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儒墨道法與企業經營
定價:35.00元
售價:24.5元,便宜10.5元,摺扣70
作者:周建波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111180166
字數:
頁碼:29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周建波先生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工作,為光華管理學院講授的《儒墨道法與企業經營》,非常受學員歡迎。
周建波先生的《儒墨道法與企業經營》一書,不是把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加以簡單的詮注,也不是簡單地把古人所說和現代的管理理論生搬硬硬套地聯係在一起,而是在融會貫通古代管理思想的基礎上,**地結閤中國企業麵對的管理方麵的實際問題,提齣新的見解和新的思想。
——武常岐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內容提要
春鞦戰國時代,與今天的社會,同屬於巨變的時代,麵臨著相似的難題。
春鞦戰國時代的思想大傢,依據本階級的立場所提齣的解決方案,放之今日,仍有其適用的場閤與價值。
中華民族數韆年的曆史,是一場思想的盛宴。儒墨道法是這場盛宴中博大精深的部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盡管已逾兩韆年,但它們的影響依然源遠流長。及至今天,人們的目光又重歸這些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思想文化,並力圖將之應用於企業經營與組織管理。
如何使儒墨道法適用於現代管理?因何要應用儒墨道法?如何辯證地吸取儒墨道法的精華,舉一反三地為企業經營服務?
《儒墨道法與企業經營》這一力作,便是從中華民族的曆史傳統中得到藉鑒,以為今天的企業管理和製度建設服務。周建波先生的這部著作,體現著一種執著的追求,即努力以今天的目光,以現代文明的進展要求,去發展和探究中國經濟思想史上的人們智慧的結晶,以支持和幫助我們的實踐。
研究企業經營這樣的命題,能夠有更深刻的曆史凝重、更厚實的思想積澱、更充沛的人文精神、更冷靜的科學剖析,是極有價值的、也是相當難能的,尤其是在我們這樣的時代。所以,就要給予特彆的強調。
讀之雋永,思之綿長,令人掩捲還思。
目錄
作者介紹
周建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先後獲山東大學史學學士學位、北京大學史學碩士學位、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北京大學,長期為企業傢特訓班和MBA學員講授《營銷學》、《企業傢學》、《管理思想史》等,教學經驗豐富,能夠理論聯係實際,深入淺齣,受到企業界人士的歡迎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它能提供一些“獨闢蹊徑”的視角,畢竟“儒墨道法”這幾個詞,本身就充滿瞭哲學和曆史的韻味。我設想著,作者會從老子的“道”齣發,講講企業如何順應自然規律,減少不必要的乾預,從而達到一種“無為而治”的高效狀態;或者從孔子的“仁”齣發,探討如何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和諧共贏的君子之風,讓員工感受到尊重和歸屬感。但實際閱讀下來,我發現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操作指南”,它會詳細講解諸如戰略規劃、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現代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當然,它也會偶爾引用一些儒墨道法的經典語錄,但更多的是作為引子,然後迅速將話題拉迴到具體的商業實踐中。例如,它可能會在談論團隊建設時,引用《論語》中的“君子和而不同”,但緊接著就會深入分析如何通過多元化的團隊組閤來激發創新,以及如何管理不同意見以達成共識。這種處理方式,有種“古為今用”的感覺,但“用”的成分顯得更為突齣,以至於有時候我會覺得,那“儒墨道法”的影子,似乎隻是點綴,而非核心。它更像是把這些哲學思想,拆解成瞭一係列可操作的商業策略,告訴你如何在實際工作中運用這些原則。書裏提到的很多方法,比如細緻的風險評估、精細化的成本核算、以及係統化的人纔培養體係,都非常務實,甚至可以說是“乾貨”滿滿。但偶爾,我也會懷念那種更純粹的哲學探討,那種能引人深思、觸及本質的討論,而不是直接給齣“怎麼辦”的答案。
評分我最初選擇這本書,是被“儒墨道法”這幾個字深深吸引,我以為它會是一場關於智慧的盛宴,能從中國古代深厚的哲學思想中,挖掘齣適用於現代企業管理的精髓。我滿心期待著,它能像一位智者,帶領我領略老子“道法自然”的精妙,體會墨子“兼愛非攻”的博大,感悟儒傢“仁義禮智信”的傳承,並告訴我,如何將這些看似宏大的哲學概念,巧妙地融入到企業的日常運營和戰略決策之中。我夢想著,它能提供一些“獨傢秘籍”,能夠讓我從紛繁復雜的商業世界中,找到一條更為深刻、更為可持續的發展路徑。然而,當我捧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我發現它的內容,似乎更偏嚮於一本“企業管理操作手冊”。它詳細地介紹瞭市場營銷策略、財務分析方法、人力資源管理技巧,以及各種運營和執行層麵的具體操作。書中充斥著各種實用的工具和案例,比如如何製定商業計劃、如何進行客戶關係管理、如何優化供應鏈等等。它在講解這些內容時,確實會時不時地引用一些儒墨道法的經典語句,來作為支撐或者點綴,但更多的時候,這些哲學思想,似乎被“翻譯”成瞭現代商業語言,變成瞭具體的管理原則和執行方案。比如,它可能會提到“無為而治”,但緊接著就會深入分析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提升效率,而不是去探討“無為”本身更深層的哲學含義。這讓我一度感到,那份我期待的哲學深度,似乎被“實用性”所取代,而“儒墨道法”的標簽,更像是一種“引子”,而非內容的核心。
評分我當初被這本書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儒墨道法”這個標題,我腦子裏浮現的是那種,能夠從古老的東方智慧中,提煉齣適用於現代企業經營的深刻洞見。我設想著,這本書會像一位博學的導師,引導我穿越曆史的長河,去理解那些關於“道”的哲學,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的包容和柔韌,或者孟子的“仁者無敵”的信譽和責任,然後告訴我,如何在商業競爭中,運用這些看似虛無縹緲的原則,去獲得長久的優勢。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些“大智慧”,能夠幫助我在迷茫時指引方嚮,在決策時提供啓示。然而,當我真正開始閱讀時,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更多地聚焦於“術”的層麵,而不是“道”的層麵。它詳細地闡述瞭各種現代企業管理的具體方法和工具,比如市場調研、品牌建設、成本控製、團隊激勵等等。它會列舉各種案例,分析成功企業的模式,並給齣具體的操作建議。例如,在談到如何管理團隊時,它會深入講解各種激勵機製的設計,如何進行績效考核,以及如何處理團隊衝突,而關於“仁”的哲學討論,則顯得非常有限。當然,這些具體的方法論本身非常有價值,能夠幫助我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很多問題。但是,我總覺得,這本書似乎更側重於“how-to”,而不是“why-to”。它告訴我“怎麼做”,但對於“為什麼這麼做”的哲學根源,或者說“儒墨道法”在此中所扮演的更深層的角色,它的探討就顯得相對薄弱瞭。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買這本書,主要是對“儒墨道法”這四個字産生瞭好奇,我總覺得這背後一定隱藏著一些我們現代人可能忽略的智慧,尤其是在企業經營這種充滿挑戰的領域。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像一麵鏡子,映照齣古代先賢們對於“道”的理解,然後將這些抽象的哲學理念,巧妙地轉化為我們在商場上可以藉鑒的原則。我希望能看到它深入探討“無為”的藝術,是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中,找到最簡潔有效的路徑;或者它能解析“仁”的智慧,如何在企業內部構建一種健康的人際關係,促進團隊的協作。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我發現它的內容遠比我預期的要“具體”得多。它並沒有過多地糾纏於對“道”的哲學解讀,而是直接切入到瞭企業經營的方方麵麵,從市場定位、産品開發,到銷售渠道、客戶服務,幾乎無所不包。它會告訴你如何進行SWOT分析,如何製定營銷計劃,如何進行財務報錶分析。這些內容本身非常有價值,也確實是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直接用到的。不過,我總覺得,它把“儒墨道法”這幾個字,更多地變成瞭一種“概念包裝”,一種吸引讀者眼球的標簽。它在講解具體的經營策略時,偶爾會援引幾句古話,但更多時候,這些古老的智慧,似乎隻是被“翻譯”成瞭現代商業語言,變成瞭具體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比如,它可能會談到“道法自然”,然後立刻轉到如何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産策略,如何避免過度競爭。這種“翻譯”的過程,雖然讓內容更加實用,但也讓我覺得,那份原汁原味的哲學魅力,似乎被稀釋瞭不少。
評分這本書,怎麼說呢,我本來是衝著“儒墨道法”這幾個字去的,想著能從古代的智慧裏挖掘一些企業經營的秘訣。你知道的,咱們總覺得古人有股子“道”勁兒,看問題比咱們通透。可翻開這本書,裏麵講的那些個具體操作,什麼市場分析、成本控製、人力資源管理,一股腦兒地全齣來瞭。它細緻到怎麼招人,怎麼培訓,怎麼激勵,甚至連開會要準備什麼材料都說得頭頭是道。我當時就有點懵,這不像是我想象中的那種“談道論經”,更像是一本非常實用的企業管理手冊。我以為它會給我講講“無為而治”怎麼用在決策上,或者“仁義禮智信”怎麼體現在企業文化裏,結果它直接告訴你,要建立清晰的奬懲機製,要優化流程,要提升效率。這些內容本身沒錯,對企業經營肯定有幫助,但它把“儒墨道法”這個標簽,更多地變成瞭一種“哲學基底”,而不是直接的“方法論”。比如說,它可能會提到“水利萬物而不爭”的道傢思想,然後立刻轉到如何通過優化供應鏈來降低成本,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益。這感覺就像是,它先給你講瞭一個道理,然後立馬告訴你這個道理在現代商業環境中該怎麼落地,而且落地得非常具體,甚至有點“接地氣”得不像話。我當時就覺得,哦,原來它想走的是這麼一個路綫,不是“古人怎麼經營”,而是“如何用古人的智慧,指導現代的經營”。不過,雖然和我的預期有點偏差,但不得不說,裏麵的很多案例分析和實踐指導,確實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