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 电子工业出版社

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 电子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常虹,叶衍艳,李文 著
图书标签:
  • 怀孕
  • 分娩
  • 月子
  • 育儿
  • 母婴健康
  • 育儿经验
  • 亲子关系
  • 新手妈妈
  • 孕期
  • 产后护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82331
商品编码:2972941436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

定价:49.80元

作者:常虹,叶衍艳,李文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21282331

字数:

页码:3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孕妈妈及其家人

这是三个学霸妈妈历时两年的研究报告。

报告主体:

从怀孕到育儿,你关心的200个问题,以Q&A;问答形式一一理清!

调查方法:

1. 从郑玉巧到崔玉涛再到西尔斯……认真查阅市面上海量的孕产育儿书籍

2. 从张思莱、鲍秀兰到虾米妈咪、小巫、夏天的陈小舒……仔细研究微博大V们的方法理论

3. 总结问题,不厌其烦地向专业医生咨询求证

4. 3个妈实际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交流碰撞

从这本书中你将得到:

1. 适合普通人的从怀孕、分娩到月子、育儿的全套解决方案!

全面实现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良好的睡眠和作息规律,从而使宝宝少生病、少去医院!

2. 超值视频资料:五星级月子中心教你如何给宝宝喂奶、拍嗝、换尿布、洗澡、脐带护理……高端孕妇瑜伽会所总监教你做孕期瑜伽。

3. 明确告诉孩子的爸爸每个阶段该做些什么,我们坚信每个老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爸爸。

4. 面对市场上名目繁多的母婴用品,大到童车小到尿不湿,我们为你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及精品推荐。

5. 孕期、宝宝、入院及带宝宝旅行的四大囤货清单,凭借我们的经验已为你梳理完毕。


内容提要


这是一份三个全职妈妈历时两年的研究报告。

从怀孕到育儿领域的知识对每个新妈妈来说都是一套崭新的方法论,而作为忙碌的上班一族,你是否因无暇去深入研究而感到过茫然和无助?

面对各路专家的书籍和网络上的庞杂信息,你是否感到过无从选择?

当医生的建议和方法对你和孩子并不适用的时候,你是否感到过不知所措?

当你的小天使降临在你的身边,你的头脑中是否有无数个问号,需要立刻得到解答?

本书将为你解决这些问题,让你信心十足,不再迷茫。


目录


章 十月怀胎 1
我的身体我做主
――小鱼妈谈孕期营养及体重控制 2
孕期瑜伽:准妈妈运动的佳选择
――小鱼妈专访孕期瑜伽教练李剑慧 9
让瑜伽为顺产加油
――腊八瑜伽经 14
孕期度假:二人世界的三口之家
――腊八妈孕期度假经验分享 19
准爸妈关心的孕期问题 24
一、饮食 24
怀孕期间有什么不能吃? 24
怀孕期间能喝咖啡吗? 24
妊娠反应吃不下饭会影响胎儿发育吗? 25
如何减轻妊娠反应? 25
二、营养补充剂 26
叶酸应该从何时开始补充? 26
孕期需要补钙吗? 26
孕期需要补充DHA 吗? 27
三、运动与体重控制 27
产前体重增长多少比较合适? 27
孕期可以做哪些运动? 28
什么运动有助于顺产? 28
四、身体护理 28
妊娠纹如何预防? 28
孕期如何处理乳头上的分泌物? 29
孕期手脚水肿怎么办? 29
羊水少可以通过喝水来补充吗? 30
五、胎教 30
什么是胎教?胎教是否真的会作用于胎儿? 30
胎教都有哪些方式? 31
六、其他 31
孕期可以坐飞机吗? 31
孕期可以有性生活吗? 31
孕期能开车吗? 32
孕期能化妆吗? 32

第二章 一朝分娩 33
从公立到私立,腊八产检及顺产全记录 34
一只行李箱,你和宝宝入院的家当 44
准爸妈关心的分娩问题 49
一、产前产后 49
为何鼓励顺产? 49
顺产的产妇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医院待产? 50
无痛分娩真的无痛吗?对胎儿会有影响吗? 50
脐带绕颈能顺产吗? 51
胎位不正能顺产吗? 51
疤痕体质应该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 51
顺产必须要侧切吗?侧切会给产妇带来哪些影响?如何避免侧切? 52
产后饮食和营养应如何调整? 53
如何预防产后便秘?产后便秘该怎么办? 53
生完宝宝是否要立刻大量喝汤下奶? 53
二、产后喂养基础知识 53
是否人人都需要“开奶”? 53
什么是初乳?初乳为何珍贵? 54
为何提倡母乳喂养? 54
如何实现母乳喂养? 55
“早接触、早吮吸”为何重要? 55
哺乳前需要清洁乳头吗? 56
宝宝不吸乳头怎么办? 56
应该用什么姿势喂奶? 57
剖宫产的妈妈如何哺乳? 57
宝宝总是吃吃睡睡怎么办? 58
按需哺乳如何正确理解? 58
如何避免乳头混淆? 59
为什么要轮换两边乳房喂奶?宝宝总是吃一边的乳房怎么办? 59
纯母乳宝宝需要喝水吗? 60
宝宝溢奶、呛奶、吐奶时怎么办? 60
喂完奶后如何给宝宝拍嗝? 61
宝宝为什么常常打嗝?如何处理? 61
奶粉应该如何冲调? 61
奶粉宝宝需要喝水吗? 62

第三章 科学坐月子 63
坐月子,带孩子,你听谁的? 64
我在月子中心学到的事
――腊八妈月子经 69
适合自己就是好的
――小鱼妈月子经 74
月子里的那些事儿
――曦曦妈月子经 81
产后恢复不必急于求成
――运动达人小鱼妈谈产后恢复 87
新手爸妈关心的月子问题 92
一、产妇休养 92
坐月子可以开空调或窗户吗? 92
月子里可以洗头、洗澡吗? 92
月子里可以刷牙吗? 92
如何观察恶露? 93
月子里如何预防及治疗痔疮? 93
产后部如何护理? 93
月子里不能碰凉水吗? 93
月子里可以吃蔬菜、水果吗? 94
红糖水对产妇有什么功效?应该喝多久? 94
月子餐有何特殊要求? 94
月子里产褥汗多怎么办? 94
坐月子要穿月子鞋、戴月子帽吗? 95
坐月子必须卧床休息吗? 95
月子里是否不能提重物、不能做家务? 95
月子里可以下床走动吗? 95
月子里可以看书、看电视、看手机吗? 96
月子里可以外出吗? 96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月子里如何保持好心情? 96
月子期间可以有性生活吗? 97
如何尽快复原? 97
是否需要绑束腹带? 97
产后如何护理乳房? 97
长了妊娠纹怎么办? 98
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腱鞘炎? 98
如何预防产后腰酸背痛? 98
产后贫血怎么办? 99
产后脱发怎么办? 99
二、月子期间的喂养问题 100
暂时性母乳不足怎么办?可以加奶粉吗? 100
母乳奶瓶喂好还是亲喂好? 100
奶水太少怎么办? 101
奶水太冲怎么办? 101
如何提高母乳质量? 101
母乳妈妈是否要补钙及DHA ? 102
乳头皲裂、破损如何护理? 102
三、新生儿护理 103
如何给宝宝洗澡?需要给宝宝使用洗发液和沐浴露吗? 103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抚触?如何给宝宝做抚触? 103
宝宝脐带如何护理? 104
如何护理宝宝臀部?如何预防尿布疹? 105
月子里宝宝每天睡眠时间应该是多久? 105
月子里室温应该保持在多少度?宝宝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105
新生儿采取什么样的睡姿安全? 106
男宝宝外生殖器官如何护理? 106
女宝宝阴道有分泌物是否正常?应如何处理? 106
新生儿囟门是不能碰吗? 107
新生儿哭闹是否应该立刻就抱? 107
如何清理宝宝鼻屎? 108
如何清除头皮乳痂? 109
宝宝睡觉抽搐是怎么回事? 109
宝宝睡眠不好都有哪些原因? 109
宝宝何时需要枕头?如何给宝宝选择枕头? 110
宝宝枕秃是缺钙的表现吗? 111
四、新生儿健康 111
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怎么回事? 111
新生儿体重每天应增长多少?满月时体重、身高
总共应该增长多少? 111
如何判断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112
新生儿的胎便是什么样子?排胎便一般会持续多久? 112
如何判断宝宝大小便是否正常? 112
宝宝需要补充钙吗?维生素D 和钙的关系是什么? 113
宝宝需要补充DHA 吗? 114
宝宝湿疹如何护理? 114
宝宝脐疝如何护理? 114
宝宝泪囊炎如何处理? 115
宝宝消化不好,出现肠绞痛应如何处理? 116
宝宝生病拒绝吃药怎么办? 116
新生儿出现黄疸怎么办? 117
新生儿黄疸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吗? 118
宝宝注射疫苗时应该注意什么? 119
益生菌可以长期服用吗?服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119
宝宝发热怎么办? 120
用安抚奶嘴有何利与弊? 120
五、产后运动 121
产后多久可以开始锻炼? 121
产后运动会影响哺乳吗? 122
哺乳妈妈产后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122
产后适合做什么样的运动? 122

第四章 母 乳 123
母乳喂养:贵在坚持 124
爱的抛物线
――腊八妈母乳经 130
辛苦并快乐着
――小鱼妈母乳经 138
留在八个月的遗憾
――曦曦妈母乳经 145
新手爸妈关心的母乳问题 151
一、 母乳喂养的意义 151
为什么提倡纯母乳喂养至少持续六个月? 151
母乳时间长了是否就缺少营养了?母乳喂养可以持续到宝宝多大? 151
二、母乳喂养的实现 152
追奶有哪些方法? 152
追奶适合吃中草药吗? 153
追奶要在每次喂完后排空乳房吗? 154
上班妈妈如何背奶? 154
离乳有哪些方式? 154
三、宝宝吃奶常见问题 155
宝宝吃奶时间过长或频繁怎么办? 155
宝宝吃奶特别急,一口没吃上就哭闹怎么办? 155
宝宝边吃奶边玩,吃奶不专心怎么办? 156
涨奶怎么办? 156
不涨奶是否就是母乳不足? 156
吸奶器吸不出奶怎么办? 157
宝宝不吃奶瓶怎么办? 158
宝宝不喝冻乳怎么办? 159
宝宝厌奶、罢奶怎么办? 159
四、乳房相关问题 160
乳房大小和母乳多少是否有关? 160
如何纠正乳房一边大一边小? 160
如何防止乳房下垂? 160
如何预防炎? 161
漏奶严重怎么办? 161
如何避免宝宝咬乳头?宝宝咬乳头怎么办? 162
乳头发现小白点怎么办? 162
五、母乳的保存和使用 163
母乳如何保存? 163
冻奶如何使用? 163
六、哺乳期的饮食与禁忌 164
哺乳期可以喝咖啡、吃冷饮吗? 164
哺乳期可以化妆吗? 164
产后月经恢复会影响母乳质量吗? 165
哺乳期怀孕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吗? 165
七、疾病与母乳喂养 165
妈妈腹泻、感冒、发烧、乙肝还可以喂奶吗? 165
患炎可以继续哺乳吗? 166
宝宝起湿疹,妈妈饮食该如何调理? 166
八、哺乳与睡眠 167
奶睡是否对宝宝不好? 167
宝宝夜里睡整觉,需要中间唤醒喂奶吗? 167

第五章 睡 眠 169
为宝宝睡好觉打开一扇窗 170
聆听花开的声音
――腊八妈睡眠经 177
尊重自己的内心
――小鱼妈睡眠经 183
爱我你就抱抱我
――曦曦妈睡眠经 190
新手爸妈关心的睡眠问题 196
一、基础概念 196
宝宝睡眠究竟有多重要? 196
睡眠好坏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196
如何判断宝宝睡眠好坏? 196
宝宝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 197
哪些因素会影响睡眠? 197
二、哄睡 197
如何判断宝宝困了? 197
如何哄宝宝睡觉? 198
宝宝闹觉怎么办? 199
三、小睡 199
小睡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99
小睡睡得太短怎么办? 200
白天小睡太多是否影响夜晚睡眠? 201
如何看待小睡的形式? 201
四、夜间睡眠 201
宝宝多大可以断夜奶、睡整觉? 201
奶睡是好是坏? 203
宝宝应该睡小床还是睡大床? 203
夜惊、夜醒怎么办? 204
醒得太早怎么办? 205
宝宝几点入睡合适? 205
睡得太晚怎么办? 206
睡不好是否和缺钙有关? 206
五、睡眠训练 207
睡眠训练是否必要,何时可以开始? 207
睡眠训练有哪些方法? 207
如何看待哭声免疫法? 208

第六章 辅 食 211
从米粉到米饭,走好辅食添加的每一步 212
为宝宝的健康饮食奠定根基
――腊八妈辅食经 221
把握大原则,辅食轻松加
――小鱼妈辅食经 228
小细节,决定大未来
――曦曦妈辅食经 233
新手爸妈关心的辅食问题 240
一、米粉阶段 240
宝宝的口辅食从何时开始? 240
宝宝的哪些表现说明是时候该添加辅食了? 240
辅食添加太早或太晚会有什么影响? 241
宝宝的餐应该加什么?量应该如何把握? 241
冲米粉用多少温度的水?应该如何冲调? 242
米粉应该是用水冲调还是用奶冲调? 242
宝宝不爱吃米粉,可以用粥来代替吗? 243
米粉是如何分段的?每一段应该吃多久? 243
可以用奶瓶给宝宝喂米粉吗? 244
母乳宝宝添加辅食后需要添加配方奶粉吗? 244
二、米粉等碳水化合物与其他食物搭配阶段 244
辅食添加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每天应保证多少奶量? 244
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45
蛋黄应该在何时加?蛋清应该在何时加? 245
是否可以给宝宝喝果汁和菜汁? 246
给宝宝吃罐装辅食应该注意什么? 247
何时可以给宝宝加小零食?应该怎么加? 247
宝宝一岁以内的饮食有何禁忌? 248
三、常见问题 248
宝宝拒绝辅食该怎么办? 248
添加辅食后如何判断宝宝的消化吸收情况? 249
添加辅食后宝宝体重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249
添加辅食后宝宝出现厌奶怎么办? 249
添加辅食后,宝宝腹泻或便秘应该如何处理? 250
添加辅食后,宝宝出现过敏怎么办? 251
宝宝食物过敏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251
添加辅食后需要补钙和微量元素吗? 251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252
辅食的喂养时间如何安排?宝宝每日应该吃几餐? 252

第七章 伴孩子成长 253
只为那一声“妈妈” 254
写给新晋爸爸们 262

两岁以内宝宝出行经验分享 272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记曦曦手足口病的护理经历 285
自己动手 轻松海淘 292

附录一:新妈妈必需品清单 297
附录二:新生儿必需品清单 298
附录三:两岁以内宝宝旅行物品清单 299
参考书目 301

作者介绍


常虹(腊八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学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硕士,曾先后任中星微电子集团公关经理和青云创投股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怀孕后辞去工作,至今为全职妈妈。


叶衍艳(小鱼妈)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曾先后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硕士导师,海淀检察院公诉二处副处长。怀孕后辞去工作,至今为全职妈妈。


李文(曦曦妈)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学士,曾任陕西省咸阳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编辑。怀孕后辞去工作,至今为全职妈妈。


文摘


从米粉到米饭,走好辅食添加的每一步

文/腊八妈

谈到辅食添加,新手爸妈们头脑中会闪现出无数个问号。且不谈宝宝辅食中的营养成分及科学配比等相对高深的问题,单是一些基础性问题就足以让家长们一头雾水,例如辅食应该在何时添加、冲调米粉用水好还是用奶好、宝宝多大可以吃蛋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别说妈妈们心中的答案各不相同,就连育儿专家、儿科医生们也是各持己见。本文归纳和提炼了在辅食添加的诸多基础问题上相对保守的观点,我们从这些基础的问题入手,梳理并搭建起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扎实牢固的知识架构供家长们参考,为了宝宝将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从米粉到米饭,走好辅食添加的每一步。

一、满4~6个月:米粉,宝宝的口辅食

1.何时添加?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辅食的概念:它是指除母乳及配方奶粉以外的能够被宝宝消化和吸收的固体及液体食物。大部分育儿专家都建议辅食添加的时间是4~6个月,但在这两个月的跨度内,还有什么方法能告诉我们添加辅食的具体时间呢?美国育儿专家西尔斯说:“引入固体食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宝宝自己的程度,而不是预先设定的时间表……今天,要根据婴儿个体的发展程度和肠胃适应能力来给他匹配营养,而这一点,不同婴儿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要注意观察婴儿进食的一些信号,慢慢地引入固体食物。”1 这个信号是什么呢?就是宝宝对大人吃饭的兴趣。比如大人吃饭时宝宝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大人正在咀嚼的嘴,自己也咂咂嘴,表现出很馋的样子。

因此,家长们切不可看到别人家的宝宝加了辅食,自己也赶紧给宝宝加上,在这个问题上实在没有 “攀比”的必要。我国的儿科专家崔玉涛在他的微博中说:婴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备的铁会减少,此时仅靠母乳摄取铁已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所以建议采用富含铁的辅食作为婴儿早期辅食。然而,西尔斯指出,有过敏倾向的宝宝要推迟引入固体食物的时间,6个月前引入固体食物会增加过敏的概率。他同时认为:“母乳、铁强化的配方奶粉,或是两者搭配,能满足6~9个月的宝宝所有的基础营养需求。应把固体食物作为补充,而不是代替母乳或奶粉。”1 由此可见,西尔斯在辅食添加的时间问题上观点更为保守,也更加强调乳类对宝宝的重要性。

2. 为什么是米粉?

给宝宝吃的米粉,是指专门为宝宝设计的、强化了其生长所需的婴儿营养米粉,重要的是它富含铁,能够补充宝宝4~6个月后体内铁的不足。很多家长会问,如果宝宝不喜欢吃米粉,可以用米粥来代替吗?因为米粥也是米做的。殊不知,米粥及自己用大米磨成的粉含铁量有限,其营养成分也达不到婴儿生长发育的要求。但是,如果食用米粉后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确定宝宝是对米粉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时,应立即停止食用,换成大米粥。此外,若宝宝对牛奶过敏,家长更要仔细研究米粉的成分,如果里面含有牛奶,也要停止食用,换成大米粥。

3. 次怎么加?

(1)量的把握:多数米粉的冲调说明上都以15克为基础开始添加,但添加米粉可以试验性地少量添加,从5克开始先持续几天,观察宝宝的接受程度,如果宝宝很喜欢,就可以逐渐增加到10克、15克,让宝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给宝宝添加米粉,可以每天1~2次,在母乳喂养前添加,然后给宝宝吃母乳或配方奶粉到饱为止。

(2)操作步骤:在碗内加入米粉,倒入60~70℃的液体,这个温度既能保证米粉充分被溶解又不会破坏其营养成分。顺时针搅拌均匀至泥糊状,直到完全没有颗粒,静置1分钟左右,试温后即可给宝宝喂食。

(3)液体冲调:进口米粉包装盒上一般都写明可以用母乳、配方奶或纯净水来冲调。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只要是包装上写明的,就肯定是安全的、健康的,家长们可以放心做出选择,但具体用哪一种液体家长需要根据自己家庭的饮食习惯来决定。进口米粉来自西方国家,西方人餐食里的奶制品比我们餐食里的豆制品还要普遍,因此用母乳或配方奶冲调米粉是符合西方人饮食习惯的。而我们是以中餐为主,那么用水来冲调,在此基础上逐渐添加菜和肉,会为他们将来和爸爸妈妈一起进食中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儿科专家崔玉涛也推荐用水来冲调米粉,因为用奶冲米粉后浓度太高,浓缩的营养物会增加婴儿胃肠的代谢负担,导致婴儿接受不良,不利吸收。1

(4)米粉如何分段?

米粉的分段没有像奶粉那样在包装上标有具体的时间,而是根据米粉的主要成分及宝宝的生长发育阶段来加以区分。不同品牌的米粉分段也不同。以美国知名品牌Earth Best(地球好)米粉为例,它分为起步阶段的Rice Cereal(大米米粉)及下一阶段的Oatmeal Cereal(燕麦米粉)和Multi-GraiCereal(多种谷物米粉)。这个牌子的米粉包装上没有写着一二三段,但很多卖家及母婴网站却告诉顾客Rice Cereal为一段,Oatmeal Cereal为二段,Multi-GraiCereal为三段。事实上,Oatmeal和Multi-Grain并没有时间顺序上的前后之分,因为它们的包装盒上分别写着:For Babies Ready to Move Beyond Rice Cereal或WheReady to Move Beyond Rice Cereal(为宝宝在大米米粉阶段后食用)。

与“地球好”不同的是,另一个美国知名品牌嘉宝米粉在它的包装盒右上角有明显的标志,分别是supported sitter(需要辅助坐立的宝宝)、sitter(会独坐的宝宝)及Crawler(会爬行的宝宝),方便家长根据宝宝所处的成长阶段来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品牌的米粉,在大米米粉阶段之后的燕麦、多种谷物及全麦米粉均属于我们日常饮食中的糙粮、粗纤维食物,并不适合宝宝长期食用。儿科专家崔玉涛指出,随着婴儿的长大,可选择大年龄阶段的米粉,也可在原阶段米粉中加入其他食物泥,没必要仅关注米粉的阶段数。

此外,很多进口米粉还有各种水果口味可供选择。国外的宝宝在一两岁以后,早餐就开始吃用牛奶冲调的带有水果果粒的麦片了。西方人多少年来的饮食习惯都是餐里有水果等甜食或是餐后有甜品。所以说,是否选择水果口味的米粉和是否用奶来冲调米粉是一个道理,是让宝宝偶尔尝一下换换口味,还是长期食用,需要家长们根据自己家庭的饮食习惯来决定。

后,关于米粉包装上的DHA和Probiotics(益生菌)字样,如果宝宝已经在服用DHA和益生菌,就不必再选择含有DHA和益生菌的米粉;母乳喂养的宝宝没有必要食用添加DHA的米粉,因为母乳本身就含有丰富的DHA;肠道健康的宝宝没有必要食用添加益生菌的米粉,因为益生菌主要作用于肠道。标有Organic(有机)字样的米粉是指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化学农药、化肥及化学防腐剂,当然是家长们更好的选择。

二、满六个月:蔬菜泥和不易过敏的果泥

宝宝在适应米粉(无过敏、腹泻、便秘等情况)半个月后,就可以添加蔬菜泥和果泥了。需要强调的是:可以添加并不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把所有可以添加的都添加全,而是要考虑宝宝的接受情况,如添加后湿疹是否加重,是否出现腹泻、便秘等现象。有家庭过敏史或已经有过敏倾向的宝宝更要放慢辅食添加的速度。

蔬菜泥可以先从根茎类蔬菜加起,例如胡萝卜、南瓜、土豆、红薯,再往后还可以加山药、西蓝花、菜花等,根茎类的蔬菜经过蒸或煮后容易用辅食机打成泥状与米粉混合,更易于宝宝消化和吸收。如果宝宝便秘,可以添加绿叶菜泥。把菠菜、小白菜等经充分浸泡清洗后,用滚开的水焯熟,再剁碎(不必打成泥)即可与米粉混合,这样可保证维生素等营养不流失,其中的粗纤维还可以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在水果的添加上,也要从不易过敏的水果加起,如苹果、桃子、梨、香蕉、牛油果……而像芒果、菠萝等成人食用后都有可能感觉口腔不适或引起过敏的水果都不可过早添加,可以等不易过敏的水果都添加过一遍后再逐一添加。初添加果泥可以先将水果洗净、去皮、蒸熟、打成泥后喂宝宝,慢慢再过渡到新鲜水果直接打成泥。果泥是作为水果给宝宝单吃还是与米粉混合,同样需要家长根据家庭饮食习惯来做出选择。

三、满七个月:肉泥、鱼泥、虾泥

1.肉泥:从白肉到红肉,即从不易过敏的鸡肉、鸭肉开始添加,然后是猪肉,再尝试容易引起过敏的牛羊肉。做法:将肉充分浸泡清洗,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后去血水,撇去浮沫捞出后再放进新烧开的水中煮熟,打成泥后与米粉和蔬菜泥混合。

2.鱼泥:从不易过敏的河鱼开始添加,再尝试容易引起过敏的海鱼。像鳕鱼和三文鱼等深海鱼既不容易引起过敏,营养价值又高,可以率先添加。做法:充分浸泡清洗后去鳞去内脏,上锅蒸熟后去刺打成泥,与米粉和蔬菜泥混合即可。

3.虾泥:从不易过敏的河虾开始添加,再尝试容易引起过敏的海虾。做法:充分浸泡清洗后去皮去虾线,煮熟后打成泥与米粉和蔬菜泥混合。

有过敏倾向及湿疹严重的宝宝,可以将鱼虾的添加推迟到八个月以后甚至更久的时间。家长不必担心宝宝因此会缺乏营养,一岁以内的喂养原则是以奶为主,固体食物为辅,除了鱼虾之外还有众多的食物可以供家长们选择。

四、满八个月:蛋黄、易过敏的水果、烂粥、烂面、磨牙饼干等零食

蛋黄曾一度被认为是非常适合宝宝初次添加的固体食物,很多家长在宝宝四个月时就添加了蛋黄。其实,蛋黄的营养价值非常单一,不如营养成分丰富的婴儿米粉更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并且会增加宝宝过敏的风险。对此,儿科专家们建议的添加蛋黄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保守的说法是在宝宝满八个月时添加。添加蛋黄,可将鸡蛋煮熟,剥去蛋清,将蛋黄与温水混合调成泥糊状,再与米粉混合即可。

宝宝满八个月的时候,已经在米粉的基础上添加了蔬菜、水果、肉、鱼虾和蛋,这个时候可以将米粉换成烂粥或烂面条给宝宝换换口味,以逐渐向成人饮食过渡。此外,宝宝在出牙期还可以增加婴儿饼干等零食供宝宝磨牙;以前没有添加过的易过敏的水果也可以开始尝试添加了,但是,西尔斯建议猕猴桃、草莓、芒果等易过敏的水果应在宝宝满12个月后再开始添加。1

五、十个月以后:软米饭、小饺子、小包子、小馄饨等

崔玉涛认为,若宝宝的磨牙还没有长出、进食仍以吞咽为主的话,那么辅食仍应是泥状食物,以利于消化和吸收。然而,西尔斯对此却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在宝宝9~12个月这个阶段,“可以逐步改善固体食物的质地,但不宜太快。如果太慢,也会让宝宝失去体验不同质地食物的机会,延长吃泥状食物的时间。而太快的话,会让宝宝因为害怕被噎住而不敢尝试新食物。”那么,软米饭应该软到什么程度?对此,西尔斯对这个阶段宝宝所接受食物的性状给出了答案:“硬度稍大的食物,特别是磨牙食物,要入口易化,咀嚼几下后容易软化。”他同时指出,大多数宝宝在一岁左右开始接受块状食物。1

六、辅食添加的原则

1.以米粉为基础,食物种类和数量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单一到复杂、从不易致敏到易致敏。

2.一种一种地添加,而不要一次添加两种以上的食物,以免发生过敏时无法做出判断。

3.每一种新食物至少连续添加三天,观察宝宝无异常反应后,再添加另一种,若发生腹泻、便秘等不耐受现象,应至少停止三个月后再试。宝宝打完疫苗后,五天内不要添加新食物。

4.一岁以内婴儿应以奶作为主食,固体食物作为辅食。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粉都要保证宝宝每天摄入的量不少于600毫升。

5.父母会产生过敏的食物,要推迟给宝宝添加,添加后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

6.儿科专家崔玉涛指出:一岁以内的宝宝不应添加鲜牛奶、蛋清、带壳海鲜、大豆及花生、榛子等干果。1

七、澄清几个误区

1.盐的添加:很多家长认为宝宝不喜欢吃辅食是因为辅食没有咸味,因此就添加盐等调味料。对此,儿科专家崔玉涛在他的微博中反复解释:食盐是氯化钠,由氯和钠组成。之所以不鼓励给一岁以内的婴儿食物中添加盐等调料,是因为奶、米粉、面条等食物中都已添加了婴儿所需的氯和钠,只不过不是氯化钠的形式,所以没有咸味。如果再添加盐,就会对和心血管远期健康带来影响。一岁以内宝宝的味觉迟钝,保持食物的原始味道不会影响其进食。再有,一岁也不是给婴儿加盐的分水岭。只要婴儿进食正常,没必要刻意添加食盐。只有当婴儿对食物兴趣降低时才需添加。此外,大人进食时,给孩子尝试成人食物,即使是“清淡”食物,也会干扰孩子的味觉。

2.菜汁和果汁:以前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添加的多是菜汁和果汁。如今,菜汁已不再受推崇,主要原因是用蔬菜煮的水几乎没有营养,还容易把蔬菜上附着的农药残留煮进水里被宝宝喝掉。果汁也没有果泥营养丰富,和菜汁一样,营养在于蔬菜和水果本身,而非煮出来的水。此外,菜汁和果汁还会影响宝宝喝白水的兴趣,对其今后的口腔护理、牙齿健康都不利。

3.罐装食品:很多家长非常迷信进口的罐装婴儿辅食,认为比做的有营养。对此,美国儿科专家西尔斯认为,如果你打算给宝宝吃市售婴儿食品,请打电话向制造商询问以下问题,该食品是否含有农药,是怎么处理农药残留的?使用的蔬菜水果新鲜度如何?保质期多长?该食品含有添加剂吗?1其实,婴儿的辅食好是现吃现做。虽然一些罐装辅食标榜自己无农药残留、无添加剂等,但其保质期都在一两年左右,怎么可能比自己的食材新鲜呢?当然,如果带宝宝外出旅行或参加活动,带些方便的罐头辅食给宝宝调剂一下口味也未尝不可。

4.食物比例:有些家长认为给宝宝增加营养,就要多吃肉和菜,少吃米饭和面条等。儿科专家崔玉涛强调,婴儿辅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粮食)为重要,包括婴儿米粉、稠粥、烂饭、烂面条。每次辅食中粮食应至少占一半,其他(蔬菜、肉泥、蛋黄等)占一半,混合后喂养。

在辅食添加的问题上,如果一味地关注专家观点,你会发现不知道该听谁的好,如果一味地盲从于他人的经验,你会忽略宝宝的个体差异而频频出错。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家长们也需要“跟着感觉走”,在掌握大原则、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宝宝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辅食添加不同于母乳和睡眠问题,它的操作性极强,添加得合适与否有时会立竿见影。我们之所以归纳出以上相对保守的观点,正是希望家长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能够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辅食添加不是竞技比赛,宝宝迟早会吃到越来越丰富的美食,而从辅食添加开始给予适合他们生长发育阶段及肠胃功能的食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才是家长们的功课。

序言


章 十月怀胎 1
我的身体我做主
――小鱼妈谈孕期营养及体重控制 2
孕期瑜伽:准妈妈运动的佳选择
――小鱼妈专访孕期瑜伽教练李剑慧 9
让瑜伽为顺产加油
――腊八瑜伽经 14
孕期度假:二人世界的三口之家
――腊八妈孕期度假经验分享 19
准爸妈关心的孕期问题 24
一、饮食 24
怀孕期间有什么不能吃? 24
怀孕期间能喝咖啡吗? 24
妊娠反应吃不下饭会影响胎儿发育吗? 25
如何减轻妊娠反应? 25
二、营养补充剂 26
叶酸应该从何时开始补充? 26
孕期需要补钙吗? 26
孕期需要补充DHA 吗? 27
三、运动与体重控制 27
产前体重增长多少比较合适? 27
孕期可以做哪些运动? 28
什么运动有助于顺产? 28
四、身体护理 28
妊娠纹如何预防? 28
孕期如何处理乳头上的分泌物? 29
孕期手脚水肿怎么办? 29
羊水少可以通过喝水来补充吗? 30
五、胎教 30
什么是胎教?胎教是否真的会作用于胎儿? 30
胎教都有哪些方式? 31
六、其他 31
孕期可以坐飞机吗? 31
孕期可以有性生活吗? 31
孕期能开车吗? 32
孕期能化妆吗? 32

第二章 一朝分娩 33
从公立到私立,腊八产检及顺产全记录 34
一只行李箱,你和宝宝入院的家当 44
准爸妈关心的分娩问题 49
一、产前产后 49
为何鼓励顺产? 49
顺产的产妇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医院待产? 50
无痛分娩真的无痛吗?对胎儿会有影响吗? 50
脐带绕颈能顺产吗? 51
胎位不正能顺产吗? 51
疤痕体质应该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 51
顺产必须要侧切吗?侧切会给产妇带来哪些影响?如何避免侧切? 52
产后饮食和营养应如何调整? 53
如何预防产后便秘?产后便秘该怎么办? 53
生完宝宝是否要立刻大量喝汤下奶? 53
二、产后喂养基础知识 53
是否人人都需要“开奶”? 53
什么是初乳?初乳为何珍贵? 54
为何提倡母乳喂养? 54
如何实现母乳喂养? 55
“早接触、早吮吸”为何重要? 55
哺乳前需要清洁乳头吗? 56
宝宝不吸乳头怎么办? 56
应该用什么姿势喂奶? 57
剖宫产的妈妈如何哺乳? 57
宝宝总是吃吃睡睡怎么办? 58
按需哺乳如何正确理解? 58
如何避免乳头混淆? 59
为什么要轮换两边乳房喂奶?宝宝总是吃一边的乳房怎么办? 59
纯母乳宝宝需要喝水吗? 60
宝宝溢奶、呛奶、吐奶时怎么办? 60
喂完奶后如何给宝宝拍嗝? 61
宝宝为什么常常打嗝?如何处理? 61
奶粉应该如何冲调? 61
奶粉宝宝需要喝水吗? 62

第三章 科学坐月子 63
坐月子,带孩子,你听谁的? 64
我在月子中心学到的事
――腊八妈月子经 69
适合自己就是好的
――小鱼妈月子经 74
月子里的那些事儿
――曦曦妈月子经 81
产后恢复不必急于求成
――运动达人小鱼妈谈产后恢复 87
新手爸妈关心的月子问题 92
一、产妇休养 92
坐月子可以开空调或窗户吗? 92
月子里可以洗头、洗澡吗? 92
月子里可以刷牙吗? 92
如何观察恶露? 93
月子里如何预防及治疗痔疮? 93
产后部如何护理? 93
月子里不能碰凉水吗? 93
月子里可以吃蔬菜、水果吗? 94
红糖水对产妇有什么功效?应该喝多久? 94
月子餐有何特殊要求? 94
月子里产褥汗多怎么办? 94
坐月子要穿月子鞋、戴月子帽吗? 95
坐月子必须卧床休息吗? 95
月子里是否不能提重物、不能做家务? 95
月子里可以下床走动吗? 95
月子里可以看书、看电视、看手机吗? 96
月子里可以外出吗? 96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月子里如何保持好心情? 96
月子期间可以有性生活吗? 97
如何尽快复原? 97
是否需要绑束腹带? 97
产后如何护理乳房? 97
长了妊娠纹怎么办? 98
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腱鞘炎? 98
如何预防产后腰酸背痛? 98
产后贫血怎么办? 99
产后脱发怎么办? 99
二、月子期间的喂养问题 100
暂时性母乳不足怎么办?可以加奶粉吗? 100
母乳奶瓶喂好还是亲喂好? 100
奶水太少怎么办? 101
奶水太冲怎么办? 101
如何提高母乳质量? 101
母乳妈妈是否要补钙及DHA ? 102
乳头皲裂、破损如何护理? 102
三、新生儿护理 103
如何给宝宝洗澡?需要给宝宝使用洗发液和沐浴露吗? 103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抚触?如何给宝宝做抚触? 103
宝宝脐带如何护理? 104
如何护理宝宝臀部?如何预防尿布疹? 105
月子里宝宝每天睡眠时间应该是多久? 105
月子里室温应该保持在多少度?宝宝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105
新生儿采取什么样的睡姿安全? 106
男宝宝外生殖器官如何护理? 106
女宝宝阴道有分泌物是否正常?应如何处理? 106
新生儿囟门是不能碰吗? 107
新生儿哭闹是否应该立刻就抱? 107
如何清理宝宝鼻屎? 108
如何清除头皮乳痂? 109
宝宝睡觉抽搐是怎么回事? 109
宝宝睡眠不好都有哪些原因? 109
宝宝何时需要枕头?如何给宝宝选择枕头? 110
宝宝枕秃是缺钙的表现吗? 111
四、新生儿健康 111
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怎么回事? 111
新生儿体重每天应增长多少?满月时体重、身高
总共应该增长多少? 111
如何判断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112
新生儿的胎便是什么样子?排胎便一般会持续多久? 112
如何判断宝宝大小便是否正常? 112
宝宝需要补充钙吗?维生素D 和钙的关系是什么? 113
宝宝需要补充DHA 吗? 114
宝宝湿疹如何护理? 114
宝宝脐疝如何护理? 114
宝宝泪囊炎如何处理? 115
宝宝消化不好,出现肠绞痛应如何处理? 116
宝宝生病拒绝吃药怎么办? 116
新生儿出现黄疸怎么办? 117
新生儿黄疸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吗? 118
宝宝注射疫苗时应该注意什么? 119
益生菌可以长期服用吗?服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119
宝宝发热怎么办? 120
用安抚奶嘴有何利与弊? 120
五、产后运动 121
产后多久可以开始锻炼? 121
产后运动会影响哺乳吗? 122
哺乳妈妈产后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122
产后适合做什么样的运动? 122

第四章 母 乳 123
母乳喂养:贵在坚持 124
爱的抛物线
――腊八妈母乳经 130
辛苦并快乐着
――小鱼妈母乳经 138
留在八个月的遗憾

《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图书简介 一、 内容概览: 《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是一本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以真实、亲切、接地气的方式,为准父母、新手父母以及所有关心婴幼儿成长的人士量身打造的实用指南。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它并非出自某一位“专家”之口,而是汇集了三位拥有不同经历、不同育儿理念的真实妈妈的智慧与经验。她们坦诚分享了从怀孕初期的孕吐、产检,到分娩时的阵痛、剖腹产的抉择,再到产后恢复、月子里的护理,以及宝宝出生后的喂养、睡眠、洗澡、早期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心得体会。本书旨在打破信息壁垒,提供多元化的视角,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最贴近生活、最有效的信息,从而更有信心、更有准备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并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核心内容深度剖析: 1. 孕期篇:十月怀胎的酸甜苦辣 孕早期(0-12周): 症状应对: 孕吐、疲劳、情绪波动……这些令人“抓狂”的孕早期症状,三位妈妈将分享各自的应对妙招。从饮食调整(如何吃下东西?什么食物能缓解恶心?)、生活习惯的改变(如何更好地休息?)、到心理调适(如何缓解焦虑和不安?),都将一一呈现。例如,一位妈妈可能分享她用生姜、苏打饼干等天然食材缓解孕吐的经验;另一位妈妈则可能讲述如何通过冥想或放松技巧来管理孕期情绪。 产检的重要性与流程: 第一次产检该做什么?哪些检查是必须的?不同孕周的产检项目有哪些侧重点?本书将详细解读各项产检的意义,并结合妈妈们的真实经历,讲述如何与医生沟通,如何理解检查结果,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例如,关于唐氏筛查和无创DNA检测的优劣势分析,以及妈妈们在选择时的考量。 孕期营养与饮食禁忌: 孕期吃什么能更好地满足母婴需求?哪些食物是绝对不能碰的?本书将提供科学的孕期饮食建议,并结合妈妈们的实践,给出具体可行的食谱和搭配方案。例如,如何科学补充叶酸、铁、钙等关键营养素,如何选择安全的食材,以及如何应对孕期便秘等常见问题。 孕期运动与生活方式: 孕期能否运动?哪些运动是安全的?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本书将介绍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如孕期瑜伽、散步等,并强调生活规律、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同时,也会提醒读者注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心态。 孕中期(13-28周): 胎动感受与监测: 第一次感受到胎动是什么样的体验?如何监测胎动?胎动异常怎么办?妈妈们将分享她们第一次感受到生命律动的喜悦,并指导读者如何识别正常的胎动规律,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孕期体型变化与衣着选择: 随着孕周增加,身材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本书将提供孕期服饰的选购建议,如何在舒适与美观之间取得平衡,以及如何应对皮肤瘙痒、妊娠纹等问题。 孕期常见不适的缓解: 孕中期可能会出现腰酸背痛、水肿、静脉曲张等不适。本书将提供专业的缓解方法和生活技巧,帮助孕妇度过舒适的孕期。 孕晚期(29-40周): 分娩准备与待产包: 待产包里应该装些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分娩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有哪些?本书将提供一份详细的待产包清单,并根据妈妈们的经验,给出一些实用的小贴士,例如,如何选择适合宝宝的衣物,需要准备哪些证件等等。 临产信号的识别: 见红、破水、规律宫缩……这些临产信号该如何准确识别?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本书将详细解释这些信号的含义,并结合妈妈们的真实经历,指导读者做出明智的决定。 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思考: 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顺产有哪些误区?剖腹产的风险与恢复?三位妈妈将分享她们在分娩方式选择上的考量、经历以及术后的感受,帮助读者更理性地看待和选择。 2. 分娩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分娩过程的真实体验: 从宫缩的疼痛到最终的娩出,本书将真实记录三位妈妈的分娩过程,包括她们的感受、心理变化以及医护人员的支持。这种真实的分享,能够极大地缓解准父母们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 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的利弊: 针对无痛分娩是否有效?自然分娩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本书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各种分娩方式,并结合妈妈们的亲身经历,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剖腹产的术后护理与恢复: 对于选择剖腹产的妈妈,本书将详细介绍术后饮食、伤口护理、活动限制以及如何应对剖腹产后的不适,帮助她们更快地恢复健康。 产房里的那些事儿: 从签署同意书到宝宝出生,产房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让新手父母感到陌生。本书将揭秘产房内的流程,解答关于助产士、麻醉师、新生儿科医生等角色的疑问,让准父母们心中有数。 3. 月子篇:产后恢复与新手妈妈的蜕变 身体的恢复与调理: 产后恶露、腹直肌分离、耻骨联合分离……这些产后身体的变化,妈妈们将分享她们是如何科学应对的。本书将提供详细的产后恢复指导,包括运动、饮食、休息等方面的建议。 科学的月子餐: “月子餐”是产后恢复的关键,但如何做到科学、营养、美味?本书将提供不同阶段的月子餐食谱,以及食材的选择、烹饪方法等实用技巧,避免传统月子里的某些误区。 情绪管理与心理支持: 产后抑郁是很多新手妈妈面临的挑战。本书将坦诚讨论产后情绪问题,并提供心理调适的方法,鼓励妈妈们寻求支持,关注自身的情绪健康。 母乳喂养的挑战与技巧: 初期的乳腺堵塞、涨奶、宝宝吸吮困难……这些都是母乳喂养新手妈妈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本书将分享成功的母乳喂养经验,包括喂奶姿势、追奶方法、乳房护理等,帮助妈妈们顺利实现母乳喂养。 个人卫生与生活习惯: 产后伤口护理、身体清洁、洗头洗澡的注意事项,本书将给出详细的指导,让妈妈们在恢复身体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 育儿篇:从零开始的科学养育 新生儿的护理基础: 喂养: 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的优缺点,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如何处理溢奶、吐奶?本书将提供科学的喂养指南,解答新手父母关于喂养的所有疑问。 睡眠: 新生儿的睡眠规律如何建立?如何应对宝宝夜醒?如何确保宝宝的安全睡眠?本书将分享实用的睡眠技巧,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洗澡与抚触: 如何为新生儿洗澡?洗澡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宝宝抚触的好处以及具体手法,本书将提供详细的步骤指导。 换尿布与清洁: 如何正确为宝宝换尿布?如何预防尿布疹?如何清洁宝宝的皮肤?本书将提供实用技巧,让新手父母轻松应对。 宝宝的常见问题: 黄疸、红屁股、湿疹、鼻塞、打嗝……这些新生儿常见的健康问题,本书将提供识别方法和处理建议,并强调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就医。 宝宝成长发育的里程碑: 生长指标: 如何解读宝宝的生长曲线?宝宝体重、身高、头围的标准是多少?本书将提供参考数据,并指导家长如何科学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动作发展: 宝宝什么时候会抬头、翻身、坐、爬、走?如何通过亲子游戏来促进宝宝的动作发展?本书将分享不同月龄宝宝的动作发育特点,以及可以进行的互动游戏。 认知与语言发展: 宝宝如何认知世界?如何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本书将介绍宝宝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并提供丰富的亲子互动方法,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 早期教育与习惯养成: 游戏与玩耍: 什么样的玩具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如何通过游戏寓教于乐?本书将提供不同月龄宝宝的游戏建议,并强调玩耍在宝宝成长中的重要性。 情绪引导与性格塑造: 如何理解宝宝的情绪?如何引导宝宝健康地表达情绪?如何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性格?本书将从积极育儿的角度,提供实用的方法。 如厕训练、独立用餐等习惯的培养: 随着宝宝的成长,一些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提上日程。本书将提供关于如厕训练、自主进食等习惯培养的指导,以及父母在其中的角色。 解决育儿难题的实用策略: 父母的分工与协作: 如何平衡夫妻在育儿中的责任?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协作?本书将强调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育儿责任的重要性,并提供沟通技巧。 寻求帮助的智慧: 何时需要长辈的帮助?如何与月嫂、育儿嫂有效合作?本书将鼓励家长在需要时寻求外部支持,并提供一些合作的建议。 应对“熊孩子”的策略: 随着宝宝长大,可能会出现一些挑战性的行为。本书将提供一些解决孩子叛逆、不听话等问题的策略,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 三、 本书的独特价值与读者获益: 真实性与可信度: 三位妈妈的真实经历,让本书的内容更具说服力,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 多元化视角: 不同背景、不同育儿理念的妈妈,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让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不同的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育儿模式。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本书聚焦于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方法,避免空泛的理论,让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情感支持与心理慰藉: 在育儿的旅途中,新手父母常常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本书的真诚分享,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读者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并从中获得力量。 打破信息焦虑: 面对浩如烟海的育儿信息,读者常常感到困惑和焦虑。本书精选了最核心、最实用的内容,帮助读者理清思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育儿之道。 陪伴式阅读体验: 本书的语言风格亲切、幽默,仿佛三位好朋友在娓娓道来,让阅读过程轻松愉快,成为新手父母在孕期和育儿过程中的一份贴心陪伴。 四、 目标读者群体: 备孕夫妻: 了解孕育过程,为即将到来的宝宝做好准备。 孕期准妈妈: 学习孕期保健知识,应对孕期不适,顺利度过孕期。 新手父母: 掌握科学育儿知识,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成为得心应手的父母。 关心婴幼儿成长的长辈: 了解现代育儿理念,更好地支持和帮助年轻父母。 对母婴育儿话题感兴趣的读者: 拓展知识面,了解更多关于生命和成长的奥秘。 《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籍,更是一份爱的分享,一份经验的传承,一份对新生命到来的美好祝福。它将陪伴你,一起走过从孕育到养育的每一个重要时刻,让你在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旅程中,充满信心,收获满满。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宝妈,我的孩子已经一岁多了,回想起怀孕到育儿的这段经历,真是充满了各种“踩坑”和“摸索”。我一直觉得,如果我早点看到《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这本书就好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3个妈妈”,我猜想她们一定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各自不同的育儿理念和经验,这正是最宝贵的。很多育儿书写得太理论化,或者过于理想化,读起来总觉得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距离。而这本书能让我听到“真实的声音”,比如,怀孕期间的各种不适,如何应对孕吐,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这些都是很多准妈妈们都会遇到的困扰。分娩的过程更是充满了未知,关于疼痛的管理,关于剖腹产和顺产的选择,书中应该会有很多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这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产后月子,真是妈妈们最需要关怀的时期,关于伤口护理,关于情绪的低落,关于母乳喂养的坚持,这些都需要支持和理解。这本书如果有提到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如何让家人更好地参与到育儿中来,那就更贴心了。最后,育儿阶段更是五味杂陈,孩子的哭闹,睡眠问题,辅食添加,启蒙教育,这些都需要智慧和耐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让新手父母少走弯路,更轻松地享受育儿的乐趣。

评分

我是一个刚生完宝宝不久的新手妈妈,正在经历新手妈妈的“甜蜜的烦恼”。《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仿佛是在听身边经验丰富的妈妈朋友在聊天。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产后恢复的实用建议,比如,我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又要照顾小宝宝,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科学坐月子,如何缓解产后疲劳,以及如何处理一些产后常见的身体不适的方法。当然,最让我头疼的还是宝宝的喂养和睡眠问题。有时候宝宝一哭起来,我就束手无策,不知道他为什么哭,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抚。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识别宝宝需求,以及如何科学喂养和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指导。另外,作为新手妈妈,我也常常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传递一些正能量,让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也能够从其他妈妈的经验中获得信心和勇气。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一些育儿相关的书籍,因为我即将迎来我的第一个宝宝。在众多的书籍中,《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接地气的标题吸引了我。我尤其看重“3个妈妈”这个设定,因为我认为不同的人生经历会带来不同的视角和建议,而这些经验往往比枯燥的理论更加实用和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从怀孕初期的孕吐、情绪波动,到孕中期的胎教、营养补充,再到孕晚期的待产准备、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产后月子期的身体恢复、哺乳指导,直至宝宝出生后的喂养、睡眠、洗澡、抚触、早期启蒙等一系列环节。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真实案例,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也能从中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灵感。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轻松有趣,避免过于专业术语的堆砌,让准父母们在阅读时能够放松心情,更容易接受其中的建议。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调整心态、应对育儿焦虑的心理支持,毕竟育儿之路充满了挑战,良好的心态是应对一切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围城的准爸爸,我对《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在育儿这件事上,女性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本书邀请了三位妈妈分享她们的经验,这让我觉得非常难得。怀孕不仅仅是妻子的事情,更是整个家庭的责任。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妻子在怀孕期间可能经历的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她。比如,关于孕期饮食、产检、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孕期反应,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科学的知识,而不是凭着模糊的印象或者道听途说。当然,分娩的过程更是让所有准父母都感到既期待又紧张,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地介绍不同分娩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产房中,作为丈夫应该如何扮演一个支持者的角色。产后月子期,新妈妈的身体需要恢复,新生儿的护理也需要学习,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帮助妻子度过月子期,以及如何科学地照顾新生儿的实用建议。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夫妻俩育儿路上的“百科全书”,让我们能够更有信心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为更优秀的父母。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严谨和科学,这对我来说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评分

我关注《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非常全面地覆盖了新手父母最关心的几个方面:怀孕、分娩、月子和育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孕期健康管理的建议,比如如何调整饮食,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及如何应对孕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问题。在分娩方面,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以及如何为分娩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产后月子期是新妈妈身体恢复的关键时期,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产后饮食、休息、运动以及新生儿护理的实用指导。最后,在育儿方面,我希望书中能涵盖从新生儿的喂养、睡眠、洗澡,到早期启蒙、行为习惯养成等各个方面,为新手父母提供一个清晰的育儿路线图。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真实可信的经验,帮助我们这些新手父母们少走弯路,更自信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评分

我一直对育儿类的书籍很感兴趣,因为我马上就要成为一位新手妈妈了,所以一直在网上搜索各种相关的书籍。偶然间看到了《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觉得特别接地气,而且“3个妈妈”的设定也很吸引人,感觉会听到很多真实的生活经验分享。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涵盖从怀孕到育儿的整个过程,因为我真的什么都不懂,从孕早期的不适,到生产的阵痛,再到产后的恢复和宝宝的喂养、护理,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我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也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心理上的支持,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本书的出版社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听起来比较专业,所以我也比较放心。我特别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轻松幽默的,毕竟育儿的过程可能会很辛苦,能读到一些有趣的内容也能让心情放松一些。而且,如果能有一些插图或者漫画,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也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我还会关注书里有没有关于新手爸爸的建议,毕竟育儿是两个人的事情,也希望我的丈夫能和我一起成长,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总而言之,我迫不及待地想读这本书,希望它能成为我育儿路上的好帮手。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非常吸引我,因为我正处于孕早期,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充满了期待,但也伴随着各种未知和迷茫。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了解怀孕期间的身体变化,如何应对孕吐、水肿等不适,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产检和营养补充。同时,我也非常关心分娩过程,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不同的分娩方式,以及如何做好分娩前的准备,让我在面对分娩时能够更加从容和安心。产后月子期更是我对很多新手妈妈而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产后恢复、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实用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宝宝。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育儿态度,让我能够享受孕育新生命的过程,而不是被焦虑和压力所吞噬。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自己宝宝的准爸爸,我对《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深知,育儿不仅仅是妻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我们夫妻二人共同的旅程。因此,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更全面地了解从怀孕到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成为一位称职的父亲的指导,比如,在妻子怀孕期间,我应该如何给予她最大的支持和理解?在分娩过程中,我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孩子出生后,我如何参与到日常的护理和教育中来?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新生儿护理的部分,比如喂养、睡眠、洗澡、换尿布等基本技能,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最科学、最实用、最安全的方法。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妻子建立良好的育儿分工,如何共同应对育儿压力,以及如何保持夫妻感情的建议。毕竟,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评分

我是一名二胎妈妈,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看到《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这本书,我还是忍不住想翻一翻。主要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随着孩子长大,遇到的新问题也会不断出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阶段育儿的建议,比如,如果家里的老大和老二年龄相差不大,应该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如何让大宝接受新弟弟/妹妹?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另外,对于我这样一个有一定育儿经验的妈妈来说,我更看重的是书中是否有一些能够帮助我提升育儿效率,或者解决一些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的方法。比如,关于辅食添加,我的第一个孩子可能有一些挑食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引导孩子健康饮食的策略。还有,随着孩子长大,亲子沟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分享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也让孩子愿意和我分享他的想法。这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让我对内容的专业性抱有信心。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或者如何保持个人成长的建议,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

我是一名有着几年育儿经验的妈妈,我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但即使如此,我仍然对《听3个妈妈跟你说――怀孕、分娩、月子、育儿那些事儿》这本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认为,育儿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建议。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处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期?这些都是我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我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发。这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让我对内容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有所期待。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孩子教育和个人成长的观点,那就更好了,毕竟,父母的成长同样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