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风工房的北欧传统花样编织 | 作者 | [日]风工房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37569 | 出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在日本乃至世界编织界都享有盛名的手工编织设计大师风工房,在传统的阿伦花样、费尔岛花样、设德兰花样的基础上,尊重传统又大胆创新,将经典的编织焕发时尚光彩,本书集合了30余款作者的原创设计作品,每件作品都用心设计、花样精致、版型,是编织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级作品集。此外,由于不需要复杂的针法,所以即便是新手也易于完成。 |
| 作者简介 | |
| KAZEKOBO 风工房 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学习舞台美术。20岁开始接触毛线,并在许多手工杂志上发表过自己的作品。擅长设计蕾丝及提花花样编织,作为*手工艺人活跃于行业线。不仅在日本具有很高度,在欧美地区也有较高度,受到很多编织爱好者喜爱。 著书多部,其中,代表作《从花片开始玩蕾丝钩编》、《风工房经典钩针编织花片150》已经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引进版权出版。 |
| 目录 | |
| 毛衣和腕套 4 / 36 开衫 6 / 57 毛衣 7 / 62 开衫外套 8 / 64 帽子和连指手套 9 / 68 开衫 10 / 71 毛衣 11 / 41 帽子和护手 12 / 44 围巾 14 / 63 毛衣 15 / 73 披肩 16 / 76 毛衣 17 / 50 背心 18 / 47 披肩 20 / 78 外套 21 / 82 帽子和围巾 22 / 79 围脖和护手 24 / 56 背心 26 / 84 帽子和连指手套 27 / 52 围巾和护腿 28 / 54 背心 29 / 87 披肩 30 / 85 开衫 31 / 72 披肩和护手 32 / 90 单纽扣开衫 34 / 94 围巾 35 / 95 基础技巧 96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北欧神话故事的精选集,书名为《诸神的黄昏与世界之树:北欧神话千年传说》。这本书虽然是神话故事,却意外地为我打开了了解北欧传统编织的新视角。书中讲述的那些关于奥丁、芙蕾亚、雷神托尔的故事,以及世界之树的意象,都充满了力量和神秘感。我开始联想,在那个充满古老信仰和自然崇拜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将这些故事和象征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尤其是织物,作为最贴近身体的物品,很有可能成为表达这些信仰和情感的载体。我脑海中开始勾勒出,也许在古代的北欧,人们会将神话中的图案,例如象征着力量的雷神之锤,或是代表着守护的符文,编织到衣物上,以此来祈求神灵的庇佑,或是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书中对北欧严酷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让我联想到,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人们对温暖和保护的渴望,而编织出的厚实毛衣,不仅是物理上的保暖,更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这本书虽然没有直接的编织图案,但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文化和精神上的背景,让我相信,那些精美的北欧编织花样,很可能就是古代人们对他们所信仰的神灵、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和表达的具象化。这种联想,让我在想象未来编织时,多了一份庄重和期待。
评分最近淘到一本让我惊艳的书,虽然不是直接关于北欧花样编织,但它彻底点燃了我对传统工艺的热情!这本书叫《古老智慧的指尖传承:世界各地传统手工艺探索》,它并没有直接展示编织花样,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将大自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融入到纺织、木雕、陶瓷等各种手工艺中。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印第安部落的毛毯编织部分所吸引,那些复杂的几何图案,每一根线似乎都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达着部落的图腾、宇宙观,甚至是对祖先的敬意。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艺人们如何从自然界获取染料,如何用最原始的工具,将一块块粗糙的羊毛或棉花,变成一件件饱含生命力的艺术品。虽然它没有直接教我编织北欧花样,但它让我明白了,花样本身不仅仅是图案,更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沉淀。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我将来要学习的北欧花样,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和意义?也许是关于航海的艰辛,也许是关于家庭的温暖,抑或是对自然的崇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开了我对“传统”二字的全新理解,让我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技法,而是开始探寻更深层次的文化根基。它像一个引路人,让我开始对这个广阔的手工艺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编织学习有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评分我最近在翻阅一本关于北欧民间艺术的画册,书名是《流动的色彩与线条:北欧乡村的艺术遗产》。这本书并没有直接介绍编织技艺,而是展示了北欧乡村地区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包括木雕、绘画、陶瓷以及一些装饰性的纺织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画册中很多作品都充满了自然元素,比如森林中的动物、海洋的波浪、以及冬日里的雪花。这些自然景象,通过艺术家们的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图案和色彩组合。我特别注意到其中一些描绘家具和墙壁装饰的纺织品,虽然不是我通常理解的“花样编织”,但上面复杂的几何纹样和重复的色彩组合,让我觉得和编织花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北欧的传统编织花样,是否也同样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那些流动的线条,是不是就如同北欧峡湾的蜿蜒曲折?那些严谨的几何图案,是不是又如同冬日里雪花的晶莹剔透?画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种精神似乎贯穿了北欧的各种民间艺术。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北欧编织,不仅仅是学习一套针法和图案,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和美学理念的探索。它让我期待,在我学习那些具体的编织花样时,能够感受到隐藏在其中的,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一种简洁而深刻的美学追求。
评分我最近偶然翻阅了一本关于古代服饰史的著作,书名是《丝绸之路上的衣冠风采:从中亚到东亚的服饰变迁》。这本书虽然聚焦于古代服饰的整体发展和交流,但其中对游牧民族和北欧地区早期服饰的描述,让我对传统编织的起源和演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提到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毛纺织品一直是许多民族的重要衣物来源,其上的图案往往不仅仅是装饰,更承载着部落的图腾、宗教的象征,甚至是军事上的标识。尤其是在提到北欧地区,书中简略地描述了维京时期人们如何利用羊毛制作御寒的衣物,以及当时可能存在的、具有部落特色的简单纹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基础的编织纹样,也可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它让我开始思考,那些我们在现代编织书籍中看到的所谓“传统花样”,究竟是历经多少年演变而来的?它们最初的意义又是什么?虽然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展示北欧花样,但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视角,让我看到了编织技艺是如何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文化信仰相互作用,逐渐发展和传承下来的。这种宏观的历史视角,让我对即将学习的北欧花样有了更深沉的敬畏感,也让我更加好奇,那些看似简单的图案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古老的故事和智慧。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旅行的随笔集,书名叫《在时光里漫游:北欧风情画卷》,虽然这本书的主题是旅行见闻,但它对我学习编织的启发却出乎意料地大。作者笔下的北欧,不仅仅是旖旎的自然风光,更有那深入骨髓的文化底蕴。他详细描写了在挪威一个小镇遇到的老奶奶,如何在冬日里,围着温暖的炉火,手中娴熟地织着毛衣。老奶奶讲述的那些关于毛衣的传统,比如不同地区特有的花纹代表着家族的归属,羊毛的颜色取自当地特有的植物染料,甚至毛衣的厚度和针法都与当地的气候息息相关。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北欧的编织花样绝非凭空而生,而是与那片土地、那里的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气候条件紧密相连。作者在书中对北欧的冬天描绘得尤为生动,那种漫长而寒冷的季节,对保暖的需求是极大的,而传统的编织技艺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并通过图案和色彩,赋予了衣物更多的情感和意义。虽然这本书里没有编织教程,但它像一幅精心绘制的背景画,让我对北欧编织的宏观背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期待去了解那些具体的花样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它让我明白,学习一项传统技艺,与其说是学习技巧,不如说是学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