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德編著的這本《鋼琴即興伴奏三字經》包括 (上)基礎篇、(下)提高篇、樂麯篇三篇和和三個 附錄。主要內容包括:識和弦(1)基礎和弦;選音型 ;配和弦;識和弦(2)延伸類、變化類和弦;綜述; 樂麯簡介等。本書主要講的是**步“識和弦、選音 型”,重點是“看字母、識和弦”。以前彈鋼琴的習 慣是“看音符、彈琴鍵”,樂譜上有一個音符彈一個 琴鍵,有幾個音符彈幾個琴鍵。現在開始你要習慣於 “看字母、彈和弦”。看到一個字母要彈齣至少三個 以上的音來,而且有不同的節奏、不同的音型組閤。
周宏德,1967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1979—1993年任上海樂團首席,1993—1999年任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首席。上海音樂傢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
序言
使用說明
鋼琴即興伴奏“三字經”口訣錶
【上】基礎篇
第一章 識和弦【1】基礎和弦
第一節 總綱
第二節 大三和弦
第三節 連和弦抄近路
第四節 小三和弦
第五節 三種伴奏音型
第六節 延伸類和弦【1】屬七和弦
第七節 兩手伴
第二章 選音型
第八節 敲和弦
第九節 彈節奏蓬嚓嚓
第十節 彈琶音【A】平穩型
第十一節 彈琶音【B】流暢型
第十二節 彈琶音【C】開放型
第三章 配和弦
第十三節 標和弦
第十四節 配和弦
【下】提高篇
第四章 識和弦【2】延伸類、變化類和弦
第十五節 延伸類和弦【2】七和弦
第十六節 變化類和弦【1】增和弦稍緊張
第十七節 變化類和弦【2】減和弦強刺激
第十八節 變化類和弦【3】半減七和弦
第十九節 延伸類和弦【3】六和弦
第二十節 變化類和弦【3】掛和弦五聲調
第二十一節 和弦外音
第五章 綜述
第二十二節 和弦分類
第二十三節 左右手巧安排
第二十四節 簡譜的和弦標記
第二十五節 樂理知識
第二十六節 再學習
樂麯篇
樂麯簡介
1.愉快的夢
2.平安夜
3.祝你聖誕快樂
4.我們走在大路上
5.我和你
6.紅紗拉紡
7.月亮代錶我的心
8.在水一方
9.軍港之夜
10.在那遙遠的地方
11.海濱之歌
12.喀鞦莎
我是一個業餘學習鋼琴快十年的中年人,主要目標是能為自己喜歡的歌麯伴奏,而不是考級。我嘗試過很多號稱“速成”的教程,但大多都是針對古典樂改編的,跟現代流行音樂的伴奏需求格格不入。這本《鋼琴即興伴奏三字經》完全聚焦於當下聽眾熟悉的麯風,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它的排版非常簡潔,圖例清晰明瞭,沒有那些花裏鬍哨的裝飾,所有的篇幅都用在瞭乾貨上。作者對“節奏型”的剖析非常獨到,他不是簡單地告訴你“這裏用四分音符,那裏用八分音符”,而是深入到“律動重心”的把握上。比如,如何通過左手的重音變化來“推著”主唱前進,或者如何用切分音來製造輕快的律動感。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情緒渲染”的那一章,書中提到,即興伴奏的最高境界不是彈得快、彈得多,而是“在對的地方留白”。這個觀點對我觸動很大,讓我學會瞭剋製,學會瞭傾聽。現在,我不再害怕在彆人麵前彈奏,因為我找到瞭屬於自己的、既不搶鏡又不失精彩的伴奏位置。
評分這本書的體例結構,簡直是為“碎片化學習者”量身打造。我工作忙碌,每天能專注彈琴的時間非常有限,大多隻能擠齣三十分鍾。傳統的教材動輒要求連續一小時的練習纔能進入下一個知識點,讓人望而卻步。而這本《三字經》,每一小節的知識點都非常獨立且完整,你可以今天隻學習如何處理一個特定的轉調連接,明天就專門練習如何豐富主歌的低音綫條。它的內容密度極高,但吸收起來卻不費力,因為作者善於用最精煉的語言去概括復雜的音樂現象。例如,書中用一個類似錶格的形式,總結瞭不同“情緒”下,鋼琴伴奏的“音區分配”策略——是偏重高音區的晶瑩剔透,還是偏重中低音區的厚重支撐。這種工具書式的實用性,讓我在短時間內就能找到對應練習,立刻應用到實際演奏中去。我甚至發現,書裏的某些和弦色彩處理,比我聽過的很多專業伴奏帶還要更具啓發性,讓我有一種“原來還可以這樣彈”的豁然開朗的感覺。
評分這本樂譜集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學即興伴奏,但市麵上的教材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死闆的麯譜堆砌,完全沒有那種“隨心所欲”的感覺。拿到這本《鋼琴即興伴奏三字經》後,我立刻被它的編排方式吸引瞭。它沒有上來就教復雜的和弦轉換或者調式色彩,而是用一種非常直觀、口語化的方式,把看似深奧的即興技巧拆解成瞭幾個核心的“口訣”。比如,關於流行歌麯常用的“萬能和弦進行”的處理,它不是直接給齣C大調的I-IV-V-vi,而是用“主歌鋪墊,副歌爆發”這樣的形象描述來引導,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不同段落的功能性。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聽感”的描述特彆到位。作者似乎非常瞭解初學者的睏惑,他會用“像陽光灑在水麵上”這樣的比喻來形容某個和弦的色彩,而不是冷冰冰的樂理術語。這使得我在練習時,不再是機械地移動手指,而是真的在“感覺”音樂的走嚮。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它教會的不是固定的套路,而是一套靈活的思維框架,讓我現在麵對一首新歌,心裏已經有瞭大緻的伴奏輪廓。對於那些渴望擺脫“照譜彈琴”束縛的琴友來說,這絕對是一劑強心針。
評分老實說,我對“三字經”這個名字是抱有一絲懷疑態度的,以為是那種故弄玄虛、內容空泛的入門讀物。但翻開之後,我發現這完全是一種謙遜的錶達方式。這本書的內涵遠比它樸實的命名要豐富得多。它最齣彩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停留在教你“怎麼做”,而是深入探究瞭“為什麼這麼做有效”。書中對於和聲進行背後的“心理預期”有非常深刻的分析。比如,一個標準的二級屬和弦(ii7)引入主和弦(I),書中不僅告訴你和弦走嚮,更解釋瞭為什麼人耳會自然地期待這種解決,這種對聽眾心理的洞察,是我在其他任何教材中都沒有讀到過的。這種深層次的理解,讓我的演奏多瞭一份“目的性”和“說服力”。我不再是盲目地套用某個和弦,而是清楚地知道,我使用這個和弦是為瞭達到某種特定的聽覺效果,是為瞭引導聽眾的情緒。對於希望從“會彈”進階到“會思考”的鋼琴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內功心法”。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對傳統樂理有一定基礎,但實戰能力極差的“紙上談兵”型鋼琴學習者。我能背下所有的大小調音階和復雜的和弦構成,但在KTV或者朋友聚會需要即興伴奏時,我的大腦會瞬間宕機。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打破瞭我這種“理論巨人,實踐矮子”的尷尬局麵。它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把“即興”這個概念從一個高不可攀的技能,拉低到瞭人人可及的日常操作層麵。書中對於不同風格歌麯(比如民謠、R&B、輕搖滾)的伴奏織體變化,給齣瞭極其實用的“一鍵切換”思路。例如,它強調在副歌部分,通過增加低音區的八度或者使用琶音分解和弦,來立刻提升歌麯的飽滿度和層次感,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是其他教材裏很難找到的。我特彆喜歡它章節之間的過渡設計,感覺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耐心地在你耳邊講解,不急不躁,每一步都給你充足的時間去消化和吸收。練習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手型和節奏感都有瞭潛移默化的改善,因為這本書強迫你必須關注整體的律動,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單個音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