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
定价:42.80元
作者:(美) 劳伦斯·E·夏皮罗 ,(美)朱丽叶·霍姆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304943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获得友谊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孩子对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凸显。但因为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的原因,很多孩子存在社交困难,不知道如何获得和维护友谊。
如果你的孩子在交朋友和维系友谊方面存在困惑,比如不知道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朋友,总被遗忘在集体活动之外,不懂得如何与朋友相处,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朋友间的矛盾,或者总是被其他孩子取笑、冷落,你要重视!因为童年期的社交问题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期和成年后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小学阶段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十分重要!
本书作者劳伦斯?E?夏皮罗博士,是美国知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基于对不同年龄儿童心理的充分了解,和多年教育咨询的丰富经验,他将小学生的社交问题,拆分成40个可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要点,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和心理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
了解校园社交规则
学习校园社交技巧
识别哪些孩子值得交朋友
理解友谊中的付出与迁就
学习解决冲突、维持友谊的正确方法
书中的内容都是孩子生活中*常遇到的场景,提供的方法是与孩子的认知能力相匹配、孩子能够理解和习得的,出版10年,一直位居美国儿童人际交往畅销榜。
如果你的孩子在社交方面存在困惑,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本书是*选择;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或学校的心理老师,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参考和辅助用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家长或老师的引导,才能完成书中的活动;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能够自己读懂这本书,但如果家长/老师和孩子/学生一起阅读,效果会更好!因为了解孩子/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社交困惑,请你帮他打开这本小学生社交指南。选择这本书,就是帮助他们的开始!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写给6-12岁孩子及家长的校园社交指南,全书分为五部分:
*部分告诉孩子虽然每个人性格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交到朋友。交朋友就是找到喜欢你并喜欢和你做同样事情的人。帮助孩子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特别之处,自己应该具备哪些别人愿意与你交朋友的品质。
自己有哪些天赋、能力、兴趣
如何发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
如何表现得友好
如何邀请别人一起玩
第二部分告诉孩子规则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你遵守的社交规则越多,就越容易交到朋友并维持友谊。帮助孩子了解:
什么行为会让别人愿意和你交朋友,而什么行为会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
你说话的方式决定了别人是否愿意与你交朋友
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达自己
礼貌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礼貌对待你
第三部分告诉孩子两个人要成为好朋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愿意与朋友分享
温和地说话,并认真听朋友说话
让朋友知道你在意他
给予朋友真诚的赞美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服从者,也可能成为
说出自己的感受,让朋友更理解你
第四部分告诉孩子如何理解和关心朋友:
关注别人的感受
不要让自己的好心被别人利用
欢迎而不是排斥其他人加入朋友圈
学会原谅
尊重差异
第五部分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可能与朋友发生冲突,学会如何调解冲突,就能与其他人和睦相处。
如何与难相处的孩子交往
如何区分朋友圈和小圈子
与大家意见不同时如何和睦相处
知道何时应妥协、何时应道歉
这本书所提供的解决方法,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和枯燥无味的训练,而是简单有趣的心理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以情绪智力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情绪、行为和社交技能像运动、音乐和学习技能一样,是可以被习得的。每个游戏/活动都由“你要知道”“你要做的”“更多你要做的”三部分组成:
“你要知道”部分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告诉孩子需要提高的能力是什么,让孩子能够充分理解这个能力的重要性。
“你要做的”部分让孩子通过完成各种游戏/活动,潜移默化地学习一种交朋友或维系友谊的技能。
“更多你要做的”部分则提供几个问答题,让孩子深入思考,将学到的技能进一步内化;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交流这些问题,加深对孩子的了解,提高亲子关系。
比如为了帮助孩子学会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你要知道”部分,先开门见山地写到:
“当你认识其他孩子时,留下好的*印象对你很有帮助。尽*努力,不过不要担心是否留下了好的*印象。下一次你会做得更好!”
这段话之后是一个小故事,让孩子通过故事了解在*次认识别人时应该怎么做才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你要做的”部分是一个镜子练习。先让孩子在镜子面前用不同方式和自己打招呼,孩子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不同打招呼方式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同感受。然后让孩子在镜子前皱眉,让孩子感受到这是一种给他人带来消极感受的行为。*后,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受,选出*的打招呼方式。
在“更多你要做的”部分设计了3个问题,让孩子通过其他孩子的行为和家人、朋友对自己的评价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家长则可以帮助孩子评价自己,同时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孩子的想法,与孩子一起探讨。
再比如为了帮助孩子学习温和地说话,作者设计了一个活动,在“你要知道”部分,同样是先开门见山地写到:
“你对其他人说的话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你要学会温和地说话……”这段话之后跟着是对“温和地说话”的简单阐释:“如果你对某个人做事的方式感到不满,你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前要多加思考——你如何谈论这个问题才不会伤害他们?你的批评是否公正?改变这个问题是不是为他们好?这是不是他们自己无法完成的事?”
在“你要做的”部分,呈现了3个常见的生活情景,这些情景中的主人公都遭遇了挫折,孩子需要带入情景中的角色,练习通过“温和地说话”帮助主人公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又兼顾他人的感受。
在“更多你要做的”部分要求孩子回想自己被批评的经历,并写出或说出当时的感受,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受学会推断他人的感受,从而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家长也可以向孩子袒露心扉,分享自己的经历,一方面可以和孩子达成共鸣,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这种情绪,并引导孩子思考以后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
几乎每个游戏/活动都有“说一说”或“写一写”的要求,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心理压力,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走进孩子的内心。这种释放和了解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有利于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的改善。
目录
CHAPTER 1 交朋友/ 1
活动1 关于你自己 / 2
你要知道 / 2 你要做的 / 4 更多你要做的 / 6
活动2 发现共同的兴趣/8
你要知道 / 8 你要做的 / 10 更多你要做的 /11
活动3 去哪里发现新朋友/13
你要知道 /13 你要做的 / 15 更多你要做的 /16
活动4 友好的人能交到朋友/17
你要知道 /17 你要做的 / 19 更多你要做的 /21
活动5 留下好的印象/23
你要知道 /23 你要做的 / 25 更多你要做的 /26
活动6 一生都受欢迎/27
你要知道 /27 你要做的 / 29 更多你要做的 /30
活动7 你的社交圈/31
你要知道 /31 你要做的 /33 更多你要做的 /34
活动8 接触新朋友/35
你要知道 /35 你要做的 /37 更多你要做的 /38
CHAPTER 2 了解社交规则/ 41
活动9 做一个“社交侦探”/42
你要知道 /42 你要做的 /44 更多你要做的 /45
活动10 成为团体的一部分/47
你要知道 /47 你要做的 /49 更多你要做的 /50
活动11 说合适的话/51
你要知道 /51 你要做的 /53 更多你要做的 /55
活动12 理解身体语言/57
你要知道 /57 你要做的 /59 更多你要做的 /60
活动13 有礼貌/61
你要知道 /61 你要做的 /63 更多你要做的 /64
活动14 电话礼仪/65
你要知道 /65 你要做的 /66 更多你要做的 /68
活动15 发电子邮件的礼仪/69
你要知道 /69 你要做的 /71 更多你要做的 /72
活动16 准备一场聚会/73
你要知道 /73 你要做的 /75 更多你要做的 /76
CHAPTER 3 友谊中的付出与收获/ 79
活动17 分享/80
你要知道 /80 你要做的 /82 更多你要做的 /83
活动18 轮流/85
你要知道 /85 你要做的 /87 更多你要做的 /88
活动19 倾听/89
你要知道 /89 你要做的 /90 更多你要做的 /92
活动20 给予赞美/94
你要知道 /94 你要做的 /95 更多你要做的 /97
活动21 做一个好的/98
你要知道 /98 你要做的 /99 更多你要做的 /101
活动22 知道什么时候服从/102
你要知道 /102 你要做的 /104 更多你要做的 /105
活动23 随遇而安/106
你要知道 /106 你要做的 /108 更多你要做的 /110
活动24 灵活对待/111
你要知道 /111 你要做的 /113 更多你要做的 /114
活动25 温和地说话/116
你要知道 /116 你要做的 /117 更多你要做的 /119
活动26 保持冷静/120
你要知道 /120 你要做的 /121 更多你要做的 /122
活动27 释放你的情绪/123
你要知道 /123 你要做的 /125 更多你要做的 /126
活动28 如果你被拒绝/128
你要知道 /128 你要做的 /129 更多你要做的 /131
CHAPTER 4 理解和关心你的朋友/ 133
活动29 注意别人的感受/133
你要知道 /134 你要做的 /136 更多你要做的 /138
活动30 帮助他人/139
你要知道 /139 你要做的 /141 更多你要做的 /142
活动31 过于好心/143
你要知道 /143 你要做的 /145 更多你要做的 /146
活动32 让所有人都加入/147
你要知道 /147 你要做的 /149 更多你要做的 /150
活动33 不是你的错/152
你要知道 /152 你要做的 /153 更多你要做的 /154
活动34 原谅他人/155
你要知道 /155 你要做的 /157 更多你要做的 /158
活动35 尊重差异/159
你要知道 /159 你要做的 /161 更多你要做的 /162
CHAPTER 5 调解冲突/ 165
活动36 尊重差异/166
你要知道 /166 你要做的 /167 更多你要做的 /169
活动37 团体和小团体/171
你要知道 /171 你要做的 /173 更多你要做的 /175
活动38 保持和睦/177
你要知道 /177 你要做的 /178 更多你要做的 /179
活动39 道歉/180
你要知道 /180 你要做的 /181 更多你要做的 /182
活动40 折中/183
你要知道 /183 你要做的 /185 更多你要做的 /186
作者介绍
劳伦斯·E·夏皮罗,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以创新的游戏取向的治疗技巧闻名。他发明了100多个治疗游戏,被全世界的治疗师应用。他为家长、孩子和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士写了40多本书,作品被翻译成27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销售。夏皮罗博士还是一家儿童工作、儿童游戏出版公司的创始人,开发了多个心理健康APP和网站。此外,他还是一家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公司的创始人。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设计,都充满了智慧和爱。当我第一次看到《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这本书时,就被它封面上的温馨画面吸引了。翻开书页,我更是被它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精美细腻的插画所打动。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有回避孩子在社交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是非常坦诚地去探讨,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主动发起游戏”的指导。它教孩子如何观察其他小朋友正在玩什么,然后用礼貌的方式加入进去。我们还在家里模拟了各种游戏场景,让孩子反复练习。令我惊讶的是,孩子竟然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技巧,并且在学校里开始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书中的“有效沟通”章节,也是我非常看重的内容。它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说话,更是教孩子如何倾听,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处理不同意见。我经常在孩子和小伙伴发生争执时,运用书中的沟通技巧,引导他们理解彼此,解决矛盾。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学会了解决问题,也让他们更加懂得尊重和包容。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强调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它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被爱。这一点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非常有帮助。现在,我的孩子不仅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也更加爱自己,更加自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社交技巧,更是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爱、有力量的人。
评分当我第一次翻开《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这本书时,就被它的真诚和实用性打动了。它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过于理想化,而是非常接地气地探讨了孩子在社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一直觉得,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光靠说教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有方法,要有引导,还要有大量的实践。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将复杂的社交规则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步骤,让孩子能够一步一步地去尝试和掌握。比如,书中提到的“倾听技巧”,它不是简单地说“要听别人说话”,而是教孩子如何通过眼神、肢体语言以及适时的回应来表达自己的倾听。我们还一起玩了书中的“合作游戏”,比如两人三足、一起搭积木等等,这些游戏在娱乐的同时,也让孩子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如何处理拒绝”这一部分的阐述,它告诉孩子,被拒绝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不要因此气馁,而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然后继续尝试。这一点对于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非常有益。我的孩子以前很容易因为一点点不如意就哭闹,现在,他能够更平静地接受一些不完美的结果,并且从中吸取教训。这本书的出版,真是解决了很多家长们在孩子社交培养方面的难题,它不仅教会孩子如何交朋友,更是在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是一个在教育行业工作了多年的老师,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孩子,深知社交能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时代,孩子们的社交技能更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这本书,从专业角度出发,却用最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了宝贵的社交知识。书中的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而且充满了教育智慧。它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一些表面的社交礼仪,更是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人格特质,比如同理心、合作精神、自信心等等。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冲突”的章节,它提供了几种非常有效的沟通策略,比如“我”句式的使用,以及如何冷静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些技巧对于成年人来说都很有价值,更何况是孩子们。我还将书中的一些内容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比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互相倾听和支持。学生们的反应非常积极,他们不仅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社交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科学的教育理念与生动的实践方法完美结合,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安全、积极、充满乐趣的社交成长空间。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关心孩子未来发展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它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育儿宝典。
评分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最让我关注的莫过于他的成长和发展。坦白说,孩子小时候可爱得不行,但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发现他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明显有些吃力。他是个敏感的孩子,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也不太会主动发起玩耍。看着他在小朋友堆里显得局促不安,我心里又着急又心疼。《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家长量身定做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开启对话”的讲解,它提供了几种非常简单易行的开场白,比如“你这个玩具真酷,能给我看看吗?”或者“我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吧!”。我们还在家里模拟了很多场景,让孩子练习这些对话。令我惊喜的是,孩子竟然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技巧,并在学校里开始尝试。现在,他已经能够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甚至能和他们一起玩一些简单的游戏了。书中关于“如何分享”和“如何轮流”的章节,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我总是直接告诉他“你要分享”,但效果不佳。这本书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孩子明白了分享和轮流的乐趣,以及这样做的好处。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强调了“真诚”的重要性,它告诉孩子,友谊的基础是真诚,而不是一味地迎合。这一点对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观非常有帮助。现在,我的孩子不再是那个孤零零站在角落的孩子,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伙伴,脸上也多了许多开心的笑容。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更加坚信,每个孩子都能学会交朋友,都能拥有美好的友谊。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可操作性”。很多育儿书可能会讲一些大道理,但真正拿到生活中,家长们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手把手教学指南”。它提供的每一个技巧,都非常具体,都有相应的例子和场景。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每天和孩子进行一些小练习。比如,书中提到的“赞美他人”的练习,我鼓励孩子去发现身边人的优点,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起初,孩子可能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随着练习的深入,他变得越来越乐于赞美别人,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正面反馈。书中的“请求帮助”和“提供帮助”的章节,也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我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教他如何主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在悄悄地改变着孩子的社交状态。我看到孩子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也越来越懂得关心他人。最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提供了关于“如何应对欺凌”的建议,这一点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它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如何不被负面情绪所影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关注孩子的“交朋友”这个结果,更关注孩子在交朋友过程中的“成长”和“能力提升”。它让家长和孩子都明白,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的。
评分我是一名喜欢阅读的妈妈,也喜欢给孩子挑选高质量的童书。当我看到《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这本书时,就被它的标题深深吸引了。我一直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拥有真挚的友谊,比任何学习成绩都重要。这本书的内容,完全没有让我失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社交技巧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做人”的书。书中关于“诚实守信”和“尊重差异”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告诉孩子,真正的朋友,是会因为你的优点而欣赏你,也会因为你的缺点而包容你。它教孩子学会欣赏不同的人,理解他们与自己不同之处,并从中学习。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解决问题”的探讨。当孩子在社交中遇到困惑时,这本书鼓励他去思考,去尝试,而不是轻易放弃。它教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从中吸取经验。我经常在读完书中的一部分内容后,和孩子进行讨论,听听他的想法,并引导他去思考。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他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现在,我的孩子在和别人交往时,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更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看到他在社交中越来越自信,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最温柔的方式,教会孩子最重要的生活智慧,为他未来的成长铺就了一条光明之路。
评分说实话,在读《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对孩子的社交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我的孩子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就是在和同龄人交往时,显得有些笨拙。他不懂得如何主动示好,也不知道如何回应别人的邀请。每次看到他在社交场合显得尴尬,我都会心生愧疚,觉得是自己没有教好。这本书的出现,真的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育儿的道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观察和解读他人的情绪”的讲解,它通过一些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让孩子学会识别朋友们脸上的表情,并理解他们可能的情绪。这一点对于孩子学会共情非常重要。我们还一起玩了书中的“情绪卡片游戏”,让孩子通过模仿不同的表情,来表达和理解各种情绪。这个过程非常有趣,而且孩子学的很快。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信心。它告诉我,孩子学习社交技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鼓励。现在,我不再因为孩子的小小社交挫折而焦虑,而是会把他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会根据书中的建议,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引导。现在,我的孩子虽然还没有成为社交达人,但他已经能够更自如地和小朋友交流,也能在游戏中找到更多的快乐。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会孩子社交方法,更在于帮助家长建立起正确的育儿观,用更积极、更有耐心的方式去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这套书简直就是给家长们送来的及时雨!我的孩子以前特别内向,到了幼儿园和小学会跟陌生人打交道时总是躲在大人身后,眼神闪烁,生怕别人注意到他。每次看到他因为社交上的困难而显得沮丧,我心里都特别难受。试过很多方法,讲故事、角色扮演,效果都不是很显著。当我偶然在书店看到《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这本书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我花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其中的一部分,并尝试书中提到的各种互动游戏。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引导方式,它不是生硬地灌输道理,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什么是分享、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倾听,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书中的插画也非常精美,色彩鲜艳,充满了童趣,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主动打招呼,如何加入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的队伍,如何处理矛盾等等。我们还一起练习了书中提到的“眼神交流练习”和“赞美游戏”,每次练习完,我都能看到孩子脸上自信的笑容。现在,我的孩子在学校里明显变得开朗了许多,也能主动和小朋友交流了,甚至会邀请别的孩子来家里玩。看到他有了真正的朋友,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社交技巧,更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他们明白,交朋友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这套书真的太有价值了,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有类似困扰的家长们,相信我,你们不会后悔的!
评分这本书的设计理念简直是太赞了!我平时也挺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市面上关于儿童社交的书籍也看过不少,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家长看了都觉得枯燥,更别提给孩子讲了。而《让我们做朋友吧》这本书,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童心理专家,又像一位温柔慈爱的邻家姐姐,用最贴近孩子生活的方式,把抽象的社交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易懂。它没有把孩子描绘成一个社交“问题儿童”,而是强调每个孩子都有潜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朋友,关键在于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理解他人感受”的章节,它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当别人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当自己不小心惹别人生气了,又该如何道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情商培养内容。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活泼,充满了孩童的视角,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孩子也乐于接受。我还会利用书中的一些小练习,比如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然后在我们一起讨论,找出最好的处理方式。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掌握了社交技巧,还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前,我的孩子在和同龄人交往时,常常会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或者不知道如何回应对方而显得局促不安。现在,他可以更自信地和朋友们分享他的想法,也能更从容地应对一些小冲突。看到他在社交中越来越游刃有余,我由衷地感到欣慰。这本书真的不仅仅是一本“社交教程”,它更像是一本“心灵成长指南”,为孩子打开了通往友谊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对于儿童心理和社交发展的研究可谓是相当深入!读完《让我们做朋友吧: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获得真正的友谊》,我感觉自己像是被点醒了一样。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所谓的“育儿秘籍”,一味地强调“你要怎么怎么样”,而是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书中的案例都非常典型,很多场景我都似曾相识,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孩子在社交中遇到的困难,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故意”不合群,而是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社交工具。书中所提供的方法,比如“积极肯定”和“表达感谢”的小技巧,都非常容易上手,而且效果显著。我每天都会鼓励孩子去尝试,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比如主动跟邻居打招呼,或者跟同学分享他的零食,我都会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家长在孩子的社交培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我们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引导者和示范者。书中有很多关于家长如何与孩子互动,如何引导孩子处理社交问题的建议,都非常有启发性。例如,当孩子在学校里遇到和小伙伴的矛盾时,这本书教我如何引导孩子去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替他解决。这种方法让孩子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现在已经不再焦虑孩子会不会孤单,而是更有信心去帮助他建立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教会孩子社交技巧,它更是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起更加和谐、有效的沟通模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