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影視動畫造型基礎
:21.60元
售價:14.7元,便宜6.9元,摺扣68
作者:丁海祥,姚桂萍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040317008
字數:
頁碼:10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41kg
《影視動畫造型基礎》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影視動畫造型基礎》詳述影視動畫角色設計過程,介紹動畫角色設計人員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養,通過典型實例解析設計過程中角色、場景、劇本、策劃方麵的基本常識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角色設計的常識和基本理論、角色設計的各種風格和這些風格各自的特徵、角色設計的流程、人物形象設計的要素、基礎造型、角色設計的標準格式和繪製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影視動畫造型基礎》結閤瞭大量實例,能幫助讀者形象地瞭解影視動畫角色設計過程,對實際操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影視動畫造型基礎》可作為應用性、技能型人纔培養的各類教育“影視動畫造型”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影視動畫造型設計從業人員和愛好者參考使用。
丁海祥,1962年11月齣生。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並獲得學士學位。現任浙江傳媒學院的畫學院院長,擔任的社會職務包括浙江創意設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電視美術研究會理事等。
從事教學工作23年,專業方嚮為影視動畫、影視廣告。齣版多部動畫及廣告專著,主編多部規劃教材。其導演的多部影視動畫作品在中央電視颱播齣並獲奬,例如52集動畫片《天天健康》於2008年8月在中央電視颱少兒頻道播齣,獲杭州第五屆國際動漫節國産長片入圍奬,獲2008年山西省五個一工程奬,動畫片《大話成語》奬2005年度北京電影學院佳輔導教師奬。
剛翻完這本《影視動畫造型基礎》,感覺最大的收獲在於它對角色設計的理解深度。書裏並沒有直接教你“如何畫一個圓”,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一個角色需要這個形狀,它又能傳達齣怎樣的性格和情感”。這一點非常難得,很多教程往往停留在技法層麵,而這本書卻能讓你跳齣“形似”,去思考“神似”的來源。它花瞭大量篇幅來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人物造型演變,從古代雕塑到現代漫畫,都進行瞭細緻的比對和解讀。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肢體語言與造型關聯”的部分,作者用大量的實例,比如通過微小的頸部傾斜、肩部放鬆或緊綳,如何瞬間改變角色的情緒狀態,以及這些細微之處如何體現在整體造型上,簡直是醍醐灌頂。而且,它並沒有局限於某一種風格,而是包羅萬象,從寫實到誇張,從東方到西方,都給瞭相當全麵的介紹。雖然這本書的名字是“基礎”,但我覺得它所涵蓋的深度和廣度,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創作者,也能從中獲得不少啓發。它不是那種讓你看完立刻能畫齣驚艷作品的速成指南,而更像是為你打開瞭一扇通往造型藝術更深層理解的大門,讓你明白,好的造型不僅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思想和情感的具象化錶達。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齣乎意料地令人興奮,因為它並沒有像我之前預想的那樣,羅列齣一大堆枯燥的理論或者生硬的作畫步驟。相反,它更像是一場充滿啓發性的思想對話。作者在書中花瞭大量篇幅來探討“設計哲學”和“美學原理”在造型設計中的應用。我尤其喜歡它關於“負空間”和“留白”的章節,通過解析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意境,來引申到動畫造型中如何通過“未被描繪的部分”來暗示角色的內心世界和潛在能力。這種跨界的思考方式,讓我看到瞭造型設計更廣闊的可能性。書裏還提到瞭很多關於“節奏感”和“韻律感”在造型設計中的運用,比如通過重復的綫條、形狀或者色彩搭配,來營造齣角色的動感和生命力。這些概念在很多其他書籍裏可能被提及,但在這本書裏,它們被闡述得更加具象化、易於理解,並且與具體的造型設計實踐緊密結閤。我感覺它不是在教你“怎麼畫”,而是在教你“怎麼思考”和“怎麼感受”。它引導你去觀察生活中的一切,去分析事物背後的邏輯,然後將這些感悟轉化為具有錶現力的造型。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比死記硬背的技法來得更加深刻和持久。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對“動態錶現”的理解。我一直以為造型設計就是畫靜態的姿勢,但《影視動畫造型基礎》卻讓我認識到,真正的造型設計,是為“運動”而生的。它沒有直接給齣很多關於骨骼結構、關節運動的詳細講解,而是從“力的流動”和“能量的傳遞”這些更宏觀的角度來闡述。書中對“角色動力學”的分析非常透徹,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瞭不同運動狀態下,角色身體的變形、肌肉的收縮以及綫條的流暢性是如何共同作用,來錶現角色的速度、力量和情緒。比如,它會分析一個奔跑中的角色,為什麼身體會前傾,四肢的擺動幅度是多少,以及服裝的飄動會如何增強速度感。這種對“運動中的造型”的深入剖析,讓我對如何設計齣更有生命力的角色有瞭全新的認識。而且,這本書還很注重“情感張力”的塑造,它教你如何通過造型來放大角色的喜怒哀樂,讓觀眾在看到角色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TA的情緒。這種從“靜態”到“動態”再到“情感”的層層遞進,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般的技法教程。
評分這本書的側重點真的非常獨特,它並沒有把我期望的關於具體軟件操作、繪畫技巧的那些東西塞滿,反而是在“敘事性造型”這個概念上做足瞭文章。我之前也看過一些造型相關的書,但往往都是講透視、人體結構、光影這些硬核知識。《影視動畫造型基礎》卻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它強調造型本身就應該具有“講述故事”的功能。比如,書中關於“環境對造型的影響”這一章節,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通過分析不同生存環境下的生物和人類的造型特徵,來闡釋環境壓力如何塑造生物形態,以及這種塑造邏輯如何被運用到虛構角色的設計中。再比如,它深入探討瞭“符號化造型”的原理,講解瞭在動畫中如何利用簡潔的綫條和形狀,快速傳遞角色的職業、性格甚至曆史背景。書中列舉瞭許多經典動畫角色的例子,比如那個經典的穿著工裝褲、戴著安全帽的管道工,僅僅通過這些簡單的元素,我們就能瞬間聯想到他的職業和一些可能的性格特徵。這讓我意識到,一個成功的角色造型,不僅僅是為瞭好看,更是為瞭服務於故事,讓觀眾在第一眼看到角色的瞬間,就能對TA産生初步的認識和聯想。這種“為故事而設計”的理念,是我在這本書裏學到的最寶貴的東西。
評分讀完《影視動畫造型基礎》,我感覺自己對“風格化”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以往我總覺得風格化就是畫得不像現實,或者用一些誇張的比例。但這本書卻從“文化基因”和“時代精神”的角度來解讀風格的形成。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去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曆史時期的人物造型特徵,比如古希臘雕塑的嚴謹與和諧,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比例與解剖學,以及現代動漫中那些極具個性的設計。這本書讓我明白,所謂的“風格”並非憑空産生,而是深深植根於曆史、文化和社會背景之中。它不隻是關於“怎麼畫得不一樣”,更是關於“為什麼這樣做”。書中對“符號化語言”的運用講解得非常精彩,它分析瞭在不同文化中,某些符號(比如龍、鳳凰、十字架等)是如何被賦予特定的含義,以及這些符號如何被巧妙地融入角色造型,來傳遞更深層次的信息。它還探討瞭“藉鑒與創新”的界限,教你如何在學習前輩優秀作品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本書不是教你模仿,而是引導你思考,讓你在理解的基礎上,真正地“創造”齣屬於自己的造型語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