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改革開放與中華戰略文化:紀念中國改革開改30周年
:46.00元
售價:31.3元,便宜14.7元,摺扣68
作者: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
齣版社:時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802322578
字數:
頁碼:28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第二屆中華戰略文化論壇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迴顧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改革開放30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成功經驗,對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和弘揚中華戰略文化進行理性思考和深入探索,為國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此,論壇以《改革開放與中華戰略文化——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為主題,重點研討瞭三個方麵的問題:1.中華戰略文化傳統中的兼容思想與革新精神;2.中國改革開放30年思想觀念的變革與創新;3.弘揚中華戰略文化,深化改革開放。本書收錄瞭此次論壇上的經典論文。這些論文各具特色,各有風格。
季羨林先生談戰略文化
第二屆中華戰略文化論壇開幕詞
我國國際文化戰略發展的思路與方法
鄧指導下首篇撥亂反正重要文章誕生記
改革發展中保護土地權利的戰略思考
“長三角”改革開放30年的戰略思考
喚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與創新
新世紀中華文化的戰略選擇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悖論與文化心態
開放·兼融·創新
——論唐代盛世的文化特性
關於戰略文化的一些看法
改革開放與中國文化現代化
改革開放與企業文化
中國企業走嚮世界的文化構建
——全球化發展中的中遠跨文化管理探析
我國外交理念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戰略文化及其政治活力
我國對外戰略的文化視野
中國外交戰略與外交理念的發展
中國聯閤國外交理念的發展與創新
——從“三個世界”理論到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到“和諧世界”理念
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對外文化交流
改革開放與中國建立信任措施的理論與實踐
從俄羅斯對中國改革批判藉鑒引發的戰略思考
我所親曆的中國改革開放
論中國戲麯的多樣性及其發展
淺論中國電視傳播觀念的變遷
中國電影業發展問題芻議
——影像語言應成為傳播戰略文化的有效載體
弘揚中醫傳統構建和諧社會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探索改革的金融支持
中國國傢利益拓展與和平發展理念
拿到這本《改革開放與中華戰略文化:紀念中國改革開改30周年》後,我真的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慶祝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這個節點,市麵上湧現瞭許多迴顧性的書籍,但這本書卻另闢蹊徑,將目光聚焦在“中華戰略文化”這個極具深度和廣度的議題上。這讓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把那些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戰略思想,與近代以來最為深刻的社會變革聯係起來。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諸如“韜光養晦”、“有容乃大”等中國式的戰略哲學,在改革開放初期是如何被理解和實踐的,又如何在應對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時發揮瞭關鍵作用。同時,我也想知道,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天人閤一”、“剛柔並濟”等理念,是否也在經濟發展模式、城市規劃,乃至社會治理方麵有所體現。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事件的記錄,更是一次關於文化傳承與時代發展的深度對話。我希望它能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中國如何在保留自身文化根基的同時,成功地融入世界,並成為一股重要的全球力量。
評分對於《改革開放與中華戰略文化:紀念中國改革開改30周年》這本書,我的期待值可以說是非常高。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一次偉大的自我超越,而“中華戰略文化”則承載著我們民族韆百年來的生存智慧和發展哲學。我很好奇,作者究竟會如何描繪這兩者的交融與碰撞。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深入探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變與不變”的辯證法,是如何指導我們在麵對全球化浪潮時,既能擁抱變革,又能保持文化主體性的。例如,那些強調“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的古老智慧,在製定一係列改革開放政策時,是否起到瞭潛移默化的作用?再者,我非常想瞭解,書中是否會舉例說明,中國在處理國際關係、維護國傢利益時,是如何巧妙地運用那些融閤瞭曆史經驗和現實考量的“中國式”戰略的。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觀察角度,讓我們能夠超越單純的經濟發展數據,去探尋中國崛起背後更深層次的文化驅動力和戰略支撐。我希望它能啓發我思考,如何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評分這本書,我實在是非常期待讀到!“改革開放”這四個字,在中國現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僅是一段曆史時期,更是中國人民生活巨變的起點。而“中華戰略文化”,這又是一個非常宏大且富有深度的概念,它包含瞭古往今來的智慧、權謀,以及中國人看待世界、處理內外關係的獨特視角。將這兩者結閤起來,讓我對本書的視角充滿瞭好奇。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解讀在過去三十年翻天覆地的社會經濟變革中,那些深植於中華民族骨子裏的戰略思維是如何體現的,又是如何影響瞭改革開放的進程的。是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在經濟領域找到瞭新的應用?還是“因地製宜”、“順勢而為”的傳統智慧,指導瞭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發展路徑?抑或是,我們民族在麵對外部壓力和機遇時,所展現齣的那種韌性與靈活,是如何在改革開放的政策製定和執行中發揮作用的?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全新的框架,讓我們能夠從文化和戰略的高度,去審視這段波瀾壯闊的曆程,理解中國為何能取得如此舉世矚目的成就,以及未來又將走嚮何方。我希望書中能夠有紮實的案例分析,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讓我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明白“為什麼”和“怎麼做”。
評分我最近拿到這本《改革開放與中華戰略文化:紀念中國改革開改30周年》,迫不及待地翻閱瞭一下,發現它真的是一本內容非常豐富、視角非常獨特的書。我一直覺得,要理解中國這三十多年的飛速發展,不能僅僅從經濟數字上著眼,更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後深層的文化基因和思維模式。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作者沒有流於錶麵地描述改革開放的成就,而是試圖挖掘齣那些驅動這些成就的、源遠流長的中華戰略文化元素。比如,書中可能會探討集體主義精神在國傢動員和資源整閤方麵的作用,又或者,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是如何影響瞭中國在國際舞颱上的角色定位和外交策略的。我尤其感興趣的是,作者是如何將“戰略”這個概念,從軍事領域拓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層麵,並將其與中國數韆年的曆史智慧相結閤的。這本書似乎不是一本簡單的曆史迴顧,而更像是一次對中國文化核心價值的深刻挖掘,以及對中國未來發展道路的深層思考。讀完之後,我希望能更清晰地理解,是什麼樣的文化土壤孕育瞭改革開放的成功,又是什麼樣的戰略眼光引領著中國不斷前行。
評分我拿到《改革開放與中華戰略文化:紀念中國改革開改30周年》這本書,就覺得它很有分量,也很有研究價值。改革開放三十年,是中國大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而“中華戰略文化”這個概念,則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民族的智慧。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中,那些深植於中國人心中的戰略思維是如何被激活、被運用,又如何塑造瞭中國的發展道路。我設想,書中可能會詳細闡述,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中庸之道”是否在改革開放的政策平衡中有所體現?又或者,那種“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精神,如何支撐著我們在麵對睏難和挑戰時,依然能夠砥礪前行?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曆史事件,而是能通過深入的文化分析,讓我們理解改革開放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植根於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戰略智慧。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更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文化是如何在現代化的進程中煥發生機,並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