機製幫助極大。看得齣來,齣版社在細節處理上是下瞭真功夫的,這讓一本偏嚮硬核技術的書籍,在物理觸感上都提升瞭一個檔次。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完全可以作為一本精裝的專業參考書來收藏。我尤其欣賞它在章節分隔處留白的藝術處理,那種呼吸感讓閱讀節奏更加自由舒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