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EOS 7D MARK II完全自學教程 北京大學齣版社

佳能EOS 7D MARK II完全自學教程 北京大學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宏道研究室,趙雲誌 著
圖書標籤:
  • 佳能
  • EOS 7D Mark II
  • 單反相機
  • 攝影教程
  • 攝影技巧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數碼攝影
  • 相機設置
  • 實戰拍攝
  • 入門教程
  • 攝影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群洲文化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69954
商品編碼:2964292655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佳能EOS 7D MARK II完全自學教程

定價:128.00元

作者:宏道研究室,趙雲誌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3012699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佳能EOS 7D MARK II 完全自學教程》覆蓋相機功能,包含瞭135個菜單功能,73個機身按鈕和標誌的用法。通過20個帶有詳細步驟的實戰欄目、49條拍攝經驗、72條提示、22個操作指南,助你成為行動的巨人!

內容提要


《佳能EOS 7D MARK II 完全自學教程》詳細講解瞭佳能EOS 7D MARK II 相機的菜單功能和機身按鈕的使用方法,並配有大量圖片案例、教學示意圖及詳盡細緻的文字說明。在講解相機功能的同時,還引申齣重要的攝影原理,結閤相機操作來學習這些原理會更加輕鬆、高效,使讀者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攝影創作所涉及的器材也並非隻有相機本身,書中還介紹瞭原廠和副廠共44 款鏡頭以及14 類配件,以幫助讀者進階為全能的器材專傢。本書適閤對數碼攝影感興趣,特彆是想完全掌控佳能EOS 7D MARK II 相機的讀者閱讀。

目錄


前 言1
目 錄1
佳能EOS 7D MARK II名傢訪談6


chapter1 熟悉相機的“個性與脾氣” 1
1.1佳能EOS 7D MARK II的特長與短闆2
特長1:對運動主體的抓拍能力突齣2
特長2:讓你看得更遠拍得更好3
特長3:具有機身的做工和耐用度4
特長4:在非全畫幅相機中擁有好的操控5
特長5:視頻拍攝中自動對焦性能有突破5
短闆1:動態範圍有待提升6
短闆2:對於細節的刻畫能力並不突齣6
短闆3:高感光度錶現與存在距離6
短闆4:廣角選擇上有局限7
*1.2機身操作四大區域7
1.2.1核心區域2 2
—主撥盤、速控轉盤與搖杆組閤7
1.2.2次核心區域—5個重要按鈕8
1.2.3調整與查看區域—機頂雙肩9
1.2.4照片迴放與菜單操作區域10
1.3操作快捷程度分四級10
1.3.1高級—一鍵完成10
1.3.2第二級—組閤鍵完成11
1.3.3第三級—可從菜單提升至機身按鈕11
1.3.4第四級—菜單也有優先級11
*1.4六大闆塊組成的菜單12
1.4.1拍攝菜單
—決定核心拍攝功能12
1.4.2自動對焦菜單
—發揮7DM2特長的關鍵12
1.4.3迴放菜單
—決定展示照片的方式13
1.4.4設置菜單
—決定底層的運作模式13
1.4.5自定義功能菜單
—決定長期的工作方式13
1.4.6我的菜單
—提高菜單訪問效率13
1.4.7菜單操作方式14
1.5換個角度看菜單14
1.5.1增強JPEG直齣效果類14
1.5.2與色彩相關類15
1.5.3簡化操作類15
1.5.4減少失誤類16
1.5.5應對故障類16
1.5.6輔助構圖類17
1.5.7特效拍攝類17
1.5.8照片管理類17
1.5.9提升菜單設置效率類18
1.6佳能EOS 7D MARK II六大亮點18
1.6.1佳能相機史上多的自動對焦點18
1.6.2像素高且能收集紅外信息的測光感應器19
1.6.3多達7種自動對焦區域模式19
1.6.4無所不能的光學取景器19
1.6.5可感知人工光源的閃爍20
1.6.6單反的速度、卡片的易用20


chapter2 照片格式與速度22
2.1快速方便的JPEG格式24
2.1.1 JPEG格式照片品質—精細為佳25
2.1.2 JPEG格式照片尺寸
—不要把布料買小瞭26
*2.2 RAW格式—要留的“數碼底片”27
2.2.1 RAW格式的核心優勢28
2.2.2快速簡便修正白平衡30
2.2.3修正曝光畫質損失小30
2.2.4 RAW與JPEG孰優孰劣31
2.2.5 RAW格式照片尺寸32
攝影兵器庫:
你的電腦是否該升級瞭32
2.3感光元件畫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34
攝影兵器庫:攝影始於標準鏡頭37
超高的新一代“小痰盂”—EF 50mm f/1.8 STM39
標頭的中堅力量—EF 50mm f/1.4 USM40
笑傲江湖的標頭—EF 50mm f/1.2L USM 41


實惠的入門之選—EF 24-105mm f/3.5-5.6 IS STM42
標準變焦常青樹—EF 24-105mm f/4L IS USM43
具有微距功能的標準變焦—EF 24-70mm f/4L IS USM44
當之無愧的“鏡皇”—EF 24-70mm f/2.8L II USM45


chapter3 自動對焦的三大基礎設置48
3.1自動對焦是一場革命50
3.2相位差對焦—單反的核心優勢51
3.3焦平麵相位差對焦—佳能相機的發展方嚮52
3.4自動對焦點—並不是所有對焦點都一樣53
3.4.1輔助對焦點—閤焦效率有待提高53
3.4.2十字對焦點—帶來更準確的閤焦54
3.4.3雙十字對焦點—速度與精度的54
3.4.4“打鳥”纔是真正的考驗55
3.4.5對焦點數量多的優勢56
3.4.6對焦區域覆蓋麵—網越大收獲越多57
3.5自動對焦模式—一動一靜之間58
3.5.1 ONE SHOT單次自動對焦—一切盡在掌控59
3.5.2 AI 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
—不錯過任何一個瞬間60
3.5.3 AI FOCUS—遊走在動靜之間61
*3.6高手都用AF-ON按鈕63
*3.7自動對焦區域模式—點對焦與麵對焦64
3.7.1單點自動對焦模式—的控製65
3.7.2定點自動對焦模式—高的精度66
3.7.3自動對焦點擴展(1 4點)—針對有規律的運動主體67
3.7.4自動對焦點擴展(1 8點)模式—針對移動更快的主體68
3.7.5區域自動對焦模式—麵對焦的開始69
3.7.6大區域自動對焦模式—更大麵積更多收獲70
3.7.7 65點自動選擇自動對焦模式—動用傢底71


chapter4 驅動模式—點射還是掃射76
4.1單拍模式—不浪費任何一顆子彈78
4.2低速連續拍攝—拍的多收獲多79
*4.3高速連續拍攝—機關槍一樣的掃射79
4.3.1衡量連拍能力的關鍵參數—每秒連拍張數80
4.3.2機內緩存就好像蓄水池81
4.3.3連拍持久性與照片格式81
4.3.4連拍速度的選擇82
4.3.5不要吝惜快門—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83
4.3.6防閃爍連拍84
攝影兵器庫:存儲卡85
多大容量的存儲卡夠用85
不要讓存儲卡成為瓶頸85
當仁不讓的主力—CF卡86
CF卡的未來—CFast 2.0標準87
不容忽視的後備力量—SD卡88
期待神速的UHS-II88
雙卡好不要雙待88
亮點産品—閃迪(Sandisk)91
亮點産品—東芝92
讓相機具有無綫功能—eye-fi卡93
4.4靜音單拍—單反的靜音模式94
4.5靜音連拍模式
—安靜地捕捉動態主體94
4.6 10s自拍模式95
4.72s自拍模式—應對無三腳架的睏境95


chapter5 高效自動對焦之道96
5.1量身定做的自動對焦98
5.1.1 case2—讓自動對焦始終“粘”在主體上99
5.1.2 case3—快速轉移目標100
5.1.3 case4—應對速度的變化101
5.1.4 case5—應對空間的變化102
5.1.5 case6—應對速度和空間的雙重變化103
5.1.6 case1—中庸的選擇103
5.2更高效的自動對焦104
5.2.1選擇具有高速對焦能力的鏡頭104
5.2.2將對焦點移動設置為循環105
5.2.3不讓對焦點自身的顯示造成乾擾105
5.2.4減少啓用的對焦點數量106
5.2.5精選常用的自動對焦區域模式107
5.2.6橫竪構圖改變時的對焦點高效移動108
5.2.7對焦範圍—提高長焦鏡頭的對焦速度109
5.2.8陷阱對焦—守株待兔式的拍攝110
實戰:陷阱對焦111
*5.3超焦距—讓清晰區域大化111
實戰:簡便的超焦距設置方法114
攝影兵器庫:廣角鏡頭114
新一代“廣角”—EF 11-24mm f/4L USM117
廣角新星—EF 16-35mm f/4L IS USM119
大三元的排頭兵—EF 16-35mm f/2.8L II USM120
入門廣角佳選擇—EF-S 10-18mm f/4.5-5.6 IS STM121


chapter6 對焦技術的更高層級122
6.1焦平麵控製—如何安排多個主體124
攝影兵器庫:微距鏡頭—展現細小的微觀世界125
非全幅實惠微距—EF-S 60mm f/2.8 USM127
當傢微距—新百微EF 100mm f/2.8L IS USM128
環境微距鏡頭—EF 180mm f/3.5L USM129
微距王者—MP-E 65mm f/2.8 1-5X130
多種微距附件131
6.2對焦鎖定—擴展構圖的自由度133
6.2.1先構圖再對焦—常規的嚴謹方式133
6.2.2先對焦再構圖—靈活的拍攝方式134
6.2.3 AF-ON按鈕—對焦鎖定的專業選手135
實戰:使用AF-ON按鈕鎖定對焦135
6.2.4一鍵放到原大檢查閤焦效果136
6.3考驗對焦係統的環境137
6.3.1自動對焦偵測範圍137
6.3.2作用有限的自動對焦輔助光137
6.3.3低反差下的對焦技巧138
6.3.4高反差場景下的對焦技巧139
6.4手動對焦—不容忽視的攝影基本功139
6.4.1利用焦距顯示窗口提高手動對焦效率140
6.4.2如何找到閤焦位置140
6.4.3手動對焦閤焦提示141
6.4.4更換裂像對焦屏142
6.4.5對焦模式切換器的妙用143
攝影兵器庫:每位影友都應有一支蔡司鏡頭143
蔡司ZE卡口鏡頭144
全新蔡司Milvus鏡頭146
史上佳鏡頭—蔡司Otus 1.4/55和Otus 1.4/85147
6.5全時手動對焦—將自動與手動的優勢結閤149
6.5.1全時手動對焦—為更的閤焦而生149
實戰:常規全時手動對焦操作150
實戰:全時手動對焦進階操作151
6.5.2機械與電子全時手動對焦鏡頭151
6.6自動對焦微調—校正跑焦的鏡頭153
6.6.1鏡頭為什麼會跑焦153
6.6.2跑焦調整154
實戰:跑焦調整154
6.6.3讓微調值與鏡頭一一對應156


chapter7 曝光鐵三角158
7.1光圈—阻擋光綫的閘門160
7.1.1光圈的四大作用160
7.1.2電磁光圈162
7.1.3光圈的錶示方法163
7.1.4光圈的範圍和大光圈級彆164
誤區:光圈值f並不代錶真正的透光率166
攝影兵器庫:適馬—副廠鏡頭中的黑馬166
的變焦鏡頭—適馬24-35mm f/2 DG HSM ART168
令人驚艷的品質—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 ART168
力求做齣好的標準鏡頭—適馬50mm F1.4 DG HSM ART169
超長焦鏡頭的新選擇—適馬150-600mm f/5-6.3 DG OS HSM Sports 170
適馬USB DOCK鏡頭調節底座171
7.2景深—攝影師為畫麵施加的魔法172
7.2.1影響景深的大要素—光圈172
7.2.2影響景深的第二大要素—焦距173
7.2.3影響景深的第三大要素—拍攝距離174
7.2.4不要被景深的假象濛蔽—景深預覽175
7.3快門—控製光綫進入的時間176
7.3.1快門的重要概念176
7.3.2機械快門的工作方式—快門簾的相互追逐179
7.3.3控製快門是攝影的重要語言181
7.3.4影響畫麵清晰度—安全快門時刻要牢記182
7.3.5搖拍—展現動態效果的佳手段183
7.3.6快門速度範圍184
攝影兵器庫:畫質源自定焦鏡頭184
廣角神器—EF 14mm f/2.8L II USM186
光之精靈—EF 24mm f/1.4L II USM187
非它莫屬—EF 35mm f/1.4L USM188
新一代EF 35mm f/1.4L II USM189
“大眼睛”—EF 85mm f/1.2L II USM190
輕巧防抖定焦—EF 24mm f/2.8 IS USM191
輕巧防抖定焦—EF 28mm f/2.8 IS USM192
輕巧防抖定焦—EF 35mm f/2 IS USM193
7.4感光度—讓相機成為“夜行動物”193
7.4.1感光度的兩大作用194
7.4.2感光度是一把雙刃劍195
7.4.3感光度控製與調整196
7.4.4是什麼決定瞭高感光度錶現197
7.4.5感光度的4個關鍵點198
7.4.6自動感光度也可用199
7.4.7機內降噪—方便之選201
7.5三大曝光要素的聯動203
7.5.1光圈、快門和感光度
三者之間的關係204
7.5.2相機是怎麼計算曝光的206
7.5.3曝光是苛刻的—過曝與曝207
7.5.4曝光是苛刻的
—高光溢齣與暗部丟失208
7.5.5曝光也是自由的209


chapter8 測光模式與拍攝模式210
8.1測光模式212
8.1.1測光的本質是賦予畫麵中灰的屬性212
8.1.2測光感應器—內部元件中的“勞模”212
8.1.3 IR紅外識彆能力214
8.1.4評價測光模式—智能化程度高的測光模式216


8.1.5中央重點平均測光—以中心為主且考慮整體219
8.1.6點測光—範圍越窄越220
實戰:利用點測光丈量場景動態範圍221
尋找中灰區域進行測光221
高光加2擋—應對高反差場景的有效策略222
實戰:點測光下高光加兩擋應對高反差場景223
不要忽視點測光區域的麵積223
8.1.7局部測光—測光區域麵積更大的點測光225
8.2拍攝模式226
8.2.1 場景智能自動模式227
8.2.2 P程序自動曝光模式—簡潔快速的選擇228
8.2.3 Av光圈優先模式—常用的拍攝模式229
8.2.4 Tv快門優先模式—拍攝運動題材必選230
8.2.5 M全手動模式—我的曝光我做主232
8.2.6 B門曝光模式—任意長的曝光時間235
實戰:B門拍攝235
反光鏡預升—嚴謹的態度少的震動236


chapter9 高手曝光之道238
9.1曝光鎖定—讓測光與對焦分離240
9.1.1為什麼需要曝光鎖定240
實戰:使用曝光鎖定應對強烈光源241
9.1.2使用曝光鎖定按鈕
與變焦方式鎖定曝光242
實戰:使用曝光鎖定
與變焦方式應對高反差場景242
9.1.3使用點測光時的曝光鎖定243
實戰:點測光與曝光鎖定結閤244
9.1.4更便利的連續曝光鎖定244
*9.2曝光補償—領悟加減之道245
9.2.1重要的原則—白加黑減245
9.2.2需要增加曝光補償的場景246
9.2.3需要減小曝光補償的場景248
9.3直方圖—判斷曝光的依據252
9.3.1不要通過液晶屏判斷曝光252
9.3.2通過直方圖判斷曝光嚴謹253
9.3.3通過直方圖的提示調整曝光254
9.3.4直方圖與對比度256
9.3.5打開高光溢齣警告257
9.4動態範圍—在光明與黑暗之間258
9.4.1相機的動態範圍258
9.4.2 EV值259
9.4.3瞭解佳能EOS 7D MARK II的動態範圍259
9.4.4自己測試動態範圍260
實戰:自己測量相機的動態範圍261
9.4.5假溢齣261
9.4.6場景的反差級彆262
攝影兵器庫:濾鏡263
UV鏡—鏡頭的保護神264
偏振鏡(CPL)—消除反光265
中灰密度鏡(ND)—增加曝光時間獲得慢門效果266
漸變濾鏡(GND)—壓暗天空平衡曝光268
9.5寜勿過與嚮右曝光270
9.5.1寜勿過的JPEG270
9.5.2 RAW的右側纔有含金量271
9.5.3利用曝光補償將曝光嚮右推動272
9.5.4即使齣現高光警告也要勇敢嚮右272
9.5.5嚮右曝光的前提條件273
9.6陽光16法則274
9.6.1陽光16法則口訣275
9.6.2活學活用陽光16法則275
9.6.3陽光16法則讓拍攝更順暢276
9.7高光色調優先—針對高光曝光、針對暗部顯影276
9.8自動亮度優化—麵相初學者的機內後期278
9.9包圍曝光—成功源自於不斷嘗試279
9.9.1包圍曝光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態度279
9.9.2包圍曝光—為HDR拍攝素材280
9.9.3包圍曝光—不老的青春280
9.9.4包圍曝光順序282
9.9.5包圍曝光拍攝數量282
9.9.6包圍曝光跨度283
9.9.7非對稱分布的包圍曝光283
9.9.8包圍曝光的高效拍攝方法284
9.9.9既要包圍曝光又要控製畫麵284
9.9.10包圍曝光自動取消285
9.10容易混淆的對焦與測光286


chapter10 鏡頭—攝影器材的靈魂288
10.1鏡頭是攝影器材的核心290
10.2鏡頭名稱都傳遞齣哪些信息291
10.2.1首字母—鏡頭的類型291
10.2.2焦距—決定鏡頭的視角293
10.2.3恒定光圈還是浮動光圈295
10.2.4鏡頭的等級—L296
10.2.5 IS防抖功能—不可或缺297
10.2.6鏡頭款型—新的總比舊的好298
10.2.7驅動馬達類型—對焦速度的關鍵298
10.3鏡頭的本質就是一組透鏡299
10.4光學玻璃—鏡頭的靈魂300


10.4.1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一對性格迥異的搭檔301
10.4.2肖特—知名的光學玻璃品牌302
10.4.3正在逐漸改掉壞名聲的光學樹脂302
*10.5各種光學問題及其校正303
10.5.1球麵像差與非球麵鏡303
10.5.2色散與螢石、UD和BR鏡片305
10.5.3眩光、鬼影與鍍膜308
10.5.4暗角與光學設計311
10.5.5畸變控製與光學設計312
10.5.6焦外虛化與光學設計313
攝影兵器庫:摺返鏡頭—焦外甜甜圈314
10.6不可不知的經典光學結構316
10.6.1雙高斯結構—百年經典316
10.6.2天塞結構—鷹之眼317
10.6.3望遠結構—長焦鏡頭的秘訣317
10.6.4反望遠結構—讓不可能的廣角成為可能318
看名稱識彆蔡司鏡頭光學結構319
10.7鏡頭是如何對焦的320
10.7.1整組對焦—傳統的方式佳的畫質320
10.7.2前組對焦—弊端多的對焦方式320
10.7.3內對焦—變焦鏡頭采用的主流方式321
10.7.4後組對焦—定焦鏡頭采用的主流方式321
10.7.5浮動鏡片組—提升近距離拍攝效果的有效方案321
10.7.6鏡頭的呼吸效應322
10.8鏡頭MTF麯綫—衡量鏡頭光學性能的標尺322
攝影兵器庫:攝影愛好者的“巧剋力夢工廠”—紐約B&H;攝影器材店326


chapter11 白平衡與照片風格328
11.1色彩是如何産生的330
11.2掌控色彩從理解色溫開始331
11.2.1為什麼相機需要白平衡331
11.2.2利用虛構物體來定義的色溫332
11.2.3隻有光源纔有色溫333
11.2.4膠片時代的色溫轉換334
11.2.5有瞭開爾文為什麼還要有邁爾德334
11.2.6相機是如何調整白平衡的335
11.3預設白平衡336
11.3.1自動白平衡(AWB)—準確性不斷提升336
11.3.2 日光白平衡—接近的白平衡337
11.3.3 陰影白平衡—增加暖色調339
11.3.4陰天白平衡—修正偏冷傾嚮339
11.3.5 鎢絲燈白平衡—校正嚴重偏暖的室內光源340
11.3.6白色熒光燈白平衡—認清光源再使用341
11.3.7 掌控的光源—閃光燈白平衡342
11.4成為白平衡高手342
11.4.1自定義白平衡
—讓一切睏難迎刃而解343
實戰:自定義白平衡的操作步驟343
11.4.2 用開爾文值設定白平衡—通往自由世界的大門344
11.4.3白平衡漂移—讓色彩到“毫秒”345
11.4.4謹慎的選擇認真的態度—白平衡包圍347
攝影兵器庫:白平衡鏡348
11.5照片風格—決定JPEG格式的樣貌349
11.5.1照片風格為JPEG而生350
11.5.2預設照片風格351
11.5.3修改照片風格參數354
11.5.4與眾不同的自定義單色照片風格357
11.5.5自定義照片風格358
11.5.6網絡知名照片風格359
實戰:安裝新的照片風格361
11.6色彩管理—在全流程中保持色彩一緻362
11.6.1為什麼需要色彩管理362
11.6.2輸齣打印後照片纔更珍貴363
11.6.3 RGB與CMYK—加色與減色364
11.6.4色彩空間—一組俄羅斯套娃365
11.6.5 ICC配置文件—色彩翻譯官367
11.6.6想看到真實色彩不能忽視光源368
11.6.7在拍攝階段獲得準確色彩還原369
攝影兵器庫:立方蜘蛛369
11.6.8顯示器校色
—擁有看到真實色彩的窗口370
攝影兵器庫—顯示器校色儀371
11.6.9如何獲得準確的打印色彩371
11.6.10讓色彩還原實現商業級
的度372
攝影兵器庫—標準色卡372
攝影兵器庫:打印機(佳能 PIXMA Pro-1)373
攝影兵器庫:攝影師該用什麼樣的顯示器374


chapter12 高手拍攝之道380
12.1多重曝光—不僅是疊加更是創造382
12.1.1多重曝光的基礎設置382
12.1.2多重曝光中的明暗關係383
實戰:多重曝光基本操作385
實戰:多重曝光進階操作386
12.1.3更自由的多重曝光387
12.2 HDR高動態範圍388
12.2.1 HDR—真實的曝光388
12.2.2 HDR照片效果390
12.2.3 HDR與JPEG直齣工具的組閤391
12.2.4包圍曝光 Photoshop完成更高水平的HDR392
12.3間隔定時拍攝394
12.4實時取景—更多更多耐心395
12.4.1會變身的相機395
12.4.2手動對焦的搭檔396
實戰:采用實時取景的手動對焦方法397
12.4.3實時取景下的自動對焦397
12.4.4預對焦398
11.4.5曝光模擬399
12.4.6更加便捷的白平衡設置400
12.4.7擴展拍攝角度401
12.4.8畫幅長寬比例402
12.4.9添加裁切信息405
12.4.10構圖的好助手405
12.4.11實時取景下的靜音拍攝406
攝影兵器庫:三腳架407
三腳架的穩定性407
三腳架的承重能力408
三腳架的便攜性409
材質與重量409
三腳架的體積409
選擇扳扣式還是鏇擰式410
選擇球型雲颱還是三維雲颱410
捷信(GITZO)—三腳架的王者411
曼富圖(Manfrotto)—高品質的代名詞412
12.5拍攝視頻413
12.5.1視頻相關的基本概念414
12.5.2視頻實戰初步417
實戰:基本視頻拍攝方法418
12.5.3視頻實戰進階418
12.5.4看看更專業的視頻拍攝手法426
攝影兵器庫:電影鏡頭427
蔡司CP.2電影鏡頭429
12.6閃光燈—用光的藝術429
12.6.1內置閃光燈的局限性430
12.6.2對光綫的控製讓你
真正開啓攝影之門430
12.6.3使用閃光燈拍攝時的測光過程430
12.6.4閃光燈的重要指標—閃光指數GN432
12.6.5為什麼會有閃光同步速度433
12.6.6前簾同步與後簾同步—閃光時間決定軌跡方嚮434
12.6.7高速同步—降低力度增加頻率434
12.6.8閃光燈與拍攝模式435
12.6.9閃光曝光補償436
12.6.10閃光曝光鎖定436
12.6.11內置閃光燈功能設置437
12.6.12外接閃光燈功能設置438
12.6.13外接閃光燈的自定義功能設置440


chapter13 高效操控相機之道442
13.1可以提高效率的常用操作444
13.1.1不要讓迴放影響拍攝444
13.1.2高效刪除照片1—高效單張刪除444
13.1.3高效刪除照片2—批量刪除445
13.1.4高效刪除照片3—格式化445
13.1.5高效迴放照片 446
13.1.6輔助構圖447
13.1.7鏇轉還是不鏇轉448
13.1.8高效展示照片449
13.1.9高效讀取拍攝信息450
13.1.10減少失誤帶來高效 452
13.1.11節約電力帶來高效453
攝影兵器庫:竪拍手柄455
13.2高效照片管理457
13.2.1文件名管理458
13.2.2機內文件夾管理459
13.2.3文件編號次序460
13.2.4為照片評分462
13.2.5保護照片463
13.2.6版權信息463
13.3 GPS功能464
攝影兵器庫:餅乾頭465
非全幅餅乾頭—EF-S 24mm f/2.8 STM466
全幅餅乾頭—EF 40mm f/2.8 STM467
薯片頭與機身蓋鏡頭467
*13.4自定義按鈕—讓你的相機成為私人訂製款468
13.4.1半按快門按鈕—功能分離帶來高效468
13.4.2 AF-ON按鈕—啓動對焦的背後有玄機469
13.4.3自動曝光鎖定按鈕471
13.4.4景深預覽按鈕—“正宗”的自定義按鈕472
13.4.5鏡頭上的自動對焦停止按鈕476
13.4.6 M-Fn按鈕—地位下降反而獲得新生476
13.4.7 SET按鈕—實現菜單和迴放的右手操作478
13.4.8主撥盤—“齣尼迴佳”者的福音479
13.4.9速控轉盤—讓操作更加直接479
13.4.10多功能控製搖杆—簡化步驟提升效率480
13.4.11自動對焦區域選擇杆—將簡化進行到底481
13.4.12常規靜態題材自定義按鈕功能分配建議482
13.4.13常規運動題材自定義按鈕功能分配建議483
13.5 自定義拍攝模式—攝影師的調料欄484
13.5.1設置自定義拍攝模式的步驟485
13.5.2常規風光題材自定義拍攝模式設置列錶486
13.5.3常規運動題材自定義拍攝模式設置列錶487
13.6我的菜單
—提升菜單訪問效率的關鍵489
我的菜單常用功能列選建議491
13.7恢復齣廠設置491
攝影兵器庫:攝影包—更高效率的攜帶器材492
材料與防護性492
容量與款式493
拿取器材的速度494
曼富圖(原以色列KATA)大黃蜂—性能至上494
澳洲小野人(CRUMPLER)—時尚活力495
白金漢(Billingham)—攝影包中的貴族496
攝影兵器庫:不可小視的相機背帶497


chapter14 故障排除與固件升級500
14.1除塵502
14.1.1灰塵造成的危害502
14.1.2意想不到的灰塵來源503
14.1.3使用自動除塵把好道關503
14.1.4手動除塵應對頑固顆粒504
實戰:手動除塵504
14.1.5除塵數據—高效後期除塵方式505
實戰:利用除塵數據後期除塵505
攝影兵器庫:嚴謹的攝影師都有一颱備用機506
7DM2與5DM3搭配—動靜皆宜506
7DM2與5DS搭配—為快拍機搭配一颱高像素機507
索尼A7係列全畫幅微單—時尚與高畫質兼備508
適馬DP Quattro—不可更換鏡頭的個性化選擇509
佳能EOS M3微單—忠實粉絲的身份證511
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II—低調內斂的選擇512
14.2常見錯誤提示513
相機內無存儲卡513
存儲卡無法使用514
存儲卡被寫保護514
存儲卡已滿514
電量耗盡515
機身與鏡頭數據傳遞故障515
數據正在處理中516
電池無法充電516
相機無法開機516
14.3硬件故障—哪些部件容易損壞516
CF卡針腳517
快門組件517
鏡頭內光圈組件517
反光鏡517
電源闆518
內置閃光燈518
怕遇到的Err 99518
14.4軟件或電子控製部分故障518
*14.5固件升級—相機功能的自我完善519
14.5.1相機固件的作用519
14.5.2佳能EOS 7D MARK II
的兩次固件升級520
14.5.3固件升級操作步驟521
攝影兵器庫:長焦與超長焦鏡頭522
佳能用戶的夢想—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524
輕便高畫質—EF 70-200mm f/4L IS USM526
旅行多麵手—“胖白”EF 70-300mm f/4-5.6L IS USM526
嚮400mm邁進—“大白兔”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527
新技術為超長焦鏡頭—“新大綠”EF 400mm f/4 DO IS II USM529
超長焦中的標杆—EF 400mm f/2.8L IS II USM531
EF 500mm f/4L IS II USM534
打鳥利器—EF 600mm f/4L IS II USM535
創造多項EF鏡頭之—EF 200-400mm f/4L IS USM EXTENDER 1.4X535


chapter15 原廠後期處理軟件—佳能DPP538
15.1簡便查看CR2文件540
15.2 EOS Utility 2—相機與電腦之間的橋梁541
15.3 ImageBrowser EX—照片管理好幫手542
15.4佳能DPP—原湯化原食544
15.4.1圖像鏡頭校正工具—DPP的核心優勢545
15.4.2裁切/角度調節工具—二次構圖離不開548
15.4.3除塵/復製印章工具—後期除塵也不晚549
15.4.4基本圖像調整工具—一切可以重來549
15.4.5調整圖像細節工具—降噪佳選擇552
15.4.6調整圖像色調麯綫工具—延續傳統操作方式552
15.4.7調節圖像色彩工具—照片調色闆554
15.4.8配置基本圖像設置工具555
附錄1:不可不知的器材曆史—佳能相機與鏡頭迴顧556
創立初期與輝煌的旁軸時代556
膠片單反時代—兩次技術革新與兩次改卡口559
自動對焦時代—EOS的誕生565
附錄2:選購二手鏡頭567
對計劃購買的二手鏡頭要有所瞭解567
檢查鏡頭品相567
檢查光圈葉片568
檢查鏡片的通透度568
檢查鏡片是否存在黴菌568
檢查鏡片鍍膜是否存在劃痕569
檢查鏡頭內部是否進灰嚴重569
檢查鏡頭是否存在硬傷569
檢查鏡頭是否有拆開檢修的痕跡569
帶上相機實拍檢測重要569
二手鏡頭交易方式570
附錄3:融入攝影大傢庭570
去哪裏發布作品570
如何找到組織參加活動571
去哪裏學習攝影課程571
參觀攝影展572
收藏攝影畫冊572
參加旅行攝影團572
參加攝影比賽573
將自己打造成一位職業攝影師573
試著把自己的照片變成錢574
附錄4你不可不知的攝影名傢574
國際攝影大師與名言574
美國《國傢地理》攝影師575
中國知名攝影傢575
附錄5:佳能EF鏡頭昵稱576
索引1:機身按鈕及標誌577
機身正麵577
機身右側577
機身左側578
機身頂部578
機身底部579
機身背麵579
索引2:相機菜單功能580
索引3:鏡頭583
索引4:攝影兵器庫585
攝影師訪談586

作者介紹


宏道研究室 趙雲誌,攝影媒體從業人員,具有豐富的器材知識和評測經驗,擔任多個攝影論壇版主。

文摘







序言



《數字影像的藝術與技法:一站式學習指南》 這是一本為熱愛攝影,渴望深入探索數字影像世界,並希望係統掌握專業攝影器材操作與影像後期處理的愛好者和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綜閤性學習指南。本書將帶您從零基礎開始,逐步晉升為一名技藝精湛的數字攝影師,無論是風光、人像、運動還是微距,都能遊刃有餘。 第一篇:數字影像的基石——理解與掌握相機 第一章:探秘相機核心:感光元件與影像傳感器 我們將深入剖析數碼相機的心髒——影像傳感器。您將瞭解不同傳感器尺寸(如全畫幅、APS-C、M4/3)對畫質、景深、高感錶現的深遠影響。掌握像素密度、量子效率、滿井容量等關鍵技術指標,理解它們如何直接決定瞭您照片的細節、動態範圍和噪點控製能力。我們將通過生動的圖解和對比,幫助您理解傳感器技術的發展脈絡,以及不同技術(如背照式、堆棧式)的優勢與應用場景,讓您在選購相機時,能撥開營銷的迷霧,直擊核心,做齣最適閤自己的選擇。 第二章:光綫的語言:曝光鐵三角的奧秘 曝光是攝影的靈魂,本書將以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為您揭示“曝光鐵三角”——光圈、快門速度和ISO感光度的協同作用。我們將詳細講解光圈的景深控製原理,如何利用大光圈製造虛化背景,或利用小光圈獲得全景深畫麵。快門速度的捕捉與定格,如何通過高速快門凝固瞬間,或通過慢速快門展現動態的流動美。ISO感光度與噪點的博弈,如何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找到畫質與亮度之間的最佳平衡點。通過豐富的實拍案例分析,您將學會如何根據拍攝場景和創意需求,精準地調整這三個參數,創造齣曝光準確、富有錶現力的照片。 第三章:對焦的藝術:銳利影像的關鍵 清晰銳利的畫麵是優秀照片的基石,本書將為您解析相機的自動對焦係統。您將瞭解不同對焦模式(如單次對焦、連續對焦、自動對焦)的適用場景,以及如何選擇最適閤當前拍攝對象的對焦點。我們將深入探討對焦區域的設置,理解點測光、區域對焦、人臉/眼睛識彆等高級對焦技術的原理與應用。通過實踐練習,您將掌握在運動拍攝、弱光環境、淺景深創作中,都能實現精準對焦的技巧,讓您的作品告彆模糊,呈現齣令人驚艷的銳度。 第四章:色彩的魔法:白平衡與色彩空間的掌控 色彩是情感的傳遞者,本書將帶您深入理解白平衡與色彩空間的概念。您將學會如何根據不同的光源(日光、陰天、白熾燈、熒光燈等)設置正確的白平衡,避免照片齣現偏色。我們將詳細介紹相機內置的白平衡預設模式,並教授您如何進行自定義白平衡設置,以獲得最真實的色彩還原。同時,您將瞭解sRGB、Adobe RGB、ProPhoto RGB等不同色彩空間的差異及其對後期處理的影響,為您的影像創作打下堅實的色彩基礎。 第五章:鏡頭背後的世界:焦距、視角與成像特性 鏡頭是相機延伸的眼睛,本書將為您深度解析各種鏡頭的特性。您將理解不同焦距(廣角、標準、長焦)所帶來的視角差異,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畫麵的構圖和透視感。我們將詳細講解定焦鏡頭與變焦鏡頭的優缺點,以及如何根據拍攝題材選擇閤適的鏡頭。書中還將涵蓋畸變、色差、暗角等鏡頭成像中常見的現象,並提供相應的應對方法,幫助您充分發揮鏡頭的潛力,創作齣視角獨特、成像優美的作品。 第二篇:邁嚮專業:掌握拍攝技法與創意 第六章:構圖的哲學:引導視綫與平衡畫麵 優秀的構圖是照片的骨架,本書將為您呈現構圖的多種經典法則與現代理念。您將學習如何運用三分法、黃金分割、引導綫、對稱構圖等經典法則,創造齣視覺平衡、重點突齣的畫麵。本書還將探討負空間的應用,如何通過留白營造意境,以及如何打破常規,嘗試更具創意的構圖方式。通過大量的實拍範例分析,您將學會如何觀察和預見畫麵,將平淡的場景轉化為引人入勝的視覺故事。 第七章:光影的雕塑:自然光與人造光的藝術運用 光是攝影師的畫筆,本書將深入探討自然光與人造光的運用之道。您將學習如何識彆和利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自然光(如黃金時段、藍色時段),以及如何根據天氣變化調整拍攝策略。在人造光方麵,我們將介紹閃光燈、LED燈等常用打光設備,並教授您如何運用柔光、硬光、反射、穿透等光綫技巧,塑造齣立體感、質感和氛圍感的畫麵。書中還將涉及如何利用反光闆、遮光闆等輔助器材,控製光綫的方嚮與強度,實現專業級的布光效果。 第八章:風光攝影的魅力:捕捉壯麗的瞬間 本書將帶領您進入風光攝影的廣闊天地。您將學習如何選擇最佳的拍攝時間和天氣,如何運用濾鏡(如漸變灰、偏振鏡)來控製光綫和色彩,以及如何通過多重曝光等技術來展現風光的大氣磅礴。我們將重點講解如何構圖纔能突齣地貌特徵,如何錶現天空的雲彩變化,以及如何通過長曝光來柔化水麵和雲層。從山川湖海到城市夜景,本書將為您提供全麵的風光攝影解決方案。 第九章:人像攝影的溫度:捕捉情感與神韻 人像攝影是記錄人、理解人的藝術。本書將深入探討人像攝影的諸多技巧。您將學習如何與被攝者溝通,引導其展現最自然、最動人的錶情。我們將詳細講解不同人像鏡頭(如50mm、85mm)的選擇與運用,以及如何通過光綫的運用(如側光、順光、逆光)來勾勒人物輪廓、營造氛圍。書中還將涵蓋室內人像、室外人像、藝術人像等多種拍攝風格,幫助您捕捉人物的獨特氣質與內在情感。 第十章:運動與微距的挑戰:捕捉速度與細節 運動攝影需要精準的時機與快速的反應,微距攝影則要求極緻的耐心與對細節的關注。本書將分彆針對這兩大類拍攝題材,提供係統的指導。在運動攝影方麵,您將學習如何運用高速快門、連續對焦與追焦技巧,捕捉飛馳的身影。在微距攝影方麵,我們將介紹微距鏡頭的選擇,以及如何剋服景深淺、對焦難等挑戰,展現微觀世界的驚艷細節。本書還將涉及動物攝影、産品攝影等相關題材的拍攝要點。 第三篇:影像的升華——後期處理與輸齣 第十一章:數字暗房:RAW格式與後期處理理念 RAW格式是保留最多圖像信息的數字底片,本書將帶您進入數字暗房的世界。您將深入理解RAW格式的優勢,以及如何利用Lightroom、Capture One等專業後期軟件,對RAW文件進行無損調整。我們將係統地介紹後期處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曝光校正、白平衡調整、降噪、銳化等基礎操作。本書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您掌握從粗調到精細調整的完整後期思路,為您的照片賦予生命。 第十二章:色彩的精準調校:色調、飽和度與HSL 色彩是照片的情緒載體,本書將專注於色彩的精準調校。您將學習如何運用色調(Hue)、飽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Luminance)的調整,來改變畫麵的色彩傾嚮,增強情感錶達。我們將詳細講解HSL(色相、飽和度、亮度)工具的運用,如何精確地針對畫麵中的特定顔色進行修改,例如調整天空的藍色、綠葉的綠色,使色彩更加鮮活、和諧。書中還將介紹色彩平衡、麯綫工具等高級色彩調整技法。 第十三章:細節的雕琢:銳化、降噪與局部調整 細節的呈現是照片的生命力所在。本書將深入探討銳化與降噪的技巧。您將學習如何恰當地運用銳化工具,增強照片的清晰度,同時避免産生不自然的鋸齒感。對於高感光度拍攝産生的噪點,我們將提供有效的降噪解決方案,在減少噪點的同時,盡量保留照片的細節。此外,本書還將重點介紹局部調整工具,如畫筆工具、漸變濾鏡、徑嚮濾鏡等,如何針對畫麵中的特定區域進行精細化處理,突齣主體,優化畫麵。 第十四章:創意閤成與風格塑造:PS的神奇魔力 Photoshop是數字影像創作的強大引擎,本書將為您揭示其魔力。您將學習圖層、濛版、混閤模式等基礎概念,為實現更復雜的創意閤成打下基礎。我們將通過實例演示,教您如何進行照片的裁剪與變形,如何進行色彩的創意疊加,以及如何運用各種濾鏡和特效,為您的照片注入獨特的風格。從簡單的影調調整到復雜的閤成創作,本書將激發您的無限創意。 第十五章:高品質輸齣與分享:打印與網絡傳播 完成後期處理後,如何將您的優秀作品以最佳狀態呈現給世人,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本書將為您提供關於照片輸齣的專業指導。您將瞭解不同打印介質(如相紙、畫布)的特性,以及如何根據打印需求調整色彩和分辨率。我們將詳細講解色彩管理的原理,如何確保打印效果與屏幕顯示一緻。同時,本書還將介紹如何優化照片以適應網絡傳播,包括文件格式的選擇、分辨率的設置以及壓縮技巧,讓您的作品在數字世界中閃耀。 本書特色: 內容全麵: 涵蓋相機操作、拍攝技法、後期處理、輸齣分享等數字攝影的各個環節,為讀者提供一站式學習平颱。 循序漸進: 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技巧,內容編排閤理,適閤不同水平的學習者。 理論與實踐結閤: 詳細闡述理論知識,並輔以大量實拍案例和操作演示,讓讀者學以緻用。 通俗易懂: 語言力求簡潔明瞭,避免使用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讓攝影學習變得輕鬆有趣。 注重創新: 在掌握經典技法的同時,鼓勵讀者探索個性化的創意錶達。 無論您是攝影初學者,還是希望提升專業技能的業餘愛好者,亦或是尋求突破的專業攝影師,《數字影像的藝術與技法:一站式學習指南》都將是您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助您在數字影像的廣闊天地裏,揮灑自如,創作齣令人驚艷的作品。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攝影不僅僅是按下快門這麼簡單,它更是一種觀察世界、錶達自我的方式。我一直對人文紀實攝影充滿熱情,想用鏡頭去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去捕捉那些真實的瞬間。我選擇瞭佳能7D Mark II,就是看中瞭它可靠的性能和齣色的畫質。然而,要拍齣有故事、有靈魂的照片,光有好的相機是不夠的,還需要對攝影的理念有深刻的理解。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僅是教我如何使用相機,更引導我思考“為什麼”要這樣拍,以及“如何”通過相機來更好地錶達我的想法。書中關於“抓拍”、“決定性瞬間”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我學到瞭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場景中捕捉到最能代錶主題的畫麵。它還提到瞭如何利用相機的“白平衡”和“色彩模式”來營造不同的氛圍,以及如何通過“景深”和“曝光”來突齣人物的情感。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關於攝影藝術的啓濛讀物,它幫助我打開瞭看待世界的全新視角,也讓我更懂得如何用我的相機去訴說故事。

評分

自從拿到這本書,我就像得到瞭一個寶藏!我一直覺得攝影是一門既需要藝術感又需要科學技術的學科,而佳能7D Mark II作為一款定位專業級彆的相機,它所擁有的各種參數和設置,比如測光模式、白平衡、曝光補償、對焦點選擇等等,確實不是那麼容易一下子就掌握的。我之前看過一些網上流傳的設置建議,但總覺得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為什麼這樣設置,也不知道在不同的場景下應該如何靈活調整。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序漸進地給我講解瞭每一個功能背後的原理,並且會給齣非常具體的場景應用示例。比如,它會詳細解釋ISO對畫質的影響,以及在弱光環境下如何平衡噪點和曝光;還會深入剖析不同的對焦模式,比如單次自動對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以及如何在拍攝運動物體時選擇最閤適的跟蹤模式。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參數的講解,還會涉及到構圖、用光等更深層次的攝影理念,並將這些理念與7D Mark II的相機特性巧妙地結閤起來。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真正開始理解為什麼需要這樣做,以及如何通過相機來更好地錶達我的攝影想法。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攝影道路上的“及時雨”!我一直對微距攝影情有獨鍾,但總覺得自己的作品不夠“毒”,細節錶現力不足。我瞭解到7D Mark II在對焦精度和連拍速度上都有不錯的錶現,所以我纔選擇瞭它。但真正拿到相機後,纔發現原來微距拍攝還有那麼多講究,比如景深控製、對焦準確性、以及如何利用光綫來突齣主體。我之前嘗試過一些網上找來的拍攝技巧,但總是效果平平。讀瞭這本書後,我纔明白,原來在微距拍攝中,選擇閤適的對焦點並且精確地控製它有多麼重要。書中關於“點測光”和“區域測光”在微距拍攝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調整光圈來控製景深,讓我豁然開朗。它還提到瞭如何利用反光闆和柔光闆來改善光綫條件,以及一些實用的後期處理技巧,來增強畫麵的細節和質感。我感覺自己像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不僅能更好地理解我的相機,更能自信地去挑戰那些曾經覺得遙不可及的攝影題材。這本書提供的具體指導,讓我少走瞭很多彎路,也讓我對自己的攝影水平有瞭更強的信心。

評分

天呐,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終於找到瞭這本關於佳能7D Mark II的書!我之前用的是一颱入門級的單反,對攝影一直充滿熱情,但總是感覺在技術上有些瓶頸。聽說7D Mark II是佳能的一款非常強大的相機,尤其適閤需要高速連拍和齣色對焦性能的用戶,但同時也聽說它的功能非常全麵,操作起來可能有點復雜。我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找一本深入淺齣的教程,來係統地學習它。在網上搜瞭很久,看到瞭很多零散的視頻和博客文章,但總覺得不夠係統,而且對攝影術語的解釋也不夠清晰。直到我無意中看到瞭北京大學齣版社齣版的這本書,名字就直接點齣瞭“完全自學教程”,這讓我眼前一亮。我對北大齣版社一直很有好感,覺得他們的齣版物質量都很有保障,學術性也比較強。我當時就下單瞭,心裏充滿瞭期待,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真正理解7D Mark II的每一個功能,掌握它強大的拍攝能力,甚至能夠觸類旁通,提升我整體的攝影技巧。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這本書,去探索那些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專業攝影領域,比如運動攝影、野生動物攝影,甚至是更精細的人像控製,總之,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學習一款相機,更是一個通往更高層次攝影藝術的敲門磚。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太紮實瞭!我是一名在校學生,對攝影很感興趣,但平時接觸的都是一些基礎的攝影知識。我一直想擁有一颱性能更強悍的相機,來拓展我的拍攝範圍,所以選擇瞭佳能7D Mark II。我之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是,這麼專業的相機,我一個初學者能不能學得會,會不會因為操作復雜而放棄。但這本書的編寫風格非常友好,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我。它從最基礎的相機結構、按鈕功能講解起,然後逐漸深入到各種拍攝模式、菜單設置。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講解,還會配有很多實拍的案例,並且會詳細分析這些案例是如何通過相機設置達成的。比如,在講解“光圈優先”模式時,它會舉例說明在拍攝風景時如何利用大景深,在拍攝人像時如何利用小景深來虛化背景。這些生動的例子讓我立刻就能理解抽象的理論。而且,它還特彆為像我這樣的新手設計瞭“快速入門”和“進階挑戰”的章節,讓我能夠根據自己的進度來學習。現在,我感覺自己對相機的掌握程度已經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甚至開始嘗試一些更高級的功能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