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視傳播理論研究/電視學係列教程
定價:26.00元
作者:葉傢掙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0-12-01
ISBN:978730305542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教程以電視媒介本體特性為邏輯起點,圍繞著電視傳播特點與傳播藝術的理念與運作,分章闡述瞭電視傳播符號,電視傳播優勢與局限,電視錶達方式,對電視欄目的基本要求,電視觀眾的收視心理和參與傳播,電視宣傳管理等內容。
作者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閤,書中運用傳播學學理對我國電視傳播實踐進行理性的梳理與提升,具有較強的科學性、係統性和應用價值。
目錄
序論
章 電視傳播的本體屬性
一、電視具有大眾傳播的共性
1.大眾傳播的定義與特質
2.大眾傳播基本要素在電視傳播中的體現
二、電視傳播的主要特點
1.電視傳播自身特性緣何而來
2.電視傳播的主要特點
三、電視傳播的主要優勢
1.真實強烈而豐富的現場信息
2.與觀眾親密交流溝通的效應
3.各階層人士的廣泛參與
4.多樣而綜閤的傳播功能
5.有序編排培養觀眾收視習慣
四、電視傳播的局限
1.綫性傳播的製約
2.對可視圖像的依賴性
3.不適於錶現理論性、專業性過強的題材
第二章 電視傳播的內容與主要社會功能
一、電視傳播的內容是各類信息
1.消息與資訊
2.知識與經驗
3.思想與觀念
4.感情與態度
5.娛樂與審美
二、電視傳播的主要社會功能
1.新聞傳播功能
2.社會教育功能
3.文化娛樂功能
4.信息服務功能
5.信息産業功能
6.多種隱性功能
第三章 電視傳播符號及其功用
一、電視圖像符號
1.電視圖像的主要特點
2.對電視圖像的基本要求
二、電視聲音符號
1.電視聲音符號的種類和作用
2.解說詞的地位和特點
3.人物談話同期聲的作用與要求
4.運用音樂的原則
三、電視文字符號
1.字幕的主要功能
……
第四章 電視節目的錶達
第五章 電視傳播中的宣傳藝術(上)
第六章 電視傳播中的宣傳藝術(下)
第七章 電視傳播主要結構形式——節目欄目化
第八章 電視觀眾、觀眾與參與、觀眾調查
第九章 電視宣傳管理
第十章 有綫電視的的性質、功能、特色及發展前景
第十一章 我國近20年電視傳播媒介研究的迴顧與評析
參考書目
後記
作者介紹
葉傢錚,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新聞學專業,長期擔任新聞編輯工作,1977年開始從事電視專業教研工作,先後開設《電視作品分析》、《電視傳播理論》、《電視欄目》與《電視新聞理論研究》等課程。齣版過《電視傳播
文摘
序言
我在一傢文化傳播公司工作,雖然日常工作主要涉及的是新媒體的內容策劃和運營,但我們始終繞不開電視這個重要的傳統媒體。有時候,我們需要藉鑒電視的成功經驗,或者理解電視節目在社會輿論中的角色。因此,我對電視傳播的理論基礎一直抱有學習的意願,希望能更全麵地理解媒介的運作規律。《電視傳播理論研究》這本書,從書名上看,似乎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研究視角,這正是我們這類從業者所需要的。我希望它能夠幫助我理解電視傳播的核心概念、關鍵理論流派以及相關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電視傳播策略、效果評估以及電視與社會文化互動等方麵的深度分析。在快速變化的媒介環境中,理解經典的電視傳播理論,或許能為我們應對當前挑戰提供一些深刻的啓示和有價值的藉鑒。我期待它能成為一本實用的工具書,幫助我在工作實踐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傳播學的原理。
評分這本書我大概是去年這個時候買的,當時正值我對電視媒介的運作和影響産生濃厚興趣的時期。雖然我一直是個電視節目的深度愛好者,但總覺得僅僅停留在“看”的層麵有些膚淺。我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電視是如何構建意義的,它背後的運作機製是怎樣的,以及它對社會文化究竟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市麵上關於傳播理論的書籍不少,但很多都偏嚮宏觀或者過於學術化,讀起來有些晦澀。《電視傳播理論研究》這本書名一下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感覺它直指核心,希望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電視理論框架。拿到書的時候,它的裝幀設計就挺簡潔大方的,內文的排版也清晰易讀,這對於我這種非專業齣身的讀者來說很重要,起碼不會因為閱讀體驗差而打退堂鼓。我期待它能像一個明亮的燈塔,照亮我探索電視世界的迷霧,讓我能夠帶著更清晰的認知去審視屏幕上的一切,理解那些精心編排的畫麵、聲音以及背後隱藏的意圖。這本書是否能做到這一點,是我當初購買時最大的期待,也是我在翻閱它時反復琢磨的問題。
評分我之前為瞭準備一個關於媒介與社會的研究課題,搜集瞭不少文獻,其中就涉及到瞭大量的電視傳播理論。坦白說,很多理論概念都顯得非常抽象,而且不同學派的觀點常常相互矛盾,讓我感到無從下手。我需要一本能夠梳理這些理論脈絡,並且能夠將其與實際的電視案例相結閤的書籍。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各種理論模型,更能展示這些理論是如何被應用來分析真實的電視節目、新聞報道,甚至是廣告的。尤其是在當下新媒體衝擊如此強大的背景下,傳統的電視傳播理論是否還有其解釋力,或者說它又是如何演變以適應新的傳播格局的,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點。這本書的書名《電視傳播理論研究》讓我覺得它有潛力成為一本“橋梁”,連接抽象理論與現實媒介現象。我希望它能夠提供清晰的邏輯綫索,幫助我理清不同理論流派的精髓,並且能夠提供足夠多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活學活用,最終為我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影響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電視作為一種曾經占據主導地位的大眾媒介,其對社會議程設置、價值觀塑造以及公眾認同構建的作用,在我看來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我之前讀過一些傳播學總論性質的書籍,雖然也涉及電視,但總覺得不夠深入和聚焦。《電視傳播理論研究》這本書名,給瞭我一種“專業且係統”的預期。我希望它能帶領我走進電視傳播的理論殿堂,係統地梳理和介紹關於電視傳播的經典理論、前沿研究,以及它們背後的學術爭鳴。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嚴謹的分析框架,幫助我理解電視如何通過其特有的敘事方式、視覺語言和傳播機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公眾的認知和態度。我想通過這本書,更深刻地理解電視媒介的社會責任,以及它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復雜角色。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一種“好奇心”。我一直覺得電視這東西,看似簡單,但背後肯定有門道。從小時候圍著電視機看動畫片,到後來追逐電視劇、綜藝節目,再到現在的手機裏刷短視頻,媒介的形式在變,但“傳播”這個核心概念似乎一直都在。我總在想,那些製作團隊是如何策劃節目,如何吸引觀眾,如何傳遞信息,甚至如何影響人們的思維和行為的?這些背後肯定有一套理論支撐。我看過一些關於傳播學的入門書籍,但總覺得不夠聚焦,沒有專門針對“電視”這個載體進行深入的探討。《電視傳播理論研究》這本書名就顯得非常精準,我當時就覺得,這應該是一本能夠讓我窺見電視傳播“幕後秘密”的書。我期待它能夠揭示電視內容的生産、傳播、接收的全過程,讓我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一個稍微有點洞察力的觀察者。我希望它能告訴我,電視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我們是如何被它“影響”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