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文化1000問
:29.80元
售價:20.3元,便宜9.5元,摺扣68
作者:翟文明著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11306272
字數:794000
頁碼:41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062kg
人類曆史的發展成果有很多錶現形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就是文化的積纍。一個人的文化知識儲備往往是其綜閤素質和能力的體現,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瞭解和掌握必要的中國文化知識,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習和掌握中國文化知識,是推動社會文化發展繁榮的需要,同時也有助於個人開闊視野、·啓迪心智、陶冶性情、增長知識,為走嚮成功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瞭幫助讀者更方便、更輕鬆、更快捷地瞭解和掌握必要的中國文化知識,提高人文修養,編者對中國文化史料進行瞭適當的取捨,選取瞭*代錶性、實用、讀者感興趣的內容,采用瞭一問一答的方式,將浩如煙海的文化知識濃縮到韆餘個問答之內,輯成本書。本書是一個瞭望中國文化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你可以對中國文化有一個全麵係統的瞭解。全書包括“宮廷規製·帝後故事”、“朝政職官·名臣軼聞”、“解說法製·揭秘”、“天地玄奧·中華奇觀”、“趣話漢字·稱謂釋疑”、“精彩典故·追根尋源”等23個篇章,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天文曆法、禮儀習俗、文學藝術、教育思想、地理名勝、科學技術、官銜稱謂、成語俗語等,基本涵蓋瞭人們需要瞭解和學習的中國文化知識。本書既是一部介紹中國文化知識的實用工具書,又是休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快餐:為你提供你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應該知道的中國文化知識。一書在手,讓你盡覽中國文化全貌;一捲在手,讓你輕鬆掌握中國文化精華。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中國文化認知的大門!我一直對中國曆史、傳統習俗、藝術成就這些方麵充滿好奇,但總覺得零散,缺乏一個係統性的瞭解。《中國文化1000問》恰好滿足瞭我這個需求。它不像枯燥的學術著作,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呈現在我麵前。我最喜歡的是它那種“問答式”的結構,就像和一位知識淵博的長輩聊天,每一個問題都直擊我的好奇點,然後給齣簡潔明瞭又不失深度的解答。讀完一章,我不僅學到瞭知識,更覺得自己的思維方式也被潛移默化地影響瞭。比如,在解釋“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時,它並非簡單羅列概念,而是結閤瞭古代的農耕文明、自然崇拜,甚至現代人與自然的關係,讓我深刻體會到中國人對和諧統一的追求。還有關於傳統節日,它不僅講述瞭節日的由來和習俗,還深入探討瞭這些習俗背後蘊含的情感寄托和文化意義,比如春節的團圓、清明的祭祖,都讓我對“傢”的概念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從詩詞歌賦到建築園林,從飲食服飾到民間傳說,幾乎涵蓋瞭中國文化的方方麵麵。我常常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裏,每讀完一個問答,都感覺自己又多瞭一份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它不是簡單的知識堆砌,而是將這些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讓我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和獨特魅力。
評分這本《中國文化1000問》真的給我的生活帶來瞭很多驚喜。我一直對曆史題材的書籍感興趣,但很多時候讀到的都比較偏重於事件的梳理和人物的傳記,這次偶然翻開這本書,纔發現原來文化可以這麼有趣。它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完的“快餐讀物”,但也不是讓人望而生畏的“大部頭”。它的魅力在於,你可以隨時隨地拿起它,翻開任何一頁,都能找到一個吸引你的話題。我尤其喜歡它在解讀一些傳統習俗時,會追溯到更深層次的文化根源。比如,當提到“端午節賽龍舟”的時候,它不僅講述瞭屈原的故事,還深入挖掘瞭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對生命價值的肯定,以及龍圖騰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這些信息串聯起來,讓我對這個節日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單純的吃粽子、劃龍舟。還有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介紹,它不僅展示瞭宏偉的宮殿和精美的園林,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瞭這些建築中所蘊含的風水觀念、等級製度,以及古人對於天人閤一、和諧共生的哲學思考。讀這本書,感覺就像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旅行,每一次翻頁,都能遇見一個全新的中國。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身邊有這麼多蘊藏著豐富文化內涵的事物,而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嚮導,帶領我一一探尋。
評分這本《中國文化1000問》真的顛覆瞭我之前對中國文化的一些刻闆印象。我一直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同時也有些遙遠和難以理解。然而,這本書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這些復雜深奧的文化內容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中國傳統節日時,那種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角度。比如,關於春節的描寫,它不僅僅停留在“吃餃子、放鞭炮”的錶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年”的概念在中國人心中所代錶的意義,從傢庭團聚的溫情,到對新的一年美好期盼的寄托,再到“辭舊迎新”的精神內涵。這種解讀讓我對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感覺不僅僅是在過節,更是在經曆一種文化的傳承。還有在介紹中國傳統服飾時,它不隻是展示旗袍、漢服的款式,更側重於這些服飾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社會功能、審美意義,以及它們所摺射齣的民族精神和時代變遷。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在和一位博學多纔的朋友聊天,他總能用最恰當的比喻和最生動的故事,將深奧的道理講得清清楚楚。它讓我明白,中國文化並非是古老陳舊的,而是充滿智慧、生命力和創新精神的,它一直都在發展變化,並且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現在。
評分自從翻開《中國文化1000問》,我仿佛開啓瞭一個新世界。這本書簡直是為那些對中國文化感到好奇,又不知道從何入手的人量身定製的。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吸引人,不故弄玄虛,不枯燥乏味,反而像一個老朋友在和你分享他所瞭解的精彩故事。我最喜歡的是它對中國民間藝術的描繪,比如剪紙、泥塑、年畫等等。它不隻是簡單地介紹這些藝術的特點,更深入地挖掘瞭它們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它們如何承載著人們的喜怒哀樂,如何反映瞭普通人的生活智慧和審美情趣。讀到關於年畫的部分,我纔瞭解到,原來那些喜慶吉祥的圖案背後,蘊含著那麼多的美好祝願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還有關於中國古代的社交禮儀,比如“拱手禮”、“拜訪禮”,它不僅僅是簡單描述動作,更解釋瞭這些禮儀背後所體現的尊重、謙遜、等級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智慧。這本書讓我感覺,中國文化不是被束之高閣的古籍,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是鮮活的,是有溫度的。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覺得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對生活也有瞭更深的感悟。它不是那種能讓你一夜之間變成文化專傢的書,但它一定能讓你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逐漸愛上中國文化。
評分我最近在讀一本關於中國文化的好書,說實話,一開始我還有些擔心內容會不會太艱深,畢竟“文化”這個詞聽起來就有點距離感。但這本書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它太接地氣瞭!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娓娓道來的講述方式,一點一點地把中國文化中最有趣、最迷人的部分展現在我眼前。比如,書中關於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介紹,不隻是簡單列齣“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而是詳細講述瞭它們是如何誕生、如何在曆史長河中發揮作用,甚至對世界文明進程産生瞭怎樣的影響。讀到這些,我常常會驚嘆於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還有關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部分,它沒有用晦澀的語言去解釋,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讓我這個對哲學不太懂的人也能輕鬆理解“道”、“陰陽”、“五行”這些概念。書裏對中國傳統藝術的介紹也讓我印象深刻,比如書法、國畫、京劇,它不隻是講解技法,更側重於這些藝術形式所體現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我記得有一段講到國畫的留白藝術,作者用瞭很多貼切的例子,讓我明白瞭“少即是多”的東方美學,那種意境和韻味,是文字難以完全錶達的,但通過作者的描述,我仿佛能“看”到瞭。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覺得中國文化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如此生動、有趣、充滿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