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盆景藝術基礎
定價:38.00元
作者:韓玉林、竇逗、原海燕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1222271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盆景藝術基礎》是一本盆景方麵的通用圖書,包括盆景的基礎,盆景材料,盆景工具,樹樁盆景、山水盆景、樹石盆景、其他類型盆景的製作和選材,盆景的題名和賞析等內容,內容非常實用。
2.《盆景藝術基礎》不僅可供盆景製作和愛好者實用,也可以作為風景園林專業的參考教材和培訓教材。
內容提要
《盆景藝術基礎》從盆景的基礎知識入手,並通過盆景實例詳細介紹講解瞭盆景藝術的知識。全書共分為八章,分彆介紹瞭盆景的基礎、盆景分類、盆景工具和材料、樹樁盆景、山水盆景、樹石盆景、其他類型盆景及盆景的題名與賞析等內容。全書以文字為主,輔以圖片幫助說明,提高讀者的興趣,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盆景藝術。
《盆景藝術基礎》可被用作相關院校培訓教材使用,也可供盆景愛好者自學使用。
目錄
1 盆景的基礎
1.1 盆景定義
1.2 盆景的價值
1.2.1 藝術價值
1.2.2 實用價值
1.2.3 文物價值
1.3 盆景的簡史
1.3.1 盆景的起源
1.3.2 盆景藝術的形成
1.3.3 盆景藝術的發展
1.4 盆景美學與藝術
1.4.1 盆景美學概念
1.4.2 盆景藝術特點
1.4.3 盆景美的形態
1.4.4 盆景形式美法則
1.4.5 盆景意境美法則
1.5 盆景製作的原則
1.5.1 學習自然,師法自然
1.5.2 立意構圖,精巧布局
1.5.3 主次得當,相得益彰
1.5.4 因材施藝,化繁為簡
1.5.5 虛實相輔,疏密有緻
1.5.6 露中有藏,景中有景
1.5.7 動靜互襯,均衡相宜
1.5.8 平奇互補,剛柔相濟
1.5.9 巧立名目,畫龍點睛
1.6 盆景藝術風格與流派
思考題
2 盆景分類
2.1 樹樁盆景
2.1.1 根據樹樁盆景自然根型變化
2.1.2 根據樹樁盆景自然乾型變化
2.1.3 根據樹樁盆景規則乾型變化
2.1.4 根據樹樁盆景自然枝型變化
2.1.5 根據樹樁盆景規則枝型變化
2.2 山水盆景
2.3 樹石盆景
2.3.1 水旱類
2.3.2 全旱類
2.3.3 附石式
2.4 其他盆景類型
2.4.1 掛壁盆景
2.4.2 立屏式盆景
2.4.3 雲霧山水盆景
2.4.4 微型組閤盆景
思考題
3 盆景工具和材料
3.1 樹樁盆景製作工具和材料
3.1.1 樹樁盆景常用工具
3.1.2 盆景樹木素材及選擇原則
3.2 山水盆景常用工具和材料
3.2.1 山水盆景製作工具
3.2.2 盆景山石素材
3.3 盆鉢與幾架
3.3.1 盆鉢
3.3.2 盆景的幾架
3.3.3 盆景配件
思考題
4 樹樁盆景
4.1 樹樁盆景特徵和作用
4.1.1 樹樁盆景的特徵
4.1.2 樹樁盆景的功能作用
4.1.3 樹樁盆景的應用
4.2 樹樁盆景造型技術
4.2.1 操作技藝
4.2.2 選材
4.2.3 疏剪
4.2.4 栽植養護與管理
4.2.5 造型
思考題
5 山水盆景
5.1 自然山水的形貌皴紋
5.1.1 山形
5.1.2 水係
5.1.3 皴紋
5.2 山水盆景創作技藝
5.2.1 硬石創作
5.2.2 軟石創作
5.3 幾種山水盆景的製作技巧
5.3.1 高遠式山水盆景
5.3.2 平遠式山水盆景
5.3.3 深遠式山水盆景
5.3.4 立山式山水盆景
5.3.5 斜山式山水盆景
5.3.6 懸崖式山水盆景
5.3.7 峽榖式山水盆景
5.3.8 孤峰式山水盆景
5.3.9 群峰式山水盆景
5.3.10 連峰式山水盆景
5.3.11 象形式山水盆景
5.3.12 散置式山水盆景
5.4 山水盆景的養護技藝
5.4.1 山石的養護
5.4.2 植物的養護
思考題
6 樹石盆景
6.1 樹石盆景創作原則
6.2 樹石盆景的創作
6.2.1 構思
6.2.2 選材
6.2.3 加工
6.2.4 布局
6.2.5 膠閤石料
6.2.6 栽種樹木
6.2.7 後續處理
6.3 兩種樹石盆景的創作技巧
6.3.1 水旱類樹石盆景的創造技巧
6.3.2 附石盆景的創造技巧
6.4 樹石盆景的養護技藝
6.4.1 放置場地養護
6.4.2 樹石盆景的養護管理
思考題
7 其他類型盆景
7.1 微型盆景
7.1.1 微型盆景的優點
7.1.2 微型盆景的製作
7.1.3 微型盆景的養護
7.2 異形盆景
7.2.1 掛壁式盆景
7.2.2 立屏式盆景
7.2.3 雲霧山水盆景
思考題
8 盆景的題名與賞析
8.1 盆景的題名
8.1.1 盆景的命名方法
8.1.2 盆景命名注意事項
8.2 盆景藝術欣賞
8.2.1 自然美
8.2.2 藝術美
8.2.3 整體美
8.2.4 意境美
8.2.5 盆景實例欣賞
思考題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感覺非常充實,也為我的愛好打開瞭新的思路。我一直相信,學習的道路永無止境,而愛好,更是需要不斷地深入和探索。 我特彆想知道書中關於“工具的使用與維護”的部分。我知道,任何一門技藝,都離不開趁手的工具。對於盆景藝術而言,剪刀、鑷子、鈎子、鋸子等等,這些工具的使用是否有什麼講究?例如,不同的剪刀適閤剪切不同粗細的枝條,如何正確地使用這些工具纔能做到精準而又不傷害植物?同時,我也關心這些工具的維護問題,如何保持它們的鋒利和清潔,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工具選擇、使用技巧以及日常維護的實用建議,讓我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工具,為我的盆景創作提供保障。
評分我是一個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人,一直想在居住的環境中融入一些自然元素,增添一份寜靜與雅緻。盆景藝術,無疑是這種追求的完美體現。 我對於書中關於“換盆與修根”的部分充滿瞭好奇。我知道,隨著盆景的生長,它們需要定期更換盆器,並進行修剪根係,以保證其健康的生長。這個過程聽起來有些“外科手術”的意味,需要非常謹慎。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換盆的最佳時機?例如,應該在什麼季節進行換盆,換盆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同時,對於修根,我希望書中能夠解釋清楚如何判斷哪些根係需要修剪,以及修剪的原則和技巧,避免對植株造成過大的傷害。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圖片或者圖示,讓我能夠直觀地瞭解修根的過程,並學會如何通過閤理的修根來促進植株的生長和造型。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非常精美,圖片也都很清晰,讓我感覺在閱讀一本藝術品。我一直相信,美好的事物,從內到外都應該精緻。 我對於書中關於“不同風格盆景的鑒賞與創作”的介紹非常感興趣。我聽說,盆景藝術有著各種各樣的風格,例如日式盆景的嚴謹細膩,中國傳統盆景的寫意古樸,以及現代盆景的創新多樣。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這些不同風格的特點、曆史淵源以及代錶作品?我希望書中能夠通過大量的圖片和案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不同風格的精髓,並學會如何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夠駕馭的樹種,去選擇和創作適閤自己的盆景風格。我希望書中能夠給我一些啓示,讓我能夠跳齣思維定勢,創作齣具有個人獨特風格的盆景作品。
評分這本書的紙張質量很好,印刷也很清晰,拿在手裏感覺很舒服。我一直相信,一本好書,從外在到內在,都應該盡善盡美。 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盆器選擇與搭配”的內容。我知道,盆景的“盆”也是其整體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要能夠盛裝土壤,為植物提供生長空間,還要在材質、顔色、形狀以及大小上與植株的造型相協調,共同營造齣和諧統一的藝術美感。書中會不會介紹不同材質的盆器(如陶盆、瓷盆、石盆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範圍?例如,什麼樣的樹形適閤搭配什麼樣的盆器,纔能突齣植株的韻味?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盆器色彩選擇的建議,以及如何通過盆器的紋理和質感來襯托植株的姿態。我希望能學會如何根據盆景的風格,選擇最能體現其“形”與“神”的盆器,讓整個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
評分這本書的到來,讓我的生活多瞭一份期待和樂趣。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生活節奏太快,缺少一些能讓我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的事情。盆景藝術,在我看來,恰恰是這樣一種能夠讓人沉靜下來的愛好。它需要耐心,需要細緻的觀察,需要對自然之美的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入門,讓我真正領略到盆景的魅力。 我特彆好奇書中關於“造型技巧”的章節。聽彆人說,盆景的造型就像是在“畫畫”,隻不過畫布是活的樹木。我腦海裏總是浮現齣那些姿態優美、意境深遠的盆景,它們仿佛被注入瞭靈魂,展現齣自然的鬼斧神工。書中會不會詳細講解如何運用攀紮、修剪、嫁接等技法來塑造樹形?比如,如何讓樹乾呈現齣蒼勁古樸的姿態,如何讓枝條舒展自然,如何控製樹的高度和寬度,以達到整體的和諧與美感。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不同風格的造型案例,例如寫實風格、意境風格等等,讓我能夠從中汲取靈感,並學習到具體的實踐方法。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很精緻,封麵設計也很素雅,一看就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書籍,這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覺得,能夠將一種愛好做到極緻,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而盆景,在我看來,就是這樣一種需要極緻匠心纔能玩轉的藝術。 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病蟲害防治”的部分。畢竟,即使是再精美的盆景,如果生病瞭,也會大煞風景。我聽說,盆景由於其特殊的生長環境和造型方式,可能會麵臨一些特定的病蟲害問題。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盆景病蟲害,以及它們産生的具體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科學、有效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學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並且強調在防治過程中如何盡量減少對植物本身和環境的傷害。我更希望書中能夠教我一些“預防為主”的技巧,例如如何通過閤理的澆水、施肥和通風來增強盆景的抵抗力。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東方美學有著濃厚的興趣,而盆景藝術,無疑是這種美學的絕佳載體。那種將自然微縮於一盆之中,卻又能夠傳遞齣無限意境的藝術形式,深深地吸引著我。拿到這本書,我仿佛看到瞭通往這個奇妙世界的門徑。 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瞭解書中關於“土壤配方”的內容。我知道,盆景的生長離不開適宜的土壤,而盆景的土壤與我們平時養的盆栽似乎有所不同。它不僅要能夠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還要具備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以避免根係腐爛。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不同樹種、不同生長階段所適用的土壤配方?例如,是否需要添加一些特殊的介質,如赤玉土、鹿沼土、桐生砂等等,以及它們各自的作用和比例。我希望書中能夠解釋清楚這些細節,讓我能夠為我的盆景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給瞭我及時雨。最近迷上瞭養植物,看著傢裏光禿禿的幾盆綠植,總覺得少瞭點什麼意境。我一直對那種小巧玲瓏、形態各異的盆景充滿瞭嚮往,但又覺得它高深莫測,像是隻能在專業人士手中纔能誕生的藝術品。偶然翻到這本書,它的封麵就很有藝術感,簡潔卻又不失韻味,讓我立刻産生瞭好奇。翻開目錄,看到裏麵有關於“材料選擇”、“造型技巧”、“病蟲害防治”等等章節,感覺這不僅僅是教我如何“擺弄”盆栽,而是真的在講解一門“藝術”。 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材料選擇”的部分,因為我知道盆景的關鍵在於樹種的選擇,不同的樹種有著不同的生長習性、葉片形態以及能夠塑造齣的風格。我一直糾結於到底該選擇鬆柏科的常青樹,還是落葉喬木,抑或是灌木。我聽說有些樹種本身就比較容易造型,而有些則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適閤初學者的樹種,以及在選擇樹苗時需要注意的哪些細節?比如,根係的生長情況、樹乾的粗細比例、枝條的分布等等。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圖片和案例,讓我能夠直觀地瞭解不同樹種的特點,以及它們適閤被塑造成何種風格的盆景。
評分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我一下子就愛上瞭它。感覺就像是找到瞭失散多年的靈魂伴侶,迫不及待地想要與它親近。 我對書中關於“觀賞性與意境營造”的章節特彆期待。我知道,盆景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就在於它不僅僅是對植物形態的模仿,更是對自然景色的濃縮,以及對作者審美情趣的錶達。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如何通過盆景的造型、配石、苔蘚等元素的組閤,來營造齣山水之趣、田園之美、自然之境?例如,如何通過搭配不同形態的石頭來模擬山巒、溪流,如何運用苔蘚來錶現歲月的痕跡,又如何通過枝葉的疏密濃淡來營造齣遠近虛實的視覺效果。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經典的盆景意境案例分析,讓我能夠從中領略到盆景藝術的深邃內涵,並學習如何將這些意境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
評分我一直夢想著能在傢裏擁有幾盆自己親手打理的盆景,讓它們成為傢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綫。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這個夢想不再遙不可及。 我對書中關於“澆水與施肥”的章節尤其感興趣。我知道,盆景的養護需要非常精細,特彆是澆水和施肥,這就像是給它們“喂飯”,如果喂不好,它們就會生病。書中會不會詳細講解不同樹種、不同季節、不同盆器對澆水頻率和濕度的要求?比如,什麼時候應該“見乾見濕”,什麼時候需要“保持濕潤”,什麼時候又要“寜乾勿濕”。同樣,在施肥方麵,我希望書中能夠指導我如何根據盆景的生長狀況和樹種的特性,選擇閤適的肥料,以及掌握施肥的頻率和用量,避免“肥害”或者“缺肥”。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經驗和技巧,讓我能夠做到“因材施教”,讓我的盆景都能得到最恰當的養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