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厚朴种质资源研究
定价:50.00元
售价:34.0元,便宜16.0元,折扣68
作者:杨志玲 杨旭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38631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两大部分:基础理论研究和种质资源研究。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引言、植物学与生态学特征、开花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与林学特点、资源开发与药理研究进展、代用品原树种资源研究、采剥、加工与炮制、生药和质量标准研究、传统道地产区、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探析。种质资源部分主要包括厚朴主要分布区种子性状变异趋势、种子萌发适宜条件、幼苗生长特性及变异、幼苗生物量变异及分配格局、幼苗生长模型拟合、不同种源药效成分变异及遗传稳定性分析、优良种源初选及其区划、野生种质分子水平遗传变异等。
篇 基础理论篇
1 引 言
2 厚朴植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 厚朴资源分布及林学特点
4 厚朴资源开发与药理研究
5 厚朴代用品原树种资源研究
6 厚朴皮采剥、加工和炮制
7 生药和质量标准研究
8 传统道地产区
9 厚朴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对策探析
第二篇 种质研究篇
1 厚朴不同种源及家系种子性状的变异
2 不同产地厚朴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3 濒危植物厚朴种子萌发特性及濒危原因初探
4 Variation in seed and seedling traits of Magnoliaofficinalis(Magnoliaceac),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plant
5 不同种源厚朴叶片性状变异及幼苗生长量研究
6 厚朴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7 厚朴苗期性状及种源选择初步研究
8 不同种源厚朴苗期性状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9 厚朴种源间苗期生物量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研究
10 厚朴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模型的拟合
11 濒危药用植物厚朴ISSR引物筛选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川
12 不同方法对濒危植物厚朴叶片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13 四川6个厚朴种群遗传结构及遗传变异分析
14 Ge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 of Endangered Plant Magnoliaofficinatis,(Magnoliaceae)Assessed with ISSR Polymorphisms.
15 不同产区厚朴ITS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鉴定
16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IZS序列研究进展
17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8 厚朴及其几种代用品生物学和药材性状特性的研究
我最近购入了一本关于厚朴种质资源研究的书籍,书号是9787503863172。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虽然我对厚朴的了解仅限于一些传统中药的知识,但这本书的专业性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似乎不仅仅是罗列厚朴的种类和分布,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适应性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古老厚朴树的记载,它们承载着多少历史的记忆和自然的智慧?作者在研究方法上是否采用了最新的分子标记技术?还是在传统的形态学和生态学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这本书的编排结构应该非常严谨,从宏观的种质资源概览,到微观的基因组学研究,再到实际的应用价值探讨,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希望它能为我揭示厚朴这个古老物种背后的科学奥秘,以及它在现代生物学和医药学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自然宝藏的敬畏,以及对科学探索精神的赞叹。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是一本非常有分量的学术研究专著。厚朴,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古朴而深沉的气息。这本书深入研究其种质资源,这让我联想到它可能涵盖了从植物学分类、地理分布、遗传多样性,到化学成分、药用价值等多个维度。我特别好奇书中对于“种质资源”的定义和划分是否严谨,是否区分了原始种、地方品种,甚至是古老基因库的保留?同时,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生动的数据和案例,展现厚朴种质资源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演化,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自然选择中形成独特的性状。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厚朴本身的研究,更在于它可能为我们理解植物资源的进化、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实践启示。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厚朴种质资源研究相关的书籍,我翻开它时,就被它所呈现出的严谨学术氛围所吸引。作为一个对自然科学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超我的想象。它可能不仅仅是对厚朴这一种植物进行简单的描述,而是对其种质资源的分布、变异、遗传特性以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我猜测书中会包含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图表,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厚朴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资源在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另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探讨厚朴种质资源的保护策略,以及它们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古老植物背后蕴含的巨大科学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也激发了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
评分我之前对厚朴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它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刷新了我对厚朴的认知。从这本书的标题和书号来看,它应该是一本非常专业和深入的学术著作,对厚朴的种质资源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界定“种质资源”的,是否包括了野生种、栽培种,甚至是一些变异的性状?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是否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机构有所合作?书中是否会对不同厚朴种质资源的药用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与传统药典的记载进行对照?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厚朴的遗传多样性评估,这对于未来的育种和资源保护至关重要。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为科研人员提供的参考,对于植物学爱好者、中药学从业者,甚至是关注生态保护的人群,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探索厚朴这个古老物种的丰富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十分考究,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排版,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学术专著。作为一名对植物学有初步了解的爱好者,我一直对中药材的来源和多样性很感兴趣。厚朴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它的种质资源研究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厚朴的分类和分布,更可能深入挖掘了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厚朴种群在形态、生理、化学成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厚朴起源和进化的讨论?比如,它是在中国本土起源并扩散的,还是有其他迁徙历史?另外,如果书中能够结合一些地质、气候变化的背景来分析厚朴种质资源的形成和演变,那就更具深度了。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详实的田野调查数据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用科学的语言和严谨的论证,为我们勾勒出厚朴种质资源的“全景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