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字电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专业课(工科)系列)
:19.80元
售价:14.5元,便宜5.3元,折扣73
作者:刘冬香,黎一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3001850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教材从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出发,以简单抢答器引入,学习相关的逻辑的概念及门器件的应用,拓展抢答器的功能——带显示的抢答器的设计,引入常用逻辑部件如编码器、译码器等,再完善抢答器的功能——带限时抢答的功能,引入计数计时的概念,学习时序逻辑器件及计数器,后通过统一功能电路的不同设计理念开拓学生的思路。
项目一带数显的四路抢答器的设计与实现
任务一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应用
1.1内在含义——逻辑的基本概念
1.1.1逻辑关系
1.1.2电平
1.1.3正逻辑和负逻辑
1.2呈现的形态——基本逻辑关系
1.2.1“与”逻辑关系
1.2.2“或”逻辑关系
1.2.3“非” 逻辑关系
1.2.4复合逻辑关系
1.3外化的形式——门电路
1.3.1逻辑门的分类
1.3.2TTL门电路
1.3.3CMOS门电路
1.3.4门电路的使用注意问题
1.4实例说明——门电路的应用
任务二逻辑函数及其基本理论
2.1内在含义——逻辑函数的概念
2.1.1逻辑函数的基本概念
2.1.2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
2.2呈现的形态——逻辑函数的化简
2.2.1逻辑函数化简的意义
2.2.2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
2.2.3逻辑函数的图形法化简
2.2.4具有约束项的逻辑函数的化简
2.3外化的形式——逻辑函数的简单设计
2.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3.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3.3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2.4实例说明——逻辑功能的实现
任务三常用逻辑部件的应用
3.1内在含义——常用逻辑部件的概念
3.2外化的形式——常用逻辑部件的功能
3.2.1编码器
3.2.2译码器
3.2.3加法器
3.2.4数据选择器
3.2.5数值比较器
3.3实例说明
3.3.1常用逻辑部件的应用
3.3.2两个1位十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电路
任务四带显示的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
4.1功能要求
4.2设计思路——框图
4.3 器件选择——器件选择的一般方法
4.3.1抢答互锁电路采用与非门
4.3.2编码译码显示电路
4.4实例说明——带显示的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
项目二数字钟电路的设计制作
任务五触发器的基本应用
5.1内在含义——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5.2呈现的形态——触发器的分类及表示方式
5.2.1基本触发器RS
5.2.2同步触发器
5.2.3主从触发器
5.2.4维持阻塞触发器
5.3外化的形式——集成触发器
5.3.1集成JK触发器74LS112
5.3.2集成D触发器74LS74
5.4实例说明——触发器电路的应用
5.4.1分频器
5.4.2计数器
5.4.3寄存器
5.4.4消抖电路
5.4.5各种触发器的互换
任务六计数器的设计与实现
6.1内在含义——计数器的基本概念
6.1.1二进制异步计数器
6.1.2二进制同步计数器
6.1.3环形计数器
6.1.4扭环形计数器
6.2呈现的形态——数制与码制
6.2.1数制
6.2.2数制间的转换
6.2.3码制
6.3外化的形式——集成计数器
6.3.1集成计数器74LS90芯片及应用
6.3.2集成计数器74LS161芯片及应用
6.3.3集成计数器74LS160芯片及应用
6.3.4集成计数器74LS192芯片及应用
6.3.5计数器的其他应用
6.4实例说明——彩灯的设计举例
任务七秒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7.1内在含义——秒信号的概念
7.2呈现的形态——555定时器
7.2.1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7.2.2555定时器的一般应用
7.3外化的形式——信号产生电路
7.3.1采用555定时器构成秒信号发生器
7.3.2采用晶振和分频器构成信号发生器
7.3.3采用集成运放构成方波发生器
7.4实例说明——频率计
任务八数字钟的制作与调试
8.1功能要求
8.2设计思路——框图
8.3器件选择——器件选择的一般方法
8.4实例说明——数字钟的制作与调试
参考文献
刘冬香,副教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广东省“家用电子产品维修”职业技能鉴定专家。
这本书的习题部分,说实话,是让我感到最困惑和沮丧的地方。它更倾向于对书中概念的机械性重复考核,而非真正考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题目仅仅是让你把教材里的某一个公式抄写一遍,或者根据给定的参数直接套用一个固定模型进行计算,缺乏变化和创新性。例如,在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简化时,书里提供的例题几乎都是教科书式的标准卡诺图应用,没有涉及到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冗余项处理或者异步电路的时序约束问题。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涉及故障诊断、噪声容忍度分析或者低功耗设计等更贴近实际工程挑战的题目,哪怕是稍微复杂的组合,也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思考。现在的习题设计,只会让学生满足于记住答案,而不是真正理解电路的内在逻辑和设计哲学。读完一遍后,合上书本,脑子里剩下的只有一堆孤立的公式,而不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设计思维框架。
评分教材的排版和图示质量,同样不能令人满意。大量的逻辑门电路图,线条显得十分粗糙和拥挤,很多关键节点的连接线走位混乱,初看之下很容易产生误判,需要反复对照文字描述才能确定信号的流向。特别是在涉及到时序逻辑电路,比如触发器的内部结构图时,信息的密度过大,而且缺乏必要的颜色区分来标识时钟信号、数据输入和输出的状态。对于像CMOS反相器这样的核心单元,其晶体管的尺寸比例图也描绘得不够清晰,这对于后续理解电路的延迟特性至关重要。一本面向高职高专的教材,理应在视觉传达上更加友好和直观,毕竟这是让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桥梁。遗憾的是,这里的插图更像是用早期版本的绘图软件匆忙生成的,缺乏应有的专业性和精细度,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流畅体验。
评分这本所谓的“数字电子”教材,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理工科教材特有的严谨和直白感扑面而来。然而,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在基础概念的阐述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比如在讲解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时,作者似乎默认读者已经对半导体物理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很多关键的阈值电压、饱和区和截止区的物理意义,仅仅是一笔带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无疑是陡增了学习的难度。我期待的是一个能将复杂的理论掰开揉碎,用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更直观的图示来辅助理解的讲解方式,但这本书更多的是堆砌公式和标准化的定义。它更像是一本供已经入门的工程师用来查阅或快速复习的参考手册,而非真正引导新手进入数字世界的大门。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书中关于现代集成电路设计流程的介绍几乎是空白的,完全没有触及 Verilog 或 VHDL 等硬件描述语言的应用,这在当今的电子工程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似乎停留在上世纪末的教学模式中,对新兴技术的跟进显得非常滞后。
评分从内容覆盖的广度来看,这本书显得“面面俱到”但又“无一精深”。它试图囊括从最基础的二进制数系统、布尔代数,到中级的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再到一些简单的存储器结构和A/D转换基础。这种全景式的介绍方式,导致在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上停留的时间都非常短暂。比如,在讲解脉冲编码调制(PCM)时,它仅仅提到了量化和编码这两个步骤,却完全没有深入探讨量化噪声的来源、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的优劣,以及纠错编码在数字系统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让作为读者的我感到非常焦虑,因为我知道这些内容在实际的通信和嵌入式系统中是必须掌握的。这本书更像是把一本完整的《数字电路原理》和一本基础的《微机原理》的目录强行糅合在一起,最终的结果是每个部分都蜻蜓点水,没有哪一个环节能真正构建起坚实的知识体系。
评分我购买这本教材的初衷,是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数字系统设计在现代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然而,本书的案例分析和实验指导部分,与我预期的工业应用场景相去甚远。书中提到的应用实例,几乎全部集中在非常基础的计数器、译码器或简单的加法器的串联演示上。这些例子虽然能验证理论,但缺乏与实际工业设备接口的描述,比如如何通过并行或串行总线与传感器或执行器进行数据交换,如何处理I/O冲突,或者如何使用FPGA进行快速原型设计。对于高职高专的定位而言,培养的是能直接上手操作的工程师,教材理应提供更多基于实际开发板或简单PLC系统的项目导向型内容。目前的案例更像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仿真验证,对于培养读者的实际调试和集成能力,几乎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让人感觉这本书的“应用”二字只是一个空泛的修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