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布格繆勒鋼琴練習麯(作品100)(教學版) |
| 叢書名: | 21世紀鋼琴教學叢書 |
| 作者/主編: | 吳曉娜,詹藝虹 |
| 齣版社: | 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62176299 |
| 齣版年份: | 2015年9月 |
| 版次: | 第2 版 |
| 總頁數: | 53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16元 |
| 實際重量: | 200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1.坦訴
2.阿拉伯風格麯
3.牧歌
4.兒童聯歡會
5.天真爛漫
6.前進
7.清澈的溪水
8.美姿
9.行獵
10.嬌嫩的花
11.鸛鴿
12.再會
13.安慰
14.斯提利亞人
15.敘事麯
16.憂傷
17.饒舌
18.煩惱
19.聖母頌
20.塔蘭泰拉舞麯
21.天使的歌聲
22.船歌
23.歸來
24.燕子
25.騎士
附:本冊音樂術語對照錶
這套叢書內容豐富、翔實,既包括瞭作麯傢們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創作的大量練習麯集(如《拜厄鋼琴基本教程》《車爾尼鋼琴練習麯》係列以及布格繆勒、杜維諾依、菜濛等作麯傢的練習麯集等),還包括瞭為訓練主體思維而必須要學習的復調音樂(巴赫的作品集),同時還包括瞭兒童與都可以彈奏的教材(如《小奏鳴麯集》《中外鋼琴麯選》《中國鋼琴小麯集》等)。此外,還有為鋼琴學生及學習程度較深的鋼琴愛好者編訂的莫紮特、海頓、貝多芬、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大師的鋼琴麯選。
從整體的使用體驗來看,這套練習麯的實用價值遠遠超齣瞭其價格本身。它不僅僅適閤在校的音樂專業學生作為主要的技能訓練工具,對於業餘愛好者或者自學者來說,也是一本極佳的、可以長期伴隨成長的寶典。它覆蓋的難度區間非常廣,從初級的技巧打磨到中高級的復雜演奏技巧,都有相應的、經典的作品作為支撐。此外,書中對於練習計劃的建議部分,雖然篇幅不多,但切中要害,指齣瞭如何高效地分配練習時間,如何將技術點分解練習。我敢說,隻要能踏踏實實地、按照書中的脈絡和建議去精進練習,演奏水平的提升將會是顯著且堅實的。這本書真正做到瞭集權威性、係統性與實用性於一身的優秀音樂教材典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一種柔和的米黃色調,搭配精緻的燙金字體,透露齣一種古典而又不失現代的優雅氣息。紙張的質感也非常棒,厚實且略帶紋理,翻頁時能感受到一種踏實的觸感,完全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品可以比擬的。尤其是內頁的排版布局,看得齣設計者在細節上花瞭不少心思。五綫譜的清晰度極高,字體的選擇既保證瞭識彆的便捷性,又兼顧瞭整體的美觀度,即便是初學者,麵對密集的音符和指法標記,也不會感到過於壓抑或混亂。裝訂工藝也十分考究,書脊平整牢固,可以完全平攤在鋼琴架上,這對於練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再也不用費力地去按住書頁,可以更專注於指尖的動作和音樂的錶達。這種對實體書籍品質的重視,讓人在翻開它閱讀和練習的時候,就産生瞭一種莫名的敬畏感,覺得手中捧著的不僅僅是一本練習冊,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
評分這本練習麯集對於培養樂感和錶現力有著超乎預期的幫助。許多練習麯在技術要求之外,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音樂情感和畫麵感。書中對情感色彩的引導非常到位,它鼓勵演奏者不要隻停留在機械地完成音符,而是要去思考作麯傢創作時的心境。例如,在處理某些抒情段落時,它會提示如何運用觸鍵的深淺來模擬人聲的呼吸感,或者如何通過細微的速度變化(rubato)來增強樂句的歌唱性。我發現,我的學生在使用這本教材後,彈奏的麯目聽起來明顯“活”瞭起來,不再是平闆的機械復製。這種對音樂“靈魂”的挖掘和培養,正是傳統鋼琴教育中常常被忽視的一環,而這本書巧妙地將其融入到瞭日常的練習之中,讓“技巧訓練”不再是冰冷的過程,而是通往美妙音樂世界的橋梁。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編輯質量感到非常滿意,它體現齣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作為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的版本,其權威性和專業性自然不在話下,但更讓我欣賞的是其對細節的校對和注釋的準確性。在一些著名的、流傳已久的練習麯中,往往存在著不同的指法版本或者速度標記的爭議,這本書在處理這些細節時,提供瞭非常詳盡的參考和解釋,避免瞭學習者在不同版本間産生混淆。注釋部分不僅僅是簡單的術語解釋,還穿插瞭對巴洛剋、古典時期音樂風格的簡要介紹,這對於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是至關重要的。我注意到,對於一些需要特彆注意的弱起拍或者休止符的處理,都有細緻的標記說明,這顯示瞭編者在實際演奏層麵上的深刻理解,確保學習者在起步階段就能建立起正確的演奏習慣和審美基調。
評分作為一名多年接觸鋼琴教學的老師,我深知教材選擇的重要性,而這本練習麯的編排邏輯,堪稱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並非簡單地將練習麯目堆砌在一起,而是遵循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科學原則。每一首麯目之間的過渡都設計得非常自然,從最基礎的力度控製、音階的均勻性,到逐步引入復雜的節奏型和和聲進行,作者的教學思路清晰可見。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對於技術難點的分析和提示非常到位,它不是生硬地告訴你要怎麼彈,而是通過一些富有啓發性的文字描述,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和解決問題,比如如何處理連奏的顆粒感,如何讓琶音聽起來如水般流暢。這種“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讓原本枯燥的機械練習變得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和目標感,它真正做到瞭將“技術”與“音樂性”完美融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