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视机检修技术
: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梁建华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504567918
字数:
页码:36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电视机检修技术》以彩色电视机八大模块电路分析及检修为核心内容。《电视机检修技术》包括四个模块,共十五个课题:模块一电视机的检修基础,课题为电视机的使用操作与拆装、电视机的电路检测两个课题;模块二普通电视机的故障检修,课题为高频调谐器的故障检修、中频电路的故障检修、伴音电路的故障检修、视频图像通道的故障检修、扫描电路的故障检修、显像管及其电路的故障检修、电源电路的故障检修、遥控电路的故障检修、LA76810单芯片电视机的整机检修;模块三大屏幕电视机的检修基础,课题为认识大屏幕电视机的新电路与新技术、超级芯片大屏幕电视机;模块四新型电视机,课题为平板电视机、数字电视机。教材编写强调学生应用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知识的运用,与国家职业标准紧密联系,是一本较为实用的技能实训教材。
《电视机检修技术》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的电类专业教材,或作为自学用书。同时,还可供从事电子电器设备维修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
《电视机检修技术》由梁建华主编,张学毅、周维龙、张江洪参编,由赵晓宁主审。
所谓迫停消色法是指通过一定方式迫使消色电路进入不消色的状态,即人为停止消色的方法。迫停消色的目的在于打开消色门,接通色度通道,让各种故障现象进一步暴露出来。因此,检修无彩色故障,常以迫停消色法作为突破口,打开消色门后,根据屏幕上出现的现象,来判断故障原因,确定故障范围,进而查找故障元件。迫停消色的具体做法可参考相关资料。
:
2)波形观察法用示波器观察色度通道的相关信号波形,如色度信号、色同步信号、副载波信号、色差信号等,可以判断故障部位,压缩故障范围。
3)颜色对比法颜色对比法就是使故障机接收标准的彩条信号,将显示的彩条颜色与标准彩条图案相对照,从而对彩色异常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方法。
(2)单片机或超级芯片色度通道的检修方法
对于目前采用I2C总线控制技术的单芯片或超级芯片电视机,由于色度通道高度集成化,引脚的数量大大减少。相关的工作原理和信号流程不是很清晰,很多信号也无法观察波形。检修时一般是根据芯片的引脚功能和正常数据,采用常规的电压、电阻检测方法。对于LA76810单芯片电视机。可以按以下方法检查:
1)检查副载波振荡器是否起振。方法一:用示波器观察脚的副载波信号.正常波形是幅度为0.6V左右的4.43MHz正弦波。方法二:用万用表检测@脚的直流电压,然后将晶振短路后观察该引脚电压是否有变化,有变化时说明副载波振荡器已起振。
模块一 电视机的检修基础(1)
课题一 电视机的使用操作与拆装(1)
任务一 电视机的使用操作(1)
任务二 电视机的拆装(17)
课题二 电视机的电路检测(24)
任务一 认识电视机的电路(24)
任务二 电视机的检测基础(32)
模块二 普通电视机的故障检修(43)
课题三 高频调谐器的故障检修(43)
任务一 收不到电视节目的故障检修(43)
任务二 接收效果不好的故障检修(55)
任务三 部分台收不到的故障检修(56)
课题四 中频电路的故障检修(60)
任务一 无图像、无伴音的故障检修(60)
任务二 接收效果不好的故障检修(72)
任务三 电视机“跑台”的故障检修(75)
课题五 伴音电路的故障检修(80)
任务一 有图像、无伴音的故障检修(80)
任务二 伴音声音小的故障检修(87)
任务三 伴音声音失真且干扰噪声大的故障检修(88)
课题六 视频图像通道的故障检修(92)
任务一 有伴音、无图像的故障检修(92)
任务二 图像无彩色的故障检修(103)
任务三 亮度通道(无光栅)的故障检修(115)
课题七 扫描电路的故障检修(128)
任务一 图像不同步的故障检修(128)
任务二 无图像、无光栅、无伴音的故障检修(141)
任务三 水平一条亮线的故障检修(152)
课题八 显像管及其电路的故障检修(162)
任务一 无光栅的故障检修(162)
任务二 彩色失真的故障检修(174)
任务三 彩色显像管的故障判断及检修(184)
课题九 电源电路的故障检修(191)
任务一 开机烧交流熔断管的故障检修(191)
任务二 “三无”故障的检修(199)
课题十 遥控电路的故障检修(210)
任务一 不能遥控的故障检修(211)
任务二 不能正常开机的故障检修(217)
任务三 调谐选台电路的故障检修(224)
任务四 没有字符显示的故障检修(230)
课题十一 LA76810单芯片电视机的整机检修(236)
任务一 “三无”故障的检修(236)
任务二 I2C总线参数的调整(246)
模块三 大屏幕电视机的检修基础(252)
课题十二 认识大屏幕电视机的新电路与新技术(252)
任务一 认识大屏幕电视机的电路结构(253)
任务二 认识扫描系统中的新电路(256)
任务三 认识图像系统中的新电路(266)
任务四 认识伴音系统中的新电路(274)
任务五 认识大屏幕电视机中的新技术(278)
课题十三 超级芯片大屏幕电视机(291)
任务一 认识超级芯片TDA9383(291)
任务二 TCL29U186Z彩电“三无”“黑屏”故障的检修(305)
任务三 TCL29U186Z彩电“无图无声”“有图像、无伴音”故障的检修(311)
模块四 新型电视机(326)
课题十四 平板电视机(326)
任务一 液晶电视机(326)
任务二 等离子电视机(337)
课题十五 数字电视机(345)
任务一 数字电视技术(346)
任务二 数字电视终端(349)
附录一 康佳F2109A彩色电视机整机电路原理图
附录二 TCL—29U186Z彩色电视机整机电路原理图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本《电视机检修技术》会是一本充斥着陈旧电路图和过时维修技巧的“老古董”,毕竟现在液晶、OLED技术迭代太快了。然而,我的顾虑很快就被打消了。书中对数字信号处理部分——特别是HDMI接口的握手协议和EDID数据的读取与解析——的描述,显得尤为与时俱进。它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模拟信号调谐器时代,而是深入探讨了T-CON板的工作原理,包括LVDS差分信号的完整性校验和时序错误的处理方法。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故障排除步骤时所采用的“排除法”逻辑链条,简直是大师级的思维示范。比如,当遇到屏幕花屏但背光正常的现象时,作者建议从供电稳定性开始检查,然后聚焦到主板的时钟晶振,最后才是驱动IC本身。这种层层递进的排查思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避免了盲目更换昂贵零件的弯路。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非常贴近实际维修现场,那些因为焊接虚焊、静电损坏等“疑难杂症”,在书中都有详细的复现和解决方案,语气中充满了过来人的那种笃定和无奈,读起来非常亲切自然,仿佛身边就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在耳提面命。
评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作者对“安全规范”的强调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这在我看来是极其负责任的表现。书中不仅在显眼的位置标注了高压包、滤波电容的残余电压危险,还专门开辟了一章来讲解现代电视机中涉及的X射线防护标准(尽管现在已经很少涉及老式CRT,但对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关键)。在讲解拆解液晶屏体的章节时,对液晶分子的敏感性和偏光片的易损性进行了反复提醒,并详细说明了操作时的角度限制和压力控制。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人深感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维修指南,而是一本融合了工程伦理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读物。它的语言风格是严谨而又不失温度的,例如在描述处理某类固件损坏时,作者写道:“切记,备份永远是第一位的,即便是最轻微的修改,也可能导致整机变砖。”这种带着警告意味的叮嘱,远比冷冰冰的步骤描述更有力量,让人在操作时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评分这部《电视机检修技术》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蓝白相间的色调让人立刻联想到电子设备的专业感。我刚翻开前几页,就被其中对基础电子元件特性的深入剖析所吸引。书中并没有急于直接进入复杂的电路故障排除,而是花了大量篇幅讲解了晶体管、电容、电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物理原理和等效模型,这一点对我这种喜欢追本溯源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作者似乎非常强调“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公式推导,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半导体物理知识讲解得清晰透彻。例如,关于开关电源中MOSFET的导通与关断时序特性,书中不仅展示了波形图,还结合实际电路中的热损耗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甚至提到了不同品牌MOS管在特定频率下的响应差异,这显然是经验老到的工程师才能总结出的细节。而且,书中的术语解释非常详尽,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跟上节奏,不会被那些缩写和行话绊住脚。整体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与教科书的完美结合体,为深入理解现代数字显示技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人感觉不是在看一本简单的维修手册,而是在研读一门精深的电子工程学。我期待着接下来的章节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巧妙地应用到实际的故障诊断流程中去。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对“故障溯源”的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教你“修好它”,更重要的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会坏”。书中对于电磁兼容性(EMC)问题引起的间歇性故障,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例如,当音频电路出现轻微的电流声时,它没有止步于更换输出级的电容,而是追溯到了机箱的屏蔽设计、内部走线的耦合干扰,甚至是市电环境的质量问题。这种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实践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综合判断力。此外,书中还对不同世代电视技术(如从CCFL背光到LED背光,从LCD到Micro-LED的演进)对维修策略的影响做了简短而精辟的总结,帮助读者构建一个技术演进的时间轴。读完某个复杂的电源脉冲模块分析后,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学会了修这个电路,而是掌握了一套通用的电源管理思路,可以灵活应用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维修之中。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并在实践中不断印证其理论价值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编排风格,简直是为实战派量身定制的。它没有那些花哨的彩色插图和商业广告式的设计,全书以黑白为主,但电路原理图的清晰度和标注的精确性,绝对是行业顶尖水平。我手里拿着一块旧平板电视的主板,对照着书中某一块电源模块的拓扑结构图,发现书中的标注完全能对应到实际PCB上的元件丝印号,这在很多其他维修书籍中是难以想象的。更绝的是,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工具才能测量的参数,比如高频信号的抖动(Jitter),作者还特意推荐了几款经济实惠的替代测试方法,甚至教你如何利用示波器的特定功能来“模拟”出这些复杂波形,这对于预算有限的个体维修户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的宝贵信息。而且,它在讨论软件和固件层面的问题时,也毫不含糊,提到了如何通过特定的工程模式代码进入诊断界面,以及如何备份和恢复出厂参数,这无疑拓宽了“检修技术”的定义,使其不再局限于硬件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