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认识海洋 中国海洋意识教育推荐阅读丛书 海底探秘
定价:36.00元
作者: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55246794
字数:
页码:1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认识海洋》科普丛书共有12个分册,分别为《滨海明珠》《海洋宝库》《冰雪极地》《船舶概览》《多彩海鱼》《航海英雄》《海战狼烟》《美丽海洋》《海中胜景》《海洋生物》《海底探密》《海洋灾害》,在海洋旅游、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洋船舶、海洋人物、海洋战争、海洋景观、两极地区等多个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本丛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实现了精神食粮和视觉盛宴的结合。本丛书内的《回澜·拾贝》栏目则是对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在进一步诠释主题、丰富读者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读者的阅读趣味,使读者兴致盎然。本套丛书旨在向青少年普及基本的海洋知识,激发青少年对海洋的热爱和探索之情,让青少年树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目录
海底世界的样貌
海底世界的变迁
海边缘——大陆架
海底的脊背——海底山脉
地貌复杂的大洋盆地
神奇的海底喷泉
海底平顶山
神秘的深海生物
不被阳光眷顾的地带——深海
伞嘴吞噬者——吞噬鳗
深海巨妖——大王乌贼
深海掠食者——大王酸浆鱿
海中吸血鬼——幽灵蛸
会发光的章鱼——小飞象章里
深海中的怪物——长吻银鲛
……
海底畅想——水下城市
作者介绍
盖广生,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曾任海洋出版社社长、中国海洋报社社长、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等职,长期从事海洋宣传和新闻出版工作,对海洋科普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环境议题的普通市民,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一直心存忧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它没有空泛地喊着口号,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海洋造成的毁灭性影响。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描绘,那些被塑料袋缠绕的海龟,误食塑料碎片而死亡的海鸟,每一个画面都让我感到无比心痛。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残酷的事实,而是用一种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了污染的来源、扩散路径以及对整个海洋食物链造成的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个人日常生活的点滴改变,到政府和企业层面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都得到了细致的阐述。我尤其赞同作者提出的“海洋友好型生活方式”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例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可持续的海产品,积极参与海洋清洁活动等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和行动的动力。这本书让我明白,保护海洋不仅仅是为了远方的鲸鱼和海豚,更是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我们自己的未来。
评分这次真的是意外的惊喜!原本以为这本《海底探秘》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为我揭开了神秘的海底世界。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奇妙生物,如今仿佛就展现在我眼前。比如,书中对深海热泉的描述,简直就像一场视觉盛宴。我能清晰地想象到,在漆黑一片、高压巨大的深海中,一股股滚烫的岩浆从地壳裂缝中喷涌而出,周围却奇迹般地栖息着一群依靠硫化物生存的奇特生命。它们没有依赖阳光,而是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演化,这简直是对生命顽强适应力的极致赞美!还有对巨型乌贼的描绘,那种在黑暗深海中庞大的身躯,以及那双如同探照灯般巨大的眼睛,都让我感到一种既敬畏又着迷的情绪。作者不仅仅是罗列数据和事实,更是通过精妙的比喻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让我仿佛化身为一名探险家,一同潜入那未知的深蓝。就连书中关于海洋地质构造的讲解,也变得不再晦涩难懂,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让我理解了板块运动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壮丽海底地貌。总之,这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并且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疲倦的书,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对海洋充满好奇的朋友。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海洋科学领域有些畏而远之,总觉得那些复杂的术语和理论离我太过遥远。然而,《海底探秘》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那些学院派的著作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带着一种孩童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深入探索海洋的奥秘,讲解的每一个概念都循循善诱,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介绍,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物种名称,而是通过讲述它们独特的生存策略、奇特的繁殖方式,以及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让我对这些生命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例如,书中对小丑鱼和海葵共生关系的生动描述,以及对深海鱼类如何适应极端环境的解读,都让我感到惊叹不已。此外,书中关于海洋中的“沉默的巨人”——珊瑚礁的介绍,更是让我为之震撼。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珊瑚,以及依附于它们生存的无数海洋生物,构成了一个庞大而脆弱的生态系统。作者的描写让我深刻体会到,即使是看似平静的海底,也孕育着无数生命的奇迹。这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海洋科学的兴趣,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对这个蓝色星球的了解,才刚刚开始。
评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没有将焦点完全放在海洋的宏观景象上,而是从一个更具象、更贴近我们生活角度出发,展现了海洋的独特魅力。我一直以为,海洋教育离我们普通人很远,但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生动的方式,将海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书中关于海盐的形成和提炼过程的讲述,就让我对我们餐桌上的食盐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小小一粒盐,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智慧。还有对海洋在调节气候、提供食物以及运输方面作用的阐述,都让我意识到,我们与海洋的联系远比想象中更加紧密。作者通过一个个小的切面,巧妙地勾勒出了海洋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书中关于海洋文化和海洋历史的探讨,也让我耳目一新。那些古老的航海传说,那些与海洋相关的神话故事,都展现了人类对海洋的敬畏与探索。这本书让我明白,认识海洋,不仅仅是了解它的科学知识,更要去理解它在我们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带给我们的文化启迪。它是一本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去思考海洋,去理解它与我们之间微妙而深刻联系的书。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信息传达的专业性上做得非常出色。作为一名对海洋地理和地质构造略有了解的读者,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学术严谨性上的投入。书中对于海底地形,如海沟、海岭、大陆架等概念的解释,清晰明了,配以精美的插图,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在讨论海底矿产资源和海底能源开发时,作者引用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数据,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我注意到书中关于海底地震和海啸成因的讲解,非常透彻,不仅仅停留在现象描述,而是深入到板块构造、断层运动等动力学过程的分析。这对于我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作者在描述这些科学概念时,并没有牺牲语言的流畅性和可读性。他能够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用一种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语言表达出来,让非专业读者也能有所收获。书中对海洋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也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深海探测技术、海底采样技术等等。总之,这是一本在科学内容上具有深度和广度,同时又兼顾了易读性的优秀作品,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海洋科学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