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定价:69.80元
售价:47.5元,便宜22.3元,折扣68
作者:王尚坤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154127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老书新画,结构合理,步骤细致,零基础跟学无压力,易上手。本书是“中国画基础教程”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内容针对零基础的国画初学者,以详细讲解配以大量范例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帮助初学者轻松掌握国画中花鸟鱼虫的绘制技巧。全书共5章,章详细讲解了国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后4章分别是梅、兰、竹、菊的画法讲解和范例展示。讲解的技法比较基础,同时注重对绘画对象各种姿态各种角度的训练,并提供了大量的绘画范例。
本书是“中国画基础教程”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内容针对零基础的国画初学者,以详细讲解配以大量范例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帮助初学者轻松掌握国画中花鸟鱼虫的绘制技巧。全书共5章,章详细讲解了国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后4章分别是花、鸟、鱼、虫的画法讲解和范例展示。讲解的技法比较基础,同时注重对绘画对象各种姿态各种角度的训练,并提供了大量的绘画范例。 本书内容丰富,讲解专业,清晰易学,适合工笔画初学者阅读,也可作为美术培训机构的参考教材。
1.技法7
1.1.常用的技法8
1.2.基本用色方法13
1.3.构图的方法19
1.4.题款与印章21
2.花谱23
2.1.梅花24
2.2.兰花37
2.3.菊花43
2.4.水仙50
2.5.紫藤54
2.6.牡丹59
2.7.秋葵65
2.8.荷花69
3.鸟语82
3.1麻雀83
3.2燕子87
3.3翠鸟90
3.4黄鹂93
3.5竹鸡96
3.6喜鹊100
3.7鸳鸯103
3.8鹰107
3.9仙鹤111
3.10雏鸡114
3.11八哥117
4.鱼谱
4.1鲤鱼
4.2鳜鱼
4.3柳条鱼
4.4神仙鱼
王尚坤,野草堂主人。1962年生,黑龙江省大庆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花鸟画创研部副主任;北京丰台美协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会会员;大庆市花鸟画家协会主席;大庆市萨区美协副主席; 大庆市民进开明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九二七二七部队第二课堂客座教授。先后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高卉民大写意花鸟画工作室,清华大学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
这本《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的作者,显然在国画领域有着深厚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我一直对写意画有着莫名的情愫,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一种东方特有的韵味和精神。我尝试过临摹一些大师的作品,也翻阅过不少理论书籍,但总觉得难以领会其中的精髓,笔下的花鸟总是显得呆板,缺乏生命力。直到我拿到这本书,才感觉找到了指引迷津的灯塔。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法,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梅、兰、竹、菊这四君子各自的性情与神韵,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通过笔墨在纸上得以体现。比如,在讲梅花时,作者不只是教你如何画出枝干的遒劲和花瓣的疏影,更重要的是引导你体会梅花凌寒独放的不屈姿态,如何在运笔时将这种坚韧融入其中;讲到兰花,则是教会你如何捕捉其“幽谷自芳”的雅致,如何在墨色浓淡之间表现出其空灵飘逸的气质。竹子部分,更是让我茅塞顿开,之前总觉得竹子画起来千篇一律,看了作者的讲解,才明白如何在画竹时表现出其“虚心劲节”的品格,如何通过勾勒、皴擦等手法,将竹叶的轻盈、竹竿的挺拔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菊花,在我看来,更是写意画中极难把握的题材,如何表现出其“凌霜而开”的傲骨,如何运用色彩将秋日的灿烂与萧瑟融为一体,书中都有细致的讲解和示范。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法上的指导,更在于它教会我如何去“看”,如何去“悟”,如何将画者的情感与对象的神韵相契合,这对于我这样想要在写意画道路上有所精进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无价的。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以其深厚的笔墨功力和独到的艺术见解,为我揭示了写意画中梅、兰、竹、菊的灵魂所在。我一直觉得,国画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描摹客观事物,更在于它能通过笔墨的挥洒,传递出一种精神,一种意境。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作者在讲解梅花时,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形态描绘,而是深入挖掘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傲骨,以及如何在笔法的运用中体现这种坚韧与不屈。比如,他会细致讲解如何通过顿挫的笔触来表现枝干的苍劲,如何在墨色的晕染中体现花瓣的疏影横斜。而对于兰花,作者则着重于其“幽谷自芳”的雅致,以及如何在简洁的笔墨中勾勒出其飘逸的气质。他会引导你去体会笔墨的留白之美,如何通过轻重缓急的变化来表现兰草的动态。竹子的描绘,更是让我对“虚心劲节”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不仅讲解了如何勾勒竹叶的形态,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你如何在笔墨的刚柔并济中,体现竹子的生命力。菊花部分,作者则强调了其“凌霜而开”的品格,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晕染来展现秋日的灿烂与萧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我仿佛在与一位智者对话。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让我对写意画的理解又进了一层。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者,我一直希望能通过绘画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精髓。这本《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特别,他并没有采取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将复杂的技法融入到对梅兰竹菊精神气质的描绘之中。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国画书籍,但总觉得缺乏一种“魂”,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作者在讲解梅花时,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勾勒出梅枝的刚劲,如何点染出花瓣的疏影,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体会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坚韧与傲骨,如何在运笔时将这种精神注入笔端。对于兰花,他强调了“空灵”二字,教你如何在简洁的笔墨中展现兰草的飘逸与清雅,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其“幽谷自芳”的气质。竹子的描绘,更是让我领略到了“虚心劲节”的东方智慧,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不同的笔法来表现竹叶的动态,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营造竹竿的挺拔与坚韧。至于菊花,书中则着重于表现其“凌霜而开”的品格,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的晕染来展现秋日的灿烂与萧瑟。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教会我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用心去感受,去体悟。每一笔,每一墨,都应该是有情感的,有生命的。这本书的指导,让我对写意画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是一位退休的艺术爱好者,多年来一直沉迷于中国传统书画。最近有幸拜读了《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一书,深感获益匪浅。本书的作者,对于梅兰竹菊这四君子的理解,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下笔,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如何去“意”这个字。比如,在讲梅花的时候,作者不仅仅教你如何勾勒出枝干的苍劲,如何点染出花瓣的疏影,更重要的是,他引导你去感受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挺立的那种精神,如何在运笔时将这种不屈的品格融入笔端,让笔下的梅花,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对于兰花,作者强调了其“幽谷自芳”的气质,教你如何在简洁的笔墨中,勾勒出兰草的飘逸与清雅,如何在墨色的浓淡变化中,表现出其空灵的气韵。竹子的描绘,更是让我茅塞顿开,作者细致地讲解了如何通过不同的笔法来表现竹叶的动态,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营造竹竿的挺拔与坚韧,让我深刻理解了“虚心劲节”的东方智慧。而对于菊花,作者则着重于表现其“凌霜而开”的品格,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的晕染来展现秋日的灿烂与萧瑟。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构图和章法上的建议,让我知道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安排这四君子,如何通过留白来营造意境,让画面富有呼吸感。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反复品读的写意画入门与进阶之作。
评分这套《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也十分清晰,每一幅示范图都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不仅仅提供了大量的范例,还配有作者的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我一直觉得,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精神的传承。作者在书中分享的那些关于笔墨的情感,关于意境的追求,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在描绘梅花时,他提到“笔尖的颤抖,是风的低语;墨色的晕染,是雪的轻柔”,这种 poetically 的描述,一下子就点燃了我内心的创作激情。他对兰花的解读,更是充满了哲学思辨,“一撇一捺,是君子之风;一枯一荣,是人生起伏”,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笔下的兰花,不再仅仅是形态的模仿,而是开始思考它所承载的文化意涵。竹子的部分,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如何“写”竹,而非“画”竹,强调了笔墨的力度与速度,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竹子的生命力。而对于菊花,作者则着重于表现其“疏影横斜”的韵味,以及如何用色彩来烘托出秋日的肃杀与绚烂。更难得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构图和章法的讲解,让我知道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安排这四君子,如何通过留白来营造意境,如何让画面富有呼吸感。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是一本关于东方美学和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它让我对写意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