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LED应用技术系列书 LED照明技术与工程应用
定价:28.00元
作者:周志敏 纪爱华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83937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我国绿色照明工程计划及外LED照明技术发展动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LED的基础知识和LED照明*应用技术。全书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LED固体照明技术、大功率LED驱动技术、大功率LED驱动电路、便携电子设备Flash LED驱动电路、LED照明的工程应用技术等。本书题材新颖实用,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字通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可供电信、信息、航天、汽车、国防及家电等领域从事LED照明研发、设计、应用和生产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LED固体照明技术
1.1 LED的结构及特性
1.1.1 LED的结构、发光原理及发光效率
1.1.2 LED的主要参数与特性
1.1.3 LED的分类和电源性能
1.2 大功率LED的结构与特性
1.2.1 大功率LED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1.2.2 白光大功率LED
1.2.3 大功率LED散热技术
1.2.4 大功率LED可靠性技术
1.3 LED固态光源
1.3.1 半导体照明技术
1.3.2 LED光源照明技术及在灯光环境中的应用
第2章 大功率LED驱动技术
2.1 大功率LED驱动器
2.1.1 大功率LED
2.1.2 大功率LED驱动电源
2.1.3 白光大功率LED驱动器拓扑结椅
2.1.4 LED照明应用的电源解决方案
2.1.5 大功率LED驱动器的优化设计实例
2.2 交流驱动LED前级电路
2.2.1 EMI的滤波器
2.2.2 整流技术
2.2.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第3章 大功率LED应用电路
3.1 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路
3.1.1 基于IRS2541的LED驱动电路
3.1.2 基于LT系列DC/DC的LED驱动电路
3.1.3 基于PT4115的LED驱动电路
3.1.4 基于NCP系列DC/DC的LED驱动电路
3.1.5 基于iWl689的LED驱动电路
3.1.6 基于SGl524的LED驱动电路
3.1.7 基于SLM2842S/J的LED驱动电路
3.2 基于单片开关电源的LED驱动电路
3.2.1 基于LinkSwitch—TN系列器件的LED驱动器
3.2.2 基于TOPSwitch—GX系列器件LED驱动
3.2.3 基于TinySwitch一Ⅲ系列器件LED驱动
第4章 便携电子设备Flash LED驱动电路
4.1 驱动闪光灯的DC/DC变换器
4.1.1 低压闪光灯电路
4.1.2 电荷泵驱动白光LED闪光灯电路
4.1.3 升/降压变换器驱动白光LED闪光灯电路
4.2 LED闪光灯驱动电路设计
4.2.1 LED闪光灯直接控制电流方案
4.2.2 Sipex公司Fllastl LED系列驱动器
4.2.3 基于LTC3453/LTC3454驱动大功率白光LED电路
4.2.4 驱动Flash LED典型应用电路
第5章 LED照明的工程应用技术
5.1 LED照明系统设计
5.2 LED照明工程应用设计
5.2.1 LED信号指示灯设计
5.2.2 LED道路照明灯具设计
5.2.3 太阳能LED路灯照明设计
5.3 LED在汽车照明中的应用
5.3.1 汽车照明发展历程与分类
5.3.2 LED在汽车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5.3.3 汽车LED照明方案设计
5.3.4 车内LED照明驱动电路
5.3.5 汽车外部LED照明驱动电路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享受,这在技术手册中实属难得。很多技术书籍内容虽好,但排版密密麻麻,阅读起来非常费劲,眼睛稍微看久了就容易疲劳。然而,这本书采用了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区块划分,图表制作精美且信息密度适中。我尤其赞赏它在解释复杂电路原理时,所使用的示意图清晰度极高,关键元件和信号流向一目了然。很多地方,作者甚至用到了三维剖面图来展示LED芯片的结构和散热路径,这种可视化处理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此外,书中的术语表做得非常详尽,对于那些需要经常查阅行业标准和缩写的读者来说,简直太方便了。它体现了一种对读者体验的尊重,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和愉悦,而不是枯燥的“啃书”过程。
评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不仅覆盖了基础的LED光源和驱动技术,更前瞻性地探讨了未来照明的发展趋势,比如植物照明(农业照明)和可见光通信(VLC)在LED中的集成应用。作者对这些新兴领域的把握非常精准,提供的技术路线图和市场分析都很有启发性。例如,关于动态光谱调节在健康照明中的应用,书中不仅介绍了驱动电路的复杂性,还探讨了相关生物节律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它帮助我跳出了传统照明工程师的思维定式,开始从更宏观、更具创新性的角度去思考LED技术的未来潜力。对于希望在职业生涯中保持领先地位,不断拓展技术边界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是构建未来知识体系的绝佳基石。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给予极高的评价,它绝对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汇编。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了可靠性测试和故障分析,这正是我目前工作中最头疼的环节。作者没有止步于列出标准,而是详细说明了如何设计加速老化测试,如何通过热成像和频谱分析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例如,它对比了灌封胶和光学胶在不同温度循环下的老化表现,并给出了具体的选材建议和工艺控制点。这些细节直接可以转化成生产SOP(标准作业程序)的一部分。这本书真正实现了从“知道”到“做到”的桥梁作用,让我对如何提升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和降低售后风险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方向。对于负责质量控制和生产导入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的参考价值难以估量。
评分说实话,我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才买的,原本还有点担心内容会不会过于陈旧,毕竟技术更新速度太快了。没想到,这本书的内容更新速度超乎我的预期,特别是在前沿技术追踪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尤其欣赏它对“光品质”这个概念的深入探讨。过去我们可能只关注流明和色温,但这本书详细解析了如何量化和控制视觉舒适度、显色指数(CRI)的细微差别,以及如何通过光谱设计来优化不同场景下的照明效果。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合实际工程需求,比如它对比了不同类型透镜在户外投射灯上的性能差异,这种实战经验的分享是单纯的教科书无法提供的。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作者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他懂得如何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具有商业可行性的产品方案。这对于正在进行产品研发或项目实施的工程师来说,是无价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相当不错,拿到手里感觉很厚实,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抓住了当前LED技术领域的前沿感,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期待。我最喜欢的是它在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平衡把握得非常好。很多技术书籍要么过于偏重理论,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内容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但这本明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功课,它没有简单地堆砌公式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清晰的逻辑结构将复杂的半导体物理、驱动电路设计、光度学原理等内容层层剥开,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领域的读者,也能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尤其是关于新型封装技术和智能调光系统的介绍,内容非常新颖,对于我这种关注行业动态的人来说,提供了很多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整体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高质量的技术指南,对提升专业技能很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