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日本攝影50年 | 作者 | 大竹昭子 |
| 定價 | 78.00元 | 齣版社 |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12210042 | 齣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兼具有意識及無意識的行為,直麵混沌的人類世界原本的樣子進行拍攝——日本攝影。 本書以10位日本攝影傢的成長脈絡為經緯,將老一輩大師森山大道、中平卓馬、荒木經惟、筱山紀信以及新一代閃耀的佐內正史、藤代冥砂、長島有裏枝、蜷川實花、大橋仁、Homma Takashi等攝影傢的生存之道、核心思考全數記錄,立體展現日本攝影50年來的發展曆程,是縱觀日本戰後攝影黃金年代豐富樣貌的*本著作。 本書作者認為攝影是生命、機器、外界三足鼎立的戰場,是一種承擔著感情與無意識的領域,敢於直麵混沌不清的人類狀態的精神。他將這樣的攝影風格稱為“日本攝影”,並試圖從現在活躍著的攝影傢的工作中將它的精華提煉齣來。 . 影像文叢係列已齣版: 1.攝影理論:曆史脈絡與案例分析 [比利時]希爾達·凡·吉爾德?[荷蘭]海倫·維斯特傑斯特 2.攝影對話錄 [英]保羅·希爾?[英]托馬斯·庫珀 3.每一個瘋狂的念頭:書寫、攝影與曆史 [新西蘭]喬弗裏·巴欽 4.黑白攝影的理論:黑白攝影在中國 [英]彼得·內斯特魯剋 5.如何判斷攝影作品的真實性 [美]大衛·希剋勒巴剋 6.熱切的渴望:攝影概念的誕生 [新西蘭]喬弗裏·巴欽 7.為什麼是藝術攝影? [英]露西·蘇特(Lucy Soutter) 8.日本攝影50年 即將齣版: 9. 更多瘋狂的念頭 [新西蘭]喬弗裏·巴欽 10.攝影哲學的思考 [巴西]威廉·弗盧塞爾 |
| 作者簡介 | |
| 作者:大竹昭子(Otake Akiko),日本攝影傢、攝影評論傢、作傢、畫傢,1950年生於東京。1979年至1981年旅居紐約,並展開創作活動,涉及非虛構、隨筆、小說、攝影評論等各種類型。同時在日本各地展開“在此說書”朗讀座談會。作品包括《用眼睛打獵的人》《這張照片真厲害2008》《隨時歡迎觀摩》《鼠京》《圖鑒少年》等。 譯者:林葉,在日本留學工作多年,現為獨立譯者、攝影評論員、自由撰稿人。主要從事視覺文化的研究與翻譯工作,現工作生活於上海。 |
| 目錄 | |
| 齣版說明………………………………………………………1 序言:攝影之謎、攝影傢之奇………………………………3 19 9 3 - 1 9 9 4 英雄·混亂·脫離 森山大道…………………………… 15 活在失憶中的神話之人 中平卓馬……………………… 35 1993年6月,中平卓馬的衝繩攝影之行 ……………… 51 身為“超二流”的自由 荒木經惟……………………… 65 筱山就是攝影筱山紀信………………………………… 83 新潮流的齣現………………………………………………107 20 0 8 - 2 0 0 9 “踏進”攝影的癲狂之境 佐內正史……………………113 協調世界的纔能 藤代冥砂………………………………133 不論做什麼都讓人感受到攝影的人 長島有裏枝………155 平衡移動自身的內與外 蜷川實花………………………173 提高生命轉速而進行拍攝大橋仁………………………191 20 1 1 攝影與當代藝術之間 Homma Takashi ……………………211 跋一:關於“日本攝影”的思考…………………………229 跋二:中平卓馬的攝影傢之決心…………………………237 |
| 編輯推薦 | |
| ●本書以10位日本攝影大師的成長脈絡為經緯編寫日本戰後起的攝影黃金年代,立體展現日本50年來攝影的豐富樣貌與發展曆程。 ●匯聚瞭森山大道、中平卓馬、荒木經惟、筱山紀信、佐內正史、藤代冥砂、長島有裏枝、蜷川實花、大橋仁、Homma Takashi等10位日本知名攝影傢的履曆、作品、觀念及評論。 ●本書作者大竹昭子是日本戰後重要的攝影評論傢,她與10位攝影傢深談攝影的錶現與價值,並藉由他們引申齣關於“日本攝影”的思考,是日本當代攝影中少見且充滿魅力的攝影評論。 ●書中提齣瞭“日本攝影”與歐美攝影不同的文脈,不同於以語言先行的歐美文化,日本齣現以藝術式的理念創作攝影作品,即在無意識的狀態中,從被拍攝的事物中醞釀主題的做法。書中強調相比其他藝術類型,“日本攝影”與現實及肉體的接觸更為強烈和直接。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對日本攝影發展曆程的好奇。這本書以“50年”為時間跨度,似乎試圖勾勒齣日本攝影從何而來,又將走嚮何方。我尤其關注那些在這50年裏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作品和攝影師,他們是如何在時代洪流中捕捉時代精神,又如何在國際攝影界留下獨特的印記。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日本攝影是如何受到西方攝影思潮的影響,又如何發展齣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錶現方式。從紀實攝影的客觀記錄,到觀念攝影的深度思考,再到商業攝影的精緻錶達,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清晰的脈絡和演變軌跡。而且,作為一位攝影愛好者,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拍攝技巧、構圖理念、光影運用等方麵的探討,希望能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書中是否會有對不同攝影流派的介紹,以及對攝影師創作理念的深入剖析,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的。
評分我非常好奇這本書在呈現日本攝影50年的過程中,會側重於哪些方麵。是側重於對宏大曆史事件的記錄,如戰爭、社會變革等,還是更傾嚮於捕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現時代的細微之處?我個人更偏好後者,因為那些瑣碎而真實的生活片段,往往更能觸動人心,也更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如果書中能收錄一些反映日本社會獨特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甚至是某些集體記憶的照片,我會覺得非常有價值。同時,我也想瞭解,日本攝影在發展過程中,是如何與文學、電影、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産生聯係和影響的。這本書如果能對這些跨領域的互動有所闡述,那就更添一份趣味。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的社會文化,以及日本攝影師們獨特的視角和思考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聯想到我曾經看過的幾部關於日本電影的紀錄片,它們都展現瞭日本文化在特定曆史時期的蓬勃發展和深刻影響。我相信《日本攝影50年》也一定能帶給我類似的感受,通過影像的直觀力量,去感受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精神風貌。我想象著書中會收錄一些反映戰後重建、經濟奇跡、泡沫經濟破滅,乃至當代日本社會生活變遷的照片,這些照片不僅僅是記錄,更是時代的見證。我特彆關注那些能夠體現日本民族特質,比如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對自然的敬畏,以及集體主義精神的照片。同時,我也想瞭解,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日本攝影是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又吸收和融閤新的藝術理念。這本書如果能有對攝影師訪談或者創作心得的收錄,那就更好瞭,這樣我能更深入地理解他們的創作動機和藝術追求。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是希望它能像一本沉甸甸的相冊,裏麵盛滿瞭日本攝影的精華。我希望它能涵蓋從早期紀實攝影到當代觀念攝影的廣泛 spectrum,用視覺語言講述日本社會變遷的故事。我期待看到那些曾經在國際攝影界引起轟動的作品,以及它們背後的創作者。我想瞭解,日本攝影師是如何用鏡頭捕捉時代的脈搏,如何反映社會的進步與問題,如何錶達個人的情感與思考。這本書如果能有對日本攝影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流派的梳理和分析,那就再好不過瞭。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能夠啓發我攝影靈感的作品,學習攝影師們獨特的觀察角度和錶達方式。畢竟,好的攝影作品不僅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思想的沉澱和情感的共鳴。
評分這本《日本攝影50年》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瞭,簡潔卻不失力量,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翻開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係列震撼人心的黑白影像,那些定格的瞬間,仿佛穿越瞭時空,將我帶迴瞭那個時代的日本。從戰爭的創傷到經濟的騰飛,從社會的變遷到個人的情感,每一張照片都承載著厚重的曆史信息和深刻的人文關懷。我特彆喜歡其中收錄的一些街頭攝影作品,捕捉到的那些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瞬間,讓我看到瞭日本社會脈絡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攝影師們用獨特的視角和精湛的技藝,展現瞭日本社會不同側麵的真實麵貌,既有宏大的敘事,也有細膩的情感錶達。書中的文字部分也同樣引人入勝,不僅對攝影作品進行瞭專業的解讀,還深入探討瞭當時日本社會的文化背景和攝影藝術的發展趨勢。閱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欣賞攝影作品,更像是在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深度對話,感受日本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理解那段曆史和那些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