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
定价:180.00元
作者:“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编委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0302898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84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10000个科学难题》系列丛书的地球科学卷,是由我国工作在地球科学研究与教学线的地球科学专家以及一些海外学者撰写的。本着“研究生愿选题,大学生能通读,高中生感兴趣”的原则,《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着重介绍地球科学领域科学难题的来龙去脉,阐述这些难题的*的研究进展,指出这些难题的难点所在及解决这些难题的可能途径。“难题”涉及的内容基本上覆盖了地球科学的主要领域,在程度上反映了这些领域外的前沿研究水平。“难题”的撰写在保证科学上严谨性的同时,力图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以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
  本书按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编排,包括:地理科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大气科学、海洋科学。《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可供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参考,也可供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高中学生和业余爱好者阅读。
目录
前言
地理科学
 长江与黄河河谷是怎样形成
 河流河床物质组成沿流程变细过程中为什么存在突变现象
 如何对于冲积河流河床形态方程进行封闭求解
 冲积河流为什么会变得弯曲
 下垫面性质变化对局地气候影响的定量解释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分布式水文模型
 缺资料流域的水文预报
 土壤脱硅富铝化的热、动力学条件是什么
 种域大小地理梯度的Rapoport法则
 SLOSS自然保育问题中的“独大与数小”争论
 森林-草原过渡带的生态机理
 高山林线的形成机理
 森林植被分布的异常格局
 为什么不同地区生物群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中国不同植被类型主要植物种类相对花粉产量和花粉源范围
 树轮气候重建中低频信号的提取
 中全新世晚期中国森林植被衰退的原因——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
 农业起源之谜
 史前大洪水之谜
 我陆干旱区末次冰期间冰段“大湖期
 亚洲内陆干旱区降水变化的“西风模式
 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是全球性的还是区域性的气候异常
 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问题
 环境基准及其赋值问题
 多种污染物的交互作用
 如何定量区分环境污染与其他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复杂环境体系中化学污染物的锁定和老化现象及其机理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行为
 水环境中纳米颗粒物的环境行为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
 超积累植物积累机理及其成因
 自然固氮和脱氮机制
 为什么难以确定可更新资源开发利用的临界值
 为什么难以制定自然资源开发优方案
 灾害链传递机理
 自然灾害的风险与损失评估
 自然灾害周期性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
 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点一轴系统”形成机制
 如何理解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及形成的影响因素
 地域功能生成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环境变化中文化与制度因子的作用方式与机理
 信息技术因子对区域空间重组的作用机理
 地域文化的尺度间整合过程
 城市化过程与动力机制
 巨型城市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趋势
 城市蔓延的机理与规律
 半城市化地区的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空间效应
 产业空间转移的周期性及其原理
 ……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编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那种宏大叙事类的科学著作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让我感受到宇宙的尺度和地球亿万年演进历程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听起来就充满了史诗般的壮丽感,让我联想到地球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的无数次变革。我很好奇,地球磁场的形成和变化是怎样的?它对地球生命有什么影响?还有,月球的形成又是如何与地球的演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宏大的科学问题,往往能引发我无限的遐想和深刻的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而不失趣味的方式,带领我探索地球从混沌初开到生命演化的壮丽画卷。从行星形成的神话传说,到地质构造的神秘力量,再到气候变化的复杂影响,我期待着这本书能为我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地球科学全景图。我希望它能激发我对地球科学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让我对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球,产生更加敬畏和珍惜的情感,并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启迪。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力量感,那种深邃的蓝色调,仿佛将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神秘都浓缩其中。当我翻开它时,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地球形成的猜想,关于板块运动的奥秘,还有深埋地下的宝藏。我对地球科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蕴藏着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更令人着迷的故事。书中的一些问题,像是“为什么会有地震?”“火山爆发的机制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我总觉得背后一定隐藏着一套精密的科学逻辑,而我迫切地想知道那套逻辑的答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领我深入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甚至窥探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环境的关系。我尤其期待那些关于古气候、古地理的章节,它们就像是时光的记录者,能让我穿越亿万年,感受地球母亲曾经的模样,理解那些曾经统治地球的生命为何会消失,又为何新的生命能够繁衍。这本书的气质,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等待着我去推开,去发现。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都有着难以抑制的求知欲。每次看到那些令人惊叹的化石,或者听闻关于地球构造的壮丽景象,我都会感到一种渺小而又崇敬的心情。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对这些领域深入探索的渴望。我特别好奇,地球是如何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不断地塑造和改变自身的?板块构造理论是如何被发现和证实的?那些曾经在地球上留下痕迹的古老生物,它们是如何演化的,又为何会灭绝?这本书会详细解释这些问题吗?我非常期待它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探寻地球最古老的记忆。从地球的诞生到生命的起源,再到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我希望它不仅能给我答案,更能激发我进一步思考,去探索那些隐藏在科学难题背后的更多可能性。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在无垠的知识海洋中,找到了一张指引方向的宝藏地图,让我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我的科学探索之旅。
评分我是一个对地理现象充满好奇的普通人,平日里看到新闻里报道的极端天气,或者是一些奇特的地质构造,总是会引发我无限的遐想。这本书的名字《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听起来就非常有挑战性,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我平时只能看到结果的现象,其背后的科学原理究竟是什么。比如,为什么有些地方会有永冻土?这些冰冻的土地又对我们今天的环境有什么影响?还有,关于海洋,深海的压力到底有多大?那里真的有我们不知道的生物吗?我对海洋深处的探索总是充满了浪漫的幻想,总觉得那里隐藏着地球最原始的秘密。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也很可观,我相信它会用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从宏观到微观,为我一一解答这些困惑。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地球科学的精髓。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对地球有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那个只停留在地表观察的普通人,而是能够理解到地球更深层次的运作规律。
评分作为一名对环境科学和社会发展交叉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对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这次看到《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这本书,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更完整的地球系统模型,理解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圈以及冰冻圈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的。例如,关于气候变化,书里会探讨哪些具体的科学难题?例如,全球变暖的长期影响是如何被预测的?还有,水循环在整个地球系统中扮演着怎样的关键角色?这本书能否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帮助我理解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复杂关联?我期望这本书能从一个更加宏观和系统的角度,阐述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并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环境问题紧密结合。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对地球系统运作机制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思考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这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规划都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