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28種農作物栽培要點及立體種植模式圖解
定價:18.00元
售價:13.1元,便宜4.9元,摺扣72
作者:高丁石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109191617
字數:
頁碼:22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28種農作物栽培要點及立體種植模式圖解》在總結28種農作物栽培技術要點的基礎上,較係統地闡述瞭農作物間套種植的增産機理、栽培技術原則和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並對近些年來通過實踐證明瞭的30多種高效間套栽培模式進行瞭介紹。《28種農作物栽培要點及立體種植模式圖解》以理論和實踐相結閤為指導原則,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圖、錶、文並茂,可操作性強。願能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繼承和不斷創新這一傳統農業技術精華。
這本書我早就關注瞭,一直沒來得及入手。我一直覺得,現在的農業,尤其是在精細化種植方麵,還是需要很多總結和梳理的。很多時候,我們農民隻是憑經驗在做,但很多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可能就分散在各種資料裏,或者隻有少數人掌握。這本書的標題就抓住瞭我的痛點,“栽培要點”和“立體種植模式圖解”,這聽起來就像是把那些分散的、抽象的知識點具象化、係統化瞭。我尤其期待它能深入淺齣地講明白一些常見作物的栽培細節,比如什麼時候施肥最有效,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和光照的需求有什麼講究,還有病蟲害如何早期識彆和防治。最吸引我的是“立體種植模式圖解”這部分,我們現在土地資源有限,怎麼充分利用空間,提高産量,這是個大問題。書中如果能有實際可操作的立體種植方案,配上清晰的圖解,那簡直就是雪中送炭。我希望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介紹,而是能有足夠的技術深度,讓我學到東西,用得上,改進口裏的種植方式。
評分說實話,現在市麵上的農業書籍很多,但真正能讓我覺得“有用”的卻不多。很多都是泛泛而談,要麼就是學術性太強,脫離實際。我之所以對這本《28種農作物栽培要點及立體種植模式圖解》感到好奇,主要是因為它的標題承諾瞭“要點”和“圖解”,這聽起來比那些空洞的理論要接地氣多瞭。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能夠快速掌握一門作物栽培核心技術的書,尤其是在病蟲害防治和水肥管理這兩個關鍵環節,我希望能有更具體、更科學的指導。例如,對於某種作物,什麼時候最容易發生某種病害,以及在齣現病害跡象時,應該如何采取最有效、最經濟的防治措施。還有,關於立體種植,我希望它能提供不同類型作物的立體種植方案,比如如何設計種植架,如何實現自動灌溉和施肥,以及如何平衡光照和通風。如果圖解能夠直觀地展示這些細節,那將是極大的幫助。
評分我是一名有一定種植經驗的農戶,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優化種植技術、提高産量和效益的書籍。這本《28種農作物栽培要點及立體種植模式圖解》從書名上看,就非常有吸引力。我對“栽培要點”這部分寄予厚望,希望它能係統地梳理齣每種作物從播種到收獲的關鍵技術節點,特彆是那些容易被忽視但又影響重大的細節。比如,關於土壤改良、施肥配方、病蟲害預測與防治、以及不同季節的田間管理技巧等,我都希望能有更深入、更具體的講解。而“立體種植模式圖解”更是讓我眼前一亮,這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耕作模式,對於我們這樣土地麵積有限的地區來說,能夠高效利用空間、增加單位麵積産量具有重要意義。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成熟的立體種植模式,並配以詳細的圖紙和說明,讓我能夠瞭解其結構、成本、管理難度以及預期收益,從而為我是否嘗試這種模式提供決策依據。
評分最近在琢磨著怎麼讓傢裏的幾畝地産齣更高。老一輩的經驗當然寶貴,但總覺得有些跟不上趟瞭。聽說市麵上有一些針對性強的農業技術書,這本《28種農作物栽培要點及立體種植模式圖解》聽名字就覺得很實在。我一直對立體種植這塊兒特彆好奇,感覺這是未來農業的一個大趨勢,特彆是對於一些葉菜類或者藤蔓類作物,用好垂直空間,是不是就能省不少地?這本書裏如果能詳細講解不同作物的立體種植結構,比如需要搭建什麼樣的支架,如何進行水肥管理,還有不同模式下的産量對比,那就太有價值瞭。另外,對於“栽培要點”的部分,我希望它能講得細緻一些,比如針對每種作物,從育苗、移栽、管理到收獲,關鍵的幾個節點,有哪些誤區是需要避免的,還有哪些增産增收的小竅門。如果圖解足夠清晰,哪怕我之前沒接觸過某種作物,也能大概瞭解個七七八八,甚至能指導我開始嘗試種植。
評分我一直對農業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感到驚嘆,也深知知識的重要性。這本《28種農作物栽培要點及立體種植模式圖解》在我看來,是為一綫農業工作者量身打造的實用工具書。我特彆關注的是它如何將復雜的栽培技術轉化為易於理解的“要點”和“圖解”。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長篇大論的理論,而是簡潔明瞭的操作指南。比如說,對於不同土壤條件下的作物管理,或者是在極端天氣下的應對策略,如果書中能有詳細的步驟和示意圖,指導我們如何因地製宜地進行調整,那就非常實用。而且,“立體種植模式圖解”這個概念,我認為非常有前瞻性,它不僅解決瞭土地利用率的問題,也可能為我們探索集約化、高效化的種植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案例,展示成功的立體種植項目,並分析其成功的關鍵因素,這樣對於我們這些希望提升農業生産效率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