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
定价:26.00元
售价:17.7元,便宜8.3元,折扣68
作者:梁乃元著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8025519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父母的一句“良言”,可以给孩子指明方向,由“平凡”变为“不凡”;而父母的一句“恶语”,会将孩子推入险境,由“天才”堕为“庸才”。是点亮孩子的一生还是让孩子在黑暗中痛苦地挣扎?看完本书,你就会找到答案!
本书汲取了国内外众多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实际,列举了生活中很多父母常挂在嘴边教育孩子的话。这些话,无论是夸奖还是批评,从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来说,并不是好的选择。本书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对这些话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阐释,希望父母们能够通过此书有所领会。同时,也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父母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自查和反省,找出教育子女的*方式。需知:在这个世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1.这孩子不是那块料!
2.别给自己找借口,你还有理了!
3.今天咱们新帐旧账一起算!
4.你怎么就那么笨呢?!
5.语文成绩再好也弥补不了英语的不足呀!
6.只想当个工人,没出息!
7.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8.你怎么敢用这种态度跟我讲话!
9.连父母的话都不听吗?
10.谁打你,你就打他!
11.除了学习,你什么事都不用管!
12.这种事只有你做得出来!
13.你就不能像××一样?!
14.你是聪明的孩子!
15.又是“为什么”,你有完没完?
16.都怨桌子,打它,打它……
17.如果你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
18.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19.都怪爸爸没本事……
20.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21.你再不听话,我告诉你们老师去!
22.你才考了这么点儿分,对得起我吗?
23.听老师说,你的表现很不像样!
24.你太不专心了!
25.我这也是为你好!
26.看这些闲书干什么,考试又不考!
27.别多管闲事,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28.爱玩的孩子没出息!
29.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
30.一点礼貌不懂,还不快叫阿姨!
31.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2.你怎么这么没良心呀!
33.你自己看着办吧!
34.别逞能,你还小呢!
35.才知道错了,早干吗去了?
36.不承认错误就别吃饭!
37.你还有没有自尊心了!
38.你就不能把心思花在学习上?
39.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
40.妈妈求你了……
41.你太让我失望了!
42.千万别给我丢脸!
43.那有什么了不起的!
44.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
45.这几天又做什么坏事没有?
46.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管你了!
47.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48.你怎么能自作主张!
49.你还敢撒谎,你以为我不知道?
50.你还敢顶嘴?!
51.怕什么,真是个胆小鬼!
52.你整天就知道异想天开!
53.你们老师的水平太差了!
最近读了《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简直让我夜不能寐,一直在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我一直以为自己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盲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情绪化”的指责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我曾经会因为孩子犯错而大发雷霆,说出一些伤人的话,事后又后悔不已。这本书让我明白,情绪化的语言只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和对抗,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不该说的话”,并且详细分析了这些话语对孩子心理产生的长期影响,比如破坏亲子关系、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书中的一些例子,是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的话,读的时候真是又惊又怕,恨不得回到过去,把自己说过的话都收回来。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指出了问题,更提供了大量的“说些什么”的建议,以及如何去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与其说“你怎么这么没用?”,不如说“看起来这件事让你很难过,我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这种温和而支持的沟通方式,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真诚,没有丝毫的说教意味,而是像一位过来人,与你娓娓道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开始审视自己。
评分《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这本书,我读得可谓是心潮澎湃,也让我对自己作为父母的身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曾经认为,父母的经验和判断是绝对正确的,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我们很多时候的“善意提醒”和“严厉管教”,可能正在悄悄地伤害着孩子。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反问式”的责备,比如“你当时怎么想的?”、“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我发现自己以前经常会用这样的方式来问孩子,以为这样能让他们反思。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样的方式只会让他们感到更加委屈和无助。作者在书中用非常生动、真实的案例,详细地分析了这些“不该说的话”对孩子心理造成的长期影响,比如让他们变得缺乏安全感、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甚至对亲子关系产生隔阂。读到书中关于“贬低式”的评价时,我更是感到一阵阵的心痛,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曾经多么频繁地贬低孩子的努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指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引导式”的沟通方法。它教我们如何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如何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如何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恰当的支持和引导。这本书让我对亲子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正在努力践行书中的理念,去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家庭沟通模式。
评分我必须说,《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像我一样,在育儿路上摸爬滚打,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父母们量身定做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说教类的育儿指南,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带着你一点点剥开那些隐藏在日常对话中的“雷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比较式”的批评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我承认,我曾经很喜欢用“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我的孩子,以为这样能让他们看到差距,从而奋起直追。然而,书里告诉我,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甚至会产生怨恨。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父母的哪些话语会给孩子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作者的分析非常到位,她不仅指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她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替代性沟通方式。比如,当孩子做错事情时,与其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不如说“这件事让你有些沮丧,我们一起看看哪里可以做得更好?”。这种细微的差别,却能带来天壤之别。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父母的语言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滋养孩子,用不好则会伤人。我现在正在努力学习书中的方法,尝试着去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亲子沟通环境。
评分《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这本书,我大概是两天就看完了,但其中的内容却让我反复咀嚼了很久。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为我揭示了亲子沟通中那些隐藏的“陷阱”。我曾经以为,父母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说的话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指引。然而,书中对“命令式”的沟通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让我恍然大悟。我以前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必须这样做”、“你不能那样做”,现在回想起来,我才意识到,这样的沟通方式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作者在书中详细地分析了,为什么这些“不该说的话”会给孩子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比如让他们变得缺乏自主性,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对父母产生疏离感。书中的案例都非常生动,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一句不恰当的话,可能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多少的阴影。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指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赋权式”的沟通方法。它教我们如何去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如何去肯定他们的付出,如何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坚实的后盾。这本书让我对亲子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正在努力践行书中的理念,去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尊重的家庭沟通模式。
评分《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这本书,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消化完,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自我剖析。我过去常常陷入一种误区,认为父母的权威不容置疑,自己的经验就是真理。然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那些不自知的“语言暴力”。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些“标签式”的评价,比如“你就是个拖延症”、“你就是个马虎鬼”,这些话一旦说出口,孩子就容易将这些负面的标签内化,从而真的开始按照这个“剧本”去生活。我突然惊觉,我曾经多么频繁地对我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而当时的我,还以为自己是在指出他们的缺点,以便他们改正。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否定,而是要用支持和理解去引导。作者详细阐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智特点,以及哪些话语会对他们造成怎样的心理创伤。她用了很多案例,有些是作者亲身经历,有些是她从咨询中收集的,这些案例都非常生动,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不该说的话”所带来的长期后果。读到后面,我甚至有些后怕,庆幸自己还能有机会通过这本书来弥补过去的不足。书中的许多建议,比如“看见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仅仅看到结果”、“允许孩子犯错,并从中学习”,这些都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现在正在尝试着去改变,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每一次成功的沟通,都让我看到了希望。
评分《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具有启发性的一本书籍之一。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位比较理性的父母,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口中那些“为了孩子好”的话,可能正在悄悄地伤害他们。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评判式”的语言,比如“你太让我失望了”、“你怎么总是这样?”。我发现自己以前经常会说这些话,尤其是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行为不端的时候。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些评判只会让孩子感到羞耻和沮丧,而不会激发他们改正的动力。作者用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和大量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不该说的话”对孩子心灵成长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他们的自信心、扼杀他们的创造力、甚至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我读到书中关于“否定式”的沟通时,更是感到一阵阵的刺痛,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曾经多么频繁地否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指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积极沟通”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如何用“我”开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去积极地倾听孩子的需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更加积极、支持性的家庭氛围。这本书让我对亲子沟通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正在积极地将书中的方法运用到我的家庭生活中,并且已经看到了初步的成效。
评分我花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这本书细细品味完。说实话,这本书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也让我对自己过去的育儿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审视。我一直觉得,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为了他们好。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很多时候,我们父母的一句话,可能就会成为孩子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过度期待”和“不切实际的要求”所带来的伤害。我记得我曾经对我的孩子说过,“你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这句话当时我觉得是很正常的,是为了激励他。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过度的期待只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压力,一旦他们达不到,就会产生巨大的挫败感。作者用了很多真实的案例,来揭示这些“不该说的话”对孩子造成的深远影响,从童年时期的自卑,到成年后的不安全感,甚至是心理问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你感同身受。它不仅仅是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去“好好说话”,如何用充满爱和理解的语言去引导孩子。我现在正在努力学习书中的方法,尝试着用更加温和、支持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评分《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这本书,我拿到手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结果完全沉浸其中,几个小时都停不下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对孩子很体贴的父母,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很多在我看来是“善意的提醒”或者“必要的批评”,在书中都被列为了“不该说的话”。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预设式”的负面评价,例如“你注定成不了大事”、“你永远都改不了这个缺点”,这些话语的杀伤力简直是毁灭性的。我曾几何时,也对我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虽然当时并没有恶意,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感到无比愧疚。作者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分析这些“不该说的话”对孩子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包括自卑、焦虑、叛逆,甚至是对未来失去希望。书中的案例都非常真实,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我孩子可能经历过的痛苦。这本书不仅指出了问题,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它教导我们如何用积极的语言去肯定孩子的努力,如何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育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成长。这本书是我育儿路上的一盏明灯,它让我看到了前行的方向,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
评分最近有幸拜读了《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难以言喻的。我一直以为自己在育儿方面做得还不错,也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不自知的“盲点”。其中,书中对“消极预测”式的话语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感到脊背发凉。我曾经说过“你这么粗心,以后肯定会吃亏的”、“你就是个没有耐心的人,什么事都做不好”,当时我以为这是在提醒他们,但现在我才明白,这些话语是在给孩子的人生设限。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结合心理学原理和丰富的实践案例,详细阐述了这些“不该说的话”对孩子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扼杀他们的潜能、甚至让他们对未来感到悲观。书中的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对自己的言行有了更深的警惕。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积极肯定”的沟通策略。它教我们如何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如何去肯定他们的努力,如何去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父母的语言是有力量的,用对了可以成就孩子,用错了则会伤害孩子。我正在努力学习书中的方法,尝试着用更积极、更支持性的语言去与孩子交流,去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评分最近读完《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和反思。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很开明的父母,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无意中说出的一些话,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了多么深的印记。书里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比如“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这么笨,以后怎么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等等,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父母在激励孩子,但实际上,它们却像一把把无形的刀,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听到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内心深处的失落和无力感,真的能够感同身受。这本书让我明白,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以为的“为你好”,在孩子那里可能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她没有简单地指责父母,而是用一种理解和同情的方式,引导我们去发现问题,去寻找更好的沟通方式。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也十分实用,比如如何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如何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等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洗礼”,对亲子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更加留意自己的言语,努力去说那些能够滋养孩子心灵的话,而不是伤害他们。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父母深思和反复阅读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