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科學發展觀與現代管理:科學發展觀的管理內涵和實施原則 | 作者 | 華宏鳴 |
| 定價 | 35.00元 | 齣版社 | 中央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07332117 | 齣版日期 | 2011-0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40Kg |
| 內容簡介 | |
按照原定計劃,這一研究終要寫成一《科學發展觀與現代管理:科學發展觀的管理內涵和實施原則》。現在這《科學發展觀與現代管理:科學發展觀的管理內涵和實施原則》已經寫成,全書分為三個部分: |
| 作者簡介 | |
| 華宏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生於1940年9月,江蘇省寶應縣人。1958年畢業於寶應縣初級中學,同年保送到江蘇師範學院(今蘇州大學)“六年一貫製班”學習,該班是應*主席當年提齣的“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創辦的。1964年畢業於該校物理係,1968年作為齣國儲備師資分配到復旦大學物理係執教。1986-1988年在美國馬裏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學習管理,迴國後轉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執教,曾擔任復旦大學校工會副主席等職。 |
| 目錄 | |
| 部分 世界觀篇--從哲學社會科學的角度研究科學發展觀的依據、意義和內涵 |
| 編輯推薦 | |
| “以現代管理的視角解讀‘科學發展觀’”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有意思,封麵的色彩搭配和字體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嚴謹又不失現代感的風格,讓人在拿起書本的第一時間就對內容産生瞭一種期待。我特彆欣賞他們選擇的紙張質感,觸感溫潤,閱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對於這種偏理論性的書籍來說,舒適的閱讀體驗是至關重要的。翻開扉頁,目錄的編排清晰明瞭,脈絡感很強,這直接反映瞭作者對整個論述結構的深思熟慮。初讀幾頁,就能感受到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功力,語言流暢,邏輯推導嚴密,沒有那種晦澀難懂的官腔或空洞的說教,而是用一種近乎於對話的方式,將復雜的概念娓娓道來。特彆是它在引入新章節時的過渡處理,自然而然,像是在引導讀者一步步深入一個精心構建的知識迷宮,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下去,探尋最終的齣口。這本書的排版也值得稱贊,行距和字間距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上的壓迫感,這無疑是為深度思考提供瞭一個極佳的物理載體。這本書的實體書本身,就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藝品,讓人愛不釋手,也間接提升瞭閱讀的儀式感和專注度。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個人職業生涯的認知體係進行瞭一次徹底的“重構”。我發現,過去我習慣於用單一的、綫性的思維模型去套用所有問題,但這本書強迫我跳齣這個舒適區,去擁抱多維度、非綫性的復雜性。它清晰地闡述瞭不同層次的管理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彼此製約的,讓我開始意識到,任何孤立的局部優化,都可能導緻整體效率的下降。這種係統思維的培養是潛移默化的,讀到後期,我發現自己看待日常工作中的決策和衝突時,視角已經發生瞭明顯的轉變,不再局限於眼前的得失,而是會去追溯問題的根源,並預估長期影響。這本書更像是一把瑞士軍刀,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升級後的思維工具箱,它幫助讀者從“管理者”的身份,躍升到“係統架構師”的層麵去思考問題,這種思維上的提升,是任何短期培訓課程都無法比擬的深度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帶著一種特有的冷靜和剋製,這在我閱讀嚴肅的學術或管理類書籍時非常欣賞。作者似乎有一種強大的自我約束力,避免瞭任何不必要的煽情或情緒化的錶達,使得論證過程始終保持在一種高度理性的軌道上。然而,這種冷靜並非冷漠,而是源於對問題復雜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在處理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觀點時,作者的處理方式是極其老練的,他會充分呈現不同視角的閤理性,然後用更具說服力的論據去引導讀者走嚮一個更為周全的結論,而不是簡單地宣布“我是對的”。這種尊重讀者的智慧、邀請讀者共同探索真理的姿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感和信任度。它讓你感覺你不是在被動地接受教條,而是在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帶領下,共同審視這個復雜世界的運作規律。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框架構建得非常紮實,它沒有停留在對宏大敘事的簡單重復,而是深入到微觀的實踐層麵,這一點在我看來是極其難得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某些核心概念的界定,作者顯然投入瞭大量的精力去梳理和辨析那些容易混淆的相似術語,通過細緻的對比和界限的劃分,為讀者建立起一個精確的認知地圖。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作者提齣的那些精妙的類比和例證,這些比單純的理論闡述更具穿透力,能夠迅速激活讀者自身的經驗儲備與之進行碰撞。它不是那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更像是一場高水平的智力對話,它不斷地拋齣問題,引導你去質疑既有的認知,然後提供一個更為穩固的分析支架。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法,使得知識的吸收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一個主動構建和內化的過程。讀完一個部分,閤上書本,腦海中依然會留下清晰的思考軌跡,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學術作品所應具備的特質。
評分從一個實際操作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遠超我的預期。很多理論書籍在談及“實施”時,往往會陷入空泛的口號,但這本書卻提供瞭相當具體的操作層麵的考量。比如,在討論如何將抽象的原則轉化為可衡量的績效指標時,作者提供瞭一套近乎於操作手冊的詳細步驟和注意事項,這些細節對於任何試圖在組織內部推行變革的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平衡性”的探討,作者巧妙地平衡瞭理想目標與現實約束之間的張力,沒有提齣任何不切實際的“烏托邦式”方案,而是強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做齣最優化的策略選擇。這種腳踏實地的態度,使得書中的理論不再是高懸的口號,而是能夠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行動指南。它教會的不是“做什麼”,而是“如何有條理地去思考如何做”,這種思維方法的訓練價值,甚至超過瞭具體的管理技巧本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