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能源植物资源利用遥感监测与时空模拟
:30.00元
售价:20.4元,便宜9.6元,折扣68
作者:江东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02959883
字数:
页码: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发展基于能源植物的生物质能是解决我困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了保障粮食安仝和生态安全,在发展基于能源植物的生物质能时应该坚持“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选择能够在非耕地上规模化种植的非粮能源植物为研究对象。然而,近几年生物液体燃料相关研究中,主要是嗣绕生物液体燃料原料作物生物学特性及作物培育技术、生物液体燃料的提炼技术与理化性状分析、生物液体燃料的燃烧与排放试验、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的理论潜力分析等方向,住日前亟需的能源植物资源潜力分析评价方面论著较少,特别是引对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所适宜的土地潜力、生命周期净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少。
《能源植物资源利用遥感监测与时空模拟》针对生物质能源领域的主要需求,提出了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适官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的边际土地资源识别与评估方法、能源植物的水热条件需求及修改要素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准确评估生物液体燃料净能量生产潜力及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利益与方法。《能源植物资源利用遥感监测与时空模拟》的技术方法均基于遥感、地埋信息系统新成果,在多尺度的地理栅格单元上进行实施和验证,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实用性和町操作性。《能源植物资源利用遥感监测与时空模拟》将为生物液{奉燃料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我困生物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江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估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专著10部(其中参与合著英文专著3部); Nature 旗下SCI刊物Scientific Report和Sensors编委。先后主持973项目专题、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对地观测重大专项等课题11项。授权1项。获2005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3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科技奖。两份咨询报告被两办采用,其中一份得到人批示。
前言
第1章 能源植物资源利用概述
1.1 能源植物资源利用概述
1.2 可再生生物液体燃料及其发展现状
1.2.1 燃料乙醇发展动态
1.2.2 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及工艺
1.2.3 生物柴油发展动态
1.2.4 生物柴油生产原料及工艺
1.3 问题与趋势
第2章 能源植物资源利用潜力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2.1 能源植物资源利用潜力研究动态
2.2 能源植物资源利用潜力分析方法
2.2.1 生命周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2.2.2 1PCC的层次分析方法
2.2.3 基于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方法
2.2.4 基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的方法
2.2.5 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GEPIC方法
2.3 关键问题与解决途径
第3章 水土资源要素遥感高精度识别与分析
3.1 边际土地资源遥感识别
3.1.1 区域尺度边际土地资源遥感高精度识别技术
3.1.2 我国宜能边际土地资源及时空变化分析
3.1.3 亚洲宜能边际土地资源分析
3.2 水资源要素信息提取
3.2.1 面向对象的水体要素精细提取
3.2.2 能源植物水分胁迫状况遥感监测
第4章 光温资源数据处理与分析
4.1 太阳辐射数据时问序列优化处理
4.1.1 太阳辐射时空特征分析
4.1.2 辐射数据重构的理论与方法
4.1.3 站点尺度太阳辐射时序重构
4.1.4 区域尺度太阳辐射时序重构
4.1.5 结果验证
4.2 温度数据时间序列优化处理
4.2.1 地表温度时空特征分析
4.2.2 站点尺度地表温度时序重构
4.2.3 区域尺度地表温度时序重构
4.2.4 结果验证
第5章 能源植物资源利用潜力时空模拟
5.1 基于LCA的能源植物资源利用潜力估算
5.2 基于生态过程模型的能源植物资源利用潜力动态模拟
5.2.1 模型输入参数与数据准备
5.2.2 模型参数本地化
5.2.3 模型应用实例
5.3 能源植物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5.3.1 生物液体燃料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5.3.2 传统化石能源价格分析
5.3.3 生物液体燃料经济潜力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这本《能源植物资源利用遥感监测与时空模拟》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莫过于它所蕴含的“智慧”与“远见”。书名中“遥感监测”四个字,就足以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浩瀚宇宙中默默工作的卫星,它们以一种超越人类肉眼所能及的精度和广度,捕捉着地球表面的信息。而当这些信息被用来描绘“能源植物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状况时,其价值便不言而喻。这不仅仅是关于农作物,更是关于未来能源的战略布局。我们知道,传统能源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利用生物质能,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如何高效、科学地规划和管理这些能源植物的种植,避免与粮食作物争夺土地,减少环境负荷,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本书似乎正是为这个问题而生。它通过“时空模拟”这一强大的分析工具,试图去理解能源植物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规律,以及它们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这就像是在构建一个数字孪生,让我们能够预知不同种植策略可能带来的结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遥感传感器(如光学、雷达等)在监测能源植物方面的优缺点?是否会阐述如何整合多源遥感数据,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又或者,它会聚焦于特定的能源植物种类,深入分析其在不同区域的生长特性与产量预测模型?这些细节的呈现,将决定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像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宣言——“能源植物资源利用遥感监测与时空模拟”。它直接触及了我对当前能源转型和生态保护的深切关注。我们都知道,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迫使我们必须转向更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能源植物,作为生物质能的重要来源,其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精细的管理。传统的资源调查方法,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而且成本高昂。而“遥感监测”的引入,恰恰弥补了这一短板。它提供了一个宏观、动态、实时地观察和评估能源植物资源状况的窗口。我尤其对“时空模拟”这一部分充满好奇。这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看到”和“知道”,更在于“理解”和“预测”。它可能是在尝试建立一套模型,来解释能源植物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生长、分布,以及它们在时间上的演进规律。这对于预测未来能源植物的产量,优化种植布局,甚至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遥感平台(如卫星、无人机)在能源植物监测中的应用优势?它是否会提供具体的算法和软件工具,来支持时空模拟的实现?又或者,它会侧重于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这些技术来解决实际的能源植物资源管理问题?这本书的问世,无疑为能源植物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评分当我在书店的货架上看到《能源植物资源利用遥感监测与时空模拟》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科技赋能绿色未来”的画面。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它将“遥感监测”这一尖端技术与“能源植物资源利用”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相结合,预示着一种更为科学、高效、精准的管理模式的出现。过去,我们对能源植物资源的了解,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这种方式既耗时耗力,又难以实现大范围、高频次的监测。而遥感技术的介入,则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想象一下,通过卫星图像,我们可以实时掌握不同区域能源植物的种植面积、长势状况,甚至可以通过分析光谱信息,来评估它们的生物量和潜在产出。而“时空模拟”更是将这种静态的监测提升到了动态的分析和预测层面,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源植物如何在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生长,它们的生长周期是怎样的,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如病虫害、极端天气等)。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和时空模拟模型,比如如何利用GIS和RS技术构建能源植物的适生区模型,如何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来评估能源植物的生长动态和产量变化,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型应用于实际的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中。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管理地球宝贵能源植物资源的新工具和新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前沿的探索精神。“能源植物资源利用遥感监测与时空模拟”——光是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就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画卷:遥感技术的高精度扫描,能源植物的生长分布,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演变,这一切都将在书中被一一剖析。我对于这种跨学科的结合特别感兴趣,想象一下,我们能够通过卫星的视角,去“看见”一片片能源作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去追踪它们的生长周期,去评估它们的产量潜力,这简直就像拥有一双洞察自然脉搏的眼睛。而且,“时空模拟”这个词,更是将这份观察升华到了预测和规划的层面。这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现状,更是在尝试理解过去的规律,预测未来的趋势,这对于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对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甚至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揭示遥感技术在能源植物领域应用的具体方法、技术细节,以及由此带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它是否会深入浅出地讲解遥感影像的处理流程?是否会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遥感数据来评估不同能源植物的适宜种植区域?书中是否会探讨遥感监测在能源植物资源管理和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读者,非常想要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能源植物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对绿色能源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能源植物资源利用遥感监测与时空模拟》——仅仅是书名,就足以激起我内心深处对科学探索的渴望。它巧妙地将“能源植物资源利用”这个宏大的议题,与“遥感监测”和“时空模拟”这两个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勾勒出了一幅描绘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发展之间复杂联系的画卷。在当今世界,我们迫切需要寻找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而能源植物,凭借其可再生性和多样性,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如何高效、精准地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方法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复杂的环境变化。“遥感监测”的出现,仿佛为我们装上了一双“天眼”,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全面、准确地掌握能源植物资源的分布、生长状况以及利用情况。而“时空模拟”更是将这份静态的观察,转化为动态的理解和预测。它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读懂”植物的生命周期,预知它们的生长潜力,甚至评估不同种植策略对环境的影响。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遥感技术(例如,高光谱、热红外、SAR等)在识别和量化能源植物方面的具体应用?它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建立可靠的时空模型,来预测能源植物的产量、适宜种植区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管理地球的能源植物资源,也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