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设计实用教程
定价: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深圳信盈达电子有限公司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1212303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以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注重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全书共19章,分5个部分,分别为电子基础知识(~3章)、数字电路(第4~9章)、模拟电路(0~16章)、实验与设计(7~18章)和项目实践(9章)。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和常用芯片的介绍、常用电路定理公式、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电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振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等。
坦白说,我是一个对前沿技术有强烈好奇心的工程师,我通常更偏爱那些探讨最新微处理器架构或者尖端射频电路的书籍。起初,我对这本《电子设计实用教程》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实用”二字可能意味着内容会比较陈旧或者过于基础。然而,当我翻阅它关于信号完整性(SI)和电源完整性(PI)的部分时,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对于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原则阐述得极为精炼和深刻。它没有停留在对LCR参数的简单计算,而是深入剖析了诸如串扰、反射、地弹这些“隐形杀手”是如何在实际板子上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它提供的那些关于阻抗匹配、过冲控制的经验法则,是我在其他任何一本教材中都没能如此清晰地找到的。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设计规范和可制造性设计(DFM)的讨论,这在很多理论书籍中是完全缺失的。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能让你在设计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系统时,立刻知道哪些地方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哪些权衡是必须接受的。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画电路图”,而是“如何设计一个能被可靠生产和长期稳定运行的电子产品”。这种成熟的设计思维,才是真正区分业余爱好者和专业工程师的关键所在。
评分从一个侧重于软件和算法的开发者的角度来看,我通常对硬件设计的书籍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电路图和元器件参数对我来说就像是另一门外语。但是,《电子设计实用教程》成功地搭建了软硬件之间的桥梁。它没有假定读者已经拥有深厚的模拟电路背景,而是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软件层面的某些优化(比如采样率的调整、中断处理时序)会直接受到硬件设计缺陷的影响。比如,它在讲解数据采集系统时,不仅描述了如何编写读取寄存器的代码,还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噪声环境下,必须采用特定的滤波算法,以及这种算法的选择如何反过来影响了对ADC时钟抖动的容忍度。这种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无缝过渡讲解,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让我意识到,一个健壮的系统,绝不是软件和硬件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需要两者之间深度协同和相互适应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视角,让软件工程师能更好地理解硬件的“脾气”,从而写出更鲁棒、更具适应性的驱动和应用代码。这种系统级的思维,是很多纯软件或纯硬件书籍无法提供的。
评分我更倾向于那些探索新材料和新制造工艺的电子设计书籍,但这次的体验证明,基础的扎实程度决定了你能走多远。《电子设计实用教程》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回归了电子设计最本质的那些“真理”。它没有被一时的潮流所裹挟,而是沉淀下来,仔细打磨那些最容易被忽略,但却是系统稳定性的基石。比如,在元器件选型章节,它没有仅仅罗列datasheet上的参数,而是花了大量篇幅来讨论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元器件之间的工艺差异性对长期可靠性的影响,这是一种超越书本知识的“行业智慧”。它对于热管理和电磁兼容性(EMC)的处理也极为到位,没有采用那种模棱两可的建议,而是提供了具体的屏蔽材料选择、PCB层叠结构优化的实操指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团队里待了一段时间,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细节,更是一种严谨、注重细节、以结果为导向的工程文化。它教会我如何从一个“能跑起来”的设计,进化到一个“可以量产、可靠运行十年”的精品工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深厚的内功和久经考验的工程哲学。
评分我是在准备一个非常紧张的工业控制项目时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时间紧迫,需要快速掌握一套全新的通信协议和接口电路的实现。当时市面上很多参考资料要么是晦涩难懂的协议文档,要么就是只针对某一特定芯片的编程手册。《电子设计实用教程》在这方面提供的帮助是革命性的。它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层次结构,从底层的电气特性描述,到中层的驱动和接口设计,再到上层的软件交互逻辑,脉络分明。特别是它对一些常见工业总线(比如CAN或RS-485)的物理层设计给出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包括共模抑制、终端匹配电阻的选择依据,甚至连光耦隔离电路的注意事项都讲得一丝不苟。阅读过程中,我甚至不需要频繁地查阅搜索引擎,因为书中的每一个关键点都有足够的上下文解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和工程考量。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严谨,逻辑推进自然流畅,读起来虽然内容密度很高,但绝不令人感到晦涩难懂。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时,总能提供恰到好处的、可立即付诸实践的指导方案。对于那些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系统集成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的效率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之前在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时候,总是感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很多教科书讲得都很抽象,代码示例也往往是那种“玩具级别”的,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如何在真实的项目中应用。但是,《电子设计实用教程》完全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直击要害,聚焦于那些你在实验室或者工作中真正会遇到的挑战。比如,它对电源设计那一块的讲解,简直是细致入微,不只是告诉你“要用去耦电容”,而是深入到不同频率下电容选型的心得体会,甚至连PCB布局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都通过大量的图例和实际案例展示出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它讲解ADC/DAC接口时,没有直接堆砌 datasheet 上的参数,而是通过一个音频处理的实例,一步步教你如何选择合适的参考电压、如何处理时序同步问题,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做了一个星期的项目。这本书的特点就是实战性极强,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告诉我:“别光看不练,现在拿起工具跟我一起做。” 这种手把手的引导,对于想快速将理论转化为技能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特别是对于初入硬件设计领域的新手,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不那么令人生畏的入门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