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按摩祛病痛口袋书(汉竹) 小病小痛,很快解决

10分钟按摩祛病痛口袋书(汉竹) 小病小痛,很快解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乃刚 著
图书标签:
  • 按摩
  • 保健
  • 健康
  • 中医
  • 穴位
  • 小病
  • 疼痛
  • 养生
  • 汉竹
  • 口袋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09437
商品编码:29729407964
包装:软精装
出版时间:2013-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10分钟按摩祛病痛口袋书(汉竹) 小病小痛,很快解决

定价:32.80元

售价:22.3元,便宜10.5元,折扣67

作者:刘乃刚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537094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汉竹图书,健康的阅读
  上班久坐腰酸背痛时,看电脑时间长眼睛酸累时,看望高血压的老人时,朋友突发腹泻时……各种“按摩特效穴”在脑海里闪来闪去,可是,该按哪个穴位呢?这个穴位具体在哪呢?该怎么按呢?……这本口袋书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翻阅,能轻松解决这些难题。
  本书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100种病症,一书在手,小病小痛随时解决。另外,本书按照病症分步骤介绍症状、取穴方法、按摩方法,告诉读者什么病选什么穴位,怎么选,怎么按,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即可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使用正确的按摩手法,尽快赶走痛楚。本书还配有精准的骨骼定位图、简便快捷的真人取,找穴、按摩非常方便。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简单实用的取穴、按摩、祛病书,穴少、效好、安全。


内容提要

  口袋书方便携带,可随时随地翻阅。
  每一个按摩步骤都配有人体骨骼图、真人取和手法按摩图,穴位、按摩、祛病,一一对应,一看就会,一按就灵。
  每种病症按步骤讲解,选出有效的四个穴位,易学、易用、有效。
  选取了100种常见的病症,能够帮读者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小病小痛。


目录

扉页
前言
目录:
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图
手太阴肺经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足阳明胃经经穴
足太阴脾经经穴
手少阴心经经穴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足少阴肾经经穴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足少阳胆经经穴
足厥阴肝经经穴
任脉穴
督脉穴
感到劳累酸痛了吗?10 分钟按摩轻松搞定
1. 手臂酸痛
2. 肩膀酸痛
3. 腰部酸痛
4. 头昏脑胀
5. 身体倦怠
6. 精力减退
7. 过度劳累
8. 胸闷
9. 失眠
10. 宿醉
常患的小病痛按摩方
11. 感冒
12. 外感发热
13. 中暑
14. 眩晕
15. 昏厥
16. 神经性呕吐
17. 盗汗
18. 打嗝
19. 痛风
20. 甲状腺功能亢进
头面部病痛按摩方
21. 头痛
22. 面肌
23. 三叉神经痛
24. 面瘫
五官病痛按摩方
25. 耳鸣
26. 牙痛
27. 鼻出血
28. 慢性咽炎
29. 慢性鼻炎
30. 白内障
肩臂腰腿部病痛按摩方
31. 落枕
32. 颈椎病
33. 肩周炎
34. 网球肘
35. 腕管综合征
36. 急性腰扭伤
37. 慢性腰肌劳损
38. 腰椎间盘突出症
39. 坐骨神经痛
40. 膝关节炎
41. 踝关节扭伤
42. 类风湿性关节炎
呼吸道病病按摩方
43. 咳嗽
44. 哮喘
45. 慢性支气管炎
46. 肺气肿
五脏六腑病痛按摩方
47. 胃脘痛
48. 慢性胃炎
49. 胃下垂
50. 泄泻
51. 便秘
52. 心悸
53. 胆囊炎
54. 胆石症
55. 慢性肝炎
56. 尿石症
57. 尿路感染
58. 脱肛
59. 尿失禁
皮肤疾病按摩方
60. 皮肤瘙痒症
61. 湿疹
62. 痤疮
63. 脂溢性皮炎
64. 酒糟鼻
65. 荨麻疹
66. 黄褐斑
中老年病痛按摩方
67. 糖尿病
68. 高血压
69. 低血压
70. 冠心病
71. 高脂血症
72. 动脉硬化
73. 心绞痛
74. 老年
75. 中风后遗症
女性病痛按摩方
76. 痛经
77. 带下症
78. 下垂
79. 增生
80. 月经不调
81. 盆腔炎
82. 更年期综合征
男性病痛按摩方
83. 慢性前列腺炎
84. 前列腺增生
85. 阳痿
86. 遗精
87. 早泄
儿科病痛按摩方
88. 小儿厌食
89. 小儿疳积
90. 小儿遗尿
91. 小儿近视
92. 小儿斜视
93. 小儿脑瘫
调养五脏祛病痛按摩方
94. 养心安神
95. 补脾养胃
96. 疏肝解郁
97. 益肾固本
98. 润肺止咳
99. 美容养颜
100. 除脂减肥
附录:简易取穴速查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古法推拿秘籍:轻松调理,告别微恙》 前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身体的小病小痛,如颈肩僵硬、腰背酸胀、肠胃不适、头痛失眠等,常常悄无声息地侵扰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削弱了生活的热情。然而,许多时候,这些看似顽固的症状,并非需要复杂的药物或漫长的疗程。在中医博大精深的智慧中,推拿按摩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自然疗法,以其独特的触诊、按压、揉捏、推移等手法,能够精准地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疏通气血,舒缓筋骨,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缓解疼痛、提升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古法推拿秘籍:轻松调理,告别微恙》正是这样一本集传统中医推拿精髓与现代养生理念于一体的实用指南。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手法,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人体经络穴位与常见病痛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供一套系统、科学、易于掌握的推拿按摩方法,旨在帮助广大读者,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家中轻松实现对身体的自我疗愈与保健,将“小病小痛,轻松解决”的愿望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第一篇:人体经络奥秘与推拿基础 在深入具体的病痛调理之前,了解人体经络系统是掌握推拿按摩的关键。本篇将带领读者走进奇妙的经络世界,揭示其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经络系统——身体的“交通网络” 1.1 什么是经络? 详细介绍经络的定义、组成(经脉、络脉、经筋、经别、奇经八脉等)及其生理功能。 1.2 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阐述经络如何承载和运行气血,沟通脏腑,维系人体生命活动。 1.3 经络堵塞的信号 识别身体发出的经络不通的信号,如疼痛、麻木、酸胀、肿胀、皮肤变化等,理解这些信号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1.4 触摸你的身体:感受经络的存在 引导读者通过自我触摸,感受身体不同部位的酸胀、紧绷或疼痛感,初步建立身体感知能力。 第二章:推拿的科学原理与基本功 2.1 推拿为何能治病? 从中医理论(如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和现代科学(如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刺激神经末梢、增强免疫力)两个层面,解释推拿的疗效机制。 2.2 推拿的五大基本手法 详细讲解推、拿、揉、按、摩五种基本手法的操作要领、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配以清晰的图解。 推法: 力量均匀,方向明确,适用于大面积疏通。 拿法: 捏提肌肉,放松筋骨,常用于颈肩、四肢。 揉法: 圆转之力,深层渗透,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痛症。 按法: 集中力量,点压穴位,精准刺激。 摩法: Circular friction,温和渗透,用于促进循环,缓解胀痛。 2.3 推拿的辅助工具 介绍一些简单的辅助工具,如刮痧板、艾条、按摩球等,以及它们在推拿中的应用。 2.4 推拿前的准备与禁忌 强调推拿前的身体准备(如清洁、放松),以及不适宜推拿的情况(如皮肤病、急性损伤、严重疾病、酒后、饱餐后等),确保推拿的安全有效。 第二篇:针对常见不适的推拿调理法 本篇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将针对现代人最常遇到的颈肩痛、腰背痛、头痛、肠胃不适、失眠等问题,提供一套套简单易学、效果显著的推拿解决方案。每种不适都将从成因、症状表现,到具体的推拿手法、穴位选择、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讲解。 第三章:告别“低头族”的颈肩僵硬与酸痛 3.1 颈肩痛的“罪魁祸首” 分析久坐、不良坐姿、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压力过大等导致颈肩部肌肉紧张、气血瘀滞的原因。 3.2 颈部舒缓按摩 颈后大椎穴推拿: 缓解颈项强直,改善头晕。 风池穴、风府穴的点按: 疏散风邪,缓解头痛、颈部僵硬。 天柱穴、肩井穴的揉拿: 疏通肩部经络,缓解肩臂疼痛。 颈部两侧肌肉的推摩: 放松斜方肌、肩胛提肌等紧张肌肉。 3.3 肩部灵活按摩 肩胛骨边缘的梳理: 改善肩胛骨活动度。 三角肌的按揉: 缓解肩关节周围疼痛。 3.4 简单拉伸与自我放松 介绍几个简单的颈肩部拉伸动作,辅助推拿效果。 第四章:拯救“久坐腰”——腰背酸痛的解救之道 4.1 腰背酸痛的根源探究 探讨久坐、腰部受凉、急性劳损、肾虚等因素对腰背部的影响。 4.2 腰部经络疏通 腰眼穴的按揉: 温补肾阳,缓解腰膝酸软。 八髎穴的弹拨: 舒筋活络,改善腰臀部疼痛。 肾俞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的推拿: 重点疏通腰骶部经络。 夹脊穴的循序按压: 调理脊柱两侧气血,缓解腰背僵硬。 4.3 坐骨神经舒缓 环跳穴、承扶穴的按揉: 缓解腿部放射性疼痛。 委中穴、承山穴的点按: 舒缓腿部肌肉,改善抽筋。 4.4 居家护腰小贴士 提供日常生活中保护腰部的建议,如选择合适的床垫、注意坐姿等。 第五章:摆脱“头痛族”——缓解头痛、失眠的推拿秘法 5.1 头痛失眠的常见诱因 分析压力、焦虑、用脑过度、睡眠环境不良、体质虚弱等导致头痛失眠的因素。 5.2 头部穴位按摩 太阳穴的按揉: 缓解太阳穴胀痛,改善眼部疲劳。 印堂穴、攒竹穴的按揉: 疏通额部经络,缓解前额痛。 风池穴、百会穴的按压: 疏通头部气血,缓解头晕头痛。 四神聪穴的梳理: 提神醒脑,改善失眠。 5.3 颈部与肩部联动按摩 再次强调颈肩部放松对缓解头部压力和改善睡眠的重要性。 5.4 助眠放松功 介绍一套睡前简单的全身放松推拿手法,帮助快速入睡。 第六章:肠胃“闹钟”——健脾养胃、缓解腹部不适 6.1 肠胃不适的日常应对 讨论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寒湿侵袭等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6.2 腹部经络调理 中脘穴的揉按: 健脾和胃,缓解胃痛、腹胀。 神阙穴(肚脐)周围的摩腹: 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天枢穴、大横穴的按揉: 调理肠道,缓解腹泻、便秘。 足三里穴的点按: 健脾益气,促进消化吸收。 6.3 腹式呼吸的配合 强调腹式呼吸与腹部按摩的协同作用。 6.4 居家饮食养护建议 提供简单易行的饮食调整建议,配合推拿效果。 第七章:其他常见小病痛的对症推拿 7.1 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畅 合谷穴、阳池穴的推拿: 促进手部血液循环。 涌泉穴、三阴交穴的按揉: 温暖下肢,改善水肿。 7.2 咳嗽、感冒初期的缓解 肺俞穴、定喘穴的推拿: 宣肺止咳。 天突穴的摩按: 缓解胸闷。 7.3 肌肉酸痛、运动损伤的初步处理 阿是穴(痛点)的按揉: 缓解局部疼痛。 承筋穴、承山穴的推拿: 舒缓腿部肌肉。 第三篇:推拿养生,迈向健康长寿 本书不仅关注解决眼前的病痛,更着眼于长远的健康管理。本篇将带领读者将推拿融入日常生活,构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八章:全身性推拿保健操 8.1 早晚全身舒展操 设计一套适合早晚进行的全身推拿流程,从头到脚,疏通经络,唤醒身体活力,或帮助身体放松,进入深度睡眠。 8.2 针对不同季节的保健推拿 介绍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推拿重点的方法,如春季疏肝,夏季清暑,秋季润肺,冬季补肾。 第九章:推拿与生活方式的融合 9.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强调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对推拿效果的增益作用。 9.2 推拿的家庭应用 鼓励家人之间互相进行推拿,增进感情,共同守护健康。 9.3 认识身体的智慧 引导读者倾听身体的声音,学会通过推拿与身体对话,理解身体的需求。 结语 《古法推拿秘籍:轻松调理,告别微恙》并非一本冰冷的医学教科书,而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健康伙伴。它承载着古老中医的智慧,融合了现代生活的便捷,旨在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通过掌握书中介绍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您将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困扰您的“小病小痛”,可以如此轻松地被化解。愿本书成为您开启健康生活、掌控自身健康的一把金钥匙,让您和您的家人,都能拥有一个更加轻盈、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 附录 常见穴位速查表 常用推拿术语解释 推拿过程中的体悟与思考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根据您的要求构建的图书简介,不包含您提供的书中具体内容,且力求详细,旨在展现一本专业、实用的中医推拿养生书籍的价值与内容。字数已尽量接近150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看起来像是一本关于快速缓解日常小毛病的指南,封面设计挺简洁明了的,那种一看就能知道是主打“快”和“简”的实用工具书。我特别关注它在应对那些突如其来的不适时能提供多大帮助。比如,有时候对着电脑久了脖子僵硬,或者晚上睡前脚有点酸胀,如果能有一个立即可行的、不需要复杂器械或者长时间准备的方案,那简直是救星。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教你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而是能深入到穴位或者特定反射区的按压技巧,毕竟“10分钟”这个时限要求很高,动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很好奇它是否会涵盖一些关于不同疼痛性质的区分,比如是肌肉紧张引起的痛,还是可能和气血循环不畅有关的酸胀感,毕竟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如果能配上清晰的图解,标明手部的力度和施压的角度,那就太棒了,毕竟按摩这种事情,力道不对很容易适得其反。总体来说,我对这种能把“健康小妙招”塞进碎片化时间里的书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真正做到随翻随用,立马见效,而不是看完后觉得学了一堆理论却不知道该怎么在实战中应用。

评分

我最近在整理书架时,发现很多“速成”类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病:为了追求速度和简洁,内容往往过于流于表面,深度和针对性严重不足。我非常希望这本“口袋书”能打破这个怪圈。我更倾向于认为,真正的快速疗愈,是建立在对人体基础机理有一定认知之上的。例如,它是否会涉及一些中医的经络理论作为支撑?如果只是泛泛地说“按这里能舒服”,而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个点是有效的,那么它的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我期待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判断自己身体状态的小章节,比如如何通过触摸身体的某个部位来判断是“虚”还是“实”,是“寒”还是“热”,因为不同体质的人对按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于“祛病痛”这个宏大的目标,我更希望它能细化到具体的部位和病症。比如,针对偏头痛有没有特别有效的按压序列?针对消化不良有没有一套专属的手法?如果它能提供一个像“故障排除指南”一样的结构,用户遇到什么问题,直接翻到对应章节,按步骤操作即可,那就太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了。希望它的排版不要太拥挤,毕竟是口袋书,如果字印得太小,眼睛累了,反而起不到放松治愈的效果。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种强调时效性的健康读物总是抱有一丝怀疑的态度。我们都知道,身体的反馈往往是滞后的,真正的放松和修复需要时间和耐心。那么,这本书是如何平衡“10分钟”的承诺和“祛病痛”的实质效果的呢?我猜想它可能侧重于急性症状的快速缓解,比如肌肉痉挛或者突发性的轻微头痛,而不是长期慢性病的调理。如果这本书的内容是基于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急救手法集锦”,那它的价值就非常高了。我特别想知道它对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难以启齿的小毛病有没有提及,比如经常打嗝、轻微的耳鸣,或者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的失眠前兆。此外,作为一本“口袋书”,便携性是其核心卖点之一。如果这本书的纸张质量、装订方式以及内页的防水性都做得比较好,那么我出门旅行或者放在办公室抽屉里时,会更愿意经常使用它。如果它能提供一些无需他人协助,完全可以自我操作的放松技巧,那就更完美了,毕竟不是所有疼痛都能找到帮手来按摩的。

评分

我对这种宣称能解决“小病小痛”的书籍抱有一种探索性的兴趣,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胃胀或者关节轻微不适就去看医生,但这些小问题日积月累,会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家庭急救工具箱”。我的关注点在于“预防性”的按摩。它有没有介绍一些在长时间工作或活动之前,可以提前进行的预热或保护性按压?比如,在搬重物之前,或者在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之前,提前激活哪些关键部位?如果它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仅仅是“亡羊补牢”,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远超过一次性的疼痛缓解。此外,我非常看重这本书在“安全性”方面的提示。按摩手法如果用错了,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对某些特殊人群造成风险。我希望书中对孕妇、老年人或者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有明确的禁忌说明,或者对操作力度有明确的风险提示,这样读者才能用得安心、用得放心。这本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快速见效”的承诺与“安全可靠”的实践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评分

我关注的重点在于“汉竹”这个出版品牌给我的感觉,通常他们会倾向于选择一些比较注重实用性和传统智慧的题材。因此,我推测这本书可能不会过多涉及前沿的运动科学或复杂的神经学知识,而是更偏向于传统按摩学派的精髓,或许会引入一些推拿的理念。如果能将这些传统手法用最现代、最直白的方式重新包装和阐述,让一个完全不懂中医的人也能轻松上手,那才是真正的成功。我特别想知道,在介绍手法时,它是否会强调“意念”的重要性?在按摩实践中,我们常说“心到手到”,放松身心的专注力往往是效果的倍增器。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关于如何调匀呼吸、如何快速进入放松状态的引导语,而不是单纯的动作描述,那么这10分钟的体验感会提升一个档次。另外,这本书如果能附带一个小小的自我健康记录表或者进度追踪页,那就更贴心了,可以记录下使用某个技巧后的感受和改善程度,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用完就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