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彩色电视机原理与实训
定价:27.00元
售价:18.4元,便宜8.6元,折扣68
作者:王奎英,李明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135125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教学指导方案和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编写而成的。
全书采用项目化课程的模式,分为11个项目,主要包括彩色电视机的认识、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方法、公共通道的检修、伴音电路的检修、解码电路的检修、扫描电路的检修、显像管及附属电路的检修、电源电路的检修、遥控电路的检修、1C总线控制电路的检修和彩色电视机新技术简介。
本书以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使用的单片机芯LA76810彩电实验机为例,介绍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技能和简单的原理,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的要求。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及电子类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上岗、转岗和专业技术等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读本。
项目一 彩色电视机的认识
1.1 项目基本技能
任务一 认识彩色电视机
任务二 了解彩色电视机基本原理
1.2项目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 彩色电视机的电路组成
知识点二 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与传输
1.3 项目知识拓展
项目二 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方法
2.1 项目基本技能:
任务一 彩色电视机电路图的识读
任务二 彩色电视机常用维修方法的练习.
2.2项目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 电路图的有关知识
知识点二 彩色电视机的故障分析
项目三 公共通道的检修
3.1 项目基本技能
任务一 高频调谐器的检修
任务二 图像中放电路的检修
3.2项目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 高频调谐器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二 图像中放电路故障分析
项目四 伴音电路的检修
4.1 项目基本技能
任务 伴音电路的检修
4.2项目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 伴音电路分析
……
项目五 解码电路的检修
项目六 扫描电路的检修
项目七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的检修
项目八 电源电路的检修
项目九 遥控电路的检修
项目十 12C总线控制电路的检修
项目十一 彩色电视机新技术简介
参考文献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试图从中挖掘出一些关于色彩还原和色度处理的干货,毕竟“彩色”是本书标题的核心卖点。结果,我看到的更多是关于PAL制和NTSC制信号编码的冗长描述,这些理论知识在如今的数字电视标准中已经基本被封装在芯片内部,用户根本不需要关心其细节。最让我失望的是,书中对现代电视机的核心技术——色彩管理系统(CMS)几乎避而不谈。例如,广色域(WCG)技术,如何通过量化色度空间来展现更丰富的色彩层次,这些都是现代高端电视的标志性特征,但在这本书里,仿佛从未存在过。我期待的实训环节,应该是教我们如何使用专业的色彩分析仪来校准白平衡和色度偏差,或者至少是如何通过软件接口调整Gamma曲线。然而,实训内容居然是如何手工调试老式电视机的色度陷波电路,用螺丝刀微调电位器,那种操作在现代遥控器面前简直是滑稽。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只停留在“如何产生彩色信号”的阶段,却完全忽略了“如何准确、高效地显示这些彩色信号”的现代工程挑战。读完后,我感觉我对彩色电视的理解不仅没有加深,反而被一些过时的概念拉回了过去,完全无法指导我理解家里那台薄如刀片的OLED电视是如何工作的。
评分这本书的“实训”部分简直是对读者智商的侮辱。按照书中的步骤,我尝试去“实训”其中一个关于“电源部分故障排除”的章节。书里详细描绘了一个线性稳压电源的电路图,指导读者如何测量滤波电容的容值和开关晶体管的击穿电压。这听起来很专业,但问题是,现代电视机,无论是液晶还是OLED,其主电源板大多采用开关模式电源(SMPS),其拓扑结构复杂得多,包含高频变压器、PWM控制器等关键元件。这本书完全没有涉及这些现代电源架构的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当我尝试将书中的理论套用到我拆开的一块现代电视机电源板上时,我发现根本找不到书里提到的那些简单的元件进行直接测量。取而代之的是一堆贴片元件和高度集成的芯片。实训的最后,书上竟然建议用烙铁更换一个电阻——这在现代小型化电子产品维修中,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这个电阻在现代电路板上很可能根本不存在!这种脱节的实操指导,不仅帮不了忙,反而可能让一个初学者因为操作失误而损坏更昂贵的现代设备。它提供的不是“实训”,而是“古董拆解练习”。
评分这本号称讲解“彩色电视机原理与实训”的书,我拿到手时还挺期待的,毕竟现在家里的电视都是高清彩屏,想了解点底层的技术原理。然而,翻开目录和前几章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更像是对着一本老旧的黑白电视维修手册进行了一番“镀金”处理。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CRT显像管的结构,什么三枪、荧光粉层,这些知识点对于现在普遍采用的液晶(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来说,简直就是故纸堆里的文物。我试图在书中寻找关于数字信号处理、HDMI接口、高清分辨率(如1080P或4K)的深入解析,结果呢?几乎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内容。实训部分更是令人哭笑不得,里面教的还是如何用万用表去测量老式模拟电路板上的电压和电阻,这对于一个想学习现代平板电视故障排除的读者来说,完全是南辕北辙。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活在了上个世纪末,对当前的技术迭代毫无概念。如果说这本书还有点用处,那也只能是给历史研究者提供一些关于二十年前电子产品维修的参考资料,但作为一本声称教授“彩色电视机原理”的教材,它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几乎为零。我感觉我买的不是一本技术书籍,而是一本精装版的古董说明书。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彩色电视机从数字输入到最终图像显示的完整流程。我希望看到的是数字信号如何通过T-CON板驱动液晶面板,或者如何与OLED像素阵列进行交互。然而,这本书的核心似乎完全停留在模拟时代的末期。它详细描述了CRT的“束斑”如何被磁偏转线圈控制,但对于像素寻址、时序控制(Timing Controller)的运作机制,却只有一笔带过,而且使用的术语也极其模糊。例如,关于“时序发生器”的描述,完全没有触及到LVDS或eDP接口中的数据传输协议细节,这对于理解现代平板显示技术的驱动原理至关重要。这本书给读者的印象是,彩色电视机的“原理”就是一堆模拟电路的堆砌,而数字技术只是一个附加的、未被深入研究的“外挂”。如果读者试图通过这本书来掌握现代显示技术,那无疑是缘木求鱼。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修理你爷爷的电视机”的指南,而不是一本面向当今技术的学习资料。它在信息维度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跨越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这场革命。
评分从排版和用词上来说,这本书也透露着一种陈旧的气息。整个版式设计非常拥挤,使用了大量密密麻麻的文字描述,很少有清晰的流程图或者现代化的方框图来解释复杂的信号链路。图示大多是粗糙的电路原理图,线条生硬,很多元件符号都遵循着几十年前的标注规范,与当前电子工程领域通用的图形符号体系格格不入。更令人费解的是,书中充斥着大量口语化甚至略显粗俗的术语,比如在描述某些元件失效时,用的词汇非常接地气,但缺乏应有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一个严肃的技术读物,应该追求表达的精确性,而不是图个“好玩”或“亲切”。例如,在解释视频同步信号的产生时,作者用了长达三页的文字来描述一个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时钟恢复电路(PLL)框图清晰解释的概念。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电子工程的读者来说,这种低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使得原本复杂的技术概念,因为表达方式的落伍而变得更加晦涩难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