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 种植类:花生种植新技术
定价:12.80元
售价:8.7元,便宜4.1元,折扣67
作者:侯振华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44143677
字数:
页码:1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种植类:花生种植新技术》的主要任务是为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工程的建设对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序言/陈锡文
章 概述
节 花生的概况及种植价值
第二节 花生的优良品种
第二章 生长过程及适应环境
节 花生的生长阶段及其特点
第二节 花生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第三章 花生播前管理技术
节 田地的选择与整理
第二节 肥料准备
第三节 灌溉保墒设施准备
第四节 种子准备
第四章 花生育苗技术
节 播种的时间
第二节 种植密度与方式
第三节 花生营养与施肥
第五章 田间管理技术
节 春花生各生长期管理
第二节 夏花生各生长期管理
第三节 秋花生各生长期管理
第六章 花生肥水管理技术
节 节水灌溉技术
第二节 科学施肥技术
第七章 花生栽培技术
节 露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第二节 保护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第三节 无公害花生栽培技术
第四节 花生套种技术
第八章 收获与贮藏
节 花生收获技术
第二节 花生贮藏技术
第九章 病虫害防治技术
节 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第二节 病理性病害及防治
第三节 花生虫害的防治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二章生长过程及适应环境
节花生的生长阶段及其特点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花生播种后从种子萌发至成熟,大致可分为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5个阶段。
一、种子萌发期
从播种到50%幼苗出土并展开片真叶为出苗期,一般为10N15天。花生种子须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的50%左右的水分才能开始萌动,所以播种时适宜的土壤水分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60%。种子发芽的低温度为12℃~15℃,以25℃~35℃为发芽的适温度,40℃以上对出苗不利。花生种子一般具有休眠特性,普通型和龙生型花生的休眠期较长,常需110~120天甚至150天以上;而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种的休眠期很短,仅9~15天,也有品种没有休眠期的。种子发芽时,先是由胚根突破种皮向下生长,然后是胚轴向上伸长,将子叶推向地面。子叶在接近地面见光后,下胚轴停止生长,被称之为子叶半出土;然后上胚轴迅速伸长,当第二片真叶展开时即为出苗。
一、幼苗期
花生从50%种子出苗到50%植株朵花开放称为幼苗期。一般北方春播花生22~25天,南方春播花生30~40天。花生花芽分化极早,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植株的生长中心或养分分配中心在侧枝形成后,转向侧枝。花生在幼苗期根系生长较快,出苗后10天,主根可达40厘米左右,到始花期,主根可深达50厘米~70厘米,并长出50条至100条侧根和二次支根。根重占后根重的26%~45%。苗期根部开始形成根瘤,但固氮能力尚弱,根瘤茵与花生之间的关系属寄生关系。地上部分生长较缓慢,珍珠豆型品种苗期主茎高6厘米-7厘米左右,大约到始花期对分枝的长度才接近或超过主茎。
……
序言/陈锡文
章 概述
节 花生的概况及种植价值
第二节 花生的优良品种
第二章 生长过程及适应环境
节 花生的生长阶段及其特点
第二节 花生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第三章 花生播前管理技术
节 田地的选择与整理
第二节 肥料准备
第三节 灌溉保墒设施准备
第四节 种子准备
第四章 花生育苗技术
节 播种的时间
第二节 种植密度与方式
第三节 花生营养与施肥
第五章 田间管理技术
节 春花生各生长期管理
第二节 夏花生各生长期管理
第三节 秋花生各生长期管理
第六章 花生肥水管理技术
节 节水灌溉技术
第二节 科学施肥技术
第七章 花生栽培技术
节 露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第二节 保护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第三节 无公害花生栽培技术
第四节 花生套种技术
第八章 收获与贮藏
节 花生收获技术
第二节 花生贮藏技术
第九章 病虫害防治技术
节 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第二节 病理性病害及防治
第三节 花生虫害的防治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哇,这套《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真是太有眼光了!我最近在关注“美丽乡村”建设,这套书的名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特别是“种植类”,感觉特别接地气。我一直觉得,农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而科技创新又是农业发展的灵魂。这套书能将“和谐新农村”这个宏大的理念与具体的“种植”技术结合起来,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尤其好奇,它会如何从宏观层面探讨如何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来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最终实现乡村的和谐发展。是不是会分析不同地区的优势,推荐适合的种植品种,并且在种植技术之外,还会涉及一些如何将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市场化的思路?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点,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启示,为我们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方向和思路。光是这个名字,就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如何让农村真正实现“可 D-i-y ”(可diy,即用户可以自己动手创造)和可持续发展。当看到《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这套书名时,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构建和谐新农村”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层面的含义,而“种植类:花生种植新技术”则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切入点。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将“新技术”与“和谐”这个概念联系起来?是不是会讨论如何通过更科学、环保的种植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维护农村的生态和谐?会不会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从而提升农村的幸福感?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技术升级,推动农村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更宜居的方向发展的深刻见解。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一些乡村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的案例,发现很多成功的乡村发展项目都离不开优质的农产品作为基础。这套《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的名字,特别是“花生种植新技术”这个副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停留在种植层面。我猜想,这本书会不会在讲解种植技术的同时,也提及如何通过提升花生品质,来为后续的农产品深加工,比如花生油、花生酱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它会不会介绍一些将特色花生品种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模式?比如,打造观光农场,让游客体验花生采摘的乐趣,从而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跨领域的思路,不仅仅是“种好花生”,更是“如何利用花生,把乡村做得更好、更活”。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启发,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太大了。
评分说实话,我虽然不是直接的农民,但我身边有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农村,我一直对农村的发展很关心。这套《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传统的农村发展书籍可能更侧重于某一种农作物的栽培方法,而这套书将“和谐新农村”和“种植”联系起来,我觉得很有远见。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种植技术与“和谐”这个理念结合起来的?是不是会探讨如何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减少土地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为农村创造更好的环境?会不会讲到如何通过发展绿色、有机种植,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体面的收入,从而减少因为经济压力而产生的矛盾?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种地,更是在引导一种新的农村发展模式,一种更加可持续、更加人性化的发展方向,这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实操性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农业技术书籍,因为我们村今年想尝试引进一些新的种植模式,但又担心风险太大,所以需要一些权威、可靠的指导。这套《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的名字就让我眼前一亮。“种植类”这个标签直接击中了我的需求点,而“花生种植新技术”更是让我觉得非常契合。花生是我们那边比较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如果能有新的种植技术,比如提高产量、改良品质,或者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突破,那对我们农民来说绝对是个大福音。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详细讲解这些新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土壤要求,或者对气候有什么依赖?操作起来难度大不大?有没有一些实际的案例可以参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样,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把花生种得更好,让我们的收入更上一层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