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知日 料理之魂
定价:35.00元
售价:25.6元,便宜9.4元,折扣73
作者:苏静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8644806
字数:22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煮一碗好的白米饭——日本料理并不是只有寡淡的鲜香味,也有不少多油多糖的重口味,但无论怎样的料理,烹饪的心得都只有一条,无非是:“美味求真。”
日本料理有2000年的历史积淀,凭借精致入魂的饮食美学风靡世界!2013年12月,日本传统料理“和食”成功登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料理崇尚何种美学?日本料理的精髓何在?《知日料理之魂》特集从日本料理2000年的历史入手,从食材到观念挖掘日料之精髓;从你熟悉的日本料理符号出发,各个角度一览日料之真实。
【知日专访】
“在不久的将来,和食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入殓师》编剧、KUMAMON小山薰堂,讲述继承高级料亭下鸭茶寮的故事;
“吃的滑稽与幸福、孤独的乐趣、细微日常的珍贵”——人气深夜剧《孤独的美食家》漫画原作者久住昌之推荐的“孤独美食”;
“和食善于牵引出自然所拥有的力量”——日本设计的代表人物佐藤卓剖析日本“米文化”。
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推出《知日》特集9弹——《知日料理之魂》特集。
“料理”字面意为“料想”食物之“道理”。——北大路鲁山人
日本料理有2000年的历史积淀,凭借精致入魂的饮食美学风靡世界!日本料理崇尚何种美学?日本料理的精髓何在?继《知日太喜欢漫画了》特集之后,“知日”推出又一瞩目话题!从日本料理2000年的历史入手,从食材到观念挖掘日料之精髓;从你熟悉的日本料理符号出发,各个角度一览日料之真实。
【知日专访】跨界探讨日本料理之精髓:
《入殓师》编剧、KUMAMON小山薰堂讲述高级料亭的故事;
人气深夜剧《孤独的美食家》漫画原作者久住昌之大谈孤独美食;
日本设计代表人物佐藤卓解剖日本“米文化”。
更有美食家、陶艺家北大路鲁山人的日料基础观念;
你熟悉的寿司、和菓子、怀石料理和你“误会”的日料;
“做豆腐”的小津安二郎的昭和味和江户“单口相声”落语中的老菜谱;
一方水土、一方美味的特色料理和家庭日料风景;
《知日料理之魂》特集全力打造,感受日本料理的2000年积淀,走进日本料理的“魂”与“真”!!
国内专门关注日本的媒体品牌「知日」旗下纸质出版物《知日》特集,每月一本,致力于为中国年轻人深度报道记录有关日本的文化、创意、艺术和旅行等。
撰稿人
毛丹青
外号“阿毛”,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年弃商从文,中日文著书多部。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刘联恢
旅居日本多年,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学院教师,专职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每年为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暑期访华团做中国文化讲座。
吴东龙
从事设计观察的作家、讲师、设计师,也是课程与书籍的规划者。在多面向的设计工作里,长期关注日本的设计场域,著有《设计东京》系列书籍,作品见于两岸三地。现在是“东喜设计工作室”、创意聚落“地下连云企业社”负责人。
吉井忍
旅居北京的日本媳妇。曾任《南方周末》评论版撰稿人、《城市画报》及《南方人物周刊》特约记者、《LOHAS乐活》专栏作者。作品亦见于《鲤》《外滩画报》《东方早报》等报刊。以中文撰写《春日便当》《帝都本格日本料理》等系列电子书,热心于同中国读者探讨日本料理。
徐静波
日本文化研究者,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著有《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等。
Ansley
定居日本的中国人,曾留学英国,料理达人,喜爱园艺和杂货。
受访人
小山薰堂编剧、专栏作家、小说家、电台主持人
现为ORANGEANDPARTNERS公司董事长、下鸭茶寮公司董事长、N35,Inc.放送作家事务所代表、日光金谷酒店顾问、东北艺术工科大学教授。电影《入殓师》编剧。
久住昌之漫画原作者、音乐人
1958年出生在东京都三鹰市,1981年,与泉晴纪以泉昌之的组合形式正式亮相。代表有《孤独的美食家》《中学生日记》等。
佐藤卓设计师
生于1955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1984年成立佐藤卓设计事务所,代表作有“明治美味牛乳”包装、“PLEATSPLEASEISSEYMIYAKE”平面设计、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美术馆标志等。21_21designsight艺术指导。
西部裕介摄影师
毕业于东京海洋大学,曾经想成为航海员。以广告摄影为主,喜欢拍摄日本的日常风景,代表作有远洋航船系列等。
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硬核的烹饪指南,里面充斥着各种复杂的配方和操作步骤。然而,当我翻开它之后,惊喜地发现,它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散文集,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对料理的热情与思考,文字风格非常优美,有种淡淡的诗意。它不会强迫你去学习多么高深的烹饪技巧,而是引导你去感受料理的灵魂,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我读到一些关于食材选择的段落,作者写得非常细致,仿佛能够看到他亲自去市场挑选,去感受食材的新鲜程度,那种投入其中的专注让我印象深刻。这种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让整本书读起来非常舒服,也让我对料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真的太精致了,触感温润,拿在手里就有种沉甸甸的质感,仿佛捧着一本珍贵的艺术品。封面设计是那种简约而不失大气的风格,色彩搭配也恰到好处,让人一眼就能被吸引。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纸张,不是那种光泽度很高、容易反光的纸,而是偏哑光,印刷的文字和图片都显得特别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更不用说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料理插图了,每一张都像电影截图一样,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光影、食材的纹理、甚至烟火气都跃然纸上,看得我直流口水,只想立刻冲进厨房大展身手。书中的排版也很用心,字号适中,行间距合理,阅读起来非常流畅,没有丝毫的拥挤感。每一章节的切换都过渡自然,让我能够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不自觉地就翻阅了很久。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真的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体验的重视,也为我提供了一次非常愉悦的阅读享受。
评分这次拜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吃”的书,更像是一扇通往日本文化深处的小窗。书里那些关于料理的讲述,总会巧妙地融入日本独特的季节感、人情味,甚至是一些古老的哲学思想。比如,它会讲到某个时令蔬菜的由来,如何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又如何通过一道看似简单的料理,传递出日本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感恩。我读到关于匠人精神的部分,更是深受触动。那些世代相传的烹饪技艺,对食材的极致追求,以及对每一份出品的严谨态度,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在对待食物这件事上的认真和执着。这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日本料理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味,而是多了一份对背后文化和精神的感悟。
评分这本《知日》系列的书,我一直都非常关注,因为它们总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次的《料理之魂》,更是让我爱不释手。书中的内容,并非简单地罗列菜谱,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日本料理的精髓。我特别欣赏它对于“季节性”的强调,以及如何将这种“季节感”体现在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式上。这让我意识到,真正好的料理,是能够顺应自然,与时俱进的。同时,书中也触及了日本料理中“仪式感”的重要性,比如餐具的选择,摆盘的艺术,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对用餐者和食物的尊重。读完之后,我不仅对日本料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开始反思自己在家中烹饪时的态度,尝试着去注入更多的用心和仪式感,让每一次用餐都成为一次美好的体验。
评分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美食,应该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思考。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分析,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料理的魅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家的味道”的探讨,它让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外婆家吃过的那些温暖的饭菜,那些味道里承载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满满的爱和回忆。书中的一些料理,看似寻常,但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仿佛每一个食材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种将情感融入料理的表达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温暖和感动。它让我明白,料理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是一种能够传递温暖和幸福的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