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子技术/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定价:31.00元
作者:李积英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12322998
字数:
页码:27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共分为9章,包括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集成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及数/模、模/数转换电路。《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在内容上强调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视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注意电路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数字电子技术》每章先综述所要介绍的内容,然后进行正文叙述,后进行小结,每节后都有大量思考题与习题,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本书从课程教学目的出发,突出课程重点,突出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的介绍,注重方法的普遍性和实践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及其他相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同时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1.1 概述
1.2 数制与码制
1.3 逻辑代数
1.4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1.5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
1.6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1.7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集成逻辑门
2.1 概述
2.2 分立元件门电路
2.3 集成门电路(TTL)
2.4 其他类型TTL门
2.5 CMOS逻辑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
3.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3.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3.3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3.4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一冒险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触发器
4.1 概述
4.2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动作特点
4.3 集成触发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
5.1 概述
5.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5.3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5.4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5.5 时序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6.1 概述
6.2 施密特触发器
6.3 单稳态触发器
6.4 多谐振荡器
6.5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半导体存储器
7.1 概述
7.2 只读存储器
7.3 存储器
7.4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7.5 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8.1 概述
8.2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分类
8.3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与测试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数/模、模/数转换电路
9.1 概述
9.2 D/A转换器
9.3 AlD转换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教材的装帧设计相当朴实,封面配色偏向沉稳的蓝灰色调,给人一种严谨、可靠的感觉,很符合一本理工科教材应有的气质。初次翻阅时,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其清晰的章节划分和详尽的目录结构。作者显然在编排内容的逻辑性上下了很大功夫,从最基础的半导体器件原理讲起,逐步过渡到逻辑门电路,再深入到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设计,整个学习路径非常流畅,符合我们理工科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前几章对二极管和三极管工作特性的图解分析,配有大量的简化模型和等效电路图,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点。书中对一些经典电路,比如多谐振荡器、译码器等,不仅给出了原理图,还附带了详细的数学推导,这对于培养理论深度是至关重要的。唯一的遗憾是,在某些较为复杂的集成电路应用实例部分,图示的清晰度略有不足,如果能采用更高分辨率的印刷或增加电路模块的局部放大图,阅读体验会更上一层楼。总体而言,作为一本基础性教材,它在知识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克制,几乎没有使用任何花哨或口语化的表达,完全是一种严谨的学术叙述方式。文字叙述力求精准无歧义,每一个术语的使用都非常规范,这对于初学者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因为它有效地避免了因模糊的表达而产生的误解。例如,在讲解触发器的特性时,作者对“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定义描述得极其精确,并辅以时序图加以佐证,让人无法产生任何混淆。然而,正是这种高度的学术性,也带来了一定的阅读挑战。对于那些对数字系统概念非常陌生的读者,开篇可能会感觉有些枯燥和抽象,缺乏一些引人入胜的“钩子”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它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学教授在课堂上冷静、系统地讲解知识点,而不是一位热情洋溢的辅导员试图用生动故事来吸引你。因此,在使用这本书时,我个人倾向于配合一些辅助的视频讲解资源,用生动的视觉冲击来弥补文字叙述上偏向于静态和严谨的特点。
评分这本书在知识体系的广度上表现得相当全面,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TTL和CMOS逻辑门层面,更深入探讨了现代数字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些高级主题。例如,它对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接口规范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包括SRAM和DRAM的读写时序分析,这些内容对于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专门辟出章节讨论了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基本概念,虽然篇幅不算特别深入,但足以让读者对FPGA和CPLD这类现代设计工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种对前沿技术的适度引入,使得这本书在作为基础教材的同时,也具备了较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没有像某些老旧教材那样只关注过时的器件技术,而是积极地将工业界的主流技术融入教学框架中,保证了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价值。这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踏入集成电路设计或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学生来说,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准备。
评分拿到这本教材后,我立刻被其详尽的习题设计所吸引。很多同类教材的习题往往停留在概念复述和简单计算层面,但这本书明显不一样,它力求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每一章末尾都设置了不同难度的习题组,从基础的真值表转换、卡诺图化简,到需要动手设计小型逻辑系统的综合题,覆盖面非常广。我特别欣赏那些“设计与分析”类题目,它们要求读者不仅要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还要考虑实际工程中的约束条件,比如功耗、延迟和成本,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工程思维。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处关于最小化逻辑表达式的练习,它提供了好几种解法路径,并对比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种多角度的剖析远比单一答案的灌输有效得多。虽然习题的答案解析部分没有在正文提供(可能需要配套的教师用书),但这反而促使我们必须先独立思考,而不是急于对答案,从学习效果上来看,这是一种积极的“反AI”设计。对于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知识的自学者来说,这本书的习题量和质量无疑是一大亮点。
评分从排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设计思路似乎是最大化信息承载量,追求紧凑和高效。书页的留白控制得比较少,文字和图表被紧密地组织在一起,使得一页纸上能够容纳更多的知识点。这种编排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携带方便,查阅时不必翻阅太多页面就能找到所需内容。对于需要在实验室和教室之间频繁奔波的学生来说,轻薄和信息密度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书中对波形图和逻辑图的绘制质量是值得称赞的,线条清晰,标记明确,即使是复杂的时序图,通过合理的层次结构和不同的线型,也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达。不过,在处理大篇幅的电路图时,这种紧凑感有时会转变为视觉上的拥挤。如果能对关键的电路框图进行适当的跨页或单独的插页处理,也许能更好地突出其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让读者在宏观把握结构时更加轻松自如。这体现了出版方在成本控制和信息密度之间做出的权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