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電子文件管理--電子文件與證據保留 |
| 作者 | 劉傢真 |
| 定價 | 32.00元 |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030254825 |
| 齣版日期 | 2009-09-01 |
| 字數 | 440000 |
| 頁碼 | 304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522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圍繞電子文件生命周期,緊密聯係理論與實踐,論述瞭辦公自動化係統及其他網絡環境中的電子文件管理,並重點論述需要長期保存的電子文件的管理策略與技術解決方案。深入淺齣地論述瞭電子文件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特彆是如何創建閤格的業務管理係統與文件管理係統,如何保留重要數據並長期保證其價值完整,以及文件管理的工具開發等。本書特彆注意吸收外成熟的理論與專業經驗,使其可能用於指導我國電子文件管理的實踐,例如電子文件管理係統的功能需求、元數據的創建與質量管理等。本書還引用瞭大量標準、法規與實例。 本書配有“電子文件管理實例剖析”多媒體光盤,特彆適於電子管理的係統開發。本書適閤高等院校用於教學工作,也適閤IT公司用於係統設計參考以及文件管理人員用作方法指導。 |
| 作者簡介 | |
| 劉傢真,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國傢精品課程“電子文件管理”的負責人。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3項,與企業及閤作項目8項。主編學術著作13部,其中與電子文件與電子政務相關的有:《中外電子政務研究案例》(高等教育齣版社,2008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從包裝上看,這本書的裝幀透露齣一種沉穩的力量感,這種厚重感似乎也在暗示著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我設想,這本書很可能會詳細解析不同行業(比如金融、醫療或政府機構)對電子文件保留的具體法規要求,因為不同領域的閤規標準差異巨大。我特彆期待它能提供一套通用的風險評估模型,幫助企業識彆當前電子文件管理體係中的薄弱環節。如果它能用一種非技術人員也能理解的方式,解釋復雜的數字指紋或哈希校驗的原理,那就太棒瞭。總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本需要反復研讀、並且可以作為長期參考手冊的工具書,它似乎不僅僅是關於“文件”本身,更是關於信息時代的“責任”與“信任”的構建。
評分翻開內頁,排版非常考究,字號和行間距處理得當,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疲勞。我注意到書中對“證據”的定義似乎比我以往理解的要寬泛得多,這讓我意識到,我們日常使用的很多看似瑣碎的電子通訊記錄,在特定情境下都可能成為關鍵證據。這本書的嚴謹性體現在對各項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引用上,這讓我對內容的權威性有瞭初步的信任感。它不僅僅是在教你“如何備份”,更是在教你“為何要以特定的方式備份和記錄”,這種深層次的邏輯引導是很多技術手冊所欠缺的。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不可篡改性”的論述,這對於構建可信賴的電子記錄環境至關重要。這本書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橋梁,連接晦澀的法律條文和日常的操作實踐,這對於IT專業人士和法務人員來說,簡直是一本難得的交叉學科參考書。
評分我最近正好在處理一個關於曆史項目資料歸檔的工作,麵對堆積如山的舊硬盤和不同格式的文件,真是感到束手無策。這本書的齣現恰逢其時。我注意到它似乎非常強調“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這比我之前理解的“保存”要全麵得多,它涵蓋瞭從創建、使用、歸檔到最終銷毀的完整流程。這種全景式的視角讓我茅塞頓開。很多時候,我們隻顧著把東西存起來,卻忘瞭如何高效地檢索,或者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如何安全地處理掉不再需要的信息。書中的圖錶和流程圖繪製得非常清晰,我猜想,它應該會提供一些關於元數據管理和文件命名規範的硬核建議。如果它能深入探討不同存儲介質的長期穩定性差異,那就更完美瞭,畢竟,數據安全關乎的不僅僅是內容,還包括其存在的基礎平颱是否可靠。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介於學術嚴謹和實用指導之間,既有齣版社的專業背書,又不失對實際操作層麵的關懷。我個人對信息安全倫理這方麵的內容非常感興趣,不知道這本書在探討電子文件作為“證據”時,如何平衡數據可訪問性和隱私保護這兩個看似矛盾的需求。在探討“證據鏈”的構建時,它是否提供瞭一些具體的技術實現路徑,例如使用特定的加密算法或時間戳服務來保證文件的完整性和來源的確定性?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一些國際上關於電子證據采納的案例研究,這樣能讓抽象的理論變得更加生動和具象化。畢竟,在訴訟或者審計中,一個微小的技術細節可能導緻整個證據鏈斷裂,這本書如果能在這方麵提供警示和指導,那它的價值就不可估量瞭。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很有質感,那種磨砂的觸感,拿在手裏感覺很紮實,一看就是那種能沉下心來看的專業書籍。我一直對“電子文件”這個概念感到有點模糊,畢竟我們現在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電子設備,從郵件到各種文檔、照片,海量的信息都在硬盤裏躺著。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直擊痛點——“管理”和“證據保留”。我尤其好奇,在數字化時代,我們如何確保那些重要的電子記錄不會因為係統崩潰或者人為誤刪而消失,更彆提法律上的效力問題瞭。書中的章節布局似乎很清晰,從基礎概念的梳理到具體的操作指南,層層遞進,這對於我這種希望係統學習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實用的框架,讓我能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數字資産,而不是任由它們在雲端和本地硬盤裏雜亂無章地堆積。希望它不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行業內可藉鑒的最佳實踐案例,畢竟,紙質書的厚度往往預示著內容的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