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2013)
定价:69.00元
售价:46.9元,便宜22.1元,折扣67
作者:张旺,张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097524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其利益相关方披露其与公司经营、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信息的行为。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披露其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既有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是公司自身应尽的义务。
全书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评价结果与排名等三大部分。理论体系具有独立性,结合国际国内相关理论构建了“SRST7 1”模型;在样本选取上,由之前的200多家囊括到A股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样本规模约2500家。其对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的打分和排名在全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披露其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既有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是公司自身应尽的义务。为综合评价和反映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当前水平,证券时报社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选择2013年披露年报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社会责任披露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名,并进行了专题与分类研究,为每家上市公司审视自身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提供了翔实而有力的参考。
Ⅰ 总报告
1 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2013)
一 技术路线
二 评价结果
三 结果分析
四 特征分析
Ⅱ 专题报告
2 中国上市公司定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3 中国上市公司日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官方网站)研究
Ⅲ 评价结果与排名
4 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综合评价结果与排名
5 中国上市公司定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结果与排名
6 中国上市公司日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结果与排名
7 后 记
张旺,证券时报社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秘书长。
张杨,证券时报社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研究员。
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2013)》,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份“行业发展指南”和“企业学习样本”。在2013年,许多企业可能还在摸索如何有效、全面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这份报告,我希望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它是否能展示出一些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领跑者”企业,并深入剖析它们成功的要素?这些要素可能包括了信息披露的框架设计、关键指标的选择、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沟通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等。我希望报告能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最佳实践”,让那些尚未完全掌握披露要领的企业,能够通过学习这些案例,不断提升自身的披露水平。同时,我也希望报告能够指明当前中国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挑战,例如数据收集困难、标准化程度不高、公众认知不足等,并对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份报告,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披露情况的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向的一次积极引导,是一份值得所有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读者仔细研读的“操作手册”。
评分《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2013)》——一份令人期待的行业标杆之作,即将为我们掀开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探索的神秘面纱。作为一个对此议题深感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怀揣着对这份报告的无限憧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不再仅仅是追求利润的经济实体,它们对社会、环境和社区的责任日益成为衡量其价值和声誉的重要维度。我迫切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现状,特别是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深度。例如,它是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们理解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社会责任上的差异性表现?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那些企业真正将减排、资源节约等理念落到实处,并有效地向公众传达了它们的努力和成果?在员工权益保障上,报告是否能呈现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展示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及在员工发展和福利方面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报告能否引导我们思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如何影响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和信任,以及这种披露是否真正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更是对这些数据背后故事的挖掘,对企业在复杂社会经济环境中所作出的努力和面临挑战的深刻洞察。这份报告,无疑将成为我理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版图的一把关键钥匙。
评分作为一名对公司治理和可持续发展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从《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2013)》中,特别希望能窥见“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实践。在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下,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会存在显著差异。我非常好奇,2013年的中国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是如何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地域文化以及中国国情来开展的。例如,在公益慈善方面,报告是否能呈现出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捐赠和帮扶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企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在资源消耗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现实挑战,提出更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再者,在员工关怀方面,除了基本的劳动合同和薪酬福利,是否有一些更具中国特色的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捕捉到这些“中国味道”,让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国际社会责任的大框架下,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这种“中国式”的探索,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2013)》,我最为关注的是其报告的“权威性”和“前瞻性”。在2013年这个时间节点,中国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披露方面尚处于一个发展和完善的阶段,许多标准和实践可能还在探索之中。因此,这份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其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否严谨,直接关系到报告的可靠性。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视角,避免过度美化或批评,而是基于事实给出清晰的描绘。同时,我期望报告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现状的总结,更能对未来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做出有益的预测和建议。例如,未来哪些披露维度会变得更加重要?哪些国际化的标准和理念可能会被中国企业所采纳?报告是否能提供一些早期预警,帮助企业提前规划,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监管要求和社会期待?在我看来,一份真正有价值的报告,应当能够帮助读者,无论是投资者、研究者还是普通公众,都能够对中国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发展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期待这份报告能够成为一股清流,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思考。
评分《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2013)》——这份报告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企业透明度”的透视镜。在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和公众往往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尤其是那些隐藏在利润数字背后的社会和环境影响。我期待这份报告能够像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真实面貌”。它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辨别出那些“表面功夫”和“真心实意”?是否能揭示出信息披露中的“盲点”和“空白”?例如,在环境披露方面,报告是否能细致地分析出那些仅仅报告了“减排目标”,但缺乏具体实施措施和成效的企业?在供应链责任方面,报告是否能深入到企业的上游和下游,考察其在人权、劳动条件等方面的管理情况?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企业在披露,而是披露的“质量”有多高,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言必有据,行必有果”。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清晰的“晴雨表”,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长期价值和风险,避免被虚假或片面的信息所误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