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
定价:50.00元
售价:34.0元,便宜16.0元,折扣68
作者:闫斌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381973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病险水库是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适时进行大坝安全鉴定,全面、准确地评价水库土石坝的隐患和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加固,对确保水库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本书针对水库工程中土石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的裂缝、渗漏、滑坡、侵蚀和溶蚀等等常见病害,系统介绍了渗流除险加固技术、裂缝除险加固技术、塌方处理、滑坡加固技术、地震液化加固技术、冲磨破坏防治与修补技术、消能防冲加固技术、闸门启闭机养护措施、突涌水处理、高地应力及岩爆防治、高低温处理等除险加固技术及其新材料和新工艺,详尽阐述了各项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并以工程实例论述各项技术的运用方法。全书分三篇共24章,篇为土石坝除险加固技术,第二篇为溢洪道除险加固技术,第三篇为输水洞除险加固技术。
目录
篇土石坝除险加固技术
1 概述…………………………………………………………………………………003
1.1 土石坝除险加固的目的、意义…………………………………………………003
1.2 土石坝病害类型…………………………………………………………………003
1.3 土石坝病害的检查与观测………………………………………………………005
1.4 土石坝隐患探测…………………………………………………………………011
2 土石坝裂缝处理……………………………………………………………………015
2.1 裂缝产生的原因…………………………………………………………………015
2.2 裂缝的分类………………………………………………………………………017
2.3 裂缝的处理………………………………………………………………………020
3 土石坝渗漏处理……………………………………………………………………025
3.1 渗漏的类型………………………………………………………………………025
3.2 渗漏原因…………………………………………………………………………026
3.3 渗漏处理…………………………………………………………………………028
4 土石坝滑坡的加固处理……………………………………………………………075
4.1 滑坡的原因………………………………………………………………………075
4.2 滑坡加固处理方法………………………………………………………………076
4.3 滑坡处理注意事项………………………………………………………………080
5 土石坝护坡的加固…………………………………………………………………081
5.1 护坡损坏原因分析………………………………………………………………081
5.2 护坡破坏的加固…………………………………………………………………083
5.3 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坡技术………………………………………………………088
5.4 现浇混凝土护坡技术……………………………………………………………091
5.5 水泥裹沙喷射混凝土加固砌石护坡技术………………………………………096
6 土坝白蚁防治…………………………………………………………………………098
6.1 土坝白蚁产生的原因……………………………………………………………098
6.2 白蚁对水库土坝的为害…………………………………………………………099
6.3 土坝白蚁防治……………………………………………………………………100
7 抗震加固………………………………………………………………………………104
7.1 土石坝震害原因…………………………………………………………………104
7.2 液化震害加固措施………………………………………………………………107
参考文献……………………………………………………………………………………113
第二篇溢洪道除险加固技术
8 溢洪道主要病险问题………………………………………………………………119
8.1 渗漏………………………………………………………………………………119
8.2 裂缝………………………………………………………………………………119
8.3 磨蚀、空蚀破坏…………………………………………………………………120
8.4 边坡滑坡…………………………………………………………………………120
8.5 侵蚀和溶蚀………………………………………………………………………121
8.6 泄槽底部衬砌病险………………………………………………………………122
8.7 消能防冲问题……………………………………………………………………122
8.8 闸门和启闭机老化、锈蚀………………………………………………………123
9 溢洪道渗漏破坏的处理……………………………………………………………124
9.1 溢洪道接触渗漏的处理…………………………………………………………124
9.2 溢洪道基础渗漏的处理…………………………………………………………124
9.3 溢洪道裂缝渗漏的处理…………………………………………………………126
10 溢洪道裂缝的处理…………………………………………………………………127
10.1 表面喷涂………………………………………………………………………127
10.2 表面贴补………………………………………………………………………130
10.3 凿槽嵌补………………………………………………………………………132
10.4 真空注入法……………………………………………………………………132
10.5 钢丝网喷浆或喷混凝土………………………………………………………133
10.6 裂缝灌浆………………………………………………………………………133
11 溢洪道磨蚀、空蚀破坏防治及修补……………………………………………138
11.1 磨蚀破坏处置措施……………………………………………………………138
11.2 空蚀破坏处置措施……………………………………………………………138
11.3 常用磨蚀、空蚀修补材料及工艺……………………………………………140
12 溢洪道边坡处理措施………………………………………………………………143
12.1 溢洪道岸坡防护措施…………………………………………………………143
12.2 溢洪道边坡处理施工工艺……………………………………………………144
13 溢洪道侵蚀、溶蚀处理…………………………………………………………157
13.1 合理选择水泥品种……………………………………………………………157
13.2 掺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157
13.3 掺入聚纤维………………………………………………………………158
13.4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158
13.5 加厚混凝土保护层,加大混凝土构件截面…………………………………158
13.6 采用高压蒸汽养生……………………………………………………………158
13.7 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158
14 泄槽底板加固措施…………………………………………………………………161
14.1 防渗措施………………………………………………………………………161
14.2 排水措施………………………………………………………………………161
14.3 增加底板厚度…………………………………………………………………161
14.4 底板处应平整光滑……………………………………………………………162
14.5 底板阻滑措施…………………………………………………………………162
15 溢洪道消能防冲加固措施………………………………………………………164
15.1 消能防冲设施的改善措施……………………………………………………164
15.2 HK-983 树脂锚固剂在防冲补强加固中的应用………………………………166
15.3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下冲刷磨蚀修补中的应用…………………………167
15.4 PBM 聚合物混凝土在水下冲刷磨蚀修补中的应用…………………………168
15.5 设置消力墩消能………………………………………………………………174
15.6 增设宽尾墩消能………………………………………………………………177
15.7 陡槽台阶式消能………………………………………………………………178
16 闸门和启闭机日常维修养护措施………………………………………………180
16.1 闸门和启闭机常见缺陷与故障的处理………………………………………180
16.2 闸门养护措施…………………………………………………………………186
16.3 水工钢闸门防腐保护措施……………………………………………………187
16.4 启闭机的检查与维护…………………………………………………………191
参考文献……………………………………………………………………………………194
第三篇输水洞除险加固技术
17 输水洞主要病险问题………………………………………………………………199
17.1 裂缝……………………………………………………………………………199
17.2 渗漏……………………………………………………………………………201
17.3 冲磨和空蚀……………………………………………………………………203
17.4 进出口存在问题………………………………………………………………204
17.5 闸门后的排气和补气不足……………………………………………………204
17.6 闸门锈蚀变形和启闭设备老化………………………………………………204
17.7 出口高速水流冲刷破坏………………………………………………………204
18 输水洞裂缝除险加固………………………………………………………………205
18.1 地基的处理……………………………………………………………………205
18.2 洞身裂缝的一般处理办法……………………………………………………206
18.3 裂缝修复………………………………………………………………………208
18.4 裂缝修补新材料、新技术……………………………………………………209
19 输水洞渗漏除险加固………………………………………………………………215
19.1 YEC 高韧性环氧涂层防护涂料………………………………………………215
19.2 高压旋喷灌浆构筑输水洞截流环墙…………………………………………216
19.3 输水洞伸缩缝渗漏处理………………………………………………………217
19.4 CP 砂浆防渗补强………………………………………………………………220
19.5 洞顶地面钻探灌浆防渗………………………………………………………222
19.6 内衬钢筋混凝土管、钢管或玻璃钢管………………………………………224
20 输水洞冲磨和空蚀的处理………………………………………………………229
20.1 体形不当的处理………………………………………………………………229
20.2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231
20.3 聚脲弹性体在抗冲磨施工中的应用…………………………………………235
20.4 掺气减蚀措施…………………………………………………………………237
21 输水洞进出口加固…………………………………………………………………238
21.1 环氧厚浆涂料…………………………………………………………………238
21.2 硅粉砂浆………………………………………………………………………239
22 输水洞出口高速水流消能措施…………………………………………………240
22.1 消力池消能……………………………………………………………………240
22.2 挑流消能………………………………………………………………………240
22.3 涵管冲击消力箱消能…………………………………………………………240
22.4 喷射扩散消能…………………………………………………………………243
22.5 喷射消力室……………………………………………………………………243
22.6 锥形阀消能……………………………………………………………………243
22.7 套筒阀…………………………………………………………………………243
23 弃洞重建……………………………………………………………………………244
23.1 明挖法…………………………………………………………………………244
23.2 顶管施工法……………………………………………………………………245
23.3 顶管的顶力计算………………………………………………………………247
24 新建输水洞常见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249
24.1 新建输水洞常见地质问题……………………………………………………249
24.2 塌方处理及加固………………………………………………………………253
24.3 突涌水的处理…………………………………………………………………263
24.4 高外水压的处理………………………………………………………………265
24.5 高地应力及岩爆防治措施……………………………………………………269
24.6 高地温的处理措施……………………………………………………………272
参考文献……………………………………………………………………………………274
闫滨,博士学位,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工建筑物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阜新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辽宁省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3项。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被EI收录7篇;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专著1部。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水利工程建设的评论者,我总是希望能找到一些真正能够反映行业前沿和实践经验的书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我在书中看到了许多我之前并未深入了解过的技术细节,例如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桩基加固方法,以及在复杂水文条件下的施工组织管理策略。书中对于“溃坝风险评估”部分的论述尤为精彩,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风险因素,而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风险评估体系,并结合了概率论和统计学的方法,使得风险评估更加科学和量化。此外,书中对于“新技术、新材料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的探讨,也让我眼前一亮。比如,对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智能监测系统的发展等,都预示着水库安全管理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技术指导,更在于它展现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工程领域,为未来的水库建设和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借鉴。
评分在翻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全面性与深度。它不仅仅是关于“加固”本身,更像是一部关于水库“健康管理”的百科全书。书中不仅涵盖了常见的工程技术,比如传统的混凝土防渗墙、沥青砂浆灌浆等,还触及了一些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例如关于水库溃坝后对下游生态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水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工程安全风险管理”部分的论述,它将技术层面的加固与管理层面的风险控制紧密结合,强调了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安全管控。书中还专门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地质条件和经济水平,选择最适合的水库除险加固方案,这体现了其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我认识到水库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极强的工程,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长期的实践经验才能做好。
评分我是一个对工程细节有着强烈好奇心的普通读者,虽然我对水库除险加固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但这本书的导读性让我能够相对轻松地进入这个领域。书中关于“病险水库的识别与诊断”的章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图例,解释了各种水库常见的“病症”,比如“坝体裂缝”、“库岸滑坡”、“淤积堵塞”等等。我这才明白,原来水库的“健康状况”是如此复杂,需要专业的眼光去辨识。而且,书中对于不同病害的成因分析,也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问题所在。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列举了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看到了工程师们是如何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将那些曾经面临巨大风险的水库,成功地“治愈”并重新焕发生机。这种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完整呈现,让我对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默默奉献在工程一线的工作者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和精装的质感,让我忍不住把它当作一本百科全书来对待。当我开始阅读其中的章节时,我发现它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层层递进地展开。从水库的形成与演变,到各种病害的成因分析,再到不同类型水库加固技术的优劣比较,每一部分都力求详尽。我特别注意到关于“渗流控制”的章节,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公式,详细阐述了不同防渗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以及施工要点。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堵漏”背后,蕴含着如此精妙的工程智慧。我还对“抗震加固”部分印象深刻,在地震多发地区,水库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下游居民的安全。书中对不同抗震加固技术的介绍,如“隔震支座”、“消能减震装置”等,让我看到了现代工程技术在保障水库安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尽管有些公式和计算我不能完全理解,但作者的逻辑清晰,讲解到位,让我能够大致把握其核心思想,并对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厚的专业功底表示赞赏。
评分收到这本书《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的封皮,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绝对是一本硬核的专业书籍。翻开目录,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各种名词术语,诸如“溃坝风险评估”、“抗震加固措施”、“渗流控制技术”、“库岸失稳分析”等等,无一不透露出其专业性和严谨性。我虽然不是水利工程领域的专家,但作为一名对基础设施建设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充满好奇。尤其是在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一些老旧的水库设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除险加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工程师以及相关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从书名来看,它应该涵盖了从病险水库的识别、评估,到具体的加固方案设计、施工技术,再到后期监管维护等全方位的知识体系。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复杂的理论,并辅以详实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水库安全工程的奥秘,了解这项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