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可編程控製器原理及應用(西門子機型)
:33.00元
售價:23.1元,便宜9.9元,摺扣70
作者:楊晉萍 孫竹梅
齣版社:中國電力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1234663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S7-300可編程控製器為西門子生産的新型控製器,在市場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有必要齣版該書,使學生更好地瞭解新技術、新設備,可有效縮短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與實際工作需要之間的距離。
本書全麵深入地介紹瞭西門子S7-300/400的硬件結構與硬件組態、編程語言、指令、通信網絡、閉環控製、編程軟件的使用。主要內容包括可編程控製器工作原理、S7-300/400的體係結構和硬件組態、STEP 7的使用、編程語言與指令係統、組織塊及係統功能塊的使用、數字量控製係統的設計方法、SIMATIC S7 PLC的通信技術、西門子S7-300/400在模擬量控製係統中的應用等,在第9章設置瞭基礎實驗和綜閤型實驗實訓,幫助讀者理解和掌握編程語言和編程方法。
前言
緒論
0.1可編程控製器的産生與定義
0.2 PLC的主要特點及應用領域
章 可編程控製器工作原理
1.1 可編程控製器的組成及各部分功能
1.2 PLC的工作原理
1 3 PLC的編程語言
第2章S7.300/400的體係結構和硬件組態
2.1 S7係列的體係結構
2.2 S7.300的模塊簡介
2.3 S7—400係列PLC簡介
2.4 S7.300硬件模塊的安裝
2.5 S7—300 I/O模塊的地址分配
2.6模擬量輸入/輸齣模塊與PLC的連接
第3章STEP 7的使用
3.1 概述
3.2安裝與卸載STEP 7
3.3 SIMATIC管理器
3.4設置PG/PC
3.5硬件組態
3.6硬件組態的調試
3.7離綫/在綫程序塊的比較
3.8利用變量錶調試
3.9 PLCSIM簡介
第4章編程語言與指令係統
4.1 STEP 7的編程語言
4.2 S7.300指令基礎
4.3位邏輯指令
4.4定時器與計數器指令
4.5字邏輯指令
4.6控製指令
……
楊晉萍,山西大學工程學院副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可編程控製器方麵的研究與教學,具有深厚的教學經驗與語言組織能力;參與編寫的實驗教材,質量較好。
這本書在結構上體現齣一種明顯的“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嚮,這讓我在嘗試用它來指導實際項目時感到一絲睏惑。理論部分的論述邏輯是清晰的,比如邏輯運算、定時器、計數器這些基礎元素的數學模型被講解得非常透徹。然而,一旦進入實際應用場景的描述,內容往往就變得過於概括化瞭。比如,書裏用瞭一整章來介紹狀態機的設計原則,並給齣瞭一個通用的流程圖,但當我試圖將這個流程圖映射到我正在調試的一個復雜配料係統時,我發現書中沒有提供任何關於如何處理異常情況、如何進行程序優化以適應實時性要求的具體代碼片段或調試思路。它更像是教科書,專注於知識體係的完整性,而不是工程實踐中的“陷阱”和“捷徑”。如果把這本書比作菜譜,它詳細描述瞭每種食材的化學成分和烹飪的物理原理,但卻很少告訴你炒菜時油溫的細微變化對最終口感的影響。因此,我必須配閤大量的在綫論壇資料和官方應用指南,纔能真正將書中的理論轉化為可運行、可維護的實際控製程序。
評分這本關於可編程控製器的教材,盡管名字裏提到瞭“十二五”規劃,但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本厚重的、適閤資深工程師案頭常備的工具書,而不是一本輕鬆入門的讀物。首先,從排版和內容組織上看,它就透露齣一種嚴謹到近乎刻闆的學術氣息。大量的理論推導和底層邏輯的剖析占據瞭核心篇幅,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簡直是一堵難以逾越的高牆。我記得有章節專門講解瞭西門子S7係列PLC的硬件中斷處理機製,那部分內容深入到瞭寄存器級彆,配圖也大多是晦澀的電氣原理圖和時序圖,而非生動的實際應用案例。如果你想快速上手搭建一個簡單的流水綫控製程序,這本書恐怕幫不上什麼大忙,它更傾嚮於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而不是“如何最快地”實現某個功能。舉個例子,關於模擬量處理的章節,它詳細闡述瞭AD轉換的非綫性誤差補償算法,這對於追求精確控製的實驗室項目或許至關重要,但在大多數工業現場的PID套用中,往往隻需要瞭解幾個關鍵參數即可。總而言之,它像是一位知識淵博但有些不近人情的導師,要求讀者具備紮實的自動化基礎和極大的耐心去啃食那些硬核的知識點。
評分當我翻閱這本教材時,最直觀的感受是它對西門子特定型號的聚焦,這種專一性既是優點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局限。書中幾乎所有的例程和深入探討都緊密圍繞著S7係列的經典架構展開,比如對STEP 7經典編程環境的依賴性非常強。這意味著,如果一個工程環境中主推的是TIA Portal下的新型CPU或者其他品牌的控製器,這本書的直接參考價值會直綫下降。我特彆注意到,它在介紹高級功能,比如網絡通信(Profibus/Profinet)的部分,雖然理論描述詳盡,但實際的配置步驟和故障排除技巧,更多的是通過大段的文字描述來完成,缺乏那種“手把手教你點鼠標”的直觀指導。想象一下,一個新手在麵對復雜的網絡拓撲時,需要對照書本上的原理圖去理解報文結構,這種學習效率是比較低下的。它更像是一部技術規範的匯編,而非麵嚮技能提升的實戰手冊。對於那些已經熟練掌握基礎梯形圖,但希望深入理解西門子係統底層架構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內容深度是令人滿意的,但對於需要快速適應多品牌、新平颱環境的讀者來說,它顯得有些“老派”和固執於某一技術棧。
評分再者,這本書在作為教學材料時,其對讀者的“篩選”作用非常明顯。它並非那種麵嚮大眾的、試圖用生動比喻來降低學習門檻的教材。相反,它采用瞭非常學術化的語言風格,充斥著專業術語,且對這些術語的解釋往往是高度濃縮的。例如,在講解指令集時,書中更多地是羅列指令的功能代碼和操作數定義,而鮮有對該指令在實際應用中能解決什麼問題的場景化描述。這對於那些依賴於“先理解應用再學習原理”的學習模式的讀者是極其不友好的。我感覺作者的假定讀者是已經具備一定電工或電子技術背景的學生,他們已經對繼電器邏輯和基本電路有清晰認識。對於完全零基礎的新手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等待被“翻譯”的專業文獻,而不是一本能直接引導實踐的教科書。它要求讀者具備強大的自學能力和對自動化領域固有知識的預先掌握,纔能真正消化其所傳授的知識體係。
評分從內容的更新速度和前沿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十二五”標識似乎也暗示瞭其內容背景的年代感。雖然PLC的核心邏輯變化不大,但在工業物聯網(IIoT)和數據采集的背景下,現代PLC的應用場景已經發生瞭巨大的轉變。這本書在處理現代控製係統所必需的OPC UA通信、基於雲端的診斷功能或者更先進的安全集成方麵,明顯力不從心。它紮實地鞏固瞭傳統硬邏輯控製的基礎,但在談及如何將這些邏輯與MES係統、SCADA上層軟件進行高效、安全的數據交互時,內容顯得十分單薄,或者直接缺失。我期待看到更多關於西門子新型HMI如何集成診斷數據、如何利用最新的安全功能(如訪問控製)的內容,但這些在書中幾乎找不到蹤影。這使得它更適閤作為學習傳統離散控製的基石,對於緻力於推進智能製造和數字化轉型的工程師而言,它提供的視角顯得有些局限,需要讀者自行補充大量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