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
定价:90.00元
作者:中国林业生产重大问题调研组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3871559
字数:
页码:22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主要内容包括: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综述、中国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国家森林标志产品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我国林业产业行业管理研究、2012年我国林下经济产业调研报告——以陕西省为例、中国木质活性炭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中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及运营模式研究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一)林业生物产业方面
林业生物产业是以森林生物资源为基础,建立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创新与突破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林业生物产业主要包括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林木(竹藤、花卉)品种及森林资源培育产业;基于林业生物资源的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和绿色化学品产业;以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的生态生物治理产业;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降低环境污染为目标的林业生物制造产业;以及服务于生物医药和资源培育的林业生物制剂产业。林业生物产业是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林业生物产业,有利于国土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山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充分体现了“三生态”林业发展战略思想。“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推进抗逆、抗虫、高产和优质基因的林木、竹藤品种等产业化,发展适用于树木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制剂产业,大力发展生物产品。
我国林业生物产业的发展在生物资源方面优势明显,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保持了递增态势,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此外,我国林业还有丰富的能源油料植物、沙生灌木和非木质森林资源,这些都将为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证。其次,生物产业发展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拉动了消费需求,重要林业生物产品如基因工程林木、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林源生物制剂等国内消费市场巨大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对林业生物产品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林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有一批生物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参与国家攻关、生物技术专项等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研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层次的林业生物高技术人才。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在国家科技支撑等重大计划的支持下,我国林业生物技术在毛竹基因组学、林木生物育种、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生物质材料和林业生物制剂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新能源产业方面
林业生物质是指以木本和草本植物为主的生物质,主要包括林木(含薪炭林、灌木林、经济林或能源林和抚育间伐林等)、林业“三剩物”(森林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林副产品及废弃物(油料树种果实、果壳、果核等)、木制品废弃物和草本植物等。而林业生物质能源则是指林业生物质本身所固定和贮藏的化学能,这种化学能由太阳能转化而形成。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性、环保性和地区适宜性等优点,通常可采用直接燃烧。热化学转换、生物转化和液化等技术加以利用,并重点发展气化发电、供热、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
……
序言
代序一
代序二
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综述
部分 林业产业年度重点工作调研
中国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国家森林标志产品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我国林业产业行业管理研究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报告篇
2012年我国林下经济产业调研报告——以陕西省为例
中国木质活性炭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中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及运营模式研究
我国木材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森林认证机构行业实践与研究
第三部分 行业年度报告篇
中国彩色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中国绿色气候基金的创新与实践分析——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为例
拉丝实木地板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葡萄产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我国速生杨在实木地板中的产业化应用
杜仲橡胶资源培育现状与思考
中国装饰纸产业调研报告
我国松香深加工产品市场研究报告
第四部分 区域研究报告篇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于河北省的实证研究
多措并举高位推动实现产业新突破——湖南省油茶产业调研
集约经营创效益延伸产业促增收——陕西省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
潜力巨大的木本粮油产业——辽宁铁岭榛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第五部分 附录
2012年季度中国林业产业主要监测结果
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林业产业主要监测结果
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林业产业主要监测结果
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林业产业主要监测结果
后记
读到“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这个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当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图景。那一年,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而林业,作为最贴近自然的产业,其发展轨迹必然与国家整体战略息息相关。我期待这份报告能够深入挖掘,在2012年这个节点上,中国林业产业究竟遇到了哪些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推测,报告可能会涉及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困境,例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效果,是否真正释放了林地资源潜力?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又面临哪些挑战?同时,我也对林业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感到好奇,比如,过度依赖传统产品,新兴产业如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的发展现状如何?报告中是否能找到一些具体的案例,来佐证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分析其深层原因?我希望这份报告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诊断书”,让我们了解当时中国林业产业的“健康状况”。
评分“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这个书名本身就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2012年,那是一个中国经济仍在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转型阵痛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林业这样一个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必然会伴随着一些深刻的问题和挑战。书名中的“重大问题”更是直击要害,让我立刻联想到,这份报告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对当时中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资源瓶颈、市场困境、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特别期待的是,报告能否揭示出一些触及根本的原因,例如,林权制度改革是否真正落地,是否有效激发了林农的积极性?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是否被广泛接受和践行,还是短期利益驱动仍然是主流?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林业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又面临哪些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宏观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中国林业在那个特殊年份所处的复杂境遇,以及这些问题可能对未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
评分“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仅仅是这个书名,就足够让我对这本书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2012年,那是一个中国经济腾飞的年代,然而,繁荣之下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代价,尤其对于像林业这样基础性的产业。我猜想,这份报告应该不仅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罗列,而是真正触及到了中国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甚至是“卡脖子”的问题。例如,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林业产业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是否存在一些阻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林业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在此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困难?我特别希望,报告能提供一些关于中国林业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分析,以及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如果报告能展现出一些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那就更具价值了。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扎实的题目吸引了——“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这让我感觉它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评论文章,而是有着严谨的调研基础。我猜想,报告里一定充斥着大量来自一线林业从业者、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一手信息和数据。这对我这样希望了解中国林业真实状况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我特别想知道,在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在面临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和环保压力的双重挤压下,具体表现出了哪些“重大问题”。比如,森林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否达到了一个临界点?速生丰产林模式的弊端是否开始显现?林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进展如何?是否存在过度依赖进口或者出口竞争力不足的情况?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像一幅写实的画卷,细致描绘出当时中国林业产业的“病灶”所在,并能用详实的证据来支撑其论点,让我能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又将如何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评分“2012年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这个书名让我产生了一种使命感。2012年,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林业产业的发展似乎常常被其他更“光鲜”的产业所掩盖,但它却是国计民生和生态环境的基石。这份报告如果真的能把“重大问题”挑出来,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我设想,报告可能深入探讨了林业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多重权衡。例如,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如何满足国内庞大的木材需求?生态补偿机制是否健全,能否真正惠及到林区居民?林业产业的附加值如何提升,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迈进的阻力在哪里?我特别关注的是,报告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挑战中的作用与困境的分析。如果报告能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并且指明未来发展方向,那将是更令人期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