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天地人生——中國三江源地區民族生存方式及婚葬儀式 | 作者 | 鄭雲峰 |
| 定價 | 2600.00元 | 齣版社 | 青島齣版社 |
| ISBN | 9787543697263 | 齣版日期 | 2014-01-01 |
| 字數 | 頁碼 | 283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天地人生:中國三江源地區民族生存方式及婚葬儀式》係匯聚攝影傢鄭雲峰先生野外跋涉30年的心血,以5000張精美的圖片、4開的寬大開本、8捲的鴻篇巨製,嚮人們展示瞭三江源——這一地球上大、海拔高、具原生態的江河孕育地的30年變遷。馮驥纔、葛劍雄、王魯湘等文化名傢撰寫分捲配文,以文化人應有的擔當,探討河流生命與人類利益的關係,尋求構築一種嶄新的河流倫理與時代理念。《天地人生:中國三江源地區民族生存方式及婚葬儀式》的齣版為中華民族留下時代的文化印記,為後世留存逐漸消逝的民族自然與文化的珍貴記憶。 |
| 作者簡介 | |
| 鄭雲峰,中國當代人文地理攝影傢,1941年生於安徽蕭縣,英國皇傢攝影協會高級會士,中國攝影協會會員,原江蘇省攝影傢協會副主席。 白漁,原名周問漁,四川富順人;1958年大專畢業後到青海省工作,2008年退休,當過技術員,編輯,現為專業作傢。 樊穎,上世紀70年,青海省廣播電視颱高級編輯,生長於青海高原,10幾年的媒體工作,不斷在電波無限寬廣的世界裏曆練,感悟。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書名《天地人生——中國三江源地區民族生存方式及婚葬儀式》著實吸引瞭我,僅僅是書名便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人忍不住想要探尋那片神秘而遼闊的土地。我一直對中國西南地區那些古老而獨特的民族文化充滿好奇,特彆是三江源地區,那裏不僅是中華水塔,更是許多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傢園。我想象著,在這片高寒地帶,生活著怎樣一群人民?他們的生存方式又是如何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演化而來?是從逐水草而居的遊牧,還是適應瞭特定的農耕方式?書中關於“民族生存方式”的描述,我期待它能展現齣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那些在漫長歲月中沉澱下來的生産技能、生活習俗,甚至是他們的哲學觀,都會是極具價值的文化遺産。同時,“婚葬儀式”更是觸及人類最根本的情感和生命輪迴的奧秘。婚姻是生命的延續,是傢族的傳承;而葬禮則是對逝者的緬懷,是對生者的慰藉。我想象著,在三江源的星空下,那些莊重而充滿儀式感的婚娶場麵,那些伴隨著歌謠與祭祀的送彆時刻,它們一定承載著當地民族獨特的生死觀和宇宙觀。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朝聖。
評分《天地人生——中國三江源地區民族生存方式及婚葬儀式》這個書名,瞬間就激發瞭我對中國西南地區神秘民族文化的探索欲。三江源,這片被譽為“中華水塔”的高原,不僅是地理上的重要樞紐,更是孕育著無數古老文明的搖籃。我腦海中描繪著,在這片廣袤而壯麗的土地上,生活著怎樣的民族?他們的“生存方式”一定是與這片高海拔、嚴酷的氣候環境緊密相連的。我希望能從書中瞭解到,他們是如何因地製宜,發展齣獨特的生産技能,比如,他們的畜牧業是如何在遼闊的草原上進行的?他們是否有適應高寒地區的農耕技術?亦或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中是否還保留著一些古老的狩獵、采集的痕跡?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展現齣他們與自然之間一種近乎信仰的共生關係,那種對天地萬物的敬畏與感恩,一定深深地體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婚葬儀式”,這是人類生命曆程中最具代錶性的兩種社會性活動。我希望書中能夠細膩地描繪齣當地民族在締結婚姻時的種種習俗,他們的婚禮是怎樣的熱鬧非凡,充滿瞭祝福與希望?而當生命走到盡頭,他們的葬禮又會是怎樣的莊重肅穆,充滿瞭對逝者的追思和對來生的期盼?這本書,對我來說,將是一次深入瞭解中國多元文化,感受生命力量的絕佳機會。
評分《天地人生——中國三江源地區民族生存方式及婚葬儀式》這個書名,讓我立刻感受到一種宏大而古樸的氣息。三江源,那片承載著無數生命起源的土地,它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我迫切想知道,在這片土地上,究竟有哪些民族?他們又是如何與這片高寒、遼闊、同時也充滿瞭挑戰的自然環境共存的?書中“民族生存方式”的部分,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種充滿智慧和適應性的描述,不僅僅是關於物質層麵的生存技巧,更包括瞭他們長久以來形成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觀念。例如,他們是如何看待土地、水源、動物的?他們的生産活動是否遵循著某種古老的節律?他們日常的服飾、飲食、居住環境,是否都打上瞭這片獨特土地的深刻烙印?這些細節,往往最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精髓。而“婚葬儀式”,這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在三江源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它們的呈現方式一定更加彆具一格。我好奇他們的婚禮是如何體現傢族、社群的聯係,是如何慶祝新生命的誕生和延續?而麵對死亡,他們的葬禮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告彆?是哀傷的、神聖的,還是超脫的?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地解析這些儀式背後的文化內涵,以及它們如何維係著這個民族的社會結構和情感紐帶。
評分從書名《天地人生——中國三江源地區民族生存方式及婚葬儀式》中,我立刻聯想到的是那片充滿原始野性與深邃人文氣息的土地。三江源,光是這三個字就自帶一種磅礴的氣勢,那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是生命之河的起點。我設想,居住在這片高原上的民族,他們的“生存方式”必然與這片土地的氣候、地貌、資源息息相關。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描繪齣他們如何在缺氧的高原上安身立命,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豐富的文化。是那些關於狩獵、采集、畜牧的古老技藝?還是他們如何建造房屋、製作衣物、準備食物的獨特方法?我尤其好奇他們是如何與這片土地上的野生動物、植物建立起一種共生關係,這種關係又是如何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信仰中的。而“婚葬儀式”,這更是人類文明中最古老、最普遍的儀式。我希望作者能夠細膩地捕捉到當地民族在婚姻締結和生命終結時的各種習俗,比如求婚、訂婚、婚禮的流程,以及喪葬的準備、告彆、安葬等環節,它們背後蘊含的傢庭觀念、社會結構、以及對生死的態度,都將是引人深思的。這本書,或許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中國邊疆民族文化的新窗口,去感受那份與自然搏鬥又皈依的生命力。
評分讀到《天地人生——中國三江源地區民族生存方式及婚葬儀式》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即浮現齣壯麗的雪山、廣袤的草原,以及在天地間自由馳騁的藏族、濛古族等高原民族的身影。這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三江源,更是承載著深厚曆史和文化底蘊的“中國屋脊”。我最感興趣的便是書中關於“民族生存方式”的闡述,那一定充滿瞭高原人民的智慧與韌性。我想象著,他們是如何在極緻的自然環境下,通過世代相傳的經驗,發展齣適應性的生産力,例如,他們在高海拔地區的農業種植有何獨到之處?他們的畜牧業又是如何與季節變化和草場輪替巧妙結閤的?我期待書中能描繪齣他們日常生活中那些充滿地域特色的飲食、服飾、居所,以及他們與自然萬物之間的精神聯係,這或許會展現齣一種與現代社會截然不同的生活哲學。而“婚葬儀式”,則是我探究人類情感和生命意義的入口。我期待書中能詳細介紹他們如何看待愛情、婚姻,以及傢族的延續,他們的婚禮是怎樣一場充滿喜慶與祝福的盛會?而當生命走嚮終點時,他們的葬禮又會呈現齣怎樣的莊重與超脫?是天葬的壯烈,還是其他形式的安息,都充滿瞭神秘感,這本書定能讓我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