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

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宏德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伴奏
  • 即兴演奏
  • 三字经
  • 儿童启蒙
  • 音乐教学
  • 钢琴教材
  • 少儿音乐
  • 伴奏技巧
  • 音乐基础
  • 早期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
ISBN:9787552302912
商品编码:29642817722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
  • 作者:编者:周宏德
  • 定价:45
  • 出版社:上海音乐
  • ISBN号:978755230291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01-01
  • 印刷时间:2018-03-01
  • 版次:1
  • 印次:3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49

内容提要

周宏德编著的这本《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包括 (上)基础篇、(下)提高篇、乐曲篇三篇和和三个 附录。主要内容包括:识和弦(1)基础和弦;选音型 ;配和弦;识和弦(2)延伸类、变化类和弦;综述; 乐曲简介等。本书主要讲的是**步“识和弦、选音 型”,重点是“看字母、识和弦”。以前弹钢琴的习 惯是“看音符、弹琴键”,乐谱上有一个音符弹一个 琴键,有几个音符弹几个琴键。现在开始你要习惯于 “看字母、弹和弦”。看到一个字母要弹出至少三个 以上的音来,而且有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型组合。
    

作者简介

周宏德,196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1979—1993年任上海乐团首席,1993—1999年任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席。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目录

序言
使用说明
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口诀表
【上】基础篇
第一章 识和弦【1】基础和弦
第一节 总纲
第二节 大三和弦
第三节 连和弦抄近路
第四节 小三和弦
第五节 三种伴奏音型
第六节 延伸类和弦【1】属七和弦
第七节 两手伴
第二章 选音型
第八节 敲和弦
第九节 弹节奏蓬嚓嚓
第十节 弹琶音【A】平稳型
第十一节 弹琶音【B】流畅型
第十二节 弹琶音【C】开放型
第三章 配和弦
第十三节 标和弦
第十四节 配和弦
【下】提高篇
第四章 识和弦【2】延伸类、变化类和弦
第十五节 延伸类和弦【2】七和弦
第十六节 变化类和弦【1】增和弦稍紧张
第十七节 变化类和弦【2】减和弦强刺激
第十八节 变化类和弦【3】半减七和弦
第十九节 延伸类和弦【3】六和弦
第二十节 变化类和弦【3】挂和弦五声调
第二十一节 和弦外音
第五章 综述
第二十二节 和弦分类
第二十三节 左右手巧安排
第二十四节 简谱的和弦标记
第二十五节 乐理知识
第二十六节 再学习
乐曲篇
乐曲简介
1.愉快的梦
2.平安夜
3.祝你圣诞快乐
4.我们走在大路上
5.我和你
6.红纱拉纺
7.月亮代表我的心
8.在水一方
9.军港之夜
10.在那遥远的地方
11.海滨之歌
12.喀秋莎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其中不包含任何与该书内容相关的信息,并且力求自然流畅,不带人工智能痕迹。 --- 《星辰轨迹:宇宙学前沿探索》 作者: 冯远航 出版社: 鸿蒙科学出版社 装帧: 精装,附赠全彩宇宙图像集 页数: 680页 定价: 188.00元 --- 内容简介 《星辰轨迹:宇宙学前沿探索》是一部集科普性、学术深度与思辨性于一体的宏伟巨著,旨在为广大学者、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对宇宙奥秘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构建一座连接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本书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宇宙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并深入探讨了悬而未决的宇宙学难题。 第一部分:宇宙的宏大叙事与观测基石 本书开篇,作者首先回顾了现代宇宙学的两大支柱——标准宇宙学模型(ΛCDM)的建立历程。但与传统教材不同,冯远航教授并没有满足于对既有模型的复述,而是着重分析了当前观测数据(如普朗克卫星数据、斯隆数字巡天等)如何精细地约束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参数空间。 一个重要的章节聚焦于“早期宇宙的快照”——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作者详细阐述了极化模式(E模式与B模式)的物理意义,特别是引力波遗迹(原始B模式)的探测前景及其对暴胀理论的检验价值。此处,文本深入剖析了高精度CMB测量对宇宙常数谜团的影响,阐明了“哈勃张力”这一当代宇宙学最尖锐的矛盾,如何挑战了我们对宇宙演化速度的理解。 第二部分:暗物质的隐秘世界与粒子天体物理 本书的第二部分完全致力于宇宙中最神秘的成分——暗物质。作者没有停留在宏观的动力学证据,而是深入到粒子物理学的层面。通过对WIMP(弱相互作用重粒子)、轴子(Axion)等主流候选模型的详细比较,本书清晰地勾勒出地基探测(如XENONnT、PandaX)和空间探测(如AMS-02)的实验策略与局限性。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引入了“替代性引力理论”作为对抗暗物质模型的视角。广义相对论的修正,例如MOND(牛顿动力学修正),在本部分得到了细致的比较分析。这种跨越不同物理学领域的对话,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认知结构,促使读者从更根本的物理定律层面去思考宇宙的构成。 第三部分:暗能量与时空的终极命运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对“暗能量”这一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的深度挖掘。作者不仅梳理了Ia型超新星观测的最新进展,还着重介绍了对大尺度结构(LSS)和重子声学振荡(BAO)的最新测量成果,它们如何共同描绘出暗能量的动态特性。 高潮部分在于对“第五种力”的探讨。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关于暗能量是否为一个恒定的宇宙常数(Λ),还是一个随时间演化的标量场(Quintessence),争论日益激烈。本书详细介绍了未来十年内即将上线的关键项目,如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Euclid)和罗马空间望远镜(Roman Space Telescope),它们将如何通过对星系形态学和弱引力透镜效应的精确测量,来揭示暗能量的本质。 第四部分:黑洞、引力波与时空几何的极端测试 引力波天文学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极端时空几何的全新窗口。《星辰轨迹》用相当篇幅介绍了LIGO/Virgo/KAGRA的最新合并事件分析,特别是对超大质量黑洞合并和中等质量黑洞的探测成果。 作者巧妙地将引力波信号与电磁波信号结合起来(多信使天文学),讨论了GW170817后,我们如何利用中子星合并事件来测量宇宙膨胀率的独立标尺(标准汽笛)。此外,本书还涉及了引力波天文学对检验广义相对论的极限,以及未来LISA等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对早期宇宙原初引力波的搜寻计划。 第五部分:宇宙学的哲学思辨与未来展望 在结语部分,作者将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领域。从多重宇宙理论(Multiverse)的数学模型构建,到宇宙的最终命运(热寂、大撕裂或大反弹),《星辰轨迹》邀请读者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它探讨了“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精心构造的模拟世界中”这类前沿思辨,并强调了理论物理学与前沿实验观测相互促进的科学精神。 本书特色 1. 理论与观测的深度融合: 不仅阐述了最新的理论模型,更详细介绍了支撑这些模型的关键实验和观测技术。 2. 跨学科的视野: 将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数学和哲学思辨融为一体,体现了现代宇宙学研究的综合性。 3. 前沿性与严谨性并重: 内容紧跟近五年来的顶级科学期刊成果,同时保持了严谨的学术论证结构。 《星辰轨迹:宇宙学前沿探索》无疑是当前阶段理解宇宙结构、演化和终极命运的必备参考书。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激发下一代宇宙学家探索热情的催化剂。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业余学习钢琴快十年的中年人,主要目标是能为自己喜欢的歌曲伴奏,而不是考级。我尝试过很多号称“速成”的教程,但大多都是针对古典乐改编的,跟现代流行音乐的伴奏需求格格不入。这本《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完全聚焦于当下听众熟悉的曲风,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它的排版非常简洁,图例清晰明了,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所有的篇幅都用在了干货上。作者对“节奏型”的剖析非常独到,他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里用四分音符,那里用八分音符”,而是深入到“律动重心”的把握上。比如,如何通过左手的重音变化来“推着”主唱前进,或者如何用切分音来制造轻快的律动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情绪渲染”的那一章,书中提到,即兴伴奏的最高境界不是弹得快、弹得多,而是“在对的地方留白”。这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让我学会了克制,学会了倾听。现在,我不再害怕在别人面前弹奏,因为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既不抢镜又不失精彩的伴奏位置。

评分

这本乐谱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学即兴伴奏,但市面上的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死板的曲谱堆砌,完全没有那种“随心所欲”的感觉。拿到这本《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后,我立刻被它的编排方式吸引了。它没有上来就教复杂的和弦转换或者调式色彩,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口语化的方式,把看似深奥的即兴技巧拆解成了几个核心的“口诀”。比如,关于流行歌曲常用的“万能和弦进行”的处理,它不是直接给出C大调的I-IV-V-vi,而是用“主歌铺垫,副歌爆发”这样的形象描述来引导,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不同段落的功能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听感”的描述特别到位。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初学者的困惑,他会用“像阳光洒在水面上”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某个和弦的色彩,而不是冷冰冰的乐理术语。这使得我在练习时,不再是机械地移动手指,而是真的在“感觉”音乐的走向。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会的不是固定的套路,而是一套灵活的思维框架,让我现在面对一首新歌,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伴奏轮廓。对于那些渴望摆脱“照谱弹琴”束缚的琴友来说,这绝对是一剂强心针。

评分

这本书的体例结构,简直是为“碎片化学习者”量身打造。我工作忙碌,每天能专注弹琴的时间非常有限,大多只能挤出三十分钟。传统的教材动辄要求连续一小时的练习才能进入下一个知识点,让人望而却步。而这本《三字经》,每一小节的知识点都非常独立且完整,你可以今天只学习如何处理一个特定的转调连接,明天就专门练习如何丰富主歌的低音线条。它的内容密度极高,但吸收起来却不费力,因为作者善于用最精炼的语言去概括复杂的音乐现象。例如,书中用一个类似表格的形式,总结了不同“情绪”下,钢琴伴奏的“音区分配”策略——是偏重高音区的晶莹剔透,还是偏重中低音区的厚重支撑。这种工具书式的实用性,让我在短时间内就能找到对应练习,立刻应用到实际演奏中去。我甚至发现,书里的某些和弦色彩处理,比我听过的很多专业伴奏带还要更具启发性,让我有一种“原来还可以这样弹”的豁然开朗的感觉。

评分

老实说,我对“三字经”这个名字是抱有一丝怀疑态度的,以为是那种故弄玄虚、内容空泛的入门读物。但翻开之后,我发现这完全是一种谦逊的表达方式。这本书的内涵远比它朴实的命名要丰富得多。它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停留在教你“怎么做”,而是深入探究了“为什么这么做有效”。书中对于和声进行背后的“心理预期”有非常深刻的分析。比如,一个标准的二级属和弦(ii7)引入主和弦(I),书中不仅告诉你和弦走向,更解释了为什么人耳会自然地期待这种解决,这种对听众心理的洞察,是我在其他任何教材中都没有读到过的。这种深层次的理解,让我的演奏多了一份“目的性”和“说服力”。我不再是盲目地套用某个和弦,而是清楚地知道,我使用这个和弦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听觉效果,是为了引导听众的情绪。对于希望从“会弹”进阶到“会思考”的钢琴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内功心法”。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传统乐理有一定基础,但实战能力极差的“纸上谈兵”型钢琴学习者。我能背下所有的大小调音阶和复杂的和弦构成,但在KTV或者朋友聚会需要即兴伴奏时,我的大脑会瞬间宕机。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我这种“理论巨人,实践矮子”的尴尬局面。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把“即兴”这个概念从一个高不可攀的技能,拉低到了人人可及的日常操作层面。书中对于不同风格歌曲(比如民谣、R&B、轻摇滚)的伴奏织体变化,给出了极其实用的“一键切换”思路。例如,它强调在副歌部分,通过增加低音区的八度或者使用琶音分解和弦,来立刻提升歌曲的饱满度和层次感,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其他教材里很难找到的。我特别喜欢它章节之间的过渡设计,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耐心地在你耳边讲解,不急不躁,每一步都给你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练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手型和节奏感都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善,因为这本书强迫你必须关注整体的律动,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单个音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