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佳能EOS 7D MARK II完全自学教程
定价:128.00元
作者:宏道研究室,赵云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3012699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佳能EOS 7D MARK II 完全自学教程》覆盖相机功能,包含了135个菜单功能,73个机身按钮和标志的用法。通过20个带有详细步骤的实战栏目、49条拍摄经验、72条提示、22个操作指南,助你成为行动的巨人!
内容提要
《佳能EOS 7D MARK II 完全自学教程》详细讲解了佳能EOS 7D MARK II 相机的菜单功能和机身按钮的使用方法,并配有大量图片案例、教学示意图及详尽细致的文字说明。在讲解相机功能的同时,还引申出重要的摄影原理,结合相机操作来学习这些原理会更加轻松、高效,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摄影创作所涉及的器材也并非只有相机本身,书中还介绍了原厂和副厂共44 款镜头以及14 类配件,以帮助读者进阶为全能的器材专家。本书适合对数码摄影感兴趣,特别是想完全掌控佳能EOS 7D MARK II 相机的读者阅读。
目录
前 言1
目 录1
佳能EOS 7D MARK II名家访谈6
chapter1 熟悉相机的“个性与脾气” 1
1.1佳能EOS 7D MARK II的特长与短板2
特长1:对运动主体的抓拍能力突出2
特长2:让你看得更远拍得更好3
特长3:具有机身的做工和耐用度4
特长4:在非全画幅相机中拥有好的操控5
特长5:视频拍摄中自动对焦性能有突破5
短板1:动态范围有待提升6
短板2:对于细节的刻画能力并不突出6
短板3:高感光度表现与存在距离6
短板4:广角选择上有局限7
*1.2机身操作四大区域7
1.2.1核心区域2 2
—主拨盘、速控转盘与摇杆组合7
1.2.2次核心区域—5个重要按钮8
1.2.3调整与查看区域—机顶双肩9
1.2.4照片回放与菜单操作区域10
1.3操作快捷程度分四级10
1.3.1高级—一键完成10
1.3.2第二级—组合键完成11
1.3.3第三级—可从菜单提升至机身按钮11
1.3.4第四级—菜单也有优先级11
*1.4六大板块组成的菜单12
1.4.1拍摄菜单
—决定核心拍摄功能12
1.4.2自动对焦菜单
—发挥7DM2特长的关键12
1.4.3回放菜单
—决定展示照片的方式13
1.4.4设置菜单
—决定底层的运作模式13
1.4.5自定义功能菜单
—决定长期的工作方式13
1.4.6我的菜单
—提高菜单访问效率13
1.4.7菜单操作方式14
1.5换个角度看菜单14
1.5.1增强JPEG直出效果类14
1.5.2与色彩相关类15
1.5.3简化操作类15
1.5.4减少失误类16
1.5.5应对故障类16
1.5.6辅助构图类17
1.5.7特效拍摄类17
1.5.8照片管理类17
1.5.9提升菜单设置效率类18
1.6佳能EOS 7D MARK II六大亮点18
1.6.1佳能相机史上多的自动对焦点18
1.6.2像素高且能收集红外信息的测光感应器19
1.6.3多达7种自动对焦区域模式19
1.6.4无所不能的光学取景器19
1.6.5可感知人工光源的闪烁20
1.6.6单反的速度、卡片的易用20
chapter2 照片格式与速度22
2.1快速方便的JPEG格式24
2.1.1 JPEG格式照片品质—精细为佳25
2.1.2 JPEG格式照片尺寸
—不要把布料买小了26
*2.2 RAW格式—要留的“数码底片”27
2.2.1 RAW格式的核心优势28
2.2.2快速简便修正白平衡30
2.2.3修正曝光画质损失小30
2.2.4 RAW与JPEG孰优孰劣31
2.2.5 RAW格式照片尺寸32
摄影兵器库:
你的电脑是否该升级了32
2.3感光元件画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4
摄影兵器库:摄影始于标准镜头37
超高的新一代“小痰盂”—EF 50mm f/1.8 STM39
标头的中坚力量—EF 50mm f/1.4 USM40
笑傲江湖的标头—EF 50mm f/1.2L USM 41
实惠的入门之选—EF 24-105mm f/3.5-5.6 IS STM42
标准变焦常青树—EF 24-105mm f/4L IS USM43
具有微距功能的标准变焦—EF 24-70mm f/4L IS USM44
当之无愧的“镜皇”—EF 24-70mm f/2.8L II USM45
chapter3 自动对焦的三大基础设置48
3.1自动对焦是一场革命50
3.2相位差对焦—单反的核心优势51
3.3焦平面相位差对焦—佳能相机的发展方向52
3.4自动对焦点—并不是所有对焦点都一样53
3.4.1辅助对焦点—合焦效率有待提高53
3.4.2十字对焦点—带来更准确的合焦54
3.4.3双十字对焦点—速度与精度的54
3.4.4“打鸟”才是真正的考验55
3.4.5对焦点数量多的优势56
3.4.6对焦区域覆盖面—网越大收获越多57
3.5自动对焦模式—一动一静之间58
3.5.1 ONE SHOT单次自动对焦—一切尽在掌控59
3.5.2 AI 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不错过任何一个瞬间60
3.5.3 AI FOCUS—游走在动静之间61
*3.6高手都用AF-ON按钮63
*3.7自动对焦区域模式—点对焦与面对焦64
3.7.1单点自动对焦模式—的控制65
3.7.2定点自动对焦模式—高的精度66
3.7.3自动对焦点扩展(1 4点)—针对有规律的运动主体67
3.7.4自动对焦点扩展(1 8点)模式—针对移动更快的主体68
3.7.5区域自动对焦模式—面对焦的开始69
3.7.6大区域自动对焦模式—更大面积更多收获70
3.7.7 65点自动选择自动对焦模式—动用家底71
chapter4 驱动模式—点射还是扫射76
4.1单拍模式—不浪费任何一颗子弹78
4.2低速连续拍摄—拍的多收获多79
*4.3高速连续拍摄—机关枪一样的扫射79
4.3.1衡量连拍能力的关键参数—每秒连拍张数80
4.3.2机内缓存就好像蓄水池81
4.3.3连拍持久性与照片格式81
4.3.4连拍速度的选择82
4.3.5不要吝惜快门—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83
4.3.6防闪烁连拍84
摄影兵器库:存储卡85
多大容量的存储卡够用85
不要让存储卡成为瓶颈85
当仁不让的主力—CF卡86
CF卡的未来—CFast 2.0标准87
不容忽视的后备力量—SD卡88
期待神速的UHS-II88
双卡好不要双待88
亮点产品—闪迪(Sandisk)91
亮点产品—东芝92
让相机具有无线功能—eye-fi卡93
4.4静音单拍—单反的静音模式94
4.5静音连拍模式
—安静地捕捉动态主体94
4.6 10s自拍模式95
4.72s自拍模式—应对无三脚架的困境95
chapter5 高效自动对焦之道96
5.1量身定做的自动对焦98
5.1.1 case2—让自动对焦始终“粘”在主体上99
5.1.2 case3—快速转移目标100
5.1.3 case4—应对速度的变化101
5.1.4 case5—应对空间的变化102
5.1.5 case6—应对速度和空间的双重变化103
5.1.6 case1—中庸的选择103
5.2更高效的自动对焦104
5.2.1选择具有高速对焦能力的镜头104
5.2.2将对焦点移动设置为循环105
5.2.3不让对焦点自身的显示造成干扰105
5.2.4减少启用的对焦点数量106
5.2.5精选常用的自动对焦区域模式107
5.2.6横竖构图改变时的对焦点高效移动108
5.2.7对焦范围—提高长焦镜头的对焦速度109
5.2.8陷阱对焦—守株待兔式的拍摄110
实战:陷阱对焦111
*5.3超焦距—让清晰区域大化111
实战:简便的超焦距设置方法114
摄影兵器库:广角镜头114
新一代“广角”—EF 11-24mm f/4L USM117
广角新星—EF 16-35mm f/4L IS USM119
大三元的排头兵—EF 16-35mm f/2.8L II USM120
入门广角佳选择—EF-S 10-18mm f/4.5-5.6 IS STM121
chapter6 对焦技术的更高层级122
6.1焦平面控制—如何安排多个主体124
摄影兵器库:微距镜头—展现细小的微观世界125
非全幅实惠微距—EF-S 60mm f/2.8 USM127
当家微距—新百微EF 100mm f/2.8L IS USM128
环境微距镜头—EF 180mm f/3.5L USM129
微距王者—MP-E 65mm f/2.8 1-5X130
多种微距附件131
6.2对焦锁定—扩展构图的自由度133
6.2.1先构图再对焦—常规的严谨方式133
6.2.2先对焦再构图—灵活的拍摄方式134
6.2.3 AF-ON按钮—对焦锁定的专业选手135
实战:使用AF-ON按钮锁定对焦135
6.2.4一键放到原大检查合焦效果136
6.3考验对焦系统的环境137
6.3.1自动对焦侦测范围137
6.3.2作用有限的自动对焦辅助光137
6.3.3低反差下的对焦技巧138
6.3.4高反差场景下的对焦技巧139
6.4手动对焦—不容忽视的摄影基本功139
6.4.1利用焦距显示窗口提高手动对焦效率140
6.4.2如何找到合焦位置140
6.4.3手动对焦合焦提示141
6.4.4更换裂像对焦屏142
6.4.5对焦模式切换器的妙用143
摄影兵器库:每位影友都应有一支蔡司镜头143
蔡司ZE卡口镜头144
全新蔡司Milvus镜头146
史上佳镜头—蔡司Otus 1.4/55和Otus 1.4/85147
6.5全时手动对焦—将自动与手动的优势结合149
6.5.1全时手动对焦—为更的合焦而生149
实战:常规全时手动对焦操作150
实战:全时手动对焦进阶操作151
6.5.2机械与电子全时手动对焦镜头151
6.6自动对焦微调—校正跑焦的镜头153
6.6.1镜头为什么会跑焦153
6.6.2跑焦调整154
实战:跑焦调整154
6.6.3让微调值与镜头一一对应156
chapter7 曝光铁三角158
7.1光圈—阻挡光线的闸门160
7.1.1光圈的四大作用160
7.1.2电磁光圈162
7.1.3光圈的表示方法163
7.1.4光圈的范围和大光圈级别164
误区:光圈值f并不代表真正的透光率166
摄影兵器库:适马—副厂镜头中的黑马166
的变焦镜头—适马24-35mm f/2 DG HSM ART168
令人惊艳的品质—适马24-105mm f/4 DG OS HSM ART168
力求做出好的标准镜头—适马50mm F1.4 DG HSM ART169
超长焦镜头的新选择—适马150-600mm f/5-6.3 DG OS HSM Sports 170
适马USB DOCK镜头调节底座171
7.2景深—摄影师为画面施加的魔法172
7.2.1影响景深的大要素—光圈172
7.2.2影响景深的第二大要素—焦距173
7.2.3影响景深的第三大要素—拍摄距离174
7.2.4不要被景深的假象蒙蔽—景深预览175
7.3快门—控制光线进入的时间176
7.3.1快门的重要概念176
7.3.2机械快门的工作方式—快门帘的相互追逐179
7.3.3控制快门是摄影的重要语言181
7.3.4影响画面清晰度—安全快门时刻要牢记182
7.3.5摇拍—展现动态效果的佳手段183
7.3.6快门速度范围184
摄影兵器库:画质源自定焦镜头184
广角神器—EF 14mm f/2.8L II USM186
光之精灵—EF 24mm f/1.4L II USM187
非它莫属—EF 35mm f/1.4L USM188
新一代EF 35mm f/1.4L II USM189
“大眼睛”—EF 85mm f/1.2L II USM190
轻巧防抖定焦—EF 24mm f/2.8 IS USM191
轻巧防抖定焦—EF 28mm f/2.8 IS USM192
轻巧防抖定焦—EF 35mm f/2 IS USM193
7.4感光度—让相机成为“夜行动物”193
7.4.1感光度的两大作用194
7.4.2感光度是一把双刃剑195
7.4.3感光度控制与调整196
7.4.4是什么决定了高感光度表现197
7.4.5感光度的4个关键点198
7.4.6自动感光度也可用199
7.4.7机内降噪—方便之选201
7.5三大曝光要素的联动203
7.5.1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三者之间的关系204
7.5.2相机是怎么计算曝光的206
7.5.3曝光是苛刻的—过曝与曝207
7.5.4曝光是苛刻的
—高光溢出与暗部丢失208
7.5.5曝光也是自由的209
chapter8 测光模式与拍摄模式210
8.1测光模式212
8.1.1测光的本质是赋予画面中灰的属性212
8.1.2测光感应器—内部元件中的“劳模”212
8.1.3 IR红外识别能力214
8.1.4评价测光模式—智能化程度高的测光模式216
8.1.5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以中心为主且考虑整体219
8.1.6点测光—范围越窄越220
实战:利用点测光丈量场景动态范围221
寻找中灰区域进行测光221
高光加2挡—应对高反差场景的有效策略222
实战:点测光下高光加两挡应对高反差场景223
不要忽视点测光区域的面积223
8.1.7局部测光—测光区域面积更大的点测光225
8.2拍摄模式226
8.2.1 场景智能自动模式227
8.2.2 P程序自动曝光模式—简洁快速的选择228
8.2.3 Av光圈优先模式—常用的拍摄模式229
8.2.4 Tv快门优先模式—拍摄运动题材必选230
8.2.5 M全手动模式—我的曝光我做主232
8.2.6 B门曝光模式—任意长的曝光时间235
实战:B门拍摄235
反光镜预升—严谨的态度少的震动236
chapter9 高手曝光之道238
9.1曝光锁定—让测光与对焦分离240
9.1.1为什么需要曝光锁定240
实战:使用曝光锁定应对强烈光源241
9.1.2使用曝光锁定按钮
与变焦方式锁定曝光242
实战:使用曝光锁定
与变焦方式应对高反差场景242
9.1.3使用点测光时的曝光锁定243
实战:点测光与曝光锁定结合244
9.1.4更便利的连续曝光锁定244
*9.2曝光补偿—领悟加减之道245
9.2.1重要的原则—白加黑减245
9.2.2需要增加曝光补偿的场景246
9.2.3需要减小曝光补偿的场景248
9.3直方图—判断曝光的依据252
9.3.1不要通过液晶屏判断曝光252
9.3.2通过直方图判断曝光严谨253
9.3.3通过直方图的提示调整曝光254
9.3.4直方图与对比度256
9.3.5打开高光溢出警告257
9.4动态范围—在光明与黑暗之间258
9.4.1相机的动态范围258
9.4.2 EV值259
9.4.3了解佳能EOS 7D MARK II的动态范围259
9.4.4自己测试动态范围260
实战:自己测量相机的动态范围261
9.4.5假溢出261
9.4.6场景的反差级别262
摄影兵器库:滤镜263
UV镜—镜头的保护神264
偏振镜(CPL)—消除反光265
中灰密度镜(ND)—增加曝光时间获得慢门效果266
渐变滤镜(GND)—压暗天空平衡曝光268
9.5宁勿过与向右曝光270
9.5.1宁勿过的JPEG270
9.5.2 RAW的右侧才有含金量271
9.5.3利用曝光补偿将曝光向右推动272
9.5.4即使出现高光警告也要勇敢向右272
9.5.5向右曝光的前提条件273
9.6阳光16法则274
9.6.1阳光16法则口诀275
9.6.2活学活用阳光16法则275
9.6.3阳光16法则让拍摄更顺畅276
9.7高光色调优先—针对高光曝光、针对暗部显影276
9.8自动亮度优化—面相初学者的机内后期278
9.9包围曝光—成功源自于不断尝试279
9.9.1包围曝光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态度279
9.9.2包围曝光—为HDR拍摄素材280
9.9.3包围曝光—不老的青春280
9.9.4包围曝光顺序282
9.9.5包围曝光拍摄数量282
9.9.6包围曝光跨度283
9.9.7非对称分布的包围曝光283
9.9.8包围曝光的高效拍摄方法284
9.9.9既要包围曝光又要控制画面284
9.9.10包围曝光自动取消285
9.10容易混淆的对焦与测光286
chapter10 镜头—摄影器材的灵魂288
10.1镜头是摄影器材的核心290
10.2镜头名称都传递出哪些信息291
10.2.1首字母—镜头的类型291
10.2.2焦距—决定镜头的视角293
10.2.3恒定光圈还是浮动光圈295
10.2.4镜头的等级—L296
10.2.5 IS防抖功能—不可或缺297
10.2.6镜头款型—新的总比旧的好298
10.2.7驱动马达类型—对焦速度的关键298
10.3镜头的本质就是一组透镜299
10.4光学玻璃—镜头的灵魂300
10.4.1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一对性格迥异的搭档301
10.4.2肖特—知名的光学玻璃品牌302
10.4.3正在逐渐改掉坏名声的光学树脂302
*10.5各种光学问题及其校正303
10.5.1球面像差与非球面镜303
10.5.2色散与萤石、UD和BR镜片305
10.5.3眩光、鬼影与镀膜308
10.5.4暗角与光学设计311
10.5.5畸变控制与光学设计312
10.5.6焦外虚化与光学设计313
摄影兵器库:折返镜头—焦外甜甜圈314
10.6不可不知的经典光学结构316
10.6.1双高斯结构—百年经典316
10.6.2天塞结构—鹰之眼317
10.6.3望远结构—长焦镜头的秘诀317
10.6.4反望远结构—让不可能的广角成为可能318
看名称识别蔡司镜头光学结构319
10.7镜头是如何对焦的320
10.7.1整组对焦—传统的方式佳的画质320
10.7.2前组对焦—弊端多的对焦方式320
10.7.3内对焦—变焦镜头采用的主流方式321
10.7.4后组对焦—定焦镜头采用的主流方式321
10.7.5浮动镜片组—提升近距离拍摄效果的有效方案321
10.7.6镜头的呼吸效应322
10.8镜头MTF曲线—衡量镜头光学性能的标尺322
摄影兵器库:摄影爱好者的“巧克力梦工厂”—纽约B&H;摄影器材店326
chapter11 白平衡与照片风格328
11.1色彩是如何产生的330
11.2掌控色彩从理解色温开始331
11.2.1为什么相机需要白平衡331
11.2.2利用虚构物体来定义的色温332
11.2.3只有光源才有色温333
11.2.4胶片时代的色温转换334
11.2.5有了开尔文为什么还要有迈尔德334
11.2.6相机是如何调整白平衡的335
11.3预设白平衡336
11.3.1自动白平衡(AWB)—准确性不断提升336
11.3.2 日光白平衡—接近的白平衡337
11.3.3 阴影白平衡—增加暖色调339
11.3.4阴天白平衡—修正偏冷倾向339
11.3.5 钨丝灯白平衡—校正严重偏暖的室内光源340
11.3.6白色荧光灯白平衡—认清光源再使用341
11.3.7 掌控的光源—闪光灯白平衡342
11.4成为白平衡高手342
11.4.1自定义白平衡
—让一切困难迎刃而解343
实战:自定义白平衡的操作步骤343
11.4.2 用开尔文值设定白平衡—通往自由世界的大门344
11.4.3白平衡漂移—让色彩到“毫秒”345
11.4.4谨慎的选择认真的态度—白平衡包围347
摄影兵器库:白平衡镜348
11.5照片风格—决定JPEG格式的样貌349
11.5.1照片风格为JPEG而生350
11.5.2预设照片风格351
11.5.3修改照片风格参数354
11.5.4与众不同的自定义单色照片风格357
11.5.5自定义照片风格358
11.5.6网络知名照片风格359
实战:安装新的照片风格361
11.6色彩管理—在全流程中保持色彩一致362
11.6.1为什么需要色彩管理362
11.6.2输出打印后照片才更珍贵363
11.6.3 RGB与CMYK—加色与减色364
11.6.4色彩空间—一组俄罗斯套娃365
11.6.5 ICC配置文件—色彩翻译官367
11.6.6想看到真实色彩不能忽视光源368
11.6.7在拍摄阶段获得准确色彩还原369
摄影兵器库:立方蜘蛛369
11.6.8显示器校色
—拥有看到真实色彩的窗口370
摄影兵器库—显示器校色仪371
11.6.9如何获得准确的打印色彩371
11.6.10让色彩还原实现商业级
的度372
摄影兵器库—标准色卡372
摄影兵器库:打印机(佳能 PIXMA Pro-1)373
摄影兵器库:摄影师该用什么样的显示器374
chapter12 高手拍摄之道380
12.1多重曝光—不仅是叠加更是创造382
12.1.1多重曝光的基础设置382
12.1.2多重曝光中的明暗关系383
实战:多重曝光基本操作385
实战:多重曝光进阶操作386
12.1.3更自由的多重曝光387
12.2 HDR高动态范围388
12.2.1 HDR—真实的曝光388
12.2.2 HDR照片效果390
12.2.3 HDR与JPEG直出工具的组合391
12.2.4包围曝光 Photoshop完成更高水平的HDR392
12.3间隔定时拍摄394
12.4实时取景—更多更多耐心395
12.4.1会变身的相机395
12.4.2手动对焦的搭档396
实战:采用实时取景的手动对焦方法397
12.4.3实时取景下的自动对焦397
12.4.4预对焦398
11.4.5曝光模拟399
12.4.6更加便捷的白平衡设置400
12.4.7扩展拍摄角度401
12.4.8画幅长宽比例402
12.4.9添加裁切信息405
12.4.10构图的好助手405
12.4.11实时取景下的静音拍摄406
摄影兵器库:三脚架407
三脚架的稳定性407
三脚架的承重能力408
三脚架的便携性409
材质与重量409
三脚架的体积409
选择扳扣式还是旋拧式410
选择球型云台还是三维云台410
捷信(GITZO)—三脚架的王者411
曼富图(Manfrotto)—高品质的代名词412
12.5拍摄视频413
12.5.1视频相关的基本概念414
12.5.2视频实战初步417
实战:基本视频拍摄方法418
12.5.3视频实战进阶418
12.5.4看看更专业的视频拍摄手法426
摄影兵器库:电影镜头427
蔡司CP.2电影镜头429
12.6闪光灯—用光的艺术429
12.6.1内置闪光灯的局限性430
12.6.2对光线的控制让你
真正开启摄影之门430
12.6.3使用闪光灯拍摄时的测光过程430
12.6.4闪光灯的重要指标—闪光指数GN432
12.6.5为什么会有闪光同步速度433
12.6.6前帘同步与后帘同步—闪光时间决定轨迹方向434
12.6.7高速同步—降低力度增加频率434
12.6.8闪光灯与拍摄模式435
12.6.9闪光曝光补偿436
12.6.10闪光曝光锁定436
12.6.11内置闪光灯功能设置437
12.6.12外接闪光灯功能设置438
12.6.13外接闪光灯的自定义功能设置440
chapter13 高效操控相机之道442
13.1可以提高效率的常用操作444
13.1.1不要让回放影响拍摄444
13.1.2高效删除照片1—高效单张删除444
13.1.3高效删除照片2—批量删除445
13.1.4高效删除照片3—格式化445
13.1.5高效回放照片 446
13.1.6辅助构图447
13.1.7旋转还是不旋转448
13.1.8高效展示照片449
13.1.9高效读取拍摄信息450
13.1.10减少失误带来高效 452
13.1.11节约电力带来高效453
摄影兵器库:竖拍手柄455
13.2高效照片管理457
13.2.1文件名管理458
13.2.2机内文件夹管理459
13.2.3文件编号次序460
13.2.4为照片评分462
13.2.5保护照片463
13.2.6版权信息463
13.3 GPS功能464
摄影兵器库:饼干头465
非全幅饼干头—EF-S 24mm f/2.8 STM466
全幅饼干头—EF 40mm f/2.8 STM467
薯片头与机身盖镜头467
*13.4自定义按钮—让你的相机成为私人订制款468
13.4.1半按快门按钮—功能分离带来高效468
13.4.2 AF-ON按钮—启动对焦的背后有玄机469
13.4.3自动曝光锁定按钮471
13.4.4景深预览按钮—“正宗”的自定义按钮472
13.4.5镜头上的自动对焦停止按钮476
13.4.6 M-Fn按钮—地位下降反而获得新生476
13.4.7 SET按钮—实现菜单和回放的右手操作478
13.4.8主拨盘—“出尼回佳”者的福音479
13.4.9速控转盘—让操作更加直接479
13.4.10多功能控制摇杆—简化步骤提升效率480
13.4.11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杆—将简化进行到底481
13.4.12常规静态题材自定义按钮功能分配建议482
13.4.13常规运动题材自定义按钮功能分配建议483
13.5 自定义拍摄模式—摄影师的调料栏484
13.5.1设置自定义拍摄模式的步骤485
13.5.2常规风光题材自定义拍摄模式设置列表486
13.5.3常规运动题材自定义拍摄模式设置列表487
13.6我的菜单
—提升菜单访问效率的关键489
我的菜单常用功能列选建议491
13.7恢复出厂设置491
摄影兵器库:摄影包—更高效率的携带器材492
材料与防护性492
容量与款式493
拿取器材的速度494
曼富图(原以色列KATA)大黄蜂—性能至上494
澳洲小野人(CRUMPLER)—时尚活力495
白金汉(Billingham)—摄影包中的贵族496
摄影兵器库:不可小视的相机背带497
chapter14 故障排除与固件升级500
14.1除尘502
14.1.1灰尘造成的危害502
14.1.2意想不到的灰尘来源503
14.1.3使用自动除尘把好道关503
14.1.4手动除尘应对顽固颗粒504
实战:手动除尘504
14.1.5除尘数据—高效后期除尘方式505
实战:利用除尘数据后期除尘505
摄影兵器库:严谨的摄影师都有一台备用机506
7DM2与5DM3搭配—动静皆宜506
7DM2与5DS搭配—为快拍机搭配一台高像素机507
索尼A7系列全画幅微单—时尚与高画质兼备508
适马DP Quattro—不可更换镜头的个性化选择509
佳能EOS M3微单—忠实粉丝的身份证511
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II—低调内敛的选择512
14.2常见错误提示513
相机内无存储卡513
存储卡无法使用514
存储卡被写保护514
存储卡已满514
电量耗尽515
机身与镜头数据传递故障515
数据正在处理中516
电池无法充电516
相机无法开机516
14.3硬件故障—哪些部件容易损坏516
CF卡针脚517
快门组件517
镜头内光圈组件517
反光镜517
电源板518
内置闪光灯518
怕遇到的Err 99518
14.4软件或电子控制部分故障518
*14.5固件升级—相机功能的自我完善519
14.5.1相机固件的作用519
14.5.2佳能EOS 7D MARK II
的两次固件升级520
14.5.3固件升级操作步骤521
摄影兵器库:长焦与超长焦镜头522
佳能用户的梦想—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524
轻便高画质—EF 70-200mm f/4L IS USM526
旅行多面手—“胖白”EF 70-300mm f/4-5.6L IS USM526
向400mm迈进—“大白兔”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527
新技术为超长焦镜头—“新大绿”EF 400mm f/4 DO IS II USM529
超长焦中的标杆—EF 400mm f/2.8L IS II USM531
EF 500mm f/4L IS II USM534
打鸟利器—EF 600mm f/4L IS II USM535
创造多项EF镜头之—EF 200-400mm f/4L IS USM EXTENDER 1.4X535
chapter15 原厂后期处理软件—佳能DPP538
15.1简便查看CR2文件540
15.2 EOS Utility 2—相机与电脑之间的桥梁541
15.3 ImageBrowser EX—照片管理好帮手542
15.4佳能DPP—原汤化原食544
15.4.1图像镜头校正工具—DPP的核心优势545
15.4.2裁切/角度调节工具—二次构图离不开548
15.4.3除尘/复制印章工具—后期除尘也不晚549
15.4.4基本图像调整工具—一切可以重来549
15.4.5调整图像细节工具—降噪佳选择552
15.4.6调整图像色调曲线工具—延续传统操作方式552
15.4.7调节图像色彩工具—照片调色板554
15.4.8配置基本图像设置工具555
附录1:不可不知的器材历史—佳能相机与镜头回顾556
创立初期与辉煌的旁轴时代556
胶片单反时代—两次技术革新与两次改卡口559
自动对焦时代—EOS的诞生565
附录2:选购二手镜头567
对计划购买的二手镜头要有所了解567
检查镜头品相567
检查光圈叶片568
检查镜片的通透度568
检查镜片是否存在霉菌568
检查镜片镀膜是否存在划痕569
检查镜头内部是否进灰严重569
检查镜头是否存在硬伤569
检查镜头是否有拆开检修的痕迹569
带上相机实拍检测重要569
二手镜头交易方式570
附录3:融入摄影大家庭570
去哪里发布作品570
如何找到组织参加活动571
去哪里学习摄影课程571
参观摄影展572
收藏摄影画册572
参加旅行摄影团572
参加摄影比赛573
将自己打造成一位职业摄影师573
试着把自己的照片变成钱574
附录4你不可不知的摄影名家574
国际摄影大师与名言574
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575
中国知名摄影家575
附录5:佳能EF镜头昵称576
索引1:机身按钮及标志577
机身正面577
机身右侧577
机身左侧578
机身顶部578
机身底部579
机身背面579
索引2:相机菜单功能580
索引3:镜头583
索引4:摄影兵器库585
摄影师访谈586
作者介绍
宏道研究室 赵云志,摄影媒体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器材知识和评测经验,担任多个摄影论坛版主。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太扎实了!我是一名在校学生,对摄影很感兴趣,但平时接触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摄影知识。我一直想拥有一台性能更强悍的相机,来拓展我的拍摄范围,所以选择了佳能7D Mark II。我之前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这么专业的相机,我一个初学者能不能学得会,会不会因为操作复杂而放弃。但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友好,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它从最基础的相机结构、按钮功能讲解起,然后逐渐深入到各种拍摄模式、菜单设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讲解,还会配有很多实拍的案例,并且会详细分析这些案例是如何通过相机设置达成的。比如,在讲解“光圈优先”模式时,它会举例说明在拍摄风景时如何利用大景深,在拍摄人像时如何利用小景深来虚化背景。这些生动的例子让我立刻就能理解抽象的理论。而且,它还特别为像我这样的新手设计了“快速入门”和“进阶挑战”的章节,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学习。现在,我感觉自己对相机的掌握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甚至开始尝试一些更高级的功能了。
评分天呐,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终于找到了这本关于佳能7D Mark II的书!我之前用的是一台入门级的单反,对摄影一直充满热情,但总是感觉在技术上有些瓶颈。听说7D Mark II是佳能的一款非常强大的相机,尤其适合需要高速连拍和出色对焦性能的用户,但同时也听说它的功能非常全面,操作起来可能有点复杂。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一本深入浅出的教程,来系统地学习它。在网上搜了很久,看到了很多零散的视频和博客文章,但总觉得不够系统,而且对摄影术语的解释也不够清晰。直到我无意中看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名字就直接点出了“完全自学教程”,这让我眼前一亮。我对北大出版社一直很有好感,觉得他们的出版物质量都很有保障,学术性也比较强。我当时就下单了,心里充满了期待,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真正理解7D Mark II的每一个功能,掌握它强大的拍摄能力,甚至能够触类旁通,提升我整体的摄影技巧。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去探索那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摄影领域,比如运动摄影、野生动物摄影,甚至是更精细的人像控制,总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一款相机,更是一个通往更高层次摄影艺术的敲门砖。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摄影道路上的“及时雨”!我一直对微距摄影情有独钟,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毒”,细节表现力不足。我了解到7D Mark II在对焦精度和连拍速度上都有不错的表现,所以我才选择了它。但真正拿到相机后,才发现原来微距拍摄还有那么多讲究,比如景深控制、对焦准确性、以及如何利用光线来突出主体。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网上找来的拍摄技巧,但总是效果平平。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来在微距拍摄中,选择合适的对焦点并且精确地控制它有多么重要。书中关于“点测光”和“区域测光”在微距拍摄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光圈来控制景深,让我豁然开朗。它还提到了如何利用反光板和柔光板来改善光线条件,以及一些实用的后期处理技巧,来增强画面的细节和质感。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我的相机,更能自信地去挑战那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摄影题材。这本书提供的具体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我对自己的摄影水平有了更强的信心。
评分我一直认为,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这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我一直对人文纪实摄影充满热情,想用镜头去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去捕捉那些真实的瞬间。我选择了佳能7D Mark II,就是看中了它可靠的性能和出色的画质。然而,要拍出有故事、有灵魂的照片,光有好的相机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摄影的理念有深刻的理解。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使用相机,更引导我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拍,以及“如何”通过相机来更好地表达我的想法。书中关于“抓拍”、“决定性瞬间”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场景中捕捉到最能代表主题的画面。它还提到了如何利用相机的“白平衡”和“色彩模式”来营造不同的氛围,以及如何通过“景深”和“曝光”来突出人物的情感。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摄影艺术的启蒙读物,它帮助我打开了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也让我更懂得如何用我的相机去诉说故事。
评分自从拿到这本书,我就像得到了一个宝藏!我一直觉得摄影是一门既需要艺术感又需要科学技术的学科,而佳能7D Mark II作为一款定位专业级别的相机,它所拥有的各种参数和设置,比如测光模式、白平衡、曝光补偿、对焦点选择等等,确实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掌握的。我之前看过一些网上流传的设置建议,但总觉得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设置,也不知道在不同的场景下应该如何灵活调整。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给我讲解了每一个功能背后的原理,并且会给出非常具体的场景应用示例。比如,它会详细解释ISO对画质的影响,以及在弱光环境下如何平衡噪点和曝光;还会深入剖析不同的对焦模式,比如单次自动对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以及如何在拍摄运动物体时选择最合适的跟踪模式。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参数的讲解,还会涉及到构图、用光等更深层次的摄影理念,并将这些理念与7D Mark II的相机特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真正开始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做,以及如何通过相机来更好地表达我的摄影想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