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知识读本
:15.00元
售价:10.2元,便宜4.8元,折扣68
作者:郭保香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03861109
字数:
页码: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22kg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规范和促进森林资源资产的科学管理和合理流转,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森林资源资产的增量、增收、增效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方便干部群众了解掌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知识,结合工作实际编写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知识普及读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知识读本》力求通俗的语言从理论上分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发展的史过程、科学内涵、发展规律,阐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以期使大家在短的时间内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知识读本》内容丰富、翔实、系统,重点突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可作为从事森棒”资产评估、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专业以及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林.业院校林业、林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习用书。
郭保香,国家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山东省临朐县人,九三学社社员。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工作,2008年9月调至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工作,现任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生态工程咨询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持或参加了160多个林业勘察设计、调查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可研和评估项目。其中《湖北省长江三峡地段生态林业工程实施计划纲要(设计)》获2001年度国家林业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湖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温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2003年度全国林业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日本贷款湖北省造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武汉市黄陂区林业发展规划》分别获2005年度湖北省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和全国林业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德国贷款湖北省森林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2008年度湖北省和全国林业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发表《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研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收费问题的探讨》等论文30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森林资源调查与规划,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这本书最令我赞赏的一点,在于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更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无论是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是林业产业发展中的资产评估,书中都给出了详实的解析。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印象深刻,作者详细阐述了收益法、成本法、市场比较法等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以及如何根据森林资源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评估方法。这对于我这样并非科班出身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指导。书中的图表和数据也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得复杂的评估过程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理解的深度。
评分我不得不说,《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知识读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专业书籍”的刻板印象。它不仅内容详实、逻辑严谨,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森林资源的热爱。在探讨评估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书中也着重强调了森林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不仅仅是为了计算价值,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份宝贵的自然财富。书中传递的这种理念,让我对森林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相关领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或许是任何一本单纯的工具书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初次翻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知识读本》,我怀揣着对这个领域的好奇与一丝忐忑。毕竟,这听起来并非一个大众化的话题,甚至带有一点专业术语的门槛。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将复杂的评估理论与实践娓娓道来。开篇就为我勾勒出了森林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我深刻理解了这项工作的价值所在。作者并没有直接扑入冰冷的公式和数据,而是先从宏观层面,如森林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展开了层层递进的阐述。这种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能够轻松地将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森林联系起来。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精巧,层次分明。它从森林资源的宏观价值定位出发,逐步深入到具体的评估方法、技术细节,再到评估结果的应用与管理。这种逻辑性的构建,使得我能够清晰地把握整个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脉络。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作者在讲解每一章节内容时,都会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既保持了知识的连贯性,又避免了内容的重复。尤其是在探讨森林资产的未来价值评估时,书中结合了国家政策导向、市场变化趋势以及技术发展等多个维度,展现了评估的动态性和前瞻性,这对于我理解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评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知识读本》的语言风格朴实而富有逻辑性。作者在行文中,始终围绕着“实用性”和“易懂性”这两个核心展开。避免了大量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即使有涉及,也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或者通过图示来辅助说明。例如,在讲解森林蓄积量、生长量等关键参数的测算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测量仪器和方法,并配有操作图解,仿佛我正亲临现场进行实践一般。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这对于提升读者的学习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