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英文)半导体纳米材料在太赫兹电场中的特性沈韬
定价: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沈韬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24616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详尽地介绍了半导体基础纳米结构在太赫兹电场中的响应特性、空间载流子受激运动机理、解析及快速分析的方法。涵盖了半导体基础理论,载流子输运方程分析、有限元数值方法解析、等效电路分析方法等内容。《半导体纳米材料在太赫兹电场中的特性(英文版)》由沈韬编著。
目录
1 Introduction
References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Electromagic Field Theory
2.2 Brief Review on Related Semiconductor Physics
2.2.1 Energy band theory
2.2.2 Carrier concentration at thermal equilibrium
2.3 Charge Transport in Semiconductor
References
3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 in the Static Electric Field
3.1 Semiconductor Nanoplate in the Static Field
3.2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in the Static Field
4 Response of Elementary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in Quasi-Static Electric Field
4.1 Carrier Dynamics
4.2 Semiconductor Nanoplate in the Quasi-Static Field
4.3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in the Quasi-Static Field
References
5 Full Wave Analysis
5.1 Full Wave Analysis of a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5.2 Response of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with High Doping Level in Dynamic Field
6 Equivalent Circuit Representation for Conductive Nanostructure
6.1 Basic Concepts of Equivalent Circuit
6.2 Equivalent Circuit Representation for the Semiconductor Nanoplate
6.3 Equivalent Circuit Representation for the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6.4 Equivalent Circuit Representation for the Metal Nanoparticle
References
7 Conclusion
7.1 Summary
7.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Work
Appendix A
Appendix B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简洁却又不失专业感,黑白灰的基调很好地烘托了其主题的深度与广度。光是看到“半导体纳米材料”和“太赫兹电场”这两个词汇的组合,就足以让关注前沿物理和电子工程的读者心头一震。我尤其期待作者在讨论纳米尺度下量子效应与宏观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章节,毕竟这正是当前物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想象一下,在如此微小的尺度上,材料的本征特性如何被外部瞬态强场深刻地重塑,那种跨越不同尺度的物理图像构建,无疑是需要深厚理论功底和精湛实验洞察力的。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新型超快表征技术在太赫兹频段的应用案例,那就更完美了,毕竟理论的验证离不开先进的实验支撑,清晰的物理机制阐释与实际观测数据的结合,才是构建扎实知识体系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不只是停留在公式推导,更能描绘出未来在高速通信、成像技术等领域中,这些新型材料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让读者感受到研究的温度与实际价值。
评分从一名资深工程师的角度来看,这类前沿书籍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对“可制造性”和“稳定性”的讨论深度上。纯粹的理论模型固然重要,但若脱离了实际工艺的限制,研究成果就很难转化为量产的器件。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在构建这些半导体纳米结构时,当前主流的自下而上(如分子束外延、化学气相沉积)或自上而下(如光刻、刻蚀)工艺,对最终的太赫兹响应特性究竟产生了何种可量化的影响。譬如,纳米线的直径均匀性、量子点阵的排列缺陷密度,这些微观形貌特征如何直接映射到太赫兹吸收峰的展宽或峰值强度的变化上?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关于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湿或强辐射环境)这些纳米器件太赫兹性能衰减的初步评估,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大大提升,它不再仅仅是学术探讨的工具,而是能够指导工程选型和长期可靠性预测的宝贵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潜在读者群应该非常广泛,涵盖了从理论物理、应用数学到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背景的人员。因此,我非常关注作者在介绍新概念时的“叙事技巧”。对于那些需要快速入门的跨学科研究人员来说,如果能有一个清晰的、类比式的引言部分,将复杂的太赫兹物理概念与他们熟悉的领域(比如微波或红外物理)进行有效对比,将极大地降低学习门槛。我希望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能够体现出对读者的尊重,图表的清晰度和注释的详尽程度至关重要。例如,当讨论能带结构或态密度(DOS)与太赫兹吸收的关系时,图示应该能够清晰地标示出不同费米能级或掺杂浓度对应的具体能级位置。简而言之,这本书如果能做到既能满足顶尖专家对细节的苛求,又能让有志于此的新手快速上手掌握核心要领,那么它将毫无疑问成为该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
评分作为一名材料科学背景的初级研究人员,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深入浅出地介绍太赫兹物理基础,又能紧密结合纳米结构特性的参考书。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偏重经典电磁学,对量子效应的讨论蜻蜓点水;要么就是纯粹的凝聚态物理,对太赫兹波段的工程应用着墨不多。因此,我非常看重作者如何平衡这些理论鸿沟。我特别关注书中对掺杂、缺陷控制等对纳米材料太赫兹响应影响的分析。例如,二维材料如石墨烯或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在超快激光泵浦下的载流子动力学,如何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被有效地捕捉和解析,这对我正在进行的项目至关重要。如果能看到不同晶体结构(如六方 vs. 正交)对太赫兹吸收和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影响的详细讨论,那无疑会极大地拓宽我的理解深度。这本书能否成为连接基础理论与实际器件设计之间的桥梁,是我衡量其价值的主要标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标题中“沈韬”这个名字所暗示的严谨学风。我希望这本书的论述逻辑是层层递进、毫无冗余的。特别是对于太赫兹场与半导体载流子的耦合机制,期待能看到比现有综述更精细的物理图像。例如,德鲁德模型在解释纳米尺度效应时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引入更复杂的散射机制(如声子散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来更精确地描述太赫兹吸收谱的细节。此外,书中对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探讨也令我充满好奇——在高强度的太赫兹脉冲作用下,这些纳米材料是否会展现出显著的太赫兹频率倍增或太赫兹场诱导的带隙工程效应?这种对基础物理极限的探索,才是真正能推动学科向前发展的动力。简洁、精确、富有洞察力地解析这些复杂现象,是我对一本优秀学术专著的最高要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