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与密码

数论与密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克勤 著
图书标签:
  • 数论
  • 密码学
  • 数学
  • 算法
  • 信息安全
  • 离散数学
  • 公钥密码
  • 素数
  • 同余
  • RSA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178855
商品编码:2972943342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论与密码

:18.00元

售价:12.6元,便宜5.4元,折扣70

作者:冯克勤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030178855

字数:60000

页码:0

版次:31

装帧:平装

开本:A5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密码学和信息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而且与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通信的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离散型数学(数论、代数、组合学等)在通信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应用。本书通俗地介绍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的历史发展与进步,用例子解释重要密码体制和信息安全的一些基本问题,讲述初等数论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密码学和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本书读者对象为对初等数论和密码学有兴趣的广大读者,具有高中以上数学知识的人均可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冯克勤,清华大学教授。1941年生,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系。1973年至200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和研究生院(北京任教,2000年后到清华大学教学系工作。从事代数数论和代数编码理论研究。出版了《分圆函数域》,《代数数论简史》等专著;《整数与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为您创作的图书简介,主题为一本名为《数论与密码》的图书,但内容将完全避开数论和密码学的具体知识点,专注于其他领域,同时保持内容详实、自然流畅: --- 《星河之烬:泰坦陨落后的文明重建》 ISBN:978-7-5086-XXXX-X 作者:艾丽莎·冯·霍尔斯特 出版社:寰宇文史出版社 【图书简介】 在宇宙纪元4000年,那场被史学家称为“大寂静”的事件彻底改变了银河的版图。曾经统治了横跨七个星系的泰坦帝国,在短短三代人的时间里,文明火种熄灭,核心系统崩溃,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废墟、失控的自动防御网络,以及散落在各个边缘星域、渴求秩序的幸存者。 《星河之烬:泰坦陨落后的文明重建》并非一部讲述军事冲突或技术复兴的宏大史诗,而是一部深入探讨社会结构、文化重塑与哲学思辨的编年史。本书聚焦于泰坦帝国崩溃后近五个世纪内,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角落——那些在废墟边缘艰难求生的次级殖民地、生态隔离区,以及那些试图在真空地带建立新秩序的民间社群。 第一部分:秩序的真空与碎片化的叙事 本书开篇,作者艾丽莎·冯·霍尔斯特以人类学家的严谨态度,细致描绘了“泰坦遗产”的复杂性。我们不再关注泰坦人留下的超光速引擎原理,而是剖析其社会治理体系瓦解后,不同人类群体如何应对突然降临的“自由”。 我们考察了“熔炉星团”的案例。这是一个由前帝国劳工、流亡艺术家和宗教异见者组成的松散联盟。在这里,货币体系彻底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基于“劳动时间与稀缺资源配比”的复杂易货网络。霍尔斯特教授详细记录了当地对“时间”这一概念的重新定义——不再是精确到毫秒的计时,而是基于植物生长周期和潮汐规律的模糊计时法。这种对时间观的转变,如何重塑了个体间的信任机制,是本部分的核心议题。 第二部分:记忆的重构与集体神话的诞生 一个文明的消亡,往往伴随着对过往的集体失忆。泰坦帝国留下了海量的、加密的、且常常是互相矛盾的官方记录。本书的第二部分,深入探讨了在缺乏中央权威的情况下,地方社群如何筛选、扭曲甚至创造“历史”,以填补现实的空洞。 聚焦于“静默之环”的考察,揭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泰坦帝国高级科技的“非功能性崇拜”。幸存者们不试图修复那些复杂的超维计算核心,反而将它们视为神谕的载体。书中详尽分析了“低语者”这一新兴阶层的崛起,他们通过解读核心机体发出的随机噪音和热辐射,为社群制定农业播种、迁徙路线乃至婚配禁忌。这并非技术崇拜,而是对“可知性”的极度渴望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文化投射。 第三部分:边缘地带的生态伦理与生存哲学 文明的重建,首先是人与环境关系的重建。泰坦帝国的过度开发造成了许多行星生态的永久性创伤。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被认为是“不宜居”的行星——火山灰覆盖的平原、高辐射的苔原。 霍尔斯特教授展示了“沙砾定居点”的居民如何发展出一种近乎共生的生态伦理。他们放弃了对传统“农业革命”的执念,转而依靠微生物群落的协同作用,从地质废料中提取必需的营养物质。书中不仅描绘了他们独特的食物制备工艺(完全不涉及传统意义上的烹饪,而是一种生物催化过程),更重要的是,阐释了他们“不求超越,但求共存”的哲学基础。这种哲学摒弃了泰坦时代“征服自然”的傲慢,转而接受了生存的有限性与循环性。 第四部分:新契约的萌芽:法律的非正式化 当正式的司法体系瓦解后,社会如何维持最低限度的秩序?本书的最后部分,探讨了非正式“社群契约”的形成过程。我们避开了宏大的政治理论,转而关注最微小的社会单位——家庭和工作组之间的纠纷解决机制。 在“漂流星港”的案例中,作者展示了如何通过复杂的“羞辱仪式”和“资源禁入权”来替代传统意义上的监禁和罚款。这些机制的有效性并非基于武力威慑,而是依赖于社群内高度互联的社会信用网络。书中对这些仪式中的象征意义、肢体语言和特定语言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细致剖析,揭示了在后泰坦时代,沟通的效率和真实性如何成为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基石。 结语:在残骸中寻找意义 《星河之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当所有宏伟的技术蓝图和制度框架被抽离后,人类的韧性、创造力和对意义的追寻会以何种形态展现?本书对后泰坦时代的社会结构、文化适应与哲学演变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记录,是研究后灾难时代人文科学的必读之作。它告诉我们,文明的火种或许会在烈火中熄灭,但人类精神的余烬,却能在最贫瘠的土壤中,以全新的、不可预测的方式重新闪耀。 --- 读者群体推荐: 社会人类学爱好者、后灾难叙事研究者、文明结构变化理论探索者、对非传统社会组织模式感兴趣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是那种深蓝色,上面点缀着一些闪烁的星辰,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神秘而深邃,仿佛能窥见宇宙的奥秘。我一直对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特别着迷,总觉得它们背后隐藏着某种规律,而这本书的名字——《数论与密码》,正好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对数论的理解还停留在小学时学过的能被二整除的偶数,以及不能被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的数整除的质数。我一直很好奇,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是如何在更广阔的数学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尤其是“数论”这两个字,总让我想象到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在星空下思考数字比例,又或者在中世纪炼金术士们在昏暗的实验室里捣鼓各种符号。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深入讲解那些奇妙的数论定理,比如费马大定理,或者高斯的一些经典贡献。当然,我更期待的是,书里能否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将这些抽象的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毕竟,我不是专业的数学家,如果能看到一些生动的例子,或者一些能够激发我思考的小故事,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本书的标题也提到了“密码”,这更是激起了我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密码学是一门非常酷的学科,它就像一把打开神秘之门的钥匙,能够保护信息,也能破解秘密。我很好奇,数论和密码学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是数论中的哪些概念被运用到了密码的构建中?比如,那些质数或者模运算,它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本书会不会介绍一些经典的密码算法,比如RSA加密,或者一些更古老的加密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让我对数字世界和信息安全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拿到《数论与密码》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它应该蕴含着某种深层的逻辑和智慧。我是一个对事物运作原理充满好奇的人,特别喜欢探究那些“为什么”和“怎么样”。数论,听起来就像是关于数字的根本规律,而密码,则总是和信息、安全、甚至是秘密联系在一起。对我而言,这两个词汇的组合,就像是找到了一个能够解锁未知领域的钥匙。我脑海中常常会想象,那些看似简单的数字,比如质数,为什么会被认为如此特殊?它们在构成复杂系统时,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我揭开数论的神秘面纱,让我明白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也许,书中会讲述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以及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揭示数字世界的奥秘的。而“密码”这个词,更是让我联想到各种谍战片里的情节,还有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使用的各种密码,比如银行卡密码、手机解锁密码等等。我很好奇,这些看似随机的数字和字母组合,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数学原理?数论又是如何支撑起整个密码学体系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让我明白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如何保护我们的信息不被窃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数字世界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且能够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评分

《数论与密码》这本书的标题,一下就勾起了我对宇宙间隐藏的秩序和规律的探索欲。我一直觉得,数学不仅仅是冰冷的符号和公式,它更像是一种语言,一种用来描述和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语言。数论,听起来就像是数字最基础的语言,而密码,则是这种语言在信息安全领域的一种巧妙运用。我对于数字的直观感受,更多地是关于数量和大小,我对那些抽象的数论概念,比如整除性、同余等等,一直都带着一种神秘的敬畏感,总觉得它们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我走进数论的世界,让我理解那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规则,是如何构建起更复杂的数学体系的。同时,我对于“密码”这个词也充满了好奇。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安全和隐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密码学无疑是保障这些的关键。我特别想知道,数论是如何与密码学紧密结合的?是数论中的哪些性质,使得它能够成为构建安全密码的基础?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解答这些疑问,让我明白数字的奥秘如何能够转化为保护我们数字生活的坚实盾牌。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数字世界的底层逻辑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评分

当我第一眼看到《数论与密码》这本书时,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这绝对是一本硬核读物”。我不是那种一开始就对数学公式和抽象概念感到亲切的人,我对数字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日常生活中关于价格、时间、数量的计算。然而,我一直对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规律”非常好奇,就像我们常说的“巧合”,有时候会觉得背后似乎有某种看不见的线在牵引。书名中的“数论”二字,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方程,而“密码”则像是那个需要被破解的谜团。我一直觉得,密码学不仅仅是电影里 spy 们使用的工具,它更像是一种语言,一种用数学语言编写的,关于安全与秘密的语言。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揭示一些看似普通的数学概念,比如我们熟悉的加减乘除,或者更复杂的质数、因子等,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构建强大密码系统的基石的。我渴望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能够让我豁然开朗的解释,能够将那些冰冷的数字和符号,转化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是一段段精彩的逻辑推理。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甚至带点趣味性的方式来讲解,而不是直接扔给我一堆晦涩的定理和证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不仅仅是它的严谨和逻辑,更是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强大应用,尤其是在保护我们数字信息安全方面。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数论与密码》,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关于秩序、规律和安全的故事。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解释事物运行机制的原理感到着迷,而数学,特别是数论,在我看来,就是揭示世界底层逻辑的绝佳工具。我对数论的了解,更多地是停留在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上,比如质数、约数,以及一些简单的数论性质。我一直很好奇,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学元素,是如何在更宏观的数学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特别是“数论”这两个字,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想知道它是否能够帮助我理解更深层次的数学结构和模式。而“密码”这个词,更是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安全和隐私至关重要,而密码学正是保障这一切的核心技术。我非常好奇,数论中的那些抽象概念,是如何被巧妙地应用到密码的构建和破解之中的?是不是书中会介绍一些经典的密码算法,例如RSA加密,以及它们所依赖的数论原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清晰、易懂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数论的智慧与密码学的奥秘相结合,让我能够领略到数字世界的奇妙之处,并且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